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珏刚好出来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说:“东家,有什么事情交代我去办就好。”
“我找张掌柜有些事。”林枝说:“去去就回来。”
林枝这样说着,去后头牵马车,樊氏跟在她后头,“这个时候去匀城干什么?你自己不知道里头有灾民吗?”
“没事儿,我就去一趟蓬莱斋。”
“偏偏你梁叔这时候不在家。”樊氏看到跟在后头的林老爹:“你爹跟你去吧,他跟你梁叔学了很长时间,现在也会驾车了。”
“娘,你别担心了,我很快就回来。”林枝说完上了马车,一挥鞭子,自家马儿往匀城跑去。
到匀城的时候,状况比林枝想象的要好,街道上也还算干净,不少灾民都是坐在路边,有的直接在小巷里安了家。
到蓬莱斋,一路上都没什么阻碍,快到蓬莱斋的时候,却不得不停下马车,前面路上有好多灾民,仔细看了下,发现他们手上都拿着碗,林枝绕了一下,把马车停在蓬莱斋后门。
掌柜坐在柜台后面,看到林枝过去把账本合上了,“阿枝,怎么这时候来了?”
“特意来看看掌柜。”林枝说。
“那感情好啊,既然特意来看我,有没有给我带点吃的?”掌柜说着本来是开玩笑的,但林枝还真的就带了,她早上吃饭的时候顺手拿的,自家做的肉干,想着张掌柜没吃过,就拿来点过来。
看到林枝递过去的东西,掌柜还有些惊喜,“还真是来看我的,这是啥?”张掌柜打开油纸,“这是肉吗?”
“我娘做的肉干,用自家做的辣酱腌制过的,掌柜不是喜欢吃我家的辣酱吗?”
掌柜当下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嗯,多谢了。”
“来来来,坐这边,我给你倒杯茶。”掌柜给林枝搬了张椅子。
两人坐下后,林枝问起外面站着的灾民,“这条道上可有不少人。”
“差不多到匀城的灾民,都到这儿来了。”掌柜说:“身上有盘缠的,继续往前走,到江城或者别处去投奔亲友,没有盘缠的,或者盘缠被抢了的,只能在这儿等着。”
“要是官府能够安顿他们,趁乱行不义之事的人也能少些。”
掌柜不屑的笑了,“都这会儿了,我到想着那位干脆不要来沾手,他这一弄,自己死的不痛快不说,我这些天花下去的钱也白费了。”
“张伯伯这是第几天了?”林枝问的是开始救济灾民几天了,她虽然说得不清楚,掌柜也知道她的意思。
“第四天。”
林枝站起来:“我出去看看。”
“出去干什么啊。”林枝这时候已经往外走了,掌柜见来不及拉住她,只好说:“就站在外面看看就行了,别挤到人群里去。”
蓬莱斋大门口,五步开外就是施粥的地方,沿着边缘走到施粥那边看了,发现还真的就是施粥啊,每个人一碗粥水,里面的米粒都少的可怜,这东西也就只能勉强度命了,想在匀城吃饱,继续往下面走,基本上是不可能。
林枝看到好几个大人还牵着孩子,大人还能挺几天,孩子正当长身体的时候,靠着没几粒米的粥水,怕是要营养不良。
但说到底,这是蓬莱斋出的米粮,作为一个商户,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在蓬莱斋门前的这条街,有蓬莱斋的伙计维持着秩序,而且也有话放在前面,但凡有闹事的,施粥立马停止,所以这条街上的灾民还很守规矩,但离开这条街,一些小巷中,不乏抢别人食物的。甚至还有匀城的地痞混在里面,专门偷灾民的包裹。
告别掌柜,离开时在马车上听到孩子的哭声,林枝加快了速度,到家后看了自家专门放粮食的房间。
自家有什么东西是多的,可是施舍出去的?
大豆,家里有很多大豆,当初买下后山边上的几亩地,基本全部种了豆制品,除了榨油,和自家偶尔做些豆腐,那些豆子基本没怎么动过。这几年下来,存了不少,林枝也不指望这些豆子发财,所以干脆把这些豆子都用掉。
“阿枝,你干嘛呢?到这里来看啥?你吃过饭了吗?”樊氏问她。
“娘,咱得做一回好人。”林枝说。
“啥意思啊?”
林枝把在匀城看到的景象都跟林老爹和樊氏说了,最后表示,她想把家里的豆子全部捐出去。(未完待续。)
☆、第126章 墨玉
夫妻两人都不反对,“以前咱是没钱,现在有些钱了,这些豆子又暂时用不到,捐就捐了吧。”
黄豆吃多了会胀气,直接煮好给灾民,反倒害了他们。
林枝的决定下,家里又开始忙了起来,这些豆子,一部分磨成粉,剩下的做成豆干。因为这个还特意到里正家借用了大石磨。
里正还问:“老三你家又要做什么买卖?”
