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到了学堂,学生们都在门口等着的了,杜月赶紧开锁让学生们进去,这时可是冬天了,可不像之前夏天那样,现在在屋外呆一会的,可都冷得不得了,都怪那崔二婶的,一大早发神经,要不她早来到学堂里了,哪能让这些学生都在外面受冻的。
这些学生看杜月开门了,都赶紧进去,刚刚也是把他们冷惨了,一个个的刚刚在门外都是跺着脚,搓着双手的。
“你们都运动下,别冷坏了。”杜月有些心疼,虽然她才教了几个月,但是对这些学生也是有感情的了,现在看他们一个个的冻得发抖,对崔二婶更是讨厌起来。
学生们听到杜月的话,都在跳动起来,好让身体暖一点的。这些学生看运动下,身体都暖了一些的,就乖乖的坐下来,准备学习的了。
杜月已经在这里上了好几个月的课了,三字经已经教完了的,急就章也没剩下多少的了,不过杜月今天不打算教这些了,她觉得应该给这些孩子教些算数类的,不过杜月觉得古代写的数字太麻烦了,不如现代的阿拉伯数字看着方便的,所以今天,杜月打算先给这些学生教阿拉伯数字的了。
“昨天教你们的,你们都记住了吗?”杜月站在讲台上,环视着下面的学生道。
“夫子,都记住了。”底下的学生道。
“好,那你们都背一背我昨天教的。”杜月现在习惯了,每天上课前,都先让学生们复习下昨天所学的,然后再开始继续教下去。
虽然这些学生连课本都没有的,但是他们还是很努力的跟杜月学习着,除了最开始刘元贵顶撞过杜月外,其他学生都是乖得很,除了有些人学得慢一点外,也没其他事让杜月操心的了,这让杜月很欣慰。
“好,今天我教你们数字。”杜月看底下的学生们都把昨天的背下来了,就打算教他们数字的了。
杜月在木板上写上1到10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拿着教鞭,一个一个的教他们认。杜月有信心,虽然现在的人都习惯了用那些文字的数字的,但等他们都知道这些数字后,肯定都会觉得这样的更方便,慢慢的就都会用这些数字的了。
“好了,你们都会了吗?”杜月把这些数字都教了好几遍之后,想着这些也不是多难的,觉得他们应该都会了的,就对下面的学生道。
“夫子,都会了。”学生们道。
“好,刘天荣,你把这些字都念一遍。”杜月开始随意抽查。杜月现在每节课把内容教了后,都习惯这样随意抽查下,如果抽查到了,记不得自己所教的,杜月就得罚他把所有的字都抄写十遍,并且还会读了之后,才让他们回家的。学生们现在都知道了杜月的教学方法,所以每次课堂上,大家都是很认真的在学,生怕被夫子留堂了,丢人。
刘天荣站起来,杜月拿着教鞭,并没有按照顺序的,而是随意的点几个数字,让刘天荣认,刘天荣也一一读了出来。
“好,你坐下,刘元青。”在学堂上,杜月就把元青当成了她的学生,和别的学生一样对待的。
“夫子。”刘元青站起来,在学堂上,元青也是很有默契的,并没有喊月儿,而是跟其他同学一样,都是喊的夫子。
“这是几。”杜月拿着教鞭指着数字8问道。
“这是8。”刘元青看着杜月指的数字说道。
“嗯,不错。”杜月又指了几个其他的数字,一一让刘元青念,元青也都念了出来。
杜月又点了几个学生,让他们来认,好在都没有出错的。
“嗯,很好,你们都会念了,那就来写吧。”杜月抽查完几个,就不再抽查他们的了,现在又开始教他们怎么写这些数字。
杜月拿着粉笔,开始教学生们写。
“1,就像树枝一样,直直的一笔下来。”杜月在木板上写下1。
“2,你们看,就像个小鸭子在水上漂。”杜月把数字1到10的都教学生们写了一遍,然后就让他们自己拿毛笔占在水,在各自的桌子上练习起来,杜月照样在下面转了一圈,看他们写得对不对的。
底下的学生都认真的在桌子上写着,记不起来的了,就抬头看看木板上的,然后又继续写。
“我教你们念这数字的歌谣,你们记下了,到时就会念又会写的了。”杜月看好多学生都要时不时的抬头看木板上的,才记得要怎么写的,就想起以前陪朋友的闺女念的数字歌谣来。
“1像树枝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一只小耳朵,4像小旗随风漂,5像称钩来买菜,6像豆芽开心笑,7像镰刀来割草,8像两个小圈圈,9像蝌蚪摆尾巴,10像树枝加鸡蛋。”杜月把这些歌谣都教学生唱着。
歌谣好像比那些枯燥的东西学起来容易多了,没多久的,学生们都把这歌谣学会了,一个个的都唱了出来。杜月看着,得意得很,她这样教的,学生们不仅记住了怎么念的,更记住了怎么写。
