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谨之一一回答了,见梁知府意兴阑珊,却没有丝毫掩饰,心里不由得再次肯定:这位府尊大人,确实不会做官啊,连官场起码的常识都没有,瞧着城府,还不如一个新晋官场的菜鸟呢。
反倒是梁知府身边的幕友,颇为和善,亲自将齐谨之送出衙门,低声说了一些云南的情况,比如匪患、比如梁逆,比如那些难缠的土司和豪族,随后还不招痕迹的提点了几句。
齐谨之很是感激,不管这位幕友提点的是否有用,单看人家这份善意,就让人心里烫贴,至少比那个连表面功夫都不会做的梁知府强太多了。
“还有,前些日子蜀地地动,我们这里也受了些影响,一处山村被滑落的山石毁了大半,有二三百人受了灾,不得不离开原籍——”成为流民,或者干脆落草为寇。
幕友说得很是隐晦,但齐谨之却听明白了。无非是让他回去的途中多加小心,切莫被山匪、流民打劫了。
而至于为何会产生流民,原因也简单,无他,梁知府不作为!
“多谢先生指点!”
齐谨之无声的叹了口气,暗暗为这位幕友可惜——好好一个聪慧明理的人,却跟错了东家,唉,前途堪忧啊。
幕友听出了齐谨之语气中的惋惜,眸光一闪,隐隐冒出一个念头。
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含笑与齐谨之告辞。
“大爷,这么快就出来了?”
齐大勇有些纳闷,话说他们大爷来拜见上官,按照官场的旧例,府尊大人好歹该留大爷吃杯茶,或者干脆留个饭呀。
这倒好,大爷进去统共不过两刻钟。这么短的时间,慢说吃茶了,就是正常的问话、训诫也不够啊。
“走吧,趁着天色还早,咱们直接回去。”
齐谨之没有多说,抬眼看了看日头,沉声吩咐道。
“是!”
齐大勇等十来个护卫翻身上马,跟着齐谨之奔向城门。
“大爷,您说咱们回去的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小蟊贼?”相较于来时的疾驰,返回的时候,一行人刻意放缓了速度。齐大勇闲极无聊,随口问了句。
齐谨之目视前方,眼角的余光却悄悄扫着山路两侧的山坡、密林,嘴上却不以为然的说道:“怕什么,就算是遇到梁逆的鞑子,有咱们这些兄弟在,也能顺利了结了!”
心里却嘀咕着:抢劫?当然会有人抢劫!不过他并不担心,非但不担心,他还要加一把火,好好‘帮一帮’那些打劫的‘蟊贼’!
ps:嘿嘿,谢谢不会转弯的兔子亲的打赏和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看着各项数据直线上涨,某萨真是太高兴了,谢谢亲们啦!
第016章 很狠很暴力
京城,文昌胡同。
一辆朱轮华盖大马车缓缓从街口驶进来。
“四奶奶,咱们到家了!”
碧衣小婢利索的跳下马车,抬来一张条凳放在车门前的空地上,脆生生的说道。
“嗯!”
姚希若应了一声,推开车门,扶着丫鬟的手,慢慢的下了马车。
她习惯性的扫了眼四周,看到隔壁东侧角门处停着一辆马车,不由得问了句:“西府来客人了?”
话一出口,她就发现自己说错话了。
如果来的是客人的话,不可能从角门进。
现在西府靠着清河县主和妙真大师,重新杀回了上流社会,然而西齐到底败落了,家里没有爵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官阶,说到底也只是个寻常富贵人家。
即便来访的是个小官小吏,西齐也不能让人从角门进,这样太轻狂了,更容易拉仇恨值。
姚希若相信,依着清河的聪明和圆滑,她断不会作出这种事情来。
门口伺候的门房赶忙回道:“好叫四奶奶知道,那不是来客,而是京郊庄子的庄头,他们送了些果蔬、禽蛋等物什。那什么,这不是要过五月节了嘛,西府大奶奶名下的庄子出息好,便特意摘了上好的送了来。”
门房低着头,垂着手,态度很是恭敬,嘴皮子也利索,“西府方才还命人给咱们这边也送了几筐来,说是让大长公主和几位太太、奶奶们尝尝鲜儿。”
姚希若挑了挑眉,“哦,是这样啊。呵呵,表妹果然孝顺。人都不在京里,还不忘两边的长辈。”
她这话,听着好似在夸奖自家表妹懂事,但细细听来,却总有种不对劲的感觉。
门房的头垂得更低了,也不敢随意答话。心里却暗自嘀咕:听四奶奶这口气,好像对隔壁大奶奶很不以为然啊。两人不是嫡亲的表姐妹嘛。怎么却似仇人一般。
当然是仇人!还是不共戴天的死敌!
