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氏在婆婆来的时候,她就知道了,但是她知道婆婆来肯定也没什么好事的,她也就继续收割水稻,没插话的了。她嫁到这个家这么多年,儿女都有了,从来没得过刘李氏的一个好脸色,她没法说婆婆,只怪自己做得不够好,但她也在努力的做一个好儿媳妇的了,所以以前婆婆总来这里要这要那的,她也没说,只要孩子他爹说给的,她二话不说,就拿出来的。
此刻刘林氏知道,孩子他爹心里肯定又不好受的了,看他脱谷粒的动作就知道了,现在脱谷粒的动作都比之前慢了好多了。刘林氏虽然知道自家相公心里不好受了,但是现在都是在忙着秋收的,而且周围还那么多人的,她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起身去接替孩子爹脱谷粒的工作,两人眼神对接着,刘天明从自己妻子眼中看到了关心,他硬扯出一丝笑容出来,表示没事的。但是刘林氏看他这样子,还是担心得很。
“我没事的,你放心。”刘天明面对妻子无言的关心,心里满满的暖意,他知道,在这紧要的关头,他不能颓废下去的。看到妻子来接替他脱谷粒,他起身让位置出来,就拿起了镰刀,开始收割起水稻来。
刘林氏看着脱谷桶都满了,孩子他爹都不知道舀出来的,就知道他心思都不在这里的了,她拿着空箩筐过来,把谷子都倒在箩筐里,就准备先把谷子挑过晒的了。现在他们都是够一担谷了,就会先挑去晒,他们知道,蝗灾来的时候,这些谷照样会被吃掉的,所以想着先晒一些是一些的了。蝗灾来的时候都不知道会在这里逗留几天的,可不能没被蝗虫吃掉,倒因为发霉而坏掉的了。
元青看着自己娘挑了稻谷走,他自动自觉的就去接替脱谷粒的工作。对于这个工作,他从去年就开始做的了,此时已经很是熟悉的了,知道要怎么样甩打,那谷粒才会容易脱的很干净的。他拿起摆在谷桶周围的水稻,就开始和他父母一样甩打起来,没多久,速度并不比他父母慢多少的。
在农村,像元青这样大的孩子,一般都是当半个劳力用而已,元青此刻,都可以当一个劳力的了,所做的事,比跟他一般大的孩子做得多得多了,也做得好得多的了。
还好这几天的蝗虫都不是特别多,刘天明带着妻儿,每天天没亮就到田里去,天黑了才回来,在忙活了四天后,终于把所有的稻谷都收完了。好在这老天也给力,大家忙着秋收的时候,天天都是艳阳高照的,所以最开始收回来的稻谷已经晒干的了,晒干的稻谷,刘天明就先入仓,不敢继续留在外面的就怕哪天蝗虫来了,晒在外面的收不赢,现在晒谷坪上的稻谷就只剩下最后这两天的了。只等着都晒干了,就可以全部先入仓的了,那些扬灰什么的,就等蝗虫走后再说了。
最近几天因为秋收,都忙得快要飞起来似的,但就算是这样,刘天明也没断过给好运来酒楼送豆腐的事,他知道,不管在什么时候,手里有钱才有底气的。所以每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就把黄豆泡上,早上早早的起来去磨豆浆,回来他接着睡会,让刘林氏去煮豆浆点豆腐,等刘林氏豆腐做好,早餐也做好的时候,他冲冲吃几口,就挑着豆腐往城里赶。
每天早上送豆腐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收割的了,所以也有人看到了刘天明每天往城里去的,但是大家都忙着和蝗虫抢时间的,所以也没人问这事。刘天明也乐得不用告诉大家,他知道,要是村人知道了,他娘估计很快就会知道的了,到时又会找这样那样的名目来找他要钱的了。但是现在是没知道,他天天都做的,迟早他娘都会知道的,但是他想着能晚点知道,那样就可以晚点再想法,应付他那偏心得没边的娘了。
刘天明在对待他娘的事情上,越来越硬气了,可能是因为被伤得太多的原因,所以再不像以前一样,他娘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了,该拒绝的,刘天明也狠着心拒绝了,但是每次刘天明只要拒绝了他娘,刘李氏就总是恶毒的说着刘天明,这让刘天明的心离刘李氏越来越远了,好在每当这个时候,刘林氏都会来安慰他,让他的心才舒服点。
杜月这几天每天都跟着一起去收割水稻,每天都被稻草弄得酸爽得不得了,但是没办法,她只能在痒得不得了的时候,用水洗洗的了,好在洗过之手,都会不痒的了。她很是奇怪,为什么就她一个人会痒呢,元平她都不会痒的,她想,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皮肤是敏感皮肤的原因呢,不过就算知道是这原因,她也没办法的了,该忙的还是得忙。好在这水稻几天就可以收完了,收完了水稻,杜月感觉都松了一口气,想着她终于不用再被稻草弄得痒痒的了。
