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诺惊讶:“马艳丽以前和她哥关系挺好的呀?怎么现在她受伤,她哥都不管?连她爸她妈都不管她了?”
“都是她自己做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蓝思雅的原因。”杨云有朋友在南方,正好与马大哥有生意往来,自然知道了马家的事情。
“马艳丽他哥在南方开了一家小公司,其最大的一家客户本来是蓝思雅介绍过去的。偷镯子的事件过后,蓝思雅看清楚了马艳丽的本性,更气她把自己当个傻子耍弄,就让那个大客户断了马家的生意。马家大哥从客户口中知道是马艳丽连累他的后,非常气愤,跟马艳丽吵了一架。马艳丽根本不觉得有错,暴怒起来还跟她哥动手,结果她哥没事,却将来劝架的她大嫂和她妈给推下了楼梯。,她妈年纪大了,腰摔伤了,好几个月没有站起身。她大嫂更惨,肚子里面的孩子撞掉两人不少,还差点儿大出血死掉,以后是没有生育能力了。原本她大哥只有一个女儿,她妈和她爸都盼望着有个孙子,如今孙子眼看就要降生了,却被她给祸害掉了。她爸气得不认她这个女儿。”
吃得说得口干,杨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菊花茶,继续八卦道:“马艳丽在没脸在南方待了,便只能回到d市,毕竟这里还有房子供她住。在南方,她嫂子都不让她进门。她本来就绝对是蓝思雅害得她,认为蓝思雅不断了她哥公司的大客户,她不会喝她哥吵架,也不会害得她妈受伤她嫂子流产。她本就恨上蓝思雅了,结果回到d市一看,蓝思雅竟然在追她前任老公,就更恨蓝思雅了。怒火上脑的人都很难有理智,这女人就租了一辆车去撞蓝思雅。结果她开车技术不过关,人家蓝思雅只受了轻伤,她自己反而成了残废。”
韩诺啧啧两声:“真可怜!”
一点儿诚意也没有。别说她不厚道,人家重伤她一点儿同情。那女人多次陷害她,她没有幸灾乐祸,已经是她三观正直了。
“刘肇仁呢?有什么反应?”
“他能有什么反应?马艳丽早就和他离婚了。马艳丽落得如今的下场都是自己做的,跟他有什么关系?”杨云道,“不过他对蓝思雅有几分愧疚,去看望了蓝思雅一次。不得不说蓝思雅这家伙挺能抓住机会的,刘肇仁对她的态度好了许多。”
韩诺道:“希望他们两个真能成为一对。”
杨云挑了挑眉毛问:“你就一点儿不酸?”
“酸什么酸!”韩诺拿起苹果砸杨云,“我巴兴不得他们能好上。”
杨云接住苹果用力咬了一口,含糊低道:“你这是注孤生的节奏。”
“说我,你先找到另一半再说。”
……
太阳越来越强烈,大地被晒得裂了口,河床也越来越浅,以前急流奔驰的地方露出了浅浅的河滩,齐颈深的河水如今刚能没过膝盖。地里的庄家虽然没有干枯,但都已经无精打采,干枯只是早晚问题。
村民们全都苦了脸,今年本是喜事连连,得到祖先赐下的仙种,被拉走当兵的孩子们平安的消息传了回来,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了,竟然遇到了旱灾。旱灾虽然比水灾好一点儿,不会一下子要了许多人的命,但之后的饥荒也会让许多人丧命。历史有记载的旱灾中,可是有“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的记载,更有“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惨景象。村长原本舒展的额头又深深皱了起来,花白的头发有向全白发展的趋势。村里的老人们已经做好了将食物留给年轻人和孩子们,自己饿死的准备。
“饿死什么的还太早,河里面的水害没有干。我们每天辛勤点儿,先挑水浇灌田里面,然后再储备一些水到家里面。”村长给村民们打气,让众人不放弃希望。
“村长,河流离我们村子有点儿距离,我们每次挑一回水回来浇完田地,再挑第二回回来,之前浇水的地方又全部晒干了,岂不是白浇了吗?”一个村民唉声叹气地道。
满仓叔道:“不白浇,至少浇过水后,田里的作物不那么容易干枯。”
村长也道:“是啊,不能让作物干晒着。大家别泄气,我们这里算好的,至少还有河水,有的地方没有河没有水,比我们惨多了。”
满金叔叹气:“只怕再过几天,河水也要干了。”
村长:“所以要多存点儿水。”
满金叔:“能存多少?再多也不够用的。”
广丹叔道:“要不大家凑点儿钱,在村子里面多打两口深井?”
三叔公叹气:“打再深的井,水上不来,还是没用。”
众人全部苦了脸:“要咋办啊?”
