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尊]重生之赢家 完结+番外 (洛缃月)


”瞎跑什么?”
看到姜黑娃也跟了进来,姜丰年冲着他点头道,”黑娃也来了?在家里住一宿吧?”
姜小唐在一边偷偷做了个鬼脸,别以为她没看见老爹手里拿的是那把宝贝匕首……老爹也怪可怜的,要是真像他编出来的那个故事,姜小唐的娘回老家嫁人去了,那老爹又为什么不再寻一个人成亲?
岭上村的常寡妇长得就不差嘛!
蒋黑娃应了一声,”舅舅,俺娘说,明天镇上有集,叫你们两个下山去耍……”
姜小唐眼睛一亮,赶紧眼巴巴的看着姜丰年,”爹咱去吧!”
虽然到了青崖村,多了好多小伙伴一起玩耍,可是光每天打拳,爬山挖野菜什么的也很枯燥啊!
姜丰年还在犹豫,两个小童扑上前去,一人抱住一只胳膊摇啊摇的,活像是两只讨吃的小狗……看的姜丰年又好气又好笑。
”行了,行了,去就去吧!”
第二日一早,姜丰年收拾了一筐物件背在身后,里面多是山货,分成了两堆,一堆准备送给姜四娘家,另一堆准备到集市上看看能不能换些银钱。
托了左邻右舍看顾家里,把门窗锁好,一行三人便向着山下出发。
新修好的道观厢房内,道长整衣出门,素色水田衣被晨风吹的衣袂飞扬,更有道骨仙风的架势。
站在院内,朝对面的戏台看去,见一帮子小童,在戏台上窜来跑去,有翻跟头的,互相打闹的,也有伸胳膊踢腿貌似打拳的,并没有似村长刘三才夸口的那般,小童们个个勤奋习武,动作整齐,俨然村中一景的。
其中一个高个子男童,耍了两下把式,似乎又忘记了后头的招式,站在那儿抓耳挠腮……道长瞧着微微一笑。
姜家三人走在下山的路上,一边说着闲话。
姜黑娃把他新家的大事小情都跟父女俩倒了个遍。
姜四娘嫁的包老二,是包家庄子上一个小管事,专门负责庄子上养的六畜,说起来,手下也有几个雇工,捞不到什么大油水,却是偶尔能得些小实惠,得些皮子,毛料,边边角角的下水板油什么的。
包老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十一二岁,生的模样姣好,聪明伶俐,又能说会道的,一心向往着京城的繁华,于是包老二托了关系,把大女儿送进了保国公府做侍女,这大女儿运气不差,居然混成了个三等,还是在国公府小姐院子里伺候的,每月的月钱就有半两。比包老二的月钱还多。
包老二的小女儿如今七岁,模样不丑也不出众,性子也有些腼腆,倒是跟新来的继母相安无事,跟继兄姜黑娃相处时间长了,倒是亲近了不少……
姜小唐看着姜黑娃脚上的新鞋,鞋面上的绣花样明显有些稚嫩,便拿胳膊捅了捅姜黑娃,”黑娃哥,这鞋不像是姑姑做的啊~”
姜黑娃嘿然一笑,挠挠后脑勺,”是秀秀妹子给我做的。”
姜小唐冲他挤眉弄眼,可惜姜黑娃年纪还小,并没开窍,反而直愣愣的道,”小妹,你眼睛怎么啦?怎的一直抽抽?”
姜小唐,”……”
姜丰年看着闺女吃瘪的模样,忍俊不禁。
说话间三人就到了山下。
山下果然是良田沃野,一条小河平缓流过。
河边碧草如茵,牛羊成群。
一所庄园平地而起。
高耸的石彻外墙浑厚坚固,遥望内中重重院落,亭台楼阁皆是齐全,高大的门楼上挂着牌匾,上书五个大字:保国公别庄。
姜黑娃回头看向堂舅和堂妹,神色间带着隐隐的骄傲。
”这就是包家庄子……”
青崖村离包家庄子不算很远,但村中人轻易不往包家庄子上来,主要是包家庄子周边的土地山林,全都属于保国公府,要是不经允许进去拿了一草一木,被包家人追究起来,那可不是好玩的,是以村人明智的避而远之,更是约束村中孩童万不可往这头淘气,所以村里孩子都是从来没到过包家庄子的。
”俺们就住在那儿……”
姜黑娃指着包家庄园后头那一溜并排的小房,虽然跟包家庄园不能比,却全是青砖黑瓦,砖石地面,磨砖对缝的十分整齐。
姜黑娃在头前带路,时不时的跟路上碰到的人打招呼。
”是我堂舅和妹妹,今天来赶集。”
最后带着父女俩停在东头第二个小院。
姜四娘闻声出来迎接,一个多月没见,这位堂姑又白胖了些,身上是齐整的青竹布衫,下头配了件朱红挑线裙子,手腕和耳边都戴了银首饰,头发梳得油光光的,整个人的气势都不一样了。