第一百一十章 蝗灾
水稻是收完了,但是还有其他的农作物要收的,好在这些收起来都比水稻要好点,所以杜月的皮肤也没在总是痒痒的了。
水稻收完的时候,刘天明一家并没有就此歇息下来,他得忙着把红薯藤都收了,红薯藤可没有稻草那么好命了,那红薯叶子已经被啃得少了。家里种的红薯也有一亩多快两亩的地,但这么多红薯,有叶子的,都不够一亩的了,可见这蝗虫是越来越多的了。虽然大部分只有藤没有叶的了,但是还是得都割回来的。他们也只是割藤,地下的红薯都没挖出来,毕竟地底下的东西,蝗虫也是吃不到的。
刘天明一家加紧速度,把红薯藤全部收割起来。这红薯藤虽然人不吃,但都是猪爱吃的,如果这个没了,等蝗虫过后,猪就什么吃的都没了,那就要越养越瘦的了,一家人都指着年底能杀头肥猪好过年的呢。所以刘天明每在割完一担红薯藤的时候,他就赶紧的挑回家里去,家里都有好几口大缸的,之前都是冬天来临之前,用来装这些红薯藤的,现在这些红薯藤都没时间洗下,就全部放进缸里的了。他得赶着时间收割的呢,只能等蝗灾过了,到时再拿出来清洗掉的了。
村中最开始不赞同提前收水稻的人,在看到一天比一天多的蝗虫后,早就等不下去的了,也开始抢着收水稻。这时候,时间就等于生命的了,没有哪一个人敢偷懒的。有那些人家人口多的,也把水稻赶着收完的了,只有个别家里人口少的,收割起来就慢得多了,但是越来越多的蝗虫,让他们恨不得一直收割稻谷的,不休息的,只是精力有限,再怎么着,晚上都得回去休息的,要不第二天就更没精力收割的了。
好在一些收割完的人家,看着村里有人还没收割的,都主动的去帮忙,毕竟都是同宗的人,能帮肯定都是帮的。从这些事情上都可以看出来,刘家庄的人还是比较好的。
就在刘天明一家把那红薯藤都割回来的时候,那蝗虫全都飞了过来,铺天盖地的,全是蝗虫,又密密麻麻的,一些胆小的人,看着就哭了,一些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着都晕了。可想而知,这蝗虫到底有多少了。
杜月看到这么多蝗虫,早就吓蒙了,她从来没见过这景象,好在这时候都回到院子里的了,元青用力拉过杜月,一把把杜月推进屋子里,迅速的把门都关上了,好在最近每次出去之前都是把窗户关死的,要不此时还得忙着关窗户。那蝗虫如一阵风般的飞过,但是太多了,他们都等了快半个时辰,才听到蝗虫的声音小了很多。
刘天明一家人好在都回到家里的了,蝗虫过来的时候,躲得快,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但是一些还在田里忙着收割的村民,就没那么好运的了,在蝗灾来临的时候,他们只能蹲下来,把头脸都捂住,只希望能减少些伤害,好在蝗虫只是吃掉庄稼,那些蹲着的,只有手露出来,所以也只是手被蝗虫的利爪抓伤了,但幸运的是,都不怎么严重。只是田里的庄稼不紧稻草没了,连稻草上面的谷子,全都没了。
晒谷坪上,有些人家的谷子还没晒干的,只能迅速的把稻谷都用挡板拖到一块,把早之前准备好的布都盖到谷子上面去,才堪堪的保住这些稻谷,但是一些来不及扫起来的,就全都没了。但这些人都庆幸着,好在早之前都稻谷挑回家里放起来的了,这里只剩下一小部分的,损失的稻谷才比较少。所以这些人才没那么伤心。
现在这些村民才后悔,为什么当初里正都告诉自己这蝗灾的严重性时,自己一点都不重视,才会害得这粮食都没了,这些人在蝗虫都飞过后,看着空空的水稻田,眼泪忍不住的流下来,但是现在哭也没有用的了,粮食都没的了。粮食都被蝗虫吃了,今年看来都难熬的了,只能看哪家有多余的粮,到时借点来果腹了。
刘家庄的人算是幸运的了,毕竟有个责任心好到爆棚的里正,提前就通知村民把庄稼都收回来的了,但是其他村的人就没那么好的了,大部分都是收得比较晚的,只是后来看蝗虫渐渐多了,才开始抢收,但也只来得及收了一半,另一半的全都被蝗虫吃掉的了。这些收了一半的,还是幸运的了,还有一些人,总想着再等等,再等等的,等到最后,一粒粮食都没来得及收回来。
蝗灾过后,周边的村子都是一片一片的哭声,可怜的他们,本来看着这风调雨顺的,稻谷都快要成熟的了,蝗虫却抢在这时候来把他们的粮食全吃掉的了,这怎么能让他们不哭起来,可是再哭也没有用的了,毕竟粮食都没的了。他们只希望到时存粮都没有的时候,朝廷能拨粮下来赈灾了,要不就只能拖家带口的出去讨吃的了,总不能等在家里饿死不是。只是他们都不想那样,毕竟在家总是好过在外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