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轻许天下 (J依旧)


  “姑娘,主上从北疆传来的消息。”
  灵舞姑娘只看了几眼,便起身拿起了火折子,点燃了纸条。“给北边回话,灵舞必不会让主上失望。”
  几日之后,京城的百姓之间悄悄的流传起了些关于北疆的小道消息。
  “你知道了吧?听说北疆死难将士的抚恤银子,朝廷还没发呢?”
  “不只是死人的银子没发,那活人的银子也卡着呢?”
  “怎么说的这是?”
  “听说户部断了前线的粮草呢,李小将军他们正饿着肚子和蛮子打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那蛮子就要打进来了。”
  “我还听说,李小将军生擒了那蛮族的二王子,朝廷也不管不问呢?”
  “难道朝廷是想放了那蛮子不成,那我边疆死去的将士不是白白牺牲了吗?”
  “可不是吗?而且我还听说连这次瓦连堡大捷,兵部一分银子也没有奖励呢?”
  “朝廷的大人们是怎么了,咱们的皇帝陛下也不管管。”
  “……”
  御书房内,当今天子庆帝,看着朝廷密探收集来的消息,气得狠摔了三个杯子。
  “废物,都是废物!”已经年过五十的庆帝,脸色铁青,咆哮起来更显一分狰狞。
  “陛下,息怒啊,切莫气坏了龙体。”大太监福喜见状,赶紧挥手让书房内的小太监把茶杯碎片收拾了下去,又亲自端了一盏茶,赶紧劝慰着。
  “你让朕怎么息怒,看看朕都养了些什么废物?这些消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不过短短两天,就闹得满城风雨了,如今,就连明年即将春闱的那些学子都跟着百姓闹了起来,你让朕怎么跟天下的百姓交代?”庆帝接过茶盏,只喝了一口,便又摔了下去。
  “来人,传孟首辅、各位阁老,及六部尚书马上来见朕。”
  皇宫门口,匆匆赶到的几位朝廷大员,相互看了一眼,却都面带苦色。
  “孟首辅,您看今儿这事,可怎么办才好啊?”
  保皇党一派的兵部尚书最是焦急,见孟首辅走了过来,便连忙问道。
  孟首辅见旁边才姗姗来迟的陈阁老和礼部尚书等几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便没有说话,只是横了兵部尚书一眼,径直走向了御书房。
  “几位大人,快请吧,圣上正等着你们呢?”福喜唱了个礼,便率先进去了。
  “几位爱卿都看看吧。”庆帝把密探呈上来的折子丢了下来。
  孟首辅第一个弯身捡起来,看了看,便递给了旁边的人。
  “各位爱卿,都说说看吧。”庆帝见几个大臣都不开口,脸色更阴沉了几分。
  “陛下,臣以为应该严查此时,把这些流言的源头都掐灭掉,最好是收拾几个叫嚣的最凶的刁民,流言自然也就平息下来了。”兵部尚书薛海是个粗人出身,一向信奉简单粗暴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抓?那薛大人准备抓多少人啊?如今这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连国子监的学子们都上书抗议了。”礼部尚书谢炎一向都最是不屑兵痞子出身的薛海。
  “那你说该怎么办?”
  “当初就是你们兵部的吃相太难看了,我早就说过了,北疆的粮草物资不能断,否则会寒了天下人的心。”
  “户部不拿银子出来,我兵部能怎么办?”
  “薛大人,这可不是只有我户部的事啊,如今百姓议论最凶的还是蛮族王子安东赞的事情。”户部尚书见薛海把责任推到户部,赶紧站了出来。
  “够了,都住嘴!朕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庆帝重重放下茶杯。“孟爱卿,你是内阁首辅,当初让李家父子自己处理安东赞的事情也是你提议的,现在你看该如何收尾。”
  “陛下,这安东赞却是不好处理,老臣当初让李源父子自行处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孟首辅颔首行礼,“那安东赞虽然是二王子,但却是蛮族大汗十分宠爱的一个儿子。据北边传来的消息,安东赞的母亲乃是蛮族大汗十分宠爱的右汗妃,那蛮族并不设皇后,只立有左右两位汗妃。虽然蛮族以左为尊,但那左汗妃并不受宠,且没有儿子。由此可见,那安东赞在蛮族的地位十分重要,否则此次也不会统帅五万大军亲临瓦连堡了。”
  “按照孟首辅所说,那安东赞既然重要,我们既然生擒了他,就该好好利用才是,怎么能让李家父子自行处理呢。”陈阁老不是不知道其中的蹊跷,却故意抬杠道。
  “此人杀是杀不得的,又不能放回去,不让李家父子自行处理,不知道陈阁老有何高见?”
  “高见是没有。”陈阁老看了一眼孟首辅,转身对庆帝行礼,“陛下,老臣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可行否?”
