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姜氏阿容 (青霓明月)


  二则暗中勘探附近山脉何处埋藏有紫金矿,确定其位置,并确保消息不外漏。
  这两样要做成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还需要不俗的才智与手腕。
  而姜容也正是看中了冯兆生这一点才将他派遣去的。
  这一次先派他去做个先锋,不忙着动手,关键是要将情况摸熟摸透,再徐徐图之。
  等到冯兆生安定下来了,再将他的媳妇儿孩子送到那边去与他团圆。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过若是冯兆生经营的好了,以后那边未尝不可作为自己的一处根据地。
  不过现下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一切且要等到后头才见分晓。
  因着奴仆并无权利拥有自己的私产,所以姜容又将冯家一家子的卖身契都给销了,让他们的身份恢复为良民。
  有了忠心符的保障,姜容并不担心这一家子会背叛她,所以做这件事她的初心更多的还是为了方便冯兆生到时候好买下紫云村附近的山头。
  她现在还太小,并无购买私产的权利,所以她让冯兆生将那些山头以及以后的窑厂铺子什么的都挂在他的名下。
  这就表明,她是将那边的事情全权交付给冯兆生了。
  这样的信任,让冯兆生顿感责任重大,但同时,他更多的是感激,感激主家肯这样信任他,将如此重任交付予他。
  他一定会好好干的,绝不辜负姑娘的信任!
  销除了奴籍,冯家一家都不再是奴仆,而是良民了,良民可自由买卖、读书识字,以后更可以参加科举,甚至是入朝做官,这可是绵延子孙后代的大喜事!
  冯家上下俱都对姜容感激涕零,忠心程度更是爆棚,几乎到达了死忠的程度了。
  不过这一下子将冯兆生兄弟俩派了出去,就去了两个壮劳力,这处宅子又是新买来的,尚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用人,姜容便感到有些捉襟见肘了,与李氏商量着,还是得再买些下人进来。
  不说其他的,就说宅子后头那么一大座园子,每日里就不能少了人打扫清理。再还有晚上巡夜守夜什么的,也是需要人手的。
  姜容将买人的要求与冯老爹交代清楚了,这件事儿便交给他去办了。
  半下午的时候,冯老爹就带了人回来,是姓沈的一家,一共六口人,当家的沈随四十出头,其妻石氏,他们育有两子,长子沈源,妻吕氏,有一六岁幼儿,取名为沈照。次子沈清还未娶亲。
  听说这一家原先是跟着主家的姑娘陪嫁到夫家去的,结果他们姑娘没两年就去了,后来新夫人进门,看他们这些先夫人带过来的人就很不顺眼,寻着由头就将他们打发了出来。
  说来也是无辜。
  再来,这一家子原先是在一户富商家里做事的,沈随一家都各有各的本事,不然也不会特地被主家选出来作为陪嫁不是?
  沈随是帮着管理先头主家那位姑娘的陪嫁铺子的,于算账管事经商做生意上很是一把好手。其妻石氏懂得一点药理医术,还擅于做药膳,原先是专门帮着调养那位先夫人的身子的。
  沈源、沈清兄弟俩则是在外头帮着管理庄子的,对于各种农事、野物方面的东西知道得很清楚。
  沈源之妻吕氏倒是没什么突出的长处,不过她各方面也都不差,女红、厨艺什么的也都拿的出手,兼且她性子爽朗可亲,说话干脆利落,很容易赢得人好感。
  他们的儿子沈照才只得六岁,比之姜煜也大不了几岁,还是一团孩儿气,长得倒是高高壮壮的,很是皮实。估计原先在庄子上野地里没少到处疯跑,就和姜煜一样。
  沈照的到来,就要数姜煜最高兴了,因为他又多了一个玩伴了。
  如今家里的人多了,这活计就得好好分派一下才是。
  冯老爹司职守门,也就是俗称的门子。冯兆生被姜容派往紫云村去了,以后也会一直呆在那边,就不将他算在内。
  冯兆华与沈源沈清三人充当护院,家里的安全很重要。白日里则帮着做一些力气活儿,比如砍柴挑水整理园子之类。若是姜容等人要坐车出门,则由他们三人轮流赶车。
  他们三人也算是能者多劳。
  擅长厨艺的林氏以及擅做药膳的石氏则在厨房当差,张氏负责家里女红的一应事项。吕氏则专在正院里听差,只用对李氏负责就行。
  月丹分派到李氏身边,照顾她平日里的饮食起居,月芳则跟在姜容身边。十三岁的冯煦已经是个半大少年了,就负责照看马儿,也就是红云。
  剩下的冯熙和沈照,就充当姜煜的小厮,或者说是玩伴更恰当一点。
