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厨子以后 番外完结 (水煮荷苞蛋)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水煮荷苞蛋
- 入库:04.10
柳妈妈听老太太这语调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太太多久没这么高兴过了?
褚直出了绣春堂,渐渐回过味来,他跟二娘比饭量和力气,不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吗?
欲得其心,莫若投其所好。
褚直深思起来,也不先去找二娘了,就站在柳树下面想顾二娘喜欢什么。
顾二娘这个人,生活简单的很,吃饭、睡觉、看小报都规律的跟他奶奶一样,她从不呼朋唤友也不寻花问柳,呸,她是不该寻花问柳(奇怪的担忧方向)……她最大的特征是饭量大,武功高。武功高,划掉,他倒希望别那么高;饭量大,来了,第一次她就顺走了他家的果盒子!
她嘴馋,她爱吃蜜枣儿、栗子、荔枝、龙眼、芭蕉干、召白藕、河北鹅梨、河阴石榴、麻糖、锤子糖、狮子糖、霜蜂儿、西川乳糖、栗糕、豆糕、蜂糖糕;但是她最爱的是牛肉、羊肉、猪大排、鹿肉、驴肉、鸡鸭鹅鱼,腰子、爪子、肘子、蹄子,没有她不喜欢吃的;他毫不怀疑,如果石头能吃,她一定能啃一块下来。
褚直想的专注,忽然被一阵“啪嗒啪嗒”的跑步声打断,抬头一看,只见敛秋沿着鹅卵石铺的小路急匆匆地小跑过来。
敛秋跑到跟前,才猛地瞅见两个人站在树荫下,来不及躲了,只好停住给褚直打了个招呼。
褚直见她跑的一头汗,问她做什么。
敛秋道:“昨个儿少奶奶听见外面有卖糟鹅掌的,今个儿让我留意着买些。”
就知道是个吃货。
褚直挥了挥袖子:“你去吧。”
敛秋立马一溜烟地跑了。
等敛秋跑的看不见影子了,秦冬儿忽然道:“敛秋说买糟鹅掌,怎么没见她拿着糟鹅掌?”
褚直仔细一想,方才敛秋的神色怎么带着些慌张。
他立即回了会春堂,见二娘正在门口等着他,上前并不提前头在老太太那儿的事,也不问他撑没撑着,开口就说想回娘家。
二娘见褚直发怔,忙道:“我娘身子不舒服几天了,想我想的很,我回去晚上就回来。”不是他想的不回来了。
褚直眸子一沉,走到屋里,坐在椅子上不说话。
二娘回过味儿来,连忙给他倒了杯茶,亲手递到面前:“方才没撑着吧?腰累着了吗?”
褚直还担心她不理他,闻言心头一松,把茶推到一边:“你回娘家,我也去。”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就不能把她逼的太狠,去岳父家,这个机会他可得把握住。
二娘吃了一惊,这孙子一昼夜秉性变化太快了,她都跟不上了。想了想,好声好气道:“我娘染病在床,你身子才刚好,万一再过了病气怎么办?还是下次再去好了……”
说着轻轻按在褚直肩上,没几下,褚直下弯的嘴角就翘上去了,一个眼色让丫鬟出去,背对二娘淡淡道:“那也行,不过你得给我按按腰。”
这孙子挺会讨便宜的。
二娘给这名贵的波斯猫顺了半天猫毛,终于出了镇国公府。
看着马车向安定侯府奔去,褚直放下了帘子:“给我跟上。”
第44章 征服丈母娘全家
马车到了石头胡同口的京味斋,二娘叫车夫停下,说要买几盒点心带回去,叫车夫先回镇国公府,吃罢午饭再到安定侯府接她。
这里距离安定侯府没有多远了,车夫依言调转车头先回去了。
褚直耐心地坐在轿子里等着。
一会儿他要给二娘一个大大的惊喜。
结果没多大一会儿,他从轿帘的缝隙里看见二娘和敛秋两手空空地出来了。
顾二娘一个人站在京味斋门口,敛秋离开了一会儿,回来时跟着一顶轿子。
“轿子来了。”敛秋低声道,小心地向四周看去。看到不远处停着的一顶红漆轿子时特意多看了两眼,见抬轿的汉子和跟着的小厮都是生人时便收回了视线。
二娘也回头看了一眼,接着很快钻进了轿子,敛秋也进去了。
这一顶轿子竟坐了两个人,不过看轿夫毫无怨言,应该是多付了银子。
轿子调转方向,与去往安定侯府的方向截然相反。
“三爷,少奶奶怎么不回娘家了?”那容貌陌生的小厮贴着轿子问道。
轿子里面,褚直的脸冷得跟一块冰似的。
“跟上,再去找顶轿子。”
翰书立即明白了褚直的意思,一面催着轿夫跟着前面的轿子,一面冲后面某个方向打了个手势,墙角处立即奔出个衣着普通的年轻男子,听完翰书的吩咐,转身就走了,没多久就在人群中看不出来了。
须臾,一顶青色小轿出现在前头。
坐在轿子里,不知为何二娘的右眼皮一直在跳。她不放心地挑开窗子上的青纱向后看去,只见一顶红漆轿子正隔着十几米晃悠悠地跟在后面。
这顶轿子看起来有些眼熟,二娘想起方才不也停在京味斋外面吗?
