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拿王石柱王石和他们听的是云里雾里,只有王老太头脑清明,将这件事看的透彻,又问道:“四皇子跟太子关系如何?”
“表面上还行,但许多事是不能只看表面的,”沐侯爷含蓄地笑着道。
王老太沉吟一会道:“这件事等孩子们回来,先去傅王府给世子妃赔礼,因为老二家的毕竟是平民,动手打官眷就是以下犯上,理亏,所以咱们就先礼后兵。”
沐侯爷没有想到王老太竟然会这样坦荡做事,而且快速地抓住关键点做出反应,不由得赞同地道:“王老夫人这个办法好。”
王老太没有理会沐侯爷的话接着道:“如果她们觉得还需跟王家交好,定会息事宁人,如果她们眼窝子浅,想出这口气的话,或是受谁挑唆的话,定会去皇帝那告黑状,说王家仗势欺人,或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那王家也只好告傅王府世子妃,仗势欺人并当街滥杀无辜。”
沐侯爷脸上露出笑容,是啊,这样不仅有理有据,还坦坦荡荡,毕竟街上发生的事情,许多人都看到了,想要隐瞒恐怕不容易,当然这么一告,王家便掌握主动权。
而那些看热闹的,或是落井下石的,定会都跳出来给月贵妃和四皇子施压,加之他们并不一定要与王家成仇,自然会退一步,让这件事淡化,省的被有心人大做文章。
可是唯一不按规矩出牌的,就是顺德侯那一家人,他们出身低,又一下成为勋贵,所以为人处世很是张狂,要不是有郑家人拖后腿,说不定四皇子名声更好,更得人心。
下午,孩子们回到侯府便都听到这个消息,王金来王银来对母亲这样做很是无语,可是毕竟是长辈,也不好埋怨,只好带着妻子,买了些贵重礼品去傅王府给傅奇骏及郑萱芳道歉,他们跟傅王爷很熟,关系也不错,没想到到京城后却与他的儿媳闹了这么一出。
傅奇骏没有跟妻子一般,反而热情客气地将他们接进府,让王金来王银来心里踏实许多,看样子世子爷跟傅王爷一样,是个通明理的人。
可是王金来的媳妇刘望弟,王禄来的媳妇张顺顺,却没有这待遇,因为郑萱芳根本不见,还让下人将拿来的礼品给扔了出来。
傅奇骏对妻子这般做法有些恼怒,就快速来到后院,为了给王家人面子,当着下人的面斥责郑萱芳。
他这样做,自然是不想因郑萱芳个人恩怨与王家为敌,父亲意外跟王家交好,这可是一大助力,不能在他的手上将这层关系给弄僵了。
可是郑萱芳是个刁蛮任性的女人,哪里受的了这样的气,便又哭又闹又摔又打,意思是丈夫竟然不帮着自己,反而去帮着外人,气的傅奇骏给了她一记耳光,打完后,郑萱芳便收拾东西,带着下人回到顺德侯府。
王金来他们很不好意思,没想到自家来道歉竟然让人家夫妻打了起来,便又连连表示歉意,但是世子爷傅奇骏却不怎么在意道:“没事儿的,你们回去吧,这边我会处理好的。”
没办法,王金来他们只好回到沐侯府,将这样的情况说给沐侯爷和王老太听。
王老太觉得傅奇骏头脑清明,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不能较真,所以对这个未曾蒙面的傅王府的世子很有好感。
沐侯爷也感叹地道:“他知道他爹与王家交好,不想因为这件事让两家生分了,王家在他与他爹的心里,很有分量。”
也就是说,顺德侯与月贵妃反而没有王家有分量呗,王老太心想,就看明天顺德侯府会怎样的行事了。
第二天一早,听说傅奇骏去了顺德侯府,却没能进入大门,说是侯夫人下令,这个女婿不道歉就别想将女儿接回去,于是傅奇骏就吃了个闭门羹。
不过傅奇骏也没有多逗留,既然不让进那他便上车走了,这般潇洒举动,更是让侯夫人气了个倒仰,于是傅奇骏与顺德侯府的冷战便开始了。
这样的结果顺德侯府自然更生气了,于是便将怒气转移到王家,顺德侯便跪在皇帝面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自家孙女的冤屈。
皇帝其实不愿意管这事的,毕竟是因为几个妇人口角而打起来的,尤其是顺德侯与王家都出身低微,在大街上打起来也正常,何况他更愿意看到王家与傅王爷家分崩离析。
傅王爷虽然行事低调,但这些年的发展壮大还是让皇帝心里有所防备,这次傅王爷调兵增援,不仅收拢民心,还与王家交好,这让皇帝心里有了忌惮。
所以,对于街上打架这样的小事,还是女人之间的争斗,他便不想参言。
☆、221.第221章 合作
只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当月贵妃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泪时,他便没有在顺德侯面前那般淡定了,不说上前哄劝,还默许顺德侯夫人状告刘三妹吴水莲以下犯上,袭击带诰封的世子妃。
这也是皇帝的试探,一方面让王家与傅家闹的关系越僵越好,另一方面也看看王家的反应,是一怒而起,用仙法砸了顺德侯府?还是忍气吞声承担全部的责任?再或是像那天似的,趁机鼓动百姓搅乱民心?
