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轻许天下 (J依旧)


  “不如,还是用“大柴胡汤”为底,继之以“白虎汤”、“玉露散”、“桂苓甘露散”之类的汤剂来稳住病情吧。”
  “白大夫,.......”王姒轻刚想再说些什么,便被院外的一个声音打算。
  “老夫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先来试药。”一个衣着褴褛,缺了一条胳膊的老人冲进了院子里,对着王姒轻跪了下来。
  “老夫相信神医仙子,定能平定这疫情,保我北疆军民无恙!”说完,老人又趁众人不备,不住的磕了几个头,才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赵大叔,是您?”院内的钱林认出了来人,这缺了一条胳膊的赵大叔,原本是在九寨上戍边的一位老兵。后来有一次在战场上,被敌人砍断了一只胳膊的他,侥幸活了下来后,就回到了善州,种起田来。
  “赵大叔,谢谢您信任我。”听了钱林的介绍后,王姒轻郑重的给这位信任自己的老兵福了一礼。
  “我一定会救活您的儿子!”为了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大叔的信任,也为了身处内忧外患中的阿澈,更是为了前线那些身患疟疾的北疆军民。
  ..........................................................................................
  “六小姐,您看看,是这样吗?”药碾旁的几个善州城的大夫,见一身白衣的王姒轻走了进来,都赶紧起身行礼。
  王姒轻刚刚送走了赵大叔和他的小儿子,才返回院子,便看到了这几位老大夫围了上来。她对着这些真正值得人钦佩的老大夫福了一礼,才侧身走到了药碾前。
  年级最大的白大夫看着这位淡定从容的少女,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这位有家医馆的六小姐,人品医术皆是难得啊,杏林后继有人了!
  这位年纪不大的白衣少女,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赢得了这些老大夫的尊重。亲眼看到那些饮药后已经逐渐稳定下来的病人,几个老大夫都面带恭敬的看着这个突然来到庄子里的少女,不愧是神仙仙子,简简单单的一幅药,便解了这疟疾之疫。
  “正是如此。辛苦几位大夫了。”王姒轻看了看药碾里那些从青蒿中压榨出来的绿汁,点了点头。这批药再下去,庄子里的病人,应该都能控制住了吧。
  这几日善州的防御工作做的不错,已经连续两日没有新的患者送来庄子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明日,自己就可以赶往祁州,陪到阿澈的身边。
  虽说,防治疟疾的办法和大量的青蒿已经在五日前就由十三娘送往了祁州,交到了师兄的手里。可北疆九寨不比善州,那些军事重镇,本就缺医少药,而又人群密集,更容易让疫情传播。如今,也不知道师兄是否已经控制住了局势。
  想到北疆九寨已经有上万的军民染上了这疫症,王姒轻的心里也很是焦急。也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这几天连续送去的青蒿可还够用?师兄那边人手也不多,几个月前新收的那些小徒弟,此时恐怕还不大能用得上吧。
  “六小姐,不知您打算何时启程?”旁边一位胡须花白的老大夫开口问道。经过几日的相处,这几位大夫自然知道,这位有家医馆的六小姐最终的目的是要赶往北疆九寨,控制那里的疟疾。
  “若没有意外的话,我打算明日就离开此地,赶往祁州。”王姒轻想到李元澈此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她恨不得立即就飞到他的身边。
  “蒙六小姐不弃,传授这医治疟疾之法,我等愿意跟随小姐一起前往祁州。”几位大夫相互看了一眼,同时开口言道。
  “多谢大家。”王姒轻回身行礼。院中的这几位大夫肯在疫情未明之前,就挺身而出来到这个庄子上,可见医者仁心。此时她见他们主动提出和自己一起前往疟疾集中的边关,王姒轻很是钦佩感激。
  “我代北疆九寨的二十万前线将士,谢谢大家。”王姒轻再次躬身行礼。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大夫们默默的付出,这天下的百姓才少了几多的疾病痛苦。
  “不敢当。”几个老大夫躬身回礼。能跟在这位神医仙子的身后,为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做点事情,几位年过花甲的老大夫顿时觉得心中豪气顿生,似乎人也跟着年轻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她来了

