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不远,一样是深冬的草原上,那边的大帐里,飘来食物香气,听得见欢声笑语。
而另一边,他们几乎食不果腹。
蒙古人的勇猛,是天下皆知的。
就算吃的不好,他们也是叫人闻风丧胆的一群人。一匹马,一把弯刀,所向披靡。
这就是胤礽要坐镇的缘故。
他要他的子民都知道,他与他们在一起。
腊月里的蒙古,一出帐篷,就是北风如刀割一般的感觉。
胤礽披着厚重的斗篷,领着几个人往一处营帐走去。
那是战场上下来的士兵养伤的地方,他们断腿断手,或者重伤起不来。
进去之前,徐卫就先进去了:“皇上来瞧你们,皇上说了,都不许行礼!你们都是有功劳的!”
伤重的起不来也就罢了,有些能起来的,还是带着激动和不可置信跪下了。
胤礽一进来就扶着一个断腿又想要下地的士兵:“朕来看你们,不是叫你们伤口崩裂的。”
“这里炭火不够,加上,他们有伤在身,不能受寒!不必省着这点东西,从朕这里走-私库。”胤礽将那人按着坐好。
那人激动不已:“多谢皇上,奴才……奴才感激不尽。”
“是朕感激不尽,你们牺牲了自己,保护大清,保护朕!是蒙古人,不知感恩。”胤礽将自己都斗篷解了,给一个看着不足十五岁的小男孩披着:“好好养伤,这个朕给你穿着。”
那小男孩又是激动,又是惶恐,忙不迭跪下:“小人多谢皇上!”
“好好养着,以后,朕等着你成将军,来北京,来紫禁城给朕请安。”胤礽拍他的肩膀。
“是!小人一定!一定活着回去,一定立功!”小小的少年激动的双目含泪。
也许……也许在下一场大战中,他就会死。
可是那又如何?
人生最怕的是,没有希望。
他如今,有了希望,有了盼头。成为将军,去那个天下人都想去的地方,给皇上请安磕头!多好啊!
胤礽走的时候,帐子里忽然爆发出一阵哭声。
先是一个,接着,就是一片。
他们没想过,这一生,还能叫皇上来看望,还能叫皇上来宽慰!
、皇上说什么来着?
对,皇上说,养得好伤最好,要是养不好,他出钱,养着他们!
给他们娶媳妇,叫他们安身立命。就算是这一场大战输了也没事。只要大清还在,皇上还在,他们就有保障!
他们就是有功!
“皇上万岁!大清万岁!”
一个年级不小的士兵忽然哭着喊道。
紧接着,参差不齐,所有受伤的士兵都在喊着这两句:“皇上万岁,大清万岁!”
胤礽闭眼:“是朕……朕这个皇帝不合格。”不管他多么玩世不恭,见自己的子民断手断脚,也是不忍心的。
“皇上别这么想,但凡打仗,哪有不受伤的!他们虽然受伤了,但是,有皇上关怀,总会好的!都是蒙古人不知感恩……”徐卫忙道。
“阿玛,他们会记得阿玛的好。保家卫国,本就是这些兵士们的责任。他们会明白的。”弘昭也抬头。
胤礽摸摸弘昭的头:“记住,是他们保护了大清,是他们保护了我们。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这些最底层的人。士兵也好,百姓也好。他们是最弱小的人,可是,他们又是最厉害的人。”
“是,儿臣谨记。”很小的时候,舅舅就讲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许,就是这样道理了。
几日后的大战中,大清士兵格外的疯狂。他们喊着大清万岁,喊着皇上万岁!不要命一般的往上冲。
皇帝坐镇,自然是该所向披靡。
可惜,真正的战争,并不是这样的简单。纵然胤礽是皇帝,蒙古人也不是弱者。
所以,这几个月,输赢各半。
但是,今日这一场,是赢的最快的一次!
将士们欢欣鼓舞,异常精神。
胤礽带着弘晰弘昭,也出现在营地里,虽然只是一句话,一个照面,还是叫将士们更加激动了!
可以说,胤礽在军中,已经是前所未有的有威信。
这是不一样的。
过去,很多将士们只知道上峰的指示,而不知道皇帝。
可如今,他们清楚的,明白的知道,他们付出的一切,是保护大清的百姓,也是保护大清的皇帝!
换句话说,他们是皇家认可的人!
皇上在乎他们!
只是一点点的变化,他们就足以更用心,更不计生死!
