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他只能跳进自己挖的坑里输得一败涂地,他已经料到以后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身边伴随的只会是讽刺和嘲笑,甚至就连如今身边的这几个朋友也都会怨他,毕竟除了吴文杰以外其他几个人都是他擅自拉入此局的。
众位夫子讨论了一段时间后才想起貌似还没有评鉴另外一个学子的画作,心中不禁就有几分尴尬之意,哎!怪只怪庄夫子的这个弟子不按常理出牌,让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幅碳笔画上,不过若是府学里能多出几个像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学子,他们也乐见其成!
众夫子觉得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也细细的评鉴了左峻的画作,说实话,左峻所画的画也确实可以评为一份佳作,整幅画以苍松为主,构图疏朗鲜明,用笔清秀爽利,墨色淡雅苍润,看得出画中人物神态安闲,透露出几分心无权贵纵情享乐于这自然山水之间的高士心态。
虽然这幅画还略有瑕疵,但其画中所透露出的灵气与意境已是十分难得,若是没有王家和的碳笔画在一旁对比着,这确实是一份值得称赞的佳作,但如今既有珠玉在前,众夫子又怎么会心悦后面的木椟呢?
王家和赢得是理所当然也是实至名归,此次他于书画比试上彻底碾压对手,在众多夫子与学子面前证实了他的真才实学,不说他的评鉴和书法,但就开创一个新的画作流派就是府学里独一份的,以他的天赋与才学也确实当得起庄夫子的弟子,甚至有不少在场的夫子都在心里嘀咕,庄夫子果然是慧眼独具啊!竟能在乡下把这匹千里马给挑出来,还干脆利落的直接收其为徒,这份独到的眼光和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吾不如矣!
庄夫子接受众人艳羡的目光,面上始终保持着一副淡然自若的高人风范,实际上心里惊喜交加,喜的是得此佳徒终于能好好的雕琢他,原以为王家和于科举一道上天赋异禀,如今看来他于书画一途上更加超出自己的期待。
惊的是他没有料到当初被他忽略的碳笔画竟是一种新流派,一开始看到那幅人物画时他差点惊的破了功,想到这里,他决心回去以后必定要好好教导这个弟子尊师重道的道理!竟敢不和他提前打招呼就做出如此一鸣惊人之事,还让他差点丢了夫子的面子,简直岂有此理!
庄夫子心思百转,也不听耳边郝夫子的借画之言,直截了当的卷起王家和的画挥挥衣袖干净利落的便离开了,自家弟子的画当然归他所有,更何况画中的人物可是他自个儿,这明显是自家弟子借花献佛送给自己的画嘛!不管别人信不信这个说法,反正他是信了!
王家和可不知道因着他的这幅画弄巧成拙的让自家老师决心回去要好好教导弟子做人的道理,他看着程钟铭那伙人如丧考妣的样子,心下不禁就乐了,自己挖坑填了自己的滋味不好受吧!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王家和并没有上前奚落他们,毕竟身边还有这么多人看着,他也要保持君子风范不能落井下石才是,如今对付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视他们,想来别人的无视比起当面奚落应该更让他们难以接受吧!
王家和游刃有余的与周围的学子闲谈,眼角瞥见程钟铭几人如丧家之犬般的灰溜溜的逃走,嘴角翘起的弧度越发的深了。
98.第98章
转眼半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虽然离上次的书画比试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但府学里仍有众多学子在谈论那天的事情,王家和也成了府学里的名人。
这天是举行诗文会的日子,并没有学子约定比试,所以众多学子只在这天带着他们各自的诗文赶至望月阁交流学问,也有一部分学子手上空空如也,想来不是在心中打好腹稿就是准备在诗文会上当场创作。
王家和与严学诚和严浩一起走向望月阁,前几天也有学子专门去找王家和,邀请他去诗文会上探讨学问,不管那学子是真心还是假意,王家和都委婉的拒绝了,若是他应了这第一次的邀请难保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关键是若是在诗文会上又有脑子不正常的人挑衅他,他肯定不得不应付这些麻烦事,虽说他不惧麻烦但麻烦多了他也会觉得厌烦,再说他还要集中精力准备科考呢!