掩在袖子里的手收紧,寸许的指甲在掌心掐出深深的月牙儿,姚希若唇边带着笑。眼中却没有半分温度。
一个多月前,姚希若的表哥寻到京里,当年他与姚希若曾经有过一段过往。后来姚希若丧父,进京投奔外祖父一家。便趁机断了跟表哥的事儿。
那时姚希若为了能断得干脆利索,又不令人发现自己跟表哥有私情。故意设计表哥跟着商队下了西洋,还重金收买了商船上的船员。
几年过去了,姚希若早就忘了这个表哥兼前情人,即便午夜梦回、偶尔想起来。也以为他早就葬身大海,或是流落海外无法返回中土。
所以,那日收到表哥的信时。姚希若整个人都惊呆了,心里更是惊骇地厉害。又是害怕表哥知道了当年的事儿、如今回来寻她报仇。又是担心表哥会胡说八道,将他们的私情说出来。
姚希若好容易有了今日的地位和名声,她可不想被人轻易毁掉了。
惊慌之下,姚希若无法冷静思考,按照表哥留的地址悄悄的寻了过去。她的想法很简单,她先过去探探底,如果表哥不知道当年的真相,那就算了,如果他知道了,那她就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万万没想到,姚希若刚刚去了表哥投宿的客栈,两人还没有寒暄两句,客栈一楼大堂就发生了意外。
有个客人吃多了酒,胡乱撒酒疯,掌柜和伙计们上去劝阻,拉拉扯扯间,不知怎地,那些人竟跑到了二楼,还一个‘不小心’撞开了姚希若他们的房间。
一男一女独处一室,男的很眼生,可女的却是京中的风云人物——没学过几天医术,却能妙手回春的女神医姚希若!
掌柜的见多识广,一眼认出了姚希若,惊呼一声:“噫!这不是东齐府上的姚四奶奶?莫非勉四爷也来了?”
他这一嗓子,顿时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姚希若当场就急的想跳楼。
偏她的好表哥是个‘猪队友’,不说赶紧想办法撇清此事,居然还‘气愤’的说了句:“表妹,你、你居然成亲了?”
那神情,那语气,还有那颤巍巍的手指,简直太引人遐想了。
还不等姚希若狼狈逃回家里,坊间关于‘某姚姓女神医的风流艳事’的流言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大长公主震怒,宁氏趁机发难,齐勉之更是险些闹着要休妻。若非齐勉之自己也曝出了丑闻,姚希若这个东齐四奶奶或许就真的要下台一鞠躬了呢。
最后,大长公主发话,将姚希若关在了院子,命她闭门思过。没说‘思过’的具体期限,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姚希若想要出来,至少要等到外头的流言消散后。
出了这样的事,姚希若先是惊慌,接着是难堪、愤怒,当她一个人被关在房间里‘思过’的时候,她又静了下来,细细的将整件事想了又想,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件事,分明是有人在背后算计!
多年不见的表哥忽然冒了出来,两人见面时客栈又出了意外,更巧的是,一介卑贱的商户掌柜居然认得她这位内宅贵妇?
巧合,巧合,又是巧合?
呸,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巧合?
姚希若最善阴谋诡计,从小她就顶着一张乖巧、娴静的面孔算计人。
她比谁都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想到这个可能,她又将事情从头至尾的捋了一遍,默默列出几个嫌疑人,最后确定了主谋——她的好表妹,顾伽罗!
当年在赵国公府的时候,她跟顾伽罗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姚希若虽然不会傻到谈及自己的隐私,但交谈间,难免会提到自己的姻亲。姚家的亲戚不算太多,曾经去姚希若家借住的亲戚也就只有表哥一家。
顺着这条线一查。就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毕竟那时姚希若年纪还小,算计人的手法算不得多高明。
虽然姚希若不愿意相信自己居然被顾伽罗那个蠢货给算计了,可种种迹象表明,顾伽罗是最有嫌疑、最有资本的那个人!
“顾伽罗,好个贱人,我跟你势不两立!”姚希若恨得咬牙切齿。每日里照着三餐的咒骂顾伽罗。全然忘了,是她算计顾伽罗在先,人家现在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
幸好姚希若医术了得。她又四处串联,结交了不少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