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女锦绣 (寂寞的清泉)


  钱亦多说道,“那唐氏是讨嫌,但我二爷爷这样做也的确太冷情了。不是说这次朵姑姑一家也要回来了吗?她回来肯定也不会高兴二爷爷的。”
  汪氏笑道,“二房还有的闹。自从满河一家去了县城后,那个小妇俨然当家做主,你二爷爷事事都听她的……看到没,到最后,还是儿女最靠得住。”
  晚上,钱满川和许氏、钱亦进就回来了。一家人相见,自是高兴。
  接着,钱大贵和刘中良把钱三贵和吴氏请来了。又让人去请了钱二贵,余氏也跟着一起来了。
  吴氏和汪氏都看不上余氏,但钱二贵把她当个宝,她们两人也不好多说。不过,吴氏肯定不会跟小妇一桌吃饭,所以余氏是单独一桌吃。
  钱亦多听几个男人在讲着明年初永和王爷要出洋的事,听说要带许多商品去番国卖,还会带一些商人去经商。刘中良便动了念头,求钱三贵跟永和王爷说说,他也想跟着一起去。
  钱亦多听了一惊,出洋,那是九死一生呀。心里虽然极愿意,但也不好说出来。钱大贵和汪氏几人也不太愿意,但不敢阻拦刘良中,都没敢说话。
  晚上回房后,便泪光莹莹地说,“二爷,咱家又不缺钱,干啥去冒那个险呢?”
  刘中良笑道,“听三爷爷说,这次出洋是咱们大乾朝史无前例的一个壮举。皇上会派一百多条大船去,还有海军,有官员,又会配备最好的火器,不会有大危险。再说,连永和王爷都要去,我的命再贵,还能贵得过他?若能安全回来,刘家的生意会翻几番。我再兼搭着做些咱们自己的生意,咱们儿子的儿子都吃穿不完了……”
  钱亦多问,“我三爷爷同意了?”
  刘中良笑道,“他说会帮我说项。既然要带商人,多我一个不多。”
  三天后,几条拉风的画船就到了花溪码头。钱满江、潘月带着钱亦静和钱亦源姐弟来了,钱亦绣也带着梁思诚三兄妹来了,还有永和王朱肃绩。
  朱肃绩不是专程来接钱三贵夫妇的,而是因为明年要出洋,他来大慈寺祈福,求菩萨保佑他们一路平安。
  侯爷、将军、郡主来花溪村已经是这里的无上荣耀了,这次王爷还要来。县太爷领着县衙里的大小官员、小汪里正领着村里有脸面的人,还有钱家的几个亲戚都早早侯在码头。
  钱亦多则同钱家几个女人也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早早去了归园帮忙。其实也没有多少忙活的,主要是陪着钱三贵和吴氏聊天。
  钱三贵和吴氏在这里呆了三年,做梦都在想京城的儿孙们。
  突然,外面传来马嘶声和众人的喧哗声,一个下人跑来禀道,“侯爷,夫人,王爷和大爷他们到了。”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写这一章是想把乡下一些人交待一下,剩下的就是写京城了。(未完待续。)

  ☆、番外三、钱亦静(一)

