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原因有三点。
一是。尽管皇帝掌握别人的生杀予夺的大权,但皇帝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内务府的掌控之中,尤其吃喝拉撒睡,事关生命安全,皇帝也是人啊,这些人得罪不起啊。肯定要迁就。
二是。作为堂堂皇帝,怎么能和奴才们斤斤计较呢,就是计较。这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也算计不过内务府的市侩们。
三是,内务府掌控皇室一切家务,事涉宫闱。国家监察体系管不了,再说了这些人有外人吗?
后面的两点都好说。但第一点却是大事,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但凡软弱一点的皇帝就会被内务府的人拿捏住。如雍正皇帝那样的铁血皇帝自然内务府不敢放恣,可如道光光绪帝那样的皇帝就只能任由内务府拿捏了。
别说光绪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看着内务府都只有干瞪眼的份。
晚清军机大臣阎敬铭是个比较细心精明的朝臣,他发现内务府官员为清廷采购的皮箱每个要价60两银子太高,其中肯定有猫腻。于是。阎敬铭就向慈禧太后报告说,京城里皮箱单价最高也不会超过6两银子。因此怀疑内务府采购皮箱时有克扣贪污银两的重大嫌疑。
慈禧太后听了之后,就下令要阎敬铭去给她买个6两银子的皮箱回来看看。阎敬铭去市场上一看,竟然惊奇地发现所有出售皮箱的店铺全都关门不做生意了。后经多方询问方知,原是内务府差人出来发话,要求北京城内所有的皮箱店关门谢客,谁擅自开张就砸烂谁的铺子。
于是,阎敬铭写密信给天津道台,让他从天津买个皮箱子送过来。结果半个多月过去了,天津的箱子也没运过来。因为没有真凭实据,阎敬铭对内务府的指控也就不能成立了。后来一查,原来是阎敬铭派去天津送信的人竟然收受了内务府官员行贿的1000两银子,带着密信不知所踪了。
清廷内务府官员的贪污*到了如此疯狂的程度,恐怕也是慈禧太后所始料不及的,由于种种原因所使然,连老佛爷也过问不了,还有谁能够管得了呢?!
中国古代油水最肥的官职是什么?
不是管钱的户部,不是管军事物资的兵部武备司,也不是地方上的盐运、漕运等官署,而是清朝的内务府。
雅利奇选的这个时间很好,现在嘉庆皇帝在前朝开启了反腐大招,那么作为中国古代油水最肥的官职,内务府理所当然的应该中招,趁着他还没有到达最嚣张的时候,感觉将他扼杀在摇篮里。
有北京民谣为证:“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说的是如果哪天皇城根下出现一户暴发户,房子是新盖的、院子里新栽了树苗、墙上挂着现代人的画,那这户人家肯定是内务府的官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内务府当差来钱快,上任没几天就能在寸土寸金的四九城置办高宅大院。衙门上下,“视中饱舞弊,如奉明言”,贪赃*得就差公开往家里运官银了。有的衙门,比如负责供应京畿地区官粮的漕运衙门,经手的钱粮可能比内务府要多。但漕运官守着百万计的官粮,动不了手脚,揩不到油水干着急。所以说,既有钱又能揩油的内务府,当之无愧是古代第一肥缺。
内务府是大清朝的特产,顺治进北京后设立的专门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大臣就是皇帝的大管家,专门负责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不要小看了这个管家,他们才是生物食物链上最高级捕食者。按当时的食物链规则,底层官员靠盘剥百姓为生,上级官员靠盘剥下级官员为生,皇帝盘剥所有的官员,而内务府官员则靠盘剥皇帝为生。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内务府官员盘剥皇帝的手段和方法无非是工程回扣和为皇家购物时加码上报,所以无论皇帝买什么东西,一经内务府,价格立马翻番上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内务府管理所有的太监和宫女。清朝成立敬事房,严格管理太监、宫女及宫内一切事务,防止出现宦官专权。敬事房也隶属内务府。所以,太监就和内务府利益攸关,并在之后内务府的沉浮强弱中站在了内务府的一边。
一言蔽之,一个皇帝从在娘胎里开始到死后定期领取子孙后代的冥钱,都离不开内务府。内务府机构因此极其庞杂,而且越来越庞杂,吃这口饭的人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了可以和朝廷的三院六部相互平行、相互抗争的官僚机构了。
