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106章 进城
余桂莲缓了一会儿,眼睛才能看清东西,便点点头,可是不知赵根生现在在哪个卫所里,何况军营里老百姓是进不去的,只能找孟虎帮着捎信儿。
自家刚跟孟家闹成这样,怎么还能有脸去找?哎,要是三姑爷没有病倒就好了,他路子野,总能想到办法的。
最后,还是赵星给出主意,让赵根延找方知去,爹爹病了,花了不少的银子,需要赵根生回来商议,看这银子两家怎么出?另外,还包括以后养病的费用。
这么大的事儿,方知肯定不能拿主意,便会给赵根生传信的,到时赵根生自然会回来处理此事。
最后余桂莲还加了一条,让赵根生帮着找个能驱鬼的,法术高超的道士,当着赵二佑做场法事,这事不解决,用不了多长时间,赵二佑没死,她却被赵二佑先给折磨死了,所以,这一条也是重中之重。
两人商议好,便找到赵根延,可是赵根延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什么也不去找方知,因为他听说,方知现在有点功夫,打赵星的嘴巴子,好几天才消肿,自己可不能去她跟前闹事儿,何况,王家人还都在呢,尤其是那个王老太,几年前王老太那霸气劲儿,他可是记忆犹新的。
没办法,余桂莲只能慢慢劝说,今天不行,明天接着,反正退亲刚折腾完,赵星又跟方知对上,过两天方知消气,王家人走后,再让赵根延去也行。
方知不知刚闹腾完,赵家人又开始算计,她扶着奶奶与王大娘一路往家走,王大娘又是夸赞方知的机敏,又是骂赵星的无耻,王老太笑吟吟地听着,抓方知的手却是紧紧的,她很是欣慰,这一辈的孙女中,现在最属方知机智有头脑了。
下午,王石柱与祁小念看地回来了,脸上喜气洋洋的,看样子买地之事很顺利,于是就定下,明天王财来带着王石柱和小包子去县城,与黄大叔去县衙办手续。
方知也要去,在王财来的支持下,长辈们终于点头同意,只是小花也要跟着,她平时从不说话,这次却对着方知直白表示,所以方知便同意让她也去,可是豆包儿不干了,自己好不容易回到家,全家出去玩怎么能少了他呢?
在大家让方知想办法拒绝豆包儿的眼神中,她却答应下来,县城可是大城市,豆包儿在山上生活三年多,好多事儿都没有见过,还是去见见世面的好。
王石柱有点生气,他们可是去县城办事儿的,怎么拖家带口的,倒像是玩儿去的。
“爹,你带着小包子跟二哥去办手续,我带着两个孩子在街上转悠着玩儿,到时商定在哪见面就行,”方知没有办法,只好这般道。
女儿都这样说了,王石柱只能同意,哎,既然想带孩子玩会就玩会,他也不管了,只要别耽搁正事就行。
第二天一早,小包子和小花起来了,只有豆包儿太小,还睡着呢,方知将他包裹起来抱上牛车,然后又用被子铺到牛车上,让小包子和小花在牛车上接着睡,去县城可是需要走上大半天的,加上走的早,两个孩子还是在睡一会的好。
牛车速度很慢,从早走到中午,到了下午一点多,这才见到连山县的城墙。
城墙不是很高,还有些破旧,只有高高的城门楼显得很是庄严,上面站着警戒的士兵,下面还有守城门来回晃悠的士兵。
进入城门,凡是拉货的,卖东西的好像都要交点钱,尤其是商队,会停在道边等老板跟士兵们交涉好,才开始进城。
听黄大叔说,这是在收税,只要进城卖东西,就要在这里先交税,他们没有货物,只有人,是不用交税的,但是士兵看你不顺眼,或是怀疑你是奸细,会上来搜身啥的。
听到黄大叔的话,方知有点紧张,要是收她身怎么办?到时自己就要动手了。
黄大叔见到她紧绷的脸,笑着道:“对于女的他们不会动手,放心吧,我时不常来,守城的基本都认识我。”
果然,黄大叔老远就开始打招呼,还殷勤地小跑过去,点头哈腰地说明来意。
几个兵油子也跟他笑嘻嘻说笑着,还说他又发财了云云,黄大叔便拿出个小钱袋子给了其中一个小头目,那几个人便笑着挥手,意思是让他赶紧去办事儿,于是牛车顺利地进入县城。
方知真想问黄大叔给了多少钱,但看到他不想说的样子,也就没好意思问。
县城要比镇子上繁华多了,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尤其是穿绫罗绸缎衣衫的贵人很多,不仅有走在街上慢悠悠逛着的少爷公子,还有坐着马车透过车帘,偷偷往外看的小姐丫鬟。