  贞光四年五月,湖里的莲叶碧如翡翠,层层叠叠。冒出莲叶的金莲有些含苞待放,有些已经吐蕊,在微风中摇拽生姿。
  湖畔有几棵桃树,结出的桃子比拳头大些,已经开始泛红,只是渡的金色还不多,只有桃子底的一圈。再等上半个月,金蜜桃就该熟了。
  桃树下,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少女穿着芳绿色襦裙,裙裾随风飘舞,更显得亭亭玉立。她的眉目如画,肤白如玉,精致的五官跟年青时的潘月有八成相似,出尘脱俗的气质更是像了个十成十。
  这里是乡恩侯府后花园,这个女孩正是乡恩侯钱三贵的二孙女钱亦静。她时尔抬头看看青红的桃子,时尔又低头看看满湖的金莲。
  绩哥哥走时说,若不出状况,他们两年后就会回来。还让她记着摘几个金蜜桃,再让人把金莲叶粥熬好等他,说是他想那个味。
  想到他走时的嘱咐,钱亦静用帕子捂着嘴乐起来。怪不得姐姐经常开玩笑说他像悲空大师,从小就嘴馋。
  他已经走了两年多了,金蜜桃快熟了,金莲花已经盛开了。他,应该快回来了吧?
  娘亲说,绩哥哥一回来,就给他们定亲。想到这儿,眼前浮现出那个俊逸的身影和温润的笑容,钱亦静的心里溢满了甜蜜。
  钱亦静的大丫头晚荷劝道,“二姑娘,该回屋了。日头虽说快落山了,还是烤人,别中了暑气。”
  钱亦静固执地说道,“我站在树荫底下,晒不着日头。”
  晚荷看看自家小姐,自从湖里的莲花开始打花苞,桃树上结出了小桃子后,除了雨天,她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站上两三刻钟。
  钱亦静今年已经十三岁,今年起她没再去女学上课。大乾的许多贵女虽然选择去女学学习,但一般是七岁入学,十三、四岁后便不再去了,而是在家里等待定亲或是嫁人。
  钱亦静继承了潘月的一切,美丽、文静、优雅,又是女学里的高材生。一到十一岁,来钱家求亲的人家就络绎不绝。
  钱满江和潘月都找借口推了,他们心里早有了最好的人选。
  朱肃绩出海前,潘月问了他娶亲的想法。朱肃绩红着脸说,“婶子觉着谁好就谁好,我知道婶子不会害我。”
  潘月故意说道,“我觉着赵家的五姑娘就不错。”
  朱肃绩赶紧摇头道,“不行。我,我喜欢婶子家,我……”他红着脸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潘月笑道,“你喜欢婶子家,就给婶子做女婿,愿意吗?”
  朱肃绩眼里露出惊喜,忙不迭地点点头。他早就看出来,婶子一家有这个意思,他也有这个意思。想到那个明丽的少女,他的心里更甜蜜了。
  潘月忍住笑说道,“不说话,是不愿意了?不愿意就算了,这事也不能强人所难。”
  朱肃绩也顾不得害羞了,嗡嗡了声,“我刚点了头的,我愿意。”然后就赶紧跑了。
  出门正碰见钱亦静,朱肃绩的脸更红了,喊了声“静妹妹”,跑得更快。
  钱亦静走进屋,纳闷地问潘月道,“娘,绩哥哥怎么了,脸那么红?”
  潘月笑道,“娘问他愿不愿意给娘做女婿,他说愿意,就不好意思地跑了。”
  女儿已经十一岁了,许多这个年龄的姑娘都订了亲。潘月这么说,也是让女儿心里有个准备。她早看出来女儿从小就喜欢腻着朱肃绩,对他颇多依赖。但她是把他当成大哥哥,还没往男女之情上想。今天,正好把这层窗户纸捅开。
  钱亦静比朱肃绩还淡定些,虽然极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但也没有往外跑,而是倚在潘月的怀里,拉起她的袖子把自己的小脸挡住。撒娇道,“娘,人家不嫁人,人家舍不得离开娘。”
  潘月拍着女儿笑道,“娘从小把绩儿看成儿子,绩儿也把娘看成了他的娘。你嫁给了绩儿,就像嫁给了娘的儿子。哪怕你们以后住进了永和王府,想看娘了就随时回来,谁还能拦着你们?”又说道,“绩儿是娘从小看到大的,良善,脾气好,学问好,出身也好。你嫁给他,娘也放心了。”
  本来,潘月和钱三贵的意思是朱肃绩走之前就把他们的亲事定了,但朱肃绩没同意。他怕自己出海有个万一,那样会害了静儿,说是等他回来后再定亲。
  今年是他们计划回归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站了两刻多钟,钱亦静叹了口气,带着丫头向回走去。走在日头底下,晚荷便会体贴地把伞打起来。
  刚走到半路,就看见一个小丫头跑过来禀报道,“禀二姑娘,大姑奶奶带着思姑娘来了。”
  钱亦静一听大姐和思思来了,高兴地加快了脚步,向正院走去。
  钱亦绣下了学,带着思思一起来娘家吃饭。今天她已经跟大老夫人和婆婆请了假,要回娘家看看,也让梁锦昭下衙后直接来钱家。
  上年初,梁老太太就去逝了。一个月后,太皇太后也薨了。梁老太太是八十三岁,太皇太后是八十四岁。虽然这两个人数于少见的高寿,但她们都是钱亦绣的至亲,短短的时间相继去逝,让钱亦绣悲痛不已,足有半年才缓过劲来。如今,京城最大岁数的老寿星就是已经八十岁的长丰大长公主了。
  上房里,钱亦绣正搂着三贵爷爷的胳膊说话,逗得三贵爷爷哈哈大笑,灰白胡子翘得老高。钱三贵最偏心这个大孙女,过了这么多年还如此。只要她一来,他的心情就极舒畅,笑声也会大很多。
  钱亦静一进门就笑道,“大姐都这么大的人了,一来就知道跟爷爷撒娇。”
  三贵爷爷呵呵笑道,“你大姐再大,也是爷的孙女。”他的门牙已经掉了两颗,说话有些关不住风。
  钱亦静故意嘟嘴吃醋道,“大姐一来,爷爷就不疼我了。”
  钱亦绣听了,又把钱三贵的胳膊搂得紧了些。钱三贵见两个孙女因为抢自己吃醋,笑得更加开怀。
  吴氏嗔了一眼小孙女,笑道,“你大姐难得回来一趟,还要去吃醋,也好意思。”
  思思笑着跑过去抱着钱亦静笑道,“小姨,小姨,别吃我娘的醋,太姥爷不搭理你,思思搭理你。”
  思思已经快满七岁了,小丫头长得极漂亮,又特别像钱亦静,看着两人像亲姐妹,感情也极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