  “陈爱卿,快讲。”
  “老臣提议,将安东赞押解进京当做质子,软禁起来。对蛮族就说是请他们的二王子来京城游学。等那安东赞来到京城后,我们好吃好喝的供着他,又有镇北大元帅的大军驻扎在北边,这样蛮族就没有理由继续发兵,只能和我们化干戈为玉帛了。”
  “此计甚好,”保皇党一派的张阁老也同意,并还同时提出,“陛下,李源在边疆此次立下大功,可晋封为唐国公,封其子李元澈为世子。可下旨让唐国公世子护送安东赞一起进京。那安东赞在我朝恐怕并无熟人,怕是只和生擒了他的唐国公世子相熟,为了不怠慢这位蛮族的王子,便让唐国公世子留在京城招待他吧。”
  张阁老话音一落,世家派的几位大臣都对视了一眼,这个老狐狸,这次可把李源套住了。
  “两位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就这么办吧。孟爱卿,着内阁尽快拟旨呈上来。”

  ☆、第四十一章 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大元帅李源,镇守北疆,驱除蛮族……..特封镇北大元帅李源为唐国公,其子李元澈为世子,钦此!”不过半月,朝廷的内侍便将圣旨带到了祁州,当众宣读了起来。
  “唐国公,咱家恭喜您了。”宣读完圣旨的内侍小太监笑着向李源恭喜道。“国公爷,世子爷呢,怎么不见一同出来接旨呢?”
  “小儿还在瓦连堡,因为时间紧,他今日怕是赶不回来了。这次真是辛苦公公了,还请公公在祁州休息一日,明日我再派人护送公公离开。”李源一脸喜色,伸手轻飘飘的递了张银票过去。
  小太监不着痕迹的接了过来,低头看了一眼银票上的数字,满意的笑了笑。看来这位新任的唐国公果然上道,也不枉自己这么远的跑了这趟。小太监想着,便跟着李源的卫属下去休息了。
  “元帅,朝廷这是明摆着要把公子留在京城当质子啊。”一旁李源的卫属等宣旨的内侍小太监一走,便愤愤不平的说道。
  “来人,招公子立即回祁州。”李源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丝毫看不出刚才的笑意。
  傍晚,接到父亲急招的李元澈便带了十几个亲卫,从瓦连堡方向,驰马飞奔进了祁州城。
  “小将军回来了,小将军回来了。”城门口守卫的军士看到李元澈,都激动得大喊了起来。
  元帅府的书房内,李源把今日刚接到的圣旨递给了自己的儿子李元澈。
  “澈儿,你看此事该怎么办才好?”李源对这个唯一的儿子一向看重,并不想送他去京城当人质。
  “父亲,现在我们根基尚浅,而且时机也不对,不宜和朝廷立即翻脸。”李元澈想了想,如今之计,只有先拖着了。“我们先拖到除夕再进京,届时各路官员都会回京述职,儿子那时回京反而能在天下豪杰面前露露脸,也能多打探些消息。”
  “可我们该以什么理由拖延呢?”李源看着自己日益成熟稳重的儿子,很是欣慰。
  “这理由倒也是现成的。第一,现在北疆未稳,时常还有小股的蛮子偷袭我边境九寨。此时还需要儿子携瓦连堡大胜的余威震慑蛮族。其次嘛,按照我朝惯例,新年伊始,陛下都将携百官上城楼和百姓共同庆祝。届时,当着普天下百姓的面,在新年之际,我们再押送安东赞进京,更彰显我大晋国威。”李元澈对自己的父亲行了一礼,“还请父亲以此上书朝廷,我想朝廷必定会同意的。”
  “不错,”李源看着自己的儿子,神情更加满意了。“马上就是十月了,不过晚一个多月启程,想必朝中没有人会反对的。”
  李元澈见进京的事情已定,便想起灵舞传回的另一条消息来。
  “父亲,那宣旨的内侍可离开祁州了?”
  “没有,在进京之事未定之前,为父怎么能放宣旨的离开呢。”
  李元澈一想就明白了,若是自己无意进京,父亲恐怕就会把宣旨的一行人秘密处决掉吧。若是将来朝廷追究起来,也可推说是李家根本没有接到这圣旨。如今北疆九寨时有小股的蛮族进犯,双方小规模的厮杀不断,在这样的局势下,来祁州的途中,消失几个人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就算朝廷心知肚明又如何,到时候谁能证明是李家干的呢?
  “父亲,我想见见那个宣旨的小太监。”
  “今日已晚,你好好休息,明日再见吧。”李源见自己的儿子风尘满面的样子,便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妻子。自己曾经在妻子的病床前发誓会好好照顾儿子,可如今到底将儿子带到了前线。罢了,等将来到了九泉之下,自己再向妻子赔罪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