“好,今天就到这里了,回去后好好复习,明天我一样抽查你们的。下课。”转眼间,又到中午了,杜月说了之后,就让这些学生放学了。
学生们听到下课声音,都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看笼子开了,一个个都开心的飞出去。
杜月照例留到最后,等学生们都走完了,自己再把锁锁上。
现在杜月没在刘天明家里住的了,所以元青也就更少机会能有杜月一起的,但是每天下课的时候,元青都等着杜月一起回家,反正两人现在一样顺路的,别人看到了,也不好说什么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刘林氏的娘家人
杜月的作坊扩大后,那产量一下子就上升了,虽然这些刚来的人没有丽枝娘那么快,但是做了一个月,速度并不比丽枝娘她们慢多少的,现在那楚天每隔两天,就来搬货了。
每次一来,杜月都看到楚天那笑得合不拢的嘴,不过杜月也很高兴,这几个月来,杜月光腐竹的钱就已经赚了五百多两的了,杜月一高兴,每月给发工钱的时候,都会按每人做的多少来给奖金的,这下子,那些妇人就更是积极的了。每天总是天一亮就过来,就希望多做点,月底杜月发工钱的时候可以多点奖金。
别说杜月这赚了钱,就是刘天明家靠那豆腐的,也赚了不少的,只是他这都是闷声赚钱,也不像杜月赚得那么多罢了,但是相比他以前种地所得,不知道好多少倍了。
刘林氏在家里有余钱后,就想着回娘家看看的,好让父母都知道自己现在过得很好了。只是一直忙着,都没时间的。以前他们刚从老屋分家出来的时候,那段日子是最难的,虽然娘家过得也没多好的,但是娘家还是给了他们支持,才慢慢的熬了过来。现在自家过得好了,刘林氏看没时间回的,也只好托人带了东西回去的。
“你妹妹终于熬出头了。”刘林氏的娘林周氏一边看着自己女儿托人送来的东西,一边抹泪。林周氏自己就有两儿两女的,但就是这小女儿,一直以来都是过得最苦的,现在终于熬出头了。
“娘,妹妹的日子好起来了,咱们应该为她高兴的。”刘林氏的大哥,林永,劝着自己娘道。
“嗯,是该高兴的。”林周氏赶紧止住了眼泪。
“娘,现在也是农闲时间了,你要是想妹妹了,我就送你去看看妹妹吧。”林永看自己娘已经好久没见过妹妹的了,开口说道。
“是要去看看的,现在只是听说过得好而已,总要看过了,才知道她过得如何。”林周氏也想自己这个小女儿的了,所以大儿子一说,她也就答应了。
“那我一会进山打只山鸡啥的,好带给妹妹。”林永一家住的都挨着山里,田地没多少,基本都是靠打猎为生,所以一家都是打猎的好手,连刘天明那一手打猎的功夫,还是从他们这里学去的。
“大哥,我和你一起进山吧,我也打点猎物给妹妹送去。”刘林氏的二哥,林强说道。兄弟两人对妹妹的感情都是挺好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两兄弟也一直接济刘林氏一家。
“好,那我们一起进山。”林永也高兴自己弟弟能一起的。
林周氏对两兄弟对妹妹的感情那么好,也是乐见其成。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林周氏和老伴就带着大儿子一家四口和二儿子一家四口的,林永提着两只山鸡,林强提着一只肥肥的兔子,全家人一起往小女儿刘林氏的家里去,准备看望自己那小女儿。
刘林氏的娘家其实离这里也不算远,一家人早上辰时中出发,走了一个时辰,就到了刘林氏所以的刘家庄了。
到了刘林氏家门口,林永赶紧敲门。
“谁呀?”刘林氏把装黄豆的簸箕放一边,准备看看谁来了。
“小妹,我是大哥。”林永扬声道。
听到是大哥的声音,刘林氏赶紧往院子门走去。院子门一开,林永在前,后面一溜的林家人。刘林氏一看,很是惊喜,自己娘和大哥二哥一大家子都来了,高兴得不得了。忙让大家进屋去。
“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还有侄子侄女们,你们都来了。快进来坐。”刘林氏看到自己娘家人全来了,她已经快一年没见过娘家人了,现在全来了,激动得很。
“平儿,快出来,你外公外婆他们都来了。”刘林氏扬声叫着在房子里的元平。
“外公外婆,大舅二舅,大舅妈二舅妈。”元平一出来,赶紧开始喊人。喊完人的,元平就到厨房去,准备端水过来给众人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