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哪位?”
“嫂子,我是张明桥。”手机里传来稍许陌生的声音,但这个名字一出还是让韩诺人的相貌回忆了起来。张明桥是卫风的队友,也是特种部队的一员,处理卫风身后事的时候,与韩诺见过面。
韩诺的声音温柔下来:“原来是明桥啊,找我什么事情?”
虽然未婚夫因为任务失踪,但韩诺并不埋怨特种部队,反而对他们非常尊敬,特别是未婚夫的队友们,韩诺带着卫风的“遗物”离开时曾经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让这些值得尊敬的人有任何困难可以打电话找她。不过这些人都是傲气的人,有什么事情都只会自己解决,不会麻烦别人。这一次张明桥主动打电话给她,只怕遇到了很困难的事情。
“这个……”张明桥踌躇了半天,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嫂子,能不能借我一点儿钱?”
“没问题。”韩诺没有问原因就爽快地答应了,“要多少?”
张明桥小心地道:“三十万,可以吗?”
三十万不是一笔小数目,韩诺的存款全部用来买房子和开店了,卫风的抚恤金她不想动,一时还真没有这么多钱。不过韩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以,把你的银行账号发给我。”
张明桥松了口气,感激无比地道:“嫂子,谢谢你了。”
韩诺道:“你是卫风的好兄弟,他不在了,我会代替他关照你们的。”
张明桥感叹:“风哥的眼光好。”
韩诺无声地笑了笑。卫风在的时候,经常跟队友炫耀她这个女朋友,让其他队友羡慕嫉妒恨,使得她在其队友中的人气很高。也因此,即使卫风不在了,其队友有困难的时候会想道向她求助。他们把她当自己人。
韩诺继续道:“明天我先给你打五万元过去,剩下的钱,我三天后给你全部汇过去。”
“麻烦嫂子了。”张明桥明白那么一大笔钱普通人不可能随便拿出来,肯定需要筹钱的时间。
“不麻烦。”韩诺挂掉电话,回屋拿了自己的外套,“爸妈,我出去一会儿。”
“去吧,去吧。”韩妈挥手,“玩得开心点儿。”
她以为女儿是跟朋友一起出去玩,无不赞同,窝在家里哪点儿好?在外面多认识点儿人说不定就有看对眼的,发展成男女朋友了呢。
韩诺如何不了解韩妈的心思,嗤嗤笑了两声,出门了。
第五十一章 两幅古画
便桥上面很热闹。这个时候,更多的摊子摆了出来,形成热闹的夜市。韩诺目的明确地走向其中一个小摊子。摊子上卖的是各种小饰品:水钻做成的发卡胸花,样式又漂亮又晶莹;珍珠项链,一颗颗珍珠圆润无比,当然是人工养殖的……这些东西在现代不值钱,但若是拿到古代……
韩诺花了两百元钱买了一条珍珠项链和三个发簪子。三个发簪子顶部是用水钻镶成的,一个是绿色的蜻蜓,一个是紫色的蝴蝶,另外一个是红色的山茶花。山茶花虽然好看,却及不上另外两个别致。蜻蜓翅膀和蝴蝶翅膀下面安了细细的弹簧,无风也颤动,看起来逼真无比。
拿着这三样东西,韩诺回到出租屋,写下自己的要求,连同簪子和珍珠项链一起放进瓷缸里。
……
翌日清晨,李家两姐弟看到瓷缸里面的东西的时候,两张嘴半天没有合拢。
“这才是真正的宝贝啊。”李周乐赞叹道,“好漂亮!”
做为一个女孩子,首饰对其的吸引力是男孩子无法想象的。李易书只觉得四样物品好看且珍贵无比,但李周乐却升起了据为己有的心思。不过,这种想法刚升起就被李周乐压了下去,这些都是神仙的东西,她可不能觊觎。
韩诺是不会亏待帮她办事的人的。看到韩诺的手书,李周乐惊喜万分。韩姐姐说了,红色的山茶花簪子是送给她的。虽然及不上另外两个簪子更精巧,但拿到外面,绝对是稀世珍宝的存在。李周乐小心翼翼地将山茶花簪子收藏起来。这样的簪子自己欣赏就好,可不能戴到外面。否则丢了坏了,多让人心疼。
“姐姐,原来韩姐姐也跟那些大家族的读书人一样喜欢收集古人的字画啊。”李易书就不不觉得古人的字画有什么好。虽然他勉强算是读书人,但没有培养出所谓读书人的风雅爱好。在他看来,古玩字画什么的不能吃不能用,还必须精细保存,一点儿也没有金子银子可爱。
李周乐揉揉李易书的脑袋,自己弟弟是什么样的心思,她最清楚:“韩姐姐高贵风雅,跟你这个只认钱的家伙不一样。”
李易书做了一个鬼脸,跑出了储藏室。那几样都是女人的东西,交给自己拿就可以了,他才不要碰呢。虽然,虽然那簪子上的蜻蜓和蝴蝶好有趣,好想摸摸它们颤动的翅膀。
……
孙掌柜习惯了李周乐和温子夏等人每次来找他时带来的惊喜。不过在看到蜻蜓和蝴蝶簪子的时候还是狠狠被震撼了一下。这么精美新奇的簪子,即使他们家的大小姐宫里的姜妃娘娘也没有。
“簪子五千两一支,珍珠项链三千两。”孙掌柜给了几人一个实在的价格。
李周乐和温子夏对这物价不熟悉,但他们都信任孙掌柜。两方还要长期合作,相信孙掌柜不会骗他们。李周乐爽快地点头应承。
孙掌柜起身要去拿银票,被李周乐叫住:“孙掌柜,这次不要银票。我们想换一些古人的字画,你这里有吗?”