“就磨些豆粉,还做啥买卖。”
“你家咋这么多豆子?”
林老爹拿过来磨粉的,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在家里做了豆干,“都是这些年收的,一直没吃它。”
豆干磨成粉,林枝用上了之前自己定制的铁锅,两个炉子一起烧开,开始做杂粮煎饼。
煎饼由豆粉和少量的面粉做成,闻起来虽然香,但吃起来有些卡喉咙。林枝和樊氏一人看一边,手上都拿着推杆,做出来的煎饼也不是圆的,有不规则的边。
江桃田梅和家里的孩子开始做豆干,豆干相比豆腐保存时间更长,更适合路途上携带。
林老爹他们则去了后山,下溪末端,砍了不少竹子回来,将竹子锯开,做成竹筒。
林枝让田梅他们把豆干卤制一遍,这样更有味道。
卤制过的豆干放进竹筒里。第二天,林枝带着做好的煎饼和豆干去了匀城,这次是梁小驾车,马车还是停在蓬莱斋后门,林枝和伙计把马车上的东西全部搬进了蓬莱斋,掌柜很惊讶,“阿枝,这些都是你家的?”
林枝点头,“我家的一点心意,或许不少人都吃不惯煎饼,但有总比没有好,张伯伯你施粥的时候,顺便把这些也分出去吧。”
“张伯伯还要麻烦你代为转告那些人,有去处的人赶紧离开这里。”
林枝出的不仅仅是杂粮煎饼和豆干,几天后,林枝还做出了泡面,里面正经加了鸡蛋的。擀面,切细,下面,油炸,加上自己家做的调料,做出来的味道可能没有上辈子那样好,但这个面饼,用开水冲泡后也是一样的效果。
这些东西虽然都是林家出的,但却是借着蓬莱斋的名头。有了泡面和煎饼之后,确实有不少人都往别处去了,但还是有大部分的人留在匀城。
林枝家的豆子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而且做煎饼,不管杂粮粉的比例如何,总归要加上面粉的,现在面粉正是贵的时候,林家用的也是之前做蛋糕留下的一些,眼看没多少了,林枝是绝不会在这个时节去买面粉的。
就在林枝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南方有好消息传来,汛期已经稳定住,当地的官府临时搭建了住房,凭着身上的户籍,能领到救济粮,灾民可以回家了。
接到这儿消息后不久,好多铺子开始营业,城里的灾民也走的差不多了。此次经历,匀城虽然看起来危险,当中也确实饿死过人,但对林枝他们来说,总算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针织坊不急着开门,林枝家供应的那些吃食和铺子里的粥水同一天结束,经此一事张掌柜倒是对林枝有看不一样的看法。
得知灾民走的差不多,林木就想回武馆了。
“哥,你去武馆又吃不饱,还总惦记着去干什么?”林露问他。
“那我总不能不去啊,再这么说也是那里的学徒。”
林枝其实不太想林木去武馆了,虽说馆主是个好人,但好人能当饭吃吗?自家老哥在那里天天吃不饱,她也很心疼的好不好?
林木去匀城的时候,林枝刚好去了王家村,还是梁叔送他去的。
曾家兄妹看林木去了匀城,他们也开始问林枝,针织坊什么时候开门?林枝只说再等几天,然后把他们带到王家村林春那边玩。
灾民虽然离开,但物价还没有那么快恢复,所以林家的糕点生意,还得再过段时间。这次水灾损失最多的就是地里的小麦,面粉的价格,怕是今年都不会恢复。
这天林枝回老房子看羊毛,出来的时候看到郑志远站在自家门口。
“致远哥,你怎么站在这儿啊?”
“刚才看见你进去了。”
“哦。”林枝问道:“找我有什么事吗?”
郑志远看着林枝,先是说了一句“我没想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阿枝,你与我遇到的其他孩子都不同。”
林枝不懂他突然冒出来的这句话是个什么意思,也不好贸然接话。
“这个给你。”郑志远手里递出的是用红布包着的一个东西。
“这是什么?”郑志远小时候给肉给惯了,林枝就感觉红布里是个肉干,但接过,看到里面的东西她直接呆住了。
“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带在身上,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到。”郑志远说。
相似小说推荐
-
[快穿]撩妹手册 (简绾) 2017-01-20完结女主们对于令人诟病的狗血三角恋抗议罢工,以霸气粗暴著称的金牌攻略员从不走寻常路,拿下优质男...
-
金枝御叶 番外完结 (笑佳人) 2017-01-20完结景宜是宫里最不受宠的高冷四公主,萧霆是将军府最不成器的纨绔公子,上元节晚上,景宜被恶人推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