李易书对李周乐和温子夏道:“我已经写信给韩姐姐了,相信韩姐姐会帮我想道应对旱灾的解决办法的。”
……
韩诺真没有什么有效地应对干旱的办法。网络上所有应对干旱的办法都是提前预防,但现在李易书那里早已经开始干旱了,都不给他们预防的时间。干冰降雨?这是现代的方法,古代哪里有干冰?这个办法pass。唯有引渠和打井两个办法有一定的效果了。
挖渠好说,只怕河中的水进不到渠中,那就再配一个水车。水车是咱华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非常有用的灌溉工具,貌似李易书的世界没有水车。韩诺在网络上找到水车的图片和机构分部图,包含各种数据和安装方法全部打印下来。
再说打井,李易书在信上写了村民们想要打井的想法以及困难,如今旱季,打井至少要十多米深才能打到水,可这水很难冒上来,,使得众人提水非常麻烦。现代技术肯定能解决这个麻烦,韩诺想道了农村用的手压井:一个不大的金属储液罐安在在地表,下面的金属管子直接伸到地下二三米深的地下水处,用力按压提升储液罐上的长把手,水便能够从储液罐的另一个小出口冒出来。原理简单,构造也不复杂。网络上就有手压井的原理和图片数据,韩诺同样打印出来一份与水车的资料放在一起。不过手压井不比水车,水车用竹子和木头就能制造,但手压井必须用金属制造,韩诺想到古代的冶金技术不如现代发达,即便有图纸,制造手压井也不是很容易,便想着送两个实物过去。
如今连农村都通自来水了,这种手压井几乎绝迹,不过也不是没有,像一些山区和偏远的农村就还在使用这种手压井,自然也就有卖手压井的商家。韩诺求助了二表舅,从他那里拿到一家专卖农村器具机械的商家的电话,在其那里订购了两个手压井。韩诺不讲价,给的钱足,商家高兴得亲自送货上门,韩诺接收了手压井后,将井和两份资料一同放经了瓷缸中。还好韩诺购买的是小型的手压井,单个放进瓷缸,还是能够的。
……
听到储藏室发出的响动,一直再等的李家姐弟和温家兄弟立刻冲进了储物室,然后看着造型怪异的铁疙瘩目瞪口呆。
“这连个铁疙瘩好丑哦。”温子瑜忍不住小声道,“神仙的东西不应该都是精美漂亮的吗?”
李易书一听温子瑜这话,身为韩诺脑残粉的他不满了,用巴掌狠狠拍了温子瑜后肩膀一下:“丑又怎么了?有用就好。哼哼,韩姐姐既然把东西给了我们就证明这东西能帮上我们的忙!”
温子夏此时已经将水车和手压井的资料拿了起来,看后道:“易书说得不错,虽然这手压井的造型不好看,但却非常有用。”
第七十二章 “祖先”出手
李易书听了温子夏的话高兴了,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铁疙瘩,问温子夏:“温大哥,这东西叫手压井,做什么用的?”
温子夏道:“既然叫做井了,自然是打水用的。”
李易书“哈”了一声:“这是井?井不是都是在地上挖出来的圆坑吗?这铁疙瘩应该是和井上的轱辘一样的功能吧?”
温子夏赞道:“易书挺聪明,不过这手压井的功能可不止轱辘的功能,它的用法大着呢。”
说着将手压井的资料递给李易书三人,三人看后异常兴奋,这手压井完美解决了深井打不到水的问题,果然是“神仙出品,不同凡响”,温子瑜再也不嫌弃手压井丑了。
温子夏轻笑出声:“看来祖宗又要显一次灵了。”
青叶村的祠堂两次“祖先显灵”事件后,香火旺盛,临近村子的人都会跑到青叶村来进香祷告。虽然他们不是青叶村的人,但也从青叶村这里得到了好处,感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觉得青叶村的祖先这么神通广大,说不定已经成了神仙,就像土地公和城隍一类的。他们多进一些香火,青叶村的祖先的职责范围是不是就能够走出青叶村,将他们的村子也归为其的领地呢?这样,他们也是青叶村祖先保佑的对象了。
自从干旱以来,青叶村祠堂的香火就没有断过,甚至知县大人和师爷也定下了前来祠堂进香的日子,乞求青叶村祖先保佑青叶村乃至整个旌阳县。
两天后,知县大人和师爷带着几个衙役来到了青叶村。他们这一行比较低调,毕竟“不问苍生问鬼神”什么的受读书人的诟病,若有人借题发挥,他很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村长和族老们接待了知县大人,但他们都不会说话,最终陪伴知县大人和师爷的重任交到了关儒林和温子夏的身上。关儒林虽然一心备考,但这种接近大人物展现自己的机会还是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