而战局,也在一点一点的变化,更有利于大清。
蒙古激战不休,京城里,也落了两次雪。
雅璃披着斗篷抱着小手炉,自己在园子里溜达。
“就要过年了,也不知皇上那里如何了。”叹了一口气,雅璃很是惆怅。
这么多年,她都是与胤礽一起过年的。
如今……他不在。
“想来,今年军中是不能那么精致了,皇上也是辛苦了。”秋水道。
“那也不一定,精致是没有了,但是热闹是有的。毕竟都是不能回家过年的人。”王嬷嬷笑道。
☆、1209.第1209章
军中过年么,大家一起欢笑,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能这么想了,这一回该拿去的都拿去了,离这么远。我想安排也没法子安排了。”这回,送去了不少东西,就是为了过年的。
“罢了,不想他们了。咱们园子里,准备的如何了?”胤礽不在,雅璃索性就带着孩子们,园子里过年了。
“都好了,前头还是四爷九爷带着大阿哥他们招待。后头,主子打头,宁妃娘娘,瑾妃娘娘,带着大福晋,三福晋一起待客。”大福晋胎像稳固了,过年了,也不好越过她,到时候照顾点就好了。
“嗯,杜家,老太太能来么?闲庭媳妇胎像也稳固了吧?”雅璃扶着秋影的手一路走一路问。
“老太太如今好多了,能来,樱兰郡主也要来的。”王嬷嬷道。
“嗯,我也就是念叨,要是她们身子不适,不来也可以,到底过年那几天冷的很。”雅璃有点累了,走的慢了。
秋雨就忙将带着的垫子摆在一处亭子里,来请示:“主子歇会吧?”
雅璃点头,由着她们扶着坐下,然后见秋雨将温水放在小太监带来的小炉子上,不多时,就沸腾了。
“我就随意走走,你们准备的真是够全的。”雅璃失笑。
到了皇后这个位置上,由不得你不讲究。
奴才们会主动叫你讲究的。
要是只带着几个人就出来逛,那是规矩不够。
秋雨笑着解释:“主子畏寒,出来走走又说了话,肚子里喝了冷风的,这时候,热乎乎的喝点,比什么都好。要是奴才们去膳房或者哪里去拿,拿来了,热水也不热了,所以不如现烧,不费事,正好主子暖暖手,再喝上一杯,不是两下里都好?”
“这丫头也是个伶俐的。”雅璃失笑:“就依你吧。”
秋雨笑着福身:“多谢主子。”
秋雨秋叶秋云秋雁都还小,不到二十呢,雅璃对她们,宽容的很。
秋水如今算是姑姑了,也不和小姑娘计较。
秋影是宫女领头的,但是她性子最是柔和,也很宽容、
下面几个小的刚伺候不久,也很虚心,倒是没有闹出事来。
秋实等人走了之后,太监里,朱文和小路子就比宫女得势了,倒是反过来,还能盯着宫女,一时间,出不了错。
秋雨将水烧好了,秋云就将茶碗备好。
端过来,就闻见了浓郁的奶香气,和滇红茶的味儿。
雅璃笑了笑端来就小小喝了一口:“不错。”
两个丫头忙笑了,雅璃就赏赐了荷包。
一个里,总有五两银子。
等回去了,雅璃换了衣裳休息过之后,秋影小声道:“秋雨和秋云给那抬着炉子的小太监送了二两银子,可把个小太监喜的不知怎么是好。”
雅璃就点点头。
挺好的。
刚才她不给那小太监,是为了给两个大宫女做脸,但是事实上,那小太监,才真的缺钱呢。
“主子,十五福晋进园子了,说是来拜见主子呢。这会子,进了园子了。”秋云进来福身。
“哦?快请吧。”雅璃笑了笑,雅韵有日子没来了。
一刻钟之后,小路子亲自将十五福晋带进来,到了门口,雅韵给小路子塞了个荷包。
小路子忙笑着谢恩。
留下几个丫头,雅韵自己进去了。
“给皇后娘娘请安了。”雅韵笑着福身。
“来坐,你也难得来一回。”雅璃指着一边的位置。
就在外间的榻上,一人一边。
“过年了,府里事多啊,姐姐不也忙么,又是园子里,又是宫里,皇上不在,只怕事情少不了。”雅韵笑道。
“你还不知道我,我是不肯多操心的。好在能人多。”雅璃叫她喝茶、
“孩子们好不好?天冷,不带来是对的。”雅璃道。
“快别提,两个皮的能拆了房子……他们阿玛也惯着,倒是我成日家黑着脸管,要是不管,府里都拆了。”提起两个熊孩子,雅韵真是一肚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