顺德侯夫人将状纸直接递交大理寺,因为她觉得自家地位高,不用那些等级不够的衙门审理,还是交给大理寺的好,这样也能让整个京城百姓或是朝堂官员引起重视,她觉得自家这场官司稳赢,毕竟刘三妹吴水莲都是普通百姓,没有诰封,以下犯上定会被判死罪。
王老太接到大理寺的传告后,并没有太着急,而是让沐侯爷的幕僚也帮着写了个状纸,中心意思是状告顺德侯夫人教养无方,纵容子女任意弑杀街头上无辜百姓,草菅人命,无视国法威严、无视皇上厚爱、无视仁、义、礼、智、信等三纲五常,恣意妄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当王老太让王金来将状纸递交大理寺后,原来王家与怀远王府家的争端,便转变成顺德侯与齐云伯家的官司了。
其实这件事跟顺德侯府没啥关系,可是怀远王世子傅奇骏不告王家,还让郑萱芳息事宁人,所以作为世子妃的娘家,怎么也要为女儿出头,于是便将此事揽到自家头上,与王家打起官司来。
这也正对王老太的心思,她不想让王家与傅王爷对上,毕竟孙儿们在战斗中没少受到傅王爷的照顾,尤其是自家爵位,傅王爷在其中也是帮了很大的忙,所以这般不与怀远王府对上正好,也省的让傅王爷寒心。
王家竟然反告顺德侯郑家,这不仅让皇上和朝堂大臣很是吃惊,京城百姓也引起轰动,当然,这里面是被有心人趁机鼓动了,之所以能被鼓动,是因为:顺德侯府纵容子女任意弑杀街头上无辜百姓,草菅人命,无视国法威严、无视皇上厚爱、无视仁、义、礼、智、信等三纲五常,恣意妄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这几条,可算是说到老百姓的心里。
仇富与被欺压的郁结,因这句话产生共鸣,于是官司还没有开打,京城里的言论潮流就开始一边倒,当然是朝王家那边倒去的,而顺德侯府则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这种现象这种情况,让皇上与大臣们措手不及,尤其是皇上,他没有想到顺德侯府在民心中有着这么恶劣的影响,以往月贵妃和四皇子的说辞,看样子里面水分可是太多了。
同时,四皇子也因为顺德侯府的名声而受影响,在不知不觉间,仿佛顺德侯之所以能干出丧尽天良的事,那都是四皇子的纵容,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多,原来四皇子打造的和蔼可亲淑质英才形象开始一点点地崩塌。
这下可将月贵妃和四皇子吓坏了,原本以为是一时之气的事,竟然要影响到他们的根本,所以不仅让顺德侯夫人撤下状纸,四皇子还亲自带着顺德侯世子郑铭杰来到沐侯府,向王家人道歉。
是啊,王家人的实力已经超乎凡人,四皇子拉拢都拉拢不过来呢,怎么会成为仇家,到时岂不是自找苦吃?
王老太自然是见好就收,也将状纸撤下,但是要求顺德侯府与王家一起安抚京城百姓,不仅施粥,还给贫民家的一岁到五岁儿童发放棉衣,这钱花的就有点大,但是四皇子也知道这是收拢民心的机会,便拿出三万两银子赞助。
于是,一场街头打架,上升到两家官司,最后以老百姓得到好处而结束,只是顺德侯家的名声并没有好转多少,而齐云伯王家名声,却大肆提高,其中最让百姓信服的就是,王家人不仅用仙术保护大梁国,还有着普度众生的心肠,真可谓是仙家弟子。
四皇子的名声也挽回不少,但是有顺德侯府的拖累,还是遭到许多人的质疑,最后还是皇帝出手,才让这风波彻底平息。
王家名声越来越大,不仅让皇上感觉到压力,更让周兰菊郁闷异常,她这个有这封号的仙子,还有官职,却得不到民众们的爱戴,反而被遗忘在角落中,所以她是又嫉又恨。
正想着怎么攻其不备地让王家那两个异能者昏迷时,太子府的总管周长祥找到她,说是跟她商量合作事宜。
她两世为人,自然知道这号人物找自己是为的什么,阴谋伴随着机遇,更伴随着成功,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应约,东宫总管,那可是未来储君最亲近之人,他找自己代表着太子找自己,假如能合作好,以后太子登基,自己依然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地位,享受富贵荣华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