“没事,别哭,”王怡连忙轻声哄劝着,声音里,添上柔美。
“我才没有哭!”周实伸手,狠狠的抹去眼眶上的泪水,周实很清楚流言的威力,他在读书的时候,先生就说过,人言可愄,还举了三个最典型的例子:有一个是说皇帝因为流言而治大臣的罪;还有一个则是流言毁人清白,让一名女人以死证清白;他们最要关心的是第三个例子,如果书生让人传人品不端,就一辈子在考场上,难有建树。可见,流言太可怕了。
“呵呵……”王怡干笑,有些手忙脚乱,她对九岁大的孩子,还真是没有一点办法,这会儿只期盼方圆与周本快点过来,打破面前的僵局吧。
周实用力的朝王怡翻了个白眼,无奈的长叹了口气:“小姨的心境可真好。”
“呵呵……”王怡只知道,为自己不在乎的人伤心难过,太过不值当,那岂不是庸人自饶吗?什么风浪她没有见过?而这些流言,又不能真治她于死地,至于是逼得她抬不起头,对方应该也是打着这个目的吧?
周本让方圆不要将外面的新流言说给王怡听,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周实道:“外面说,磊哥儿不是荣拓的儿子,是小姨你与人偷情生的,也正是如此,才会心甘情愿让王大嫂对你净身出户。”
王怡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可随即,又是憨笑起来,她要怎么应对一个九岁,明明是孩子其实已经是小大人般的孩子了?要是真将周实当大人看,可周实是孩子啊,她真是……
“小姨,你不害怕吗?”周实忍不住问。
王怡愣怔了下,歪着脑袋,有些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害怕?
“我听先生说,曾经有一个村子,因为大家都在流传那女人偷汉子,结果被进了猪笼沉进了塘子里。”周实直白的提出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呃……”王怡想了想,她现在在镇子里生活,应该不会吧?不过也不排除王大嫂胡乱来,到时候真给自己唱这么一出,也是麻烦。
想了想,道:“抓人抓脏,他们又没有证据。”王怡皱眉,开始思索起来。
这个时候,周本与方圆走了进来,看堂屋中,王怡与周实对桌而坐,然后对视着,有些弄不明白。
周本走到上位,方圆与周本邻座而坐,打量两个人的神色,一个九岁,一个十六岁,这冬天过去,开春就十七岁了吧?
“在说什么?这么热闹,”方圆调节气氛,不让堂屋显得那么清冷,道:“是不是你又提了什么问题考你小姨?”
周实便道:“我已经将外面的新流言告诉了小姨,可是小姨却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心,“咯噔”漏掉一拍,方圆紧张的看向王怡,就看见沉思中的王怡。
“妹子……”方圆的手,止不住的打颤,都传到这个份上,要么背井离乡,要么就是以死明清白。可这两个选择,她都不愿意看见,如果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她情愿王怡选择前者。
“嫂子无事,我会处理,”王怡已经想到,如此任由这件事情这样传下去,以后自家儿子要抬头做人,可能会很难,所以这件事情,她关注的是,要化解掉小荣磊不是荣拓儿子这个问题。
其实说来说去,如果证明小荣磊是荣拓的儿子,那么,流言不攻自破,只是……
用完饭,王怡帮忙洗碗,又在院子里打了一通拳脚,清理完身子与方圆躺在一张床上,王怡辗转难眠,她总觉得,这件事情有些怪怪的。
怎么怪?王怡此时并没有想到。
小荣磊因为小,就睡了以前周本为周实准备的婴儿床上,三个人一间屋子,睡得很安稳,小荣磊白天精神好,晚上呼呼睡,这个习惯非常好。
一个晚上没有睡着,王怡一大早就起来了。
照着习惯,她先练习了一阵拳剑,再然后是清理自己,这个时候,方圆也醒来,看王怡风雨无阻的强身健体,不以为意的走进厨房。
王怡也跟着走进了厨房,给方圆打下手。
王怡之前已经与醉心楼商定好,不能将卖给醉心楼的菜方教给别人学去,于是简单的将如何让面粉快速发酵好的办法告诉方圆,还拿出了一块她以前存的面粉根,扒了一点揉进面粉里面。
一切弄好,四个人围在桌前用早食。
周实看着今天蒸起来特别大的馒头,道:“这馒头看起来又大又香。”
“这是你小姨子加了密方在里面呢,”方圆想到王怡叫她留下的那一小团面粉疙瘩,嘴角不由得裂开笑,以后她的馒头,也能做得又大又香了。
“哇,”周实拿起馒头,咬了一声:“特别松软,好吃。”配着白粥,便吃了起来。
☆、第123章 事不怕大【二更
这一趟去钱庄的事儿,必定不会太平。
经过一夜的冷静,王怡决定还是去钱庄将那二百两银票兑成现银,不管怎样,荣磊是荣拓的儿子,拿他二百两,也不为过吧?还有,这次去取钱,她大概能引出在背后做怪之人也说不定。
不是她看不起王大嫂,而是王大嫂有点小聪明,却绝对没办法让流言掀得那么大,甚至还影响到她购买等。
翌日一早,王怡打完拳脚,迎向方圆。
“嫂子,磊哥儿在家里就由你带,我出一趟门,”王怡顿了下,想想方圆对自己的关心,又交待了一句:“昨天托给嫂子保管的二百两银票,我今天去取了。”
方圆折身进房,取了那二百两银票,毫不犹豫的交回王怡手上。
“这银票……安全吗?”方圆比较担心的是这个,如果这银票来路不正,王怡可要是吃不下,还要兜着走。
“不会,”王怡很肯定的答出这两个字,她虽然不知道荣拓在玩什么,可有种种蛛丝马迹可寻,将荣拓给扯了出来,只是……心中闪过一抹讥嘲,她到要看看,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胜者。
王怡没有忘,在衙役收回死生文时书指出,他们为什么会发错生死文书原因,会是那样吗?
