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崛起 (月落坞啼)


  门吱呀一声开了,只见李承景背着盖着红盖头的李修容出了门,他步伐稳健的向前门走去,途中对李修容轻声说道,“妹妹,一定要记得我刚才叮嘱的话,但若是被欺负了也不要瞒着,我自会给你出气,定国公府永远是你的家,我只愿妹妹一生平安顺心!”
  李修容听了这话眼中的泪再也忍不住了,哥哥的为难和委屈她都知道,如今的定国公府已是盛极必衰之势,但她无能为力,天子之威谁也不能违抗,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们只能拜谢接受,如今她的安宁是大哥和二哥用自身的幸福换来的,她必定要连带着两个哥哥的那份活的肆意潇洒。
  将李修容送至花轿中后李承景深深的看了一眼王家和说道,“我的妹妹以后就交给你了!希望你们夫妻和睦琴瑟和鸣!”
  王家和看着眼前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完全不像传说中杀伐果断统领万军的定国公,反倒像是指点江山的政客,但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如今的他只是一个关爱妹妹的哥哥。
  王家和郑重的应下,也并未当众许下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他只是在心中暗自决定此后只有李修容一个枕边人,虽然她并不是他心中贤惠温顺的妻子类型,但两人既然已经成亲,那么以后他的妻子也只有她一人足矣。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探听,王家和早已知晓晋元帝赐婚并不是对自己另眼相待,而是为了削权需要一个有才学的寒门士子,自己这个探花郎正是最好的人选。
  虽然外界传言定国公深受晋元帝信任,但王家和却觉得始终有什么不妥,定国公府至今没有一个女主人,以定国公的年纪理应早已成亲生子才是,还有刚才出题的李固言也是没有成亲,想到这里王家和后知后觉的发现貌似李固言就是传说中云游在外的师兄。
  此时喇叭铜锣声重新响起打断了王家和的思绪,在礼官的指示下他骑上高头大马领着花轿绕汴京主街道走了一圈后才回到自己的家,在礼官唱和声中王家和与李修容两人拜了天地,此后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尽管王家和在翰林院只入职三个月,但翰林院许多同僚都来此祝贺,不管是真心还是畏于定国公府的势力,王家和都笑脸相迎好酒好菜的招待,因为大多是文人,所以也不便像武人那样拼酒,但即使如此临到天黑之际王家和也有了三分醉意。
  送走宾客后他回到新房,常言道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更何况李修容长得也是花容月貌,若不是王家和亲眼看过她用鞭子招呼他人的场景,想来他必定会被这副清丽柔和的外表所欺骗,如今王家和的心里却是有些发怵的,美人虽美却是带刺的,对方的鞭法他可是亲自领教过的。
  李修容看着王家和挑过盖头后便没了声音,她疑惑的看了看眼前这个将要共度一生的人,“夫君?我们还未喝交杯酒。”
  王家和见李修容如此说就知道对方恐怕已经不记得当初在普宁寺的事了,或者说对方或许并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上,他心下微微松了一口气,然后便倒了两杯酒,与李修容共饮了交杯酒。
  李修容在两个哥哥的劝说下压下了脾气,既然已经答应了哥哥要好好过日子,她自然会做一个合适的妻子,虽然她并未与这个夫君相处过,但经过两个哥哥的调查后,对方仍然安安稳稳的活到了现在,并且将她娶进了门,就说明他已经通过了哥哥的考验。
  李修容想到接下来就是洞房花烛以及前些天教导嚒嚒给她看的书籍,脸上顿时生出一片绯红,她平日里再怎么强势,遇上这样的事也会羞窘与害怕,王家和见新婚妻子不安颤动的睫毛以及绯红的面颊,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心中顿时一动,不禁也生出一丝紧张之意了。
  接着自然是洞房花烛夜,**一刻值千金,被浪翻滚,月色照在了雕床之上,唯有晃动的床幔昭示着发生了什么。
  