第48章不期而来

看上去姜四娘再婚之后,过得倒是不错。
姜四娘见姜丰年带着两个小家伙过来,登时满面欢喜,热情地让进屋中,招呼着坐了。
打从里屋走出来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梳着小辫子,瓜子脸,细眉细眼,微黑的脸颊上生着几粒白麻子,说话也是细声细气,姜四娘给大家相互介绍了,原来这位就是包老二的小女儿,名叫包秀秀。
呃,姓包的!
还叫秀秀!
姜小唐心里瞬间震惊了下,看年纪,看名字,这位不会就是包秀云转世过来的吧?
包秀秀笑起来都是抿着嘴,不大说话,显得很腼腆,不过还是对姜家父女这两个头次来到自家的客人表示了善意,帮着姜四娘端茶倒水拿干果出来招待。都招呼好了,就坐在墙角的小凳子上,默默地听着大家说话。
姜小唐偷偷观察了包秀秀一会儿,觉得从行为举止上来说,不是那么太像。
她可是记得,从前包秀云那在班里可是个活跃分子,助人为乐的知心姐姐来着。
当然了,包秀云的助人为乐也都只限于口头表示,真让她动真格的,那就不可能了。
“这瓦窑镇大集,一年也就两回,如今天好,集上啥都有的卖,让囡囡也去耍耍……庄子上有牛车到瓦窑镇,过去也就是两盏茶的工夫……丰年,囡囡现下吃两块点心垫垫肚,到了镇上我请大家伙吃顿好的。”
姜四娘笑声爽朗,大方邀请里头无意中带了点在亲戚面前长脸的内涵。
说起来,姜四娘在村里也不是没有关系近些的亲戚,不过远香近臭,自古皆然,姜四娘家只剩下孤儿寡母,这些亲戚也没怎么看顾,如今姜四娘日子过得好了,也懒得招惹那些人,反倒是这位几十年不见面的堂弟显得更亲香些。
姜丰年从善如流,用了一块绿豆糕就停了手,姜小唐虽然能吃,也不过啃了枣糕和红豆糕各一块就乖乖地坐着喝茶,两只大眼睛转来转去地打量着包家的房子格局。
这包家的房子大概是明暗三间,外头还搭着个小厨房。
收拾得干净利索,家具都是七八成新的,比青崖村的村长刘三才家还显得讲究些。
姜四娘也在关注着姜小唐,见自己这个小侄女行止大方,行动规矩,并没有一瞧见好吃的糕点就猛吃。
要知道这几包精致细点,还是包老二他大闺女鹃儿托人捎回来的,用来待客的,要真是一下子吃个一干二净,让包老二知道了,还当是她娘家人眼皮子浅。
闲话一会儿,姜丰年把背的筐里头装的物件取出来,道是给姜四娘带的,二人客气推让了几句,姜四娘见那包东西里头有两张狼皮,想到包老二说过,想给给庄子里的杜庄头送个礼,那杜庄头的婆娘有老寒腿,冬日里用这个倒是合适,就收了下来,打定主意,有什么好活计,也想着自己这堂弟就是。
等坐上庄子口的牛车时,去逛大集的就成了五人。
四个姓姜的,一个姓包的。
包老二倒是这时候露了面,从庄子后门出来,笑眯眯地跟姜丰年攀谈了几句,还发给了三个小娃一人五个大钱的零花,这出手算是相当大方的了……
一段时间不见,包老二也胖了一圈儿,看他跟姜四娘说话间那眉眼间的小互动,显然这俩人相处得还挺融洽的。
牛车晃晃悠悠走了约摸一刻钟,就能远远地瞧见瓦窑镇,果然赶大集就是不一般,那摆摊的推车的,直从镇子里摆到了镇外,成了一条长龙。
大约十里八乡的人都汇集到了今时今日,虽比不上姜小唐所在后世长假的人山人海,也算得上是熙熙攘攘。
姜小唐本以为自己那可是经历过两世,天南地北都见识过的人,这小镇看上去并没多繁华,想到就算是摊位再多,也不见得有多少有趣好玩的,最多能尝尝本地小吃罢了。
谁想到一路逛下来,当真是各种惊喜。
有趣可爱的泥人儿,草编竹编的各种小器物,画得活灵活现的皮面具,扎得以假乱真的各种花儿……姜小唐简直看得爱不释手,恨不得各样都抱回家去……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便宜姑夫发的零花钱早就换成了个精致的花边小背篓背在身后,以姜小唐为首的三个小童蹲在面具摊位前,眼巴巴地看着自家爹娘。
这皮面具薄如蝉翼,是细牛皮做的,上头的花纹鲜亮精细,耐磨又耐折,防风又防水,据摆摊的大娘说,是她家的独门绝技,所以要价不便宜,一张怎么也得十五个大钱。
姜四娘才犹豫了一下,姜丰年就已是把钱给付了。
三个娃都是欢呼着挑了面具,把面具先戴了起来。
姜小唐挑的是一只白额吊睛猛虎面具,姜黑娃挑的是个剑眉红脸的大将军,包秀秀则在蝴蝶精面具和牡丹仙子二者之间犹豫了下,还是选了牡丹仙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