当然有了,当铺里面可是什么东西都齐全的。特别是字画古玩,数量不要太多——这个年代,战乱加天灾,很多人过不下去,不得不将家种植值钱的东西都当了,甚至许多人家的传家宝。
孙掌柜让伙计抱出好几卷的画轴,展现给几个人看,让他们挑选。唐朝以下的画轴都让温子夏给否了,这是韩诺特别强调的,一定要唐朝及其以前的字画。这个世界在唐朝以后就拐向了另一个历史走向。没有经历五代十国,而是由长江为分界线,分成了两个国家,一直传到如今的大周与北梁,经历了五百年时光。
温家兄弟的思想与李易书多有相同,但毕竟温子夏比他们懂得多一些,见识广一些,知道的名家也多一些。挑选过后,选中了两幅图。一幅是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是古代绘画中早期青山绿水画的代表作。画卷上以细笔勾出轻漾的水纹及远处飘荡的小舟,舟行渐远渐小,凸显了江天的壮阔浩渺,江岸的山峰耸峙峻秀,岸上的树术翁郁苍翠,层叠错落、密树掩映的曲折山岭间有碧殿台阁,水榭赤栏修筑于松竹小径,其间有游人穿行于桃红丛绿之中;坡岸之上,两人正临水驻足,赏春抒怀;另见四人沿山上小路而来,主人骑马,三个仆人或引领,或挑担,或提物,前后簇拥而行。此图使人远离尘世,倾情自然,纵目千里,给人以清新而“超然物外”之感。
另一幅则是非常著名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同样是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比《江帆楼阁图》色彩典雅富丽、格调活泼明快了许多,展现的是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但就温子夏来看,他更喜欢描绘风景的《江帆楼阁图》,而不是人物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两幅画的价格可不低,加在一起就将刚才卖首饰获得的银子给平了。温子夏几人咂舌,想不到一幅画的价值这么好。他们要不要也学画画,以后多画一些留给子孙。等他们作古后,子孙又遇到了麻烦,然后卖一幅他们的画,就能赚到银子解决困难了?
一下子做成两笔生意,孙掌柜高兴无比,心想温家人和李家人果然是他的财神爷。眼看天色已过正午,孙掌柜做东,请两家人前往酒楼吃了一顿好的。温子夏听觉敏锐,听得两个小二聊嗑,说是前两天掌柜用二十两银子买了一道菜谱回来。温子夏心中一动。
“你们先吃着,我去去就来。”温子夏放下筷子,走了开去。过了好一会儿,温子夏眉间带笑地返回。李周乐传给他一个疑问的眼神,温子夏回了她个眼神:回去再说。
孙掌柜看到他们的眉目官司,知趣低不再拉着他们说话,很快吃完了酒菜,将他们送上牛车。牛车一路离开了县城,在路上无人时,温子夏从怀中掏出十张共百两的银票,分了五张给李周乐。
李周乐吃惊地道:“这些银票你那里来的?”
温子夏笑道:“我刚才在酒楼听到小二说掌柜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了一份菜谱,想到李大哥以前教过我们好戏新奇的菜的做法,就整理了几份卖给掌柜,得了这一百两银子。”
李易书和温子瑜瞪大了眼睛:“卖菜谱竟然能赚钱?”
“早知道有这么个方法,我们以前也就不用挨饿了。”温子瑜道。
温子夏用手指弹了弹弟弟的脑门:“过去的都过去了,以后都向前看。”
李周乐不接那五十两的银票:“这办法是你想出来的,钱应该归你。我们不能要。”
温子夏道:“但菜谱是李大哥想出来的,本是属于你们李家的。我擅自拿去换钱已经不对了,又怎么能将钱全贪了。这五十两你若不收,那其余五十两我也不要了。就全丢了吧。”
说完掏出另外五十两,做出撒手丢弃的举动。李周乐连忙制止他的行动,抢过其中一只手上的五十两:“好了,我收还不成。”
温子夏微微一笑,怡然低将另外五十两银子也收了起来,转头收获两双崇拜的眼神。李易书和温子瑜一起给温子夏竖了个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