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要看你施展手段,叫皇祖母喜欢你,接受你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权且委屈几天,等着眼下的事情完了,朕就正式下旨册封你做贵人。”康熙伸手捏住徽之一边耳坠□□着,语气里带着无可奈何。
徽之从皇帝的语气里听这里面肯定是大有文章,今后不知道是什么等着她,徽之忍不住露出担忧之色。她低下头,低声的道:“奴婢笨手笨脚,尽惹麻烦,皇上还是叫我回辛者库吧。为了区区一个奴婢,不值得皇上费心劳力。”听着徽之带着哽咽的声音,康熙伸手揽住了徽之单薄的肩膀,用下巴揉着她的头顶:“别这样,朕是天下之主,连个女子都护不住还做什么皇帝!”
“正因为皇上是天下之主,才应该以天下为重,若是真的因为奴婢,害的皇上和太皇太后之间有了芥蒂,奴婢真是百死莫赎罪了。”皇帝总是皇帝,康熙对她不过是怜惜或者还有歉疚。徽之很清楚自己的位子,在皇帝的心里远不足以和太皇太后的关系比较。
康熙听了徽之的话,心里对眼前的女子越发刮目相看。宫中嫔妃不少,能做到如此谦逊,不持宠而娇的却少之又少。
“你放心,皇祖母没那么严厉,你只要不犯错,尽心伺候,皇祖母会接受你的。叫你到身边服侍,那可是一般人做梦都想得到的恩典。就算是惠妃,她们还巴不得能在皇祖母身边服侍呢。你本来就聪慧,知道分寸,得了太皇太后的指点教导,今后朕要升你的份位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了。这几天朕没来和你说话,你都做什么了。”康熙拉着徽之到院子里的亭子坐下来,和她闲聊起来。
放下手上的茶壶,徽之道:“还和往常一样。每天在苏麻姑姑身边也学了不少的东西。我已经抄了一百遍经文,苏麻姑姑说我抄写的不错。”
康熙放下茶杯别有深意的看她一眼:“是么,看来是朕多心了。你抄写的经文拿来给朕看!”
徽之心里一激灵,原来她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眼里。“还有就是昭妃娘娘赏赐了奴婢好些东西。说是奴婢服侍苏麻姑姑辛苦,这个功劳奴婢也不敢一个人认下来。论起来辛苦,逸云她们比我辛苦多了。那些东西我还是分了吧。”徽之心里掂量下还是没说被章答应的丫头讽刺的事情。
康熙讽刺一笑,点头道:“好,好个贤惠的钮钴禄氏!不愧是遏必隆家的女儿,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本事了得。你只管接了就是了,要怎么处置随你的高兴。”康熙忽然而来的怒气,叫徽之心里一哆嗦。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此时徽之忽然觉得昭妃可怜起来,她出身极好,遏必隆虽然不在了,可是外人看来恩宠犹在。昭妃也是板上钉钉的贵妃,未来的六宫之主。
在外人眼里也是隐形皇后,可怜她却要费心讨好个自己这个没名分的奴婢,还要被皇帝指责。昭妃那双失落的眼睛一下子浮现眼前,徽之顿时感觉身上凉飕飕的,她的心就像是被扔进了冰窟里,她心里对着皇帝仅有的一点点粉色旖旎,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消失殆尽了。
☆、第12章 后宫日常
徽之靠在床角上,猛地激灵下惊醒过来,还好,太皇太后依旧安稳的睡着。徽之轻手轻脚的扯了扯被子,把太皇太后的肩膀盖好。太皇太后忽然张开眼问道:“我睡了多久了?”徽之见太皇太后醒来,顿时松了口气:“已经睡了三天了。奴婢去叫人请太医来看看。”太皇太后却止住了徽之,她作势要起身:“不要叫他们,闹哄哄和的惹得心烦。”
徽之忙着把太皇太后扶起来,拿了被子想垫在太皇太后身后,可惜她一个人只有两只手,太皇太后的身体没力气,全部重量都在徽之的身上。她根本腾不出手来扯被子过来。正在徽之为难的时候,皇帝已经醒过来,见着祖母已经好转,欣喜的说:“皇祖母醒了。”一边拿过来被子垫在太皇太后身后。
康熙和徽之配合默契,两个人把太皇太后安顿的很舒服。徽之端来一碗温水,康熙坐在床前,接过来一勺一勺的喂给太皇太后。
干渴的嗓子逐渐浸润,太皇太后长长的舒口气,望着皇帝下巴上冒出的胡茬,很是心疼:“叫他们服侍就是了,皇帝这是一直守着吗?你要国事为重不要为了我一个老婆子分心。”
“皇祖母安好便是孙儿的福气,皇祖母是大清国定海神针,不能有闪失。孙儿嫌弃那些奴婢们服侍的不尽心,就一直守着。皇祖母觉得怎么样,徽之你去叫——”没等着康熙说完,徽之已经到带着太医进来了。