当然皇帝也不是傻瓜,为了压制内务府,让它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比如内务府最重要的司是广储司。广储司就是皇帝的小金库,建了六个仓库储存皇室的所有财产,其中金、银、珠、玉、珊瑚、玛瑙和宝石等专门储存在银库里。银库因此被称为六库之首。皇帝对银库看得最紧,特地将银库设在紫禁城太和殿西侧的弘义阁内,安排了25人日夜盯着它,规定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才能开库。
为了防止监守自盗,看库的人没有钥匙,钥匙由乾清宫侍卫保管,而且不只一把。开库时,必须由多名特定的官员在场,进出库房的人都得严格搜身;库房关闭时,必须由多名特定官员共同签字画押,并在锁上贴上封条。
每月,内务府都要对皇帝六个库的收支出纳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皇帝随时可能抽查,年底专门听取内务府的报告,每五年亲派不相关的大臣进行盘库。这仅仅是对广储司六库的管理制度,整个内务府管理之严、皇帝之重视可见一斑。其他的管理制度(比如祭祀贡品的数量、官学的伙食标准等等)更是汗牛充栋,能搬出一箱又一箱的文件来。
但再强的制度都会有人钻漏洞,更不要说内务府这些世代玩钻漏洞的高手,雅利奇也是被他们逼的没有办法了,一年两百多万两的银子哗啦啦的进了这些人的口袋里,一年两百多万两的银子就这样没有了,泡都不冒一个,看着就让人心绞痛,还不如拿给她培养几个高等人才,日后横扫欧美了。(未完待续)
☆、第079章 抄家
嘉庆皇帝的政治手腕或许不够,但他的政治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能看出问题的,只是在找解决方法的时候弱了些。
他和雍正皇帝不一样,雍正皇帝是一个极为爱面子的皇帝,即便是他和生母德妃乌雅氏不亲,可为了自己的面子对待乌雅氏一族的时候还是选择了加恩,还玩了一出后世暴发户才会玩的把戏——抬高自己母族的身家背景。
可嘉庆皇帝却不一样,因为生母孝仪纯皇后娘家魏家已经被抬旗了,因此他几位后虽然按照惯例追封了生母皇后的名分追封了自己的外祖父承恩公的爵位,但对于魏家他并没有施太多的恩点,只是比起前面三任皇帝来说少多了。
你可以说这是嘉庆皇帝在防止外戚,也可以说是魏家不像佟家、乌雅家、钮祜禄家、高家那样人才辈出,是个付不起的阿斗。
嘉庆皇帝连魏家都不在意了,更何况是内务府的其他人家,这事必须的严惩不贷,比起朝廷上的贪官,嘉庆皇帝对内务府的人如此的贪污更是火冒三丈。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嘉庆皇帝是懂的,可这奴才比主子花费得还多,就让嘉庆皇帝接受不了了。
“这些狗奴才,真是胆大包天。”嘉庆皇帝火冒三丈的说道。
感受到嘉庆皇帝的怒气,雅利奇笑道:“之前先帝爷在世的时候,妾记得,先帝爷似乎曾经让和大人管理的布库,他令布的存量大增,这些使他得到先帝爷的赏识,可见这事不是不能做好。而是有没有心的问题。”
嘉庆皇帝侧目道:“这事自然要查清楚的。”
雅利奇眼珠子转了转说道:“皇上要让人调查此事,依着妾看来,这事倒是不易。”
“这事何意!?”嘉庆皇帝是包衣出生的令皇贵妃所生的儿子,又因为他和令皇贵妃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亲密,因此他虽然在令皇贵妃的庇护下没有吃过包衣奴才的苦头,可对包衣奴才的认识也不够。
雅利奇幽幽的说道:“爷可还记得先帝爷的事情,先帝爷在位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吃惊地发现。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围绕粮食接连发生‘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耕牛哭田’等惊世奇案。之后先帝爷要清点国库。结果当晚便走水,粮仓付之一炬!”
嘉庆皇帝的脑子不笨立马明白了雅利奇的意思“你是怕,他们铤而走险直接放火烧了库房。到时候反而还得不偿失。”
雅利奇点点头“虽说绝大多数的奴才都是忠于皇上的,可就怕有那么几个心大胆大的,到时候反而蒙受更大的损失。”
“那这……”嘉庆皇帝皱眉,朝廷上的动荡还没解决了。内务府这边又玩起来了的话,嘉庆皇帝真怕事情搞砸了。
雅利奇是要做千古一后的女人。对于自己丈夫是什么货色她研究得很清楚,一瞧嘉庆皇帝的表情就知道他在心里打退堂鼓了“皇上要是放心妾,就将这事交给妾办,妾保证将这事办的和咱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后宫的确不能干政。可内务府的时候可不是朝廷政务,这事属于皇家的家事,雅利奇作为一国之后。即便是清朝皇后的权利是历朝历代最小的,可依然有权利管内务府的事情。
相似小说推荐
-
娇后福宝 (鱼又) 2017-01-17完结穿过来后,她对自己的身份还是比较满意的爹是丞相大人,大哥内阁之星,二哥富得流油,而她,正准备入宫...
-
田园养儿记 (一阅) 云起书院VIP2017-01-15完结作为末世穿越来的娘,带着暴力值爆表的潜能,为毛还要受人压制?还不是因为儿子太精,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