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兰相信,一个能做出美味的人,必定品的出滋味。
慕清秋拿起一块梅花糕,轻轻咬下,入口满是梅花香。心中不免暗暗吃惊,原来此糕点叫梅花糕,不仅因为它形似梅花,也是因为它里面加了梅花呀!
真奢侈,怪不得香酥苑的糕点明贵,如此浓郁的梅花香味,只怕光这一块就得耗费不少梅花,再加上制作时特意做成梅花形状。这推出梅花糕的人可真是煞费苦心。
“怎么样?”王春兰见慕清秋吃的仔细,眼眸微闪,淡笑着问慕清秋。
香酥苑的糕点被公认为古阳镇最好的糕点,可王春兰却总觉得自家糕点缺了点什么,具体缺的什么,她说不上来。
直到昨天尝过柿子饼,味觉冲击使她心头豁然开朗,答案似乎就在眼前,可是瞬息间的感触来的太快去的更快,她根本没有捕捉到。
就在刚才,再吃柿子饼时,那种感觉又冒出来。
慕清秋略思少许,态度诚恳道:“恩,梅花糕的香很浓郁,很好吃。”话毕,又小小的咬了一口,在嘴里细细品了品,接着说:“如果甜味稍淡一点,口感再细腻些……肯定会更好吃。”
慕清秋注意到王春兰的神色,那掩在眼底的探究分明是有话要问。慕清秋看在眼里,并不说破,像个不懂心机为何物的真小孩,王春兰问,她便答,答的很实在。
至于对梅花糕的评价,对于一个吃过无数前世糕点的穿越者来说,实在简单的很。
前世糕点的口感与眼前梅花糕相比,香纯不足,口感却胜过百倍。
梅花糕取材天然,很大程度的保存了食材的天然纯度,所以梅花糕的香味比前世的糕点更纯。
但前世人追求品质考究口感,知道何种程度的甜更符合大众口味。制作上,更有太多先进厨具辅助,做出的糕点自然更加细腻。
王春兰听了慕清秋的话,眼眸发亮,有些激动的说:“甜味倒是好掌控。可是细腻,香酥苑的石磨已经是最好的了,要更加精细,怕是有点难。”是阐述也是探问。
慕清秋觉的王春兰很迫切,琢磨着要不要卖个关子?争取更多的利益?
想了想还是算了,她可以仗着自己年幼,说话无所顾忌,但是要被王春兰察觉出她在耍小聪明,怕是会惹人生厌适得其反。
“春兰婶婶,你们做糕点的料,磨细之后,用细沙布筛过没?”
慕清秋记得,前世做蛋糕时,蛋糕粉要用细筛子筛过,那样做出的蛋糕才口感细腻。
这个时代直接用石磨磨出的粉做糕点,即使最好的石磨,也达不到细纱过滤后的效果,做出的糕点自然粗糙些。
王春兰听了这话,神色几变,先时若有所思,随即恍然大悟,最后颇有些无奈的笑着点头,边点头边说:“原来如此,原来竟是如此简单。”
再细致的石磨也不能将糕点食材磨到百分百精细,只有经过二道筛滤,从细粉中选出更细的粉,这样做出的糕点,才能达到口感细腻的标准。
没想到如此简单,这么简单,她跟及富一对糕点夫妻,竟然没想到。
心中挂了许久的疑惑解开,王春兰心情大好。
笑着问慕清秋:“秋丫头过来,不会是专门给婶婶尝柿子饼的味道吧?”慕清秋的来意王春兰又怎会不知。
如此明知故问,只是想逗逗慕清秋,小丫头很聪明,她心中敬佩。可是再聪明也是孩子,孩子该活泼些,那才有趣嘛!
“呵呵,春兰婶婶,我想把柿子饼放进你们香酥苑里卖,等卖了钱咱们对半分。”柿子饼好吃,包装精致,完全够资格入驻香酥苑。
“五五?”王春兰有些惊讶,舍不着孩子套不住狼,没想到丫头这么舍得,张嘴就五五分成,不简单不简单啊!