在就是有钱人家的管家或是管家婆子,也穿的很像样儿,只是能从他们身上的气质看出他们的职业,再就是老板、掌柜的,总之,形形色色,给人的感觉,还是县城富人多。
方知她们都是穿着短褐粗布衣衫的贫民,又赶着牛车,所以按照黄大叔处世经验,那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老实老实再老实,这样才不会惹出什么祸事。
方知不由得叹息一声,现在等级观念极强,作为贫民,有点地位的都能欺负你,比如那些官宦人家的管家或是管事婆子,这样的小鬼也惹不得的。
路过包子铺,方知跳下车买了一堆包子,用布包着来到车上,让大家先吃点,路上虽然都吃了干粮,但毕竟没有吃好,所以这肉包子很吸引人。
黄大叔谢了又谢,跟着吃了三个包子,等吃完,正好来到胡家陶瓷店铺。
胡家掌柜的一直在等他们来,见到人后,也没多寒暄,就坐上牛车往县衙去,方知则带着小花和豆包儿在这下车,跟王财来约好,一个时辰后,在这里集合。
牛车走后,方知便将小花放在身后的背篓里,然后在抱起豆包,娘三个开始逛街。
先是去粥摊,要了两碗粥,孩子胃口弱,这样颠簸还是喝点软糯的粥好,小包子要像大人承担重任,便顾不上他了,只能先将这两个孩子照顾好,自己也喝了点暖暖胃,结完账,便又带着孩子一路逛下去。
☆、107.第107章 购物
娘三个就像是土包子,见什么都好奇,方知是初来此地,那两个孩子是啥世面也没见过,所以,不论是店面还是地摊,娘三个都没有放过。
哎呀,小包子没在身边就是好啊,自己可以大买特买了,方知摩拳擦掌准备好好挥霍一番,结果刚动钱要买,就听小花道:“娘,这个不能吃,没啥用,不能买。”
豆包也立刻道:“娘,要勤俭持家。”
方知很是错愕,怎么小包子的优良传统,什么时候被小花和豆包儿继承了?不过对于这两个小家伙,一个嘴笨,不像小包子那般会说,一个年岁小,跟着唐书生学到点东西很有限,所以几句话,当娘的就将两个小家伙堵得没词儿了,方知边偷笑边开始大肆采购。
先是给奶奶和老娘各买了一套银首饰,她们一辈子都苦,身上根本没有首饰,所以方知便给她们买了一对耳环,一个银镯子和一根银簪子,共花了十六两银子。
她自己则买了一对耳环一根簪子,也是银制的,只是上面镶嵌着珍珠,不过珍珠不大,很小但却是纯天然的,泛着的光泽很是柔和。
另外,方知还给王大娘买了根银簪子,感谢她这些年对自家的照顾。
又买了十三个银制小手镯,不贵,五钱银子一个,共花了六两半钱银子,这十三个小手镯是给大哥家的三个孩子,二哥家的两个孩子,三哥家的三个孩子,虽然三嫂肚子里的那个还没有出世,也要提前准备出来,自家三个孩子,剩下两个,一个是给林瀚的,另一个是给赵大牛的儿子小黑豆的。
林瀚虽然不缺这些,但这是自己的一点心意,尤其是几个孩子都带着一模一样的小手镯,只有他没有,定会感觉伤心的,何况人家不要房租,自己总要表示感谢。
而小黑豆的手镯,是为了感谢赵大牛对小包子的照顾,如果冲着赵大牛的媳妇,那就算了,不是方知抠门,而是不想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买完首饰,直接放进空间,然后从首饰店走出来,便又开始逛布庄,在末世前,布庄好像都不存在了,即便有,也是很小的店面,而在这里,布庄就是跟女装店般的存在,人多不说,还大部分都是女人。
方知没有进店里,因为里面基本都是卖绸缎的,尤其是还有不少类似于夫人和小姐这样的人物,自己背着竹篓,进去乱挤将人家衣服刮破也是麻烦,再说了,她平时干活打猎啥的,根本穿不了绫罗绸缎,所以对那些不怎么感兴趣,唯一喜欢的,就是成衣上面的绣花,真是漂亮啊。
她在门口摆着的细布那里看了看,问好价格,比镇子上还便宜一些,便大手一挥,将各种颜色的布料都买了一匹,结完账,让伙计送到胡家瓷器店那里。
伙计没想到看着不起眼的,打扮像是农妇女人,竟然买了这么多的布料,立刻兴奋地点头哈腰,不仅打了折,还按照方知的意思,将两袋子的碎布头送给了她。
另外,方知还帮着许晚买了不少的绣线,镇子上的种类和颜色毕竟不如县城,所以就帮着她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