  115.第115章
  
  翰林院是一个“敦本务实,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预养其所有为”的地方,转眼之间两年时间匆匆而过,然而这两年多来王家和的成长也是巨大的。
  半年前杨继宗上言《论时政疏》,直接点明世家势大、宗室骄恣、边备未修、财用大亏等四大大周弊端,其中主要争对世家权势问题进行深刻的批判,直言应该削弱世家权力使其归于中央所有,皇帝下达的诏令和政策都要落到实处,世家无权干涉,说白了就是要皇帝□□。
  本来这就是篇拍马屁的文章,杨继宗是想说出晋元帝心坎里的话,希望圣上能对他另眼相看从此平步青云,然而本来应该是很普通的奏章却引发两大派系彻底爆发了战争。
  当官的身上都是或多或少有点不妥,于是晋元帝上朝时不是这个官员被举报收受贿赂,就是那个官员强抢土地擅盖行居别院,朝堂上整天乌烟瘴气、争斗不休。
  晋元帝以此作为良机,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罢官的罢官,砍头的砍头,等两大派系的官员回过神来时陡然发现朝堂上的官员面貌已经换了一小半,可以说这次争斗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鹬蚌相争渔人获利,世家大伤元气,晋元帝对朝堂的掌控更加紧密。
  作为直接原因的杨继宗,立马就成了世家官员口诛笔伐的对象,晋元帝顺水推舟直接将他罢免,并言及永不录用,一个拥有大好前程的青年就这样泯灭于众人。
  做着升官美梦的杨继宗怎么也没想到不过是一篇小小的文章怎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动荡,以往也有官员上书过类似的文章,即使没有青云直上也不会落得个前程尽毁的下场。
  晋元帝坐拥大周江山,早就对世家不满,他的手中早已掌握了不少世家官员的把柄,但令他心惊的是,在紫衣暗卫的调查中不少寒门官员与世家在暗地里勾结,明面上敌对实际却是一唱一和的唱大戏。
  不听话的狗晋元帝也不愿意再要,索性借助杨继宗的文章推波助澜,趁机清除异己收归世家权力,至于杨继宗此人,若不是他一朝得志竟敢收受贿赂弄出人命官司,晋元帝保他一二也是无妨。
  除了世家之外最有权势的就是国公府了,而今的四大国公府中,镇国公因为当年中计而伤了根基只能养伤在家,后辈子孙文不成武不就,成日里靠着祖辈蒙荫吃喝玩乐,已呈后继无人之势。
  辅国公家只有一个病弱的儿子,出生起就在吃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除此之外其余的都是女儿,虽说靠着联姻拉近了与世家的联系,但长此以往必是衰败之势。
  护国公府倒是四世同堂,但是护国公早就闲赋在家多年不问世事,嫡长子虽然早就成家,但他只管经商不愿入仕,庶子不管是否有读书的天赋,在嫡子为尊的国公府中丝毫没有出头之日。
  定国公府只有李承景身居高位,李固言明面上只能是官场失意云游在外的学子,这其中潜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当年定国公府遭遇横祸,风雨飘摇之际旁系落进下石意图取代嫡支,李承景不得已远离汴京告别家人踏上了杀伐之路,当时镇国公设陷阱想置他于死地,虽然他最后反将一军但仍然伤了身体。
  后来随着李承景的名声越来越大,晋元帝得知边关百姓只知定国公而不知皇帝,觉得他功高盖主从而起了猜忌之心,李承景自伤根基让宫中太医查看得了一个子嗣艰难的判定,后又主动移交兵符一心留在汴京这才打消晋元帝的杀心。
  李固言有贤相之才,然而晋元帝好不容易打压了一个李承景怎么可能再捧起一个李固言,但他又舍不得李氏兄弟的才能手段,于是将禁卫军统领一职交与李承景,让李固言掌大周的紫衣暗卫,为他清查官员处置绊脚石。
  李家世代忠君,李承景与李固言从小就被灌输忠君之道,眼看晋元帝如此行事,即使猜到了里面的用心,两人也丝毫生不起不忠之意,作为定国公府唯一的女娃,李修容生来就是肆意飞扬的性子,即使在傅家寄人篱下的时候她也从未吃过亏。
  两年前李修容刚回汴京,不久她的大哥就私下里和她说晋元帝有意纳她为妃,半个月后她就在惊诗会上伤了出言不逊的辅国公家的小姐,后来凡事上来找茬出言无理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吃过她的鞭子,过了不久她的名声就传遍了汴京,这样一来,爱惜羽毛的晋元帝怎么可能纳一个德行有亏的女子为妃。
  然而让晋元帝眼睁睁的看着李修容嫁与世家弟子是绝不可能的,于是才有了指婚一说,只有把李修容的婚姻权利捏在自己的手中,他才能安心重用李家兄弟,后来李承景提出将李修容指给寒门子弟,晋元帝权衡过后便也同意了。
  李承景不能有子嗣,李固言明面上只是一个官场失意出外游历的学子,李修容嫁与寒门成为外嫁女就不算李家的人,这样一来定国公府后继无人名存实亡,达到了削权的目的。
  如今的朝堂几乎可以说是晋元帝的一言堂,尽管世家仍然掌控着一部分的势力,不过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晋元帝虽然打压世家,但也并不是不任用世家之人,只不过所用之人都要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一旦他觉得超出他的预料,便会被他毫不犹豫的放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