徽之上前拉下帐子,搬过来杌子放在床前,康熙站在太皇太后的床头叫太医进去,太医才敢拎着药箱子低着头进来。徽之想上前扶太皇太后的手出来诊脉,却被康熙拉到自己身后。皇帝亲自扶了太皇太后的手出来,请太医诊脉。
太医皱着眉诊了一会。一直到两只手都诊脉完毕,眉头才舒展开来:“皇上放心,太皇太后的病已经过了凶险的时候,只要精心调养就能痊愈。太皇太后到底是上了春秋的人。不能劳累,更不能气恼。臣这就去拟药方子出来。先吃上三天再看后效。”
康熙详细问了太医太皇太后的病情,得到太医肯定的答案,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太皇太后为国家操劳是该好好休养,等着太皇太后病体康复,朕预备请太皇太后到汤泉疗养。请太医下去开方子吧。”太皇太后宫中的总管太监上前请太医出去,在边上的暖阁里面开方子。
徽之拉开帐子,正对上太皇太后玩味的眼神。徽之心里咯噔一下,她忙着转开眼去,躲闪着太皇太后穿透人心的眼神。“你也辛苦了,我病了这几天虽然一直昏沉沉的,可还是能知道外面的事情。你是新来的,没受过我什么恩典,却伺候的最尽心尽力。俗话说的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皇帝的眼光不错,你比别人都强。我的病好了,也该赏赐你点什么东西。皇帝说,哀家赏赐这丫头什么好呢?”
“这个丫头倒是淡泊的很,也没见特别喜欢什么。不如皇祖母把我赏给她吧。”康熙在太皇太后面前就是个承欢膝下的可爱乖孙,这会皇帝赖皮赖脸凑上来,说出句很表脸的话。
太皇太后看着徽之:“你意思如何?可愿意跟着皇上去?”徽之半低着头,把球踢回去:“奴婢做分内之事不敢居功,赏赐什么的都是老祖宗和皇上的玩笑话罢了。”在慈宁宫这段日子,徽之简直是在刀口上行走,身体累,心里更累。
听了徽之的话康熙微微垂下眼皮,摆弄着手上的扳指,看不出悲喜。太皇太后别有深意的看看康熙,笑着说:“你听听,可是她自己亲口说的。既然徽之不想要这个赏赐,就换一个。等着去温泉的时候带着她一起去。我虽然上了年纪可是还不糊涂,知道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徽之谢了太后,正巧太医的药已经抓好了,徽之立刻出去看着煎药了。望着徽之的背影,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康熙依旧是没说话,祖孙之间的气氛有些尴尬。皇“皇帝在埋怨我?”太皇太后似乎看穿了皇帝的心思。
孙儿不敢。一切都凭着皇祖母裁夺。康熙正色的坐直身体,对着太皇太后拱手。
“我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徽之的确是个不错的,她年纪虽小,可是办事稳重,没什么城府。可是她的出身,实在叫人不放心。她是瑚柱的孙女,是卫贵人的亲妹妹。她从一个千金小姐一夜之间成了贱婢,心里岂不怨恨。放在皇帝身边,哀家不放心啊。”太皇太后说出自己的担心。
“皇祖母既然说她心底善良,心思单纯,为什么还担心她心存怨恨。若是皇祖母担心她现在的身份不好听,朕可以叫人重审瑚柱和阿布鼐的案子,给她恢复身份就是了。这有什么为难的?“康熙认为太皇太后多心了。
“皇帝,你要为了区区一个女子不惜伤了自己肱股之臣的心吗?”太皇太后气急的坐直身体,伸手指着康熙。敏之是怎么回事,和惠妃脱不开干系,惠妃先拿着自己外甥女争宠,又忌惮她得宠,清算明珠见死不救,惠妃先下手逼死了敏之。明珠和惠妃和徽之有杀姐之仇,倾家之恨。索额图认为是瑚柱害了皇后,岂能眼看着仇家的女儿在皇帝身边。尽管这些天太皇太后对徽之的印象有个改观,但是在太皇太后的心里,朝廷政局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徽之一个弱女子即便是再好也算不上什么。
“朕是天子已经亲政多年,难道还要看两个臣子的脸色。明珠和索额图也算是身居首辅,怎么他们还嫌自己的权柄不够,要把手伸到朕的后宫吗?皇祖母是上了年纪又是病后,开始变得畏首畏尾起来了。皇祖母还是安心休养,不要劳心费力了。”康熙脸色一沉,和太皇太后告辞走了。
徽之对着皇帝和太皇太后的那番对话一无所知,不过等着徽之端着煮好的药进去的时候,太皇太后正拿着手绢擦眼睛。见着徽之来了,她又恢复成了平日威严慈祥的样子,太皇太后夸奖了徽之尽心服侍,赏赐给她两匹缎子和几样首饰。自此以后,太皇太后对着她的态度柔和了很多,也会跟着她说玩笑话闲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