王怡打了个激灵,乍一看,还以为她在害怕,可仔细就会发现,她一双点墨般的眼睛,炯炯发亮,光彩奕奕。
还是有些不放心,不过方圆也知道,自己不过只是对方认得一个嫂子罢了,哪里能管王怡那么宽?
“那……你去吧,记得早去早回,不要在外面逗留,嫂子跟磊哥儿就在家里等你,”方圆忧心忡忡,毕竟流言都传成那样子,王怡出去,只要没有人指出她是王怡,就不会有事,如果有人有心指出她就是王怡,只怕那些人的唾沫星子,都能将人王怡淹没了。
“嫂子放心,我可不会让自己吃亏,”王怡要如平常一样生活,不为别的,也要为之后的事情做一个铺垫,那样,她到时候抱着小荣磊也好办事。
“……嗯,”方圆眉头皱着,眸送王怡离开。
“磊哥儿真乖,”方圆看着睁着一双乌溜溜大眼睛的小荣磊,伸手轻抚了抚他的背,将大门的栓落下,毕竟她一个带着孩子的妇人在家里,还是要多防一些比较好。
小荣磊只当方圆跟他说话,跟他玩,于是“咯咯咯”笑着,笑声清脆。
王怡走进大街,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不过走了一段路,她就感觉到,有一双视线正在身后,若隐若现,注意着她的一举一动。
——这个,究竟是谁的人呢?王怡有些好奇,头也不回,只是走到一家小饰品摊上,拿起一面手柄的小铜镜,照着自己的脸,其实是照着身后之人,虽然无法看清对方的脸,可是能大致看到对方向上穿的衣服,她一回身,那人便装做在摊子边挑东西。
然后王怡转回视线,也已经将对方的衣着记在了脑子里。
王怡目标明确的走进钱庄中,拿出两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道:“我要换成一百九十锭一两银子,然后还有十两,就换成碎银子。”
为什么会这样换,主要是这样子好用。
柜台人员抬头,扫了王怡一眼,仔细的验看起银票来,确定银票是真的,这才转身进入了钱庄之中,拿出一个粗布包解开,道:“这里就是你要的。”
王怡清点了一下,少了一角碎银子,她若有所思的扫了柜台人员一眼。
柜台的有些心虚的将视线移开,王怡只当自己没有注意到,将那小布包收进了衣袖之中,其实是收进了黑戒之中。
她黑戒之中,建了两层楼,二楼当卧室,一楼分成五个小间,其中有一小间专门用来放银子,那里一角,已经堆了一小堆的银子,这可比银票更可靠。
王怡想,此时李玉与楚兰收粮食,应该也差不多了吧?她可以进村子里趟看看情况了。
王怡前脚刚踏入钱庄,王大嫂就听到消息往这里赶了过来,王怡才刚踏出钱庄几步,就被王大嫂堵在了路上。
“好啊,好你个王怡,净身出户,竟然敢带着银票,看来我真是小看你这个小蹄子,”王大嫂眯起眼睛,上上下下的打量起王怡来。
王怡的手,下意识的捂了捂宽大的袖口,道:“大嫂,饭能多吃,话不可乱说。”她的举动是故意的,既然背后之人想将事情闹大,逼得她不得不离开镇子里,那她就顺势而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