  祁州城内,一身银色盔甲的李元澈,在镇北元帅府的大门下,翻身下马。他将马鞭交给了旁边的一个亲卫,便大刀阔步的迈入了府中。
  “主上,京城急报。”正焦急的等在书房外的伏山先生见他回来,立即跟了上来。
  “瓦连堡,余镇,苟家庄,今日可有消息传回?”李元澈接过京城来信,却没有立即打开,反而问起了边寨上的情况来。他口中的这三个边塞小镇都是疟疾爆发得最为严重的寨子,几日前,张青山亲自带了几个徒弟,前往这三个地方处理疫情。
  “还没有。”伏山先生愣了愣,不过一个呼吸之间,便回过神来。“最新的消息还是前日传回的,瓦连堡那边已经有人退热了。”六小姐传来的办法,果然有奇效,祁州城里的疟疾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若是六小姐能早来几日,那国公爷也许就不会……..伏山先生摇了摇头,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嗯。”李元澈点了点头,并未退去一身盔甲,就直接坐到了圈椅上,打开了手上从京城传来的密报。他相信那个少女,他的轻轻既然来到了北疆,就一定有办法控制住这疫情。疟疾之事,就交给她吧。
  “先生有什么看法。”看完情报的李元澈捏紧了手中的信纸,面色平静,丝毫看不出他此刻内心的想法。
  伏山先生暗中点头,从主上回到北疆,至唐国公病逝,自己追随的这个主子,年纪虽然不大,面对内忧外患时,却一直沉稳有度,牢牢控制住了北疆的军心,让蛮族大军不敢踏出祁连山一步。
  “依属下看来,信王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伏山先生想起信中所言,神色有有些凝重。“安国公既然已经入了行宫,那几个被信王所蒙蔽的禁卫军首领恐怕很快就会回过神来。”
  “若属下所料不差的话,此时的信王恐怕已经俯首就擒了。”
  之前张贵妃和信王母子,便是打着安国公府的名号,趁着庆帝昏迷之时,才暂时收服了几位随行到京郊行宫的禁卫军首领。如今安国公既然已经入了行宫,那这谎言自然就不攻自破。
  “哦?”李元澈抬头,“伏山先生为何认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国公还是不会帮助自己的妹妹和外甥?”
  “主上不也这么认为的吗?”伏山先生摇头大笑,“在京城这半年,属下仔细研究过安国公此人的过往,发现此人乃是绝对的保皇党,他只会绝对忠于皇帝一人。”
  “而今庆帝未亡,太子已然在京城登基,兴王爷又率领三万大军团团围住了行宫,张贵妃和信王母子没有一点胜算,安国公是个聪明人,他是绝对不会把张氏一族几万人的性命交到信王一党手中的。”
  “嗯,此事过几日便会有结果。”李元澈点了点头,“针对各路诸侯领兵勤王一事,先生怎么看。”
  如今天下各个州府都已经知道新帝登基,信王谋反的事情了,已经有不少诸侯纷纷打着进京勤王的旗号,领兵北上,逼进京城了。
  “主上,此时倒是不急。”伏山先生看了眼书房中挂着的舆图,指了指京城的位置,“不是说谁先进了京城,就能坐到那个位置的。那些人马急着进京,不过是趁着信王一党还在京郊坚持,占个勤王的好听名声罢了。”
  “新帝虽然刚刚登基,但在内已经得到了以孟首辅为主的一干保皇党的认可,外又有兴王府统领的西山大营三万大军的支持,况且他又有庆帝遗诏为证,已经坐稳了那个位置。”
  “等安国公在京郊行宫解决了张贵妃母子一事,朝局便可被新帝一手掌握,到时候他自然就能腾出手来收拾那些跳得最欢快的人了。”
  “况且,一旦信王一党伏诛,那些进京勤王的诸侯,便不再有了掩人耳目的幌子,若到时候还要固执进京,恐怕就会被打上谋反的名声,哪里还能成就大事。”
  “主上,如今我们要做的,是在北疆稳稳卡住蛮族大军,先站住大义的名声再说。至于中原的那些内斗,就由得他们去吧,我们坐收渔人之利就好。”
  “而且靖海侯自回到蜀中后,一直蛰伏,此次这么好的机会,已经得到巫族认可的他恐怕也不会放过的。等蜀中起事,我们再趁机南下平反,趁势可接管辽东,连接我们的老家山西,直至蜀中,到时候这半壁江山到手,再徐徐图之,也不晚。”
  “嗯,”李元澈点了点头,却指着舆图上的一点,缓缓说道,“其他的可以不管,辽东必须尽快拿下。”三日之前,轻轻传信说,要送给自己一个惊喜,但这之前,这辽东一定要先拿下。
  “可此时,我们师出无名啊。属下认为这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伏山先生不解,主上为何要执意先拿下辽东。此时,周平赵林二人又皆在九寨中巡防,没有人在祁州城内,可以帮自己劝一劝主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