最近一段时间老师已经开始让他破题,虽说他在私下里研究过空间里的资料,但那些资料写的是中国古代而不是大周朝本地的情况,两个时空虽然相似但毕竟不是同一个地方,他也不能照抄那些资料,再说抄袭毕竟是抄袭,不是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就好像悬在半空的楼阁,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坠落毁灭,所以王家和只能参照资料并且结合庄夫子平日里的教导尝试着破题。
即便是这样,庄夫子也没有说过满意之言,王家和自己也觉得有很多不足之处,同时又在心中暗自庆幸拜了一个名师,要不然就单靠着他一个人在那里瞎琢磨,估计最后只会固步自封无法在科考中取得理想的名次。
其实即便庄夫子嘴上没有说过夸赞之言,但在心里面对王家和这个新收的弟子还是很满意的,觉得他有天赋有见解,思维灵活不保守,还能沉下心来做学问,听得进别人的劝告与教导,这样的弟子教导起来非常轻松完全不用老师操心。
这几天破题之时,王家和的答卷中总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闪光之处,除了一开始文章不太成熟,对于大周的了解不太深入以外,作为一个初学者已是十分令人满意了,后来庄夫子争对王家和的短板加大了对大周记事以及以往名人往事的介绍,还穿插着大周的制度以及朝中之事的讲解,使得王家和对大周朝的了解越加的深入,文章也渐入佳境,这使得庄夫子好几次在心里默默的赞叹这个弟子的聪慧,对他的期待也越发的重了。
至于为什么明面上没有夸赞王家和,一是因为庄夫子担心王家和会自满而影响心境,二是因为他还记着上次书画会上差点让他破功的事情,他决心要好好敲打敲打这个弟子,让他明白老师的威严不可侵犯,也是因为庄夫子平日里的表面功夫做得太好,所以尽管王家和知道这个老师可能并不像表面这样端庄严肃,但他也无法猜到自家老师对他的真实看法。
王家和一心准备科考并不想去诗文会浪费时间,但是耐不住严浩的规劝啊!其实若是平常人的劝说王家和还是能坚定他的立场的,但是严浩的劝说方式很不一般,和他平日里的君子形象千差万别。
你能想到一个清流之家出来的孩子会像个唐僧一样在你耳边唠叨的情景吗?王家和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做有五千只鸭子在你耳边叨叨的情景,虽说他心性向来坚定,但那天被严浩没有丝毫停顿的念叨了一个时辰,他真的是招架不住了,只能答应和严浩一起去诗文会上看看,他总算明白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外表具有欺骗能力是怎么一回事了。
那天与严浩一同前来的严学诚一直微笑不语的看着王家和与严浩斗法,果然不出他所料最后妥协的是王家和,他可是对严浩的叨叨神功深有体会的,从小就听严浩叨叨,以至于现在就算严浩在他耳边叨叨个一两个时辰他都能面不改色的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了,把忽视这一技能练到了满级。
如今看着王家和深受严浩的毒害,严学诚表示内心很爽,虽说上一次在书画比试上他也认同了王家和的才学,再加上能被庄夫子收为弟子的人,品行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他也就不再阻止瑜年和他来往,甚至因为庄夫子的原因他自己也会找机会加深与王家和的交情,但这并不妨碍他看热闹的心情,想到当初在书画会上王家和意气风发锋芒毕露的表现,再看看如今他因为严浩的唠叨而不顾形象的向天翻了好些个白眼,严学诚内心暗戳戳的窃笑不已。
王家和三人赶至望月阁时已经有不少的学子在交流诗文了,有的高谈论阔,有的低吟沉思,有的挥洒笔墨,有的啧啧称赞,王家和还是头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学术交流,真正的书生意气,看的他心中不禁热血沸腾。
一旁的严浩见王家和眼神中惊喜的神情颇为得意道,“我就说你听我的没错吧!成天窝在房间里你也不怕读成个傻子!怎么样?府学里的诗文会还是能入的了你的眼吧!这可是我的功劳!你可得请我吃饭啊!”
王家和虽然也觉得不虚此行但他可不愿顺了严浩的意让他更加得瑟,“早就听闻府学的诗文会不俗,我本就打算来此处开开眼界的,哪是你的功劳?”
严浩闻言顿时心生抱怨,“哎?那昨天我邀你前来诗文会的时候你还推三阻四的,费了我那么多的口舌!”
王家和戏虐的说道,“咦?难道你不觉得看一个人在那干着急的样子很有意思吗?其实我想看看你能说多久的,果然是不负所望啊!”
严浩闻言顿时气得跳脚,王家和见状心里这才舒服了些,严学诚见王家和明明是因为抵不过严浩的唠叨才迫不得已出来的,如今为了不让严浩邀功睁眼说瞎话的扭曲了事实,偏偏严浩还上了他的当!这小子果然一肚子坏水啊!不过朋友之间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严学诚全当笑话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