  这么样一来,家里众人就各司其职了。这座新生成的姜宅也算是有了个样子。
  姜容盘算了下,前些时候兑换了疾行符、隐身符、忠心符等,近日又兑换了灵液、定心丸、菩提种子之类,她手里的功德值只剩下了可怜的77点。
  不过昨晚上帮着将方宝贞的尸身捞起来,完成了她的心愿,倒是因此又得了300点。
  如此一来,手里就有了377点功德值了,她又花费了240点兑换了六张忠心符,悄悄给沈家六口人用了。
  这个很重要,她也不耐烦一步步检验那些人是否对他们家忠心,又花时间搞什么以德服人收服人心之类的,干脆花点功德值给他们贴上忠心符,简单快捷,还有保障。
  有东西不用是傻瓜。
  而且,忠心符并不会对他们有任何限制,只是一项保障而已,除了对姜容献出了他们的衷心以外,他们不会有任何妨碍。
  有了忠心符的保障,姜容将他们的奴籍都给销了,这样他们就都变成了良民,在姜宅的身份就不再是奴仆,而是相当于雇佣者。
  如此一来,对双方都有好处,相当于是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挨不过混沌的闹腾,姜容又将剩下的137点功德值的零头喂给了它。
  结果,算来算去,她手里也只落得了少少的100点。这下子,又得节约着点用了。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这一日,三月廿六,正是今上五十大寿的日子。
  一大早,皇帝就携百官及诸位成年的皇子王爷来到重华宫前的紫坛下。在宴席开始前,皇帝须得祭告先祖,上达天听,祈福消灾,以泽万民。
  紫坛始建成于大祁开国之时,迄今为止已有二百余年。这二百年间,它始终屹立不倒,完好无损,已然成为了大祁朝统治的一个象征。
  其高约九丈九尺,一共有三百零三级阶梯。
  众位大臣及皇子立于紫坛之下,队列整齐,气氛肃穆,听不见一丝声响。
  皇帝站在最前方,距离最下面的一级台阶不过几步之遥。这样看上去,面前的紫坛显得愈加崇高不可攀登。(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 寿宴

  旭日东升之际,掌宗庙礼仪的太祝高声唱道:“祀——始——”
  “天下历数归睿祁,顾惟菲德钦昊苍。撰吉日兮表殷荐,冀神鉴兮降闓阳。”
  祭词唱毕,建昌帝抬脚迈上台阶,每上一步,便俯首叩拜一次,不远处太祝的唱祷随之响起——
  “款紫坛,柴泰清。受天命,报天成。”
  伴着太祝的唱祷,一百零八位乐工奏起了祭祀乐章,鼓声为号,琴声、瑟声紧随其后。
  鼓声雄壮,琴瑟清扬,一篇磅礴的乐章倾泻而出。
  “竦皇心,荐乐声。志上达,歌下迎。”钟磬和鸣。
  “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陪列星。”箫声幽幽。
  “嘉祝信,大糦馨。澹神心,醉皇灵。”埙声呜咽。
  “相百辟,贡八荒。九歌叙,万舞翔。”百乐和声,祭祀舞起!
  “肃振振,铿皇皇。帝欣欣,福穰穰。”鼓声荡荡,大声汤汤。
  “高在上,道光明。物资始,德难名。”舞绚烂,霞万绽!
  “承眷命,牧苍生。寰宇谧,太阶平。”音促促,舞缓缓。
  “天道无亲,至诚与邻。山川遍礼,宫徵维新。”太阳始,万物汹。
  “玉帛非盛,聪明会真。正斯一德,通乎百神。”百官颂,君长隆。
  “飨帝飨亲,维孝维圣。缉熙懿德,敷扬成命。”大祁定,九州平。
  “华夷志同,笙镛礼盛。明灵降止,感此诚敬。”噫吁!
  “敬”字刚落,建昌帝跨过最后一步台阶,来到紫坛之上。
  接下来,献食、祭兵、进香,一切步骤依次完成之后,这一场庞大而持久的祭祀之礼才算是完成。
  这满场的人中,要说谁最累?那无疑是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了。
  好好的生辰,却因为祖宗礼法而平白遭了不少活罪。
  不过底下的一干皇子大臣们,也没有轻松多少。因着这场祭祀的重要性,个个都得站得端直无比,一丝不苟,生怕被人捉到一点错处。
  这一连站了一上午,身上又套着好几层厚重的朝服,那辛苦可想而知。
  众人面色肃穆依旧,只是那眼中,全无一点神采,额头上不时有汗珠子渗出,却无人敢伸手去拭,只能任由汗水顺着额角滑落而下。
  有那生得胖些的官员,更是要命,眼见着出气多进气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