慕清秋笑着点头,她见王春兰的神色,不像是对此分配不满意,心下稍定。
“呵呵,好,秋丫头爽快!不过婶婶也不占秋丫头的便宜,我只取三成,另外两成就算作秋丫头给婶婶出好点子的报酬。”王春兰知道柿子饼极受欢迎,昨天下午甚至有人跑来香酥苑问有没有柿子饼卖。
她看重的不是一背篓的五成利润,而是更长久的收益。
慕清秋虽小却机灵,两句话就解了压在王春兰夫妇心头的谜团,王春兰觉得慕清秋必定还有更多惊喜,多舍下两成也有交好的意思。
慕清秋闻言,心中欢喜,她看的出王春兰有相交之意,如此正合她意,便笑着点头:“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婶婶放心,秋儿不会让你失望的。”
谈妥后,慕清秋掀开背篓上的盖布,琢磨着今天不是集市,也不知香酥苑能不能全部买下。
盖布下,一个个藤筐码放的整整齐齐,看的出丫头很细心,对此王春兰暗暗点头。
瞧见慕清秋又严肃起来,王春兰眼珠子一转,拍着桌子起身,笑道:“哎呀瞧我,这点东西,等着。”
话毕进了内院,不多会儿工夫,王春兰又出来了,手里拿着鼓鼓囊囊的钱袋。
招呼伙计过来,当面点货。
藤筐是慕清秋劳烦刘黑牛编的,柿子饼小巧,一个藤筐能装十二个柿子饼,一背篓统共有三十个小藤筐,也就是三十份。
昨日在集市上,一个柿子饼卖三文钱,十二个是三十六文,这在街面上已经是天价了。但在香酥苑,却是万万不敢开价如此低的。
不能这么低,那要开多少?
慕清秋不太好说,毕竟昨天柿子饼上街兜售,确实是按照三文钱卖一个的。
或许是看出慕清秋的顾虑,王春兰咯咯咯的笑开了。
“小丫头鬼灵精的,放心吧!亏不了你。”说着话冲慕清秋伸出几根手指,慕清秋一瞧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057 【获利】
王春兰伸出两根手指。
慕清秋绝对相信,王春兰的‘两’不可能是两文、二十文、二百文。
决定来香酥苑之前,她打听过价格,香酥苑最普通的糕点每包百文,均价都在五百文以上,好一点的能卖到一两银子,招牌精品甚至能卖到二两三两银子。
慕清秋的柿子饼光外包装就比香酥苑的其它糕点上档,口味好,还是新品,价格怎么可能只定两百文?
不是两百文,那么,是二两银子?
一盒二两,三十盒就是六十两,六十两的七成,足足有四十二两。
慕清秋心惊之余,忍不住想爆粗口,好家伙,她昨天卖了两背篓,统共才卖了二两多银子。
“这是三十两银子,先拿着,等卖完了再结余款。”王春兰递给慕清秋的除了银子,还有凭据。
手续齐全,慕清秋有些感动。
王春兰没有因她是孩子就欺压她,对她很厚道,香酥苑确如传闻所说,有好人。
三十两,一下子就赚三十两,这是什么概念,古阳镇一亩上等良田八两银子,中等田六两银子,次等田四两银子,三十两就是买最贵的上等田也能买近四亩。
何况还有余款,家里堆起好多柿子,后续会有更多的三十两、四十二两。
更更何况,核桃生意还没开始。
慕清秋心里最看重的是核桃,核桃货源充足。光杨仁川就有数十袋存量,想来等杨仁川的核桃用完,再串乡去收,必定能收到更多。
这、这糕点生意也太有赚头了吧!
“对了秋儿,你这柿子饼后期还能有么?”王春兰见慕清秋发愣,笑的十分欢快。
从慕清秋进门,就一副小大人样,王春兰想逗逗她,可丫头端的特稳,愣是逗不出趣儿来,终于看到丫头发呆,王春兰表示很高兴。
“有啊!下次什么时候要货?”慕清秋抬头时,眼中已恢复平静。
王春兰无趣的瘪瘪嘴:“每逢集日头一天吧!秋儿可不能再在集市上卖柿子饼了,听到没?”昨儿集市上柿子饼的价格王春兰知道,好在丫头换了包装,口味也更香,要不然她这价也不好定。
说起来与昨日集市价格相比,二两银子足足翻了五十多倍,天价中的天价。
不过王春兰不担心,柿子饼是糕点中的精品,该有与之相称的价格,这是款儿,精品糕点的款儿。
当然,这也是富贵人的姿态,再好吃的东西,定价太低,富贵人未必会买,因为低价会拉低富贵人的档次。
按照王春兰的意思,柿子饼该定个三两甚至更高。可昨天有三十六文的先例,定价太高也容易招骂。
斟酌再三,才定了二两银子,既不辱没购买人的身份,也不会让购买人觉得香酥苑拿他们当傻子。
“呵呵,春兰婶婶放心,绝对不会。”正愁没人帮她卖,王春兰买断正好,反正卖的上价。
想到昨天卖出去那么好些,慕清秋有点肉疼。
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两背篓,没有藤筐占地儿,要是加上藤筐外包,差不多能装小百藤筐,一百藤筐什么概念,那就是一百个二两银子啊!
靠之!慕清秋忍不住爆粗口,品牌效应真tm古今通吃。
怀里揣了‘巨款’,慕清秋琢磨要不要将起房子的事提上日程!
慕家老宅太旧,即使修过也不够结实保暖,如果冬天下几场大雪,万一压垮了,闹不好得搭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