她刚皱起眉头,就见那轿子朝左拐进胡同里了。
原来不是……
二娘放下帘子,就没注意到红漆轿子消失后跟上来的青色小轿了。
“少奶奶很警觉。”翰书隔着轿子道,幸好他也换了顶帽子,距离又远,加上二娘从没见过他,否则真有可能被认出来。
轿子里的人“哼”了一声。
轿子晃悠悠过了两条街停在了路边,二娘和敛秋下了轿子,戴上帷帽,朝鸿福楼走去。
燕京十分繁华,物产丰富,饮食种类众多,价格又不贵。渐渐发展成寻常百姓都不爱做早饭,或买些回去,或一早就出来茶楼喝茶,又方便又悠闲。当然这只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像褚家这种豪门,妇女同志们大多数仍被圈养在后宅里,偶尔出来也绝不会来这种地方。
二娘在鸿福楼外面站了一会儿,这里跟花月楼完全不一样,到处熙熙攘攘,挤满了见面打千,你拍我一掌,我回你一拳的嘻嘻哈哈说笑的人。女人并不少见,不过多跟着自家男人一块,还有胳膊挽着胳膊的,十分亲密又自在。
二娘和敛秋两个单身女子虽然突兀,不过也没多少人注意。
大葱包子的气味飘过来,褚直在轿子里捂紧了鼻子。
外面两个轿夫不认识褚直,觉得到了地方人还不下来,且跟着前面的轿子鬼鬼祟祟的样子,估摸着不是什么心术正的人,在外面嚷嚷:“到地方了,我们还等着吃饭。”
翰书怕惊扰了褚直,忙塞了二钱银子过去:“且等一等……”
话音未落,翰书忽然瞧见了一个人。
“三爷,安国公府的吴华!”
褚直脑子一紧,几乎立即脱口而出:“你去后面巷子看看有没有程喻的马,再叫人上去看看她干什么去了,我在这儿等着。”
那两个轿夫不乐意了,这轿子里的人明显不是什么好人,亏长得跟潘安似的,真是长得越好心眼越坏,当即要褚直下轿,别耽误他们抬人挣钱。
两个轿夫要造反,把褚直气的脸发白,他哪自个儿跟这些粗人打过交道。不过他气归气,却并非什么都不懂的蠢物,从袖子抖出两个金元宝扔过去,两个轿夫立即轿子也不要了,揣着进去喝茶吃饭去了。
褚直虽然多半躺在病床上,却并非不懂文韬武略、不通人情世故,相反在他大把闲躺的时间里,他更有时间细致地观察他所能接触到的每个人,揣摩对方细微的心理变化,但是他死就死在根本没有怀疑过罗氏上。
那些争名夺利的心思,有了就有了,人非完人,更何况服侍的是一个没有什么希望的主子。
这就是会春堂的下人们觉得褚直宽厚大度的原因。
但在没有什么具有威胁性的制约下,主人的宽容反而被看成了软弱可欺,最后拧成一股可怕的力量,加速把褚直送进了坟墓。
褚直猛地从往日的思绪中逃脱出来,一双眼睛万年寒冰一样紧盯着鸿福楼的入口,他现在不去想她为什么背着他来这里,也不想她是和谁会面,他只是等着,等着看一个结果。
翰书回来了,脸上带着一种欲言又止的犹豫,他实在没想到少奶奶真是在这里跟程喻碰面。
褚直从看到他的脸色就明白了。
翰书怕他打击太大,轻声道:“只是在楼上喝茶,丫鬟都在,许是有什么事儿……少奶奶对您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
这一句话更让褚直面色苍白。
翰书犹豫不决,不知是该进去抓住顾二娘和程喻,还是该劝褚直离去。
“回去……留一个人在这儿看着。”
听到褚直的声音,翰书松了口气,在这儿闹起来着实丢脸,三爷还是明智的。
找不到那两个轿夫,翰书也不管了,往后打了一个手势,隐于人群里的王家暗卫立即走了过来抬起轿子。
褚直见方向是往镇国公府,道:“错了,去安宁侯府。”
坏了。
平心而论,翰书对顾二娘的印象是很好的,至少在他去金陵王家的这段时间里把褚直照顾的非常好,甚至把原来无望除掉的毒也给解了,但现在,翰书对顾二娘也爱莫能助,只能希望她自求多福了。
此时,四面通风透气、能看到楼外景致的茶楼上,二娘不动声色地把茶杯往一边挪了挪,拒绝了程喻为她续茶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