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 (舟舟沐)


  前几年冯氏从未种过,今年赵妈妈撺掇她,说求个吉利,做个五生盆,又不麻烦,等冯氏摆弄好了,赵妈妈说再买一个蜡玩偶回来,放在水土上,是宜子之兆,做这些就是图个吉祥,冯氏心情舒爽,做了两套八段锦。
  湘玉给交好的别家小姐赠送了瓜果,篮子下还压了一封信,小闺蜜间也不常见,偶尔写写信,大人也不管,反正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孩子也小,只言片语的笔墨落在外面也无妨。
  到了七夕当日,冯氏把孩子们都叫在一起,指着碟子里的赤小豆,女孩儿吞二七,男孩儿吞一七,这是老传统了,吞了这个,一年稳稳当当的不生病。
  冯氏早起用乌鸡血混着三月三的桃花粉,搽脸搽身子,这是美容养颜的圣品。
  庭院里早早的就摆上了香案,放满了瓜果,下人捉来了蜘蛛,冯氏让放在了金银盒子里,就等着第二日一早,小蜘蛛吐出又圆又正的丝来。乞巧乞巧,便乞得了巧。
  蜘蛛年年捉,图个吉利,下人们已有了经验,知道什么样的蜘蛛吐丝圆正,老爷太太求个吉祥顺遂,办好了差事,太太打赏的手可松的很,赶上了三个月的月例。
  苏家的孩子早就做了新衣裳,每人选的颜色都不同,按照自己喜好来,也不用穿统一的衣裙,到了晚间,苏鸿良早早的下了衙,自家人围坐在桌上吃团圆饭。
  姨娘是不能上桌的,就在太太一旁伺候着,湘玉看着冯氏身后站了一群,觉得有些滑稽,苏鸿良姨娘不少,四个姨娘排排站,冯氏后面密不透风,平时料理冯氏用饭的丫鬟都插不进去。
  冯氏后面站着一排小妾,自己不自在,可平时不用小妾侍奉用饭就算了,年节她也不推辞。吃饭前苏鸿良先说了一会儿,反正就是一些酸腐话,如今富贵不易,后人要珍惜,要恭敬老爷太太,要做忠孝友悌之人。总之就是这些。
  湘玉听着苏鸿良训话,想起了上学时候的校长讲话,可谓同工异曲,等熬到苏鸿良讲完,众人才动筷子。
  七夕节的饭菜十分丰盛,不亚于过年,可压力也大,吃饭前苏鸿良让儿子应景作诗,苏重秉、苏重明每人做了一首,连最小的重宇苏鸿良都没放过,笑眯眯的和重宇说:“重宇小,不用作诗,背一首便可。”
  韩姨娘和湘莲早就教好了重宇,重宇站起身,板着小脸背了一首杜牧的《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重宇咬字清晰,看了三个儿子,苏鸿良生出一阵自豪感,连说了三声好。
  问了儿子,也不能落下女儿们,简单问了问几个小姐的功课,吃这顿饭也是累得慌,桌上的人撑着笑意,到开席来舒缓一些。
  冯氏后面的几个姨娘,站着笔直,互相扫几眼,都往苏鸿良那瞥,本来曹姨娘不用站着立规矩,毕竟有了身孕,曹姨娘非说站着不打紧,冯氏也不好驳了她的心意。
  站了一小会儿,冯氏回头道:“扶着曹姨娘回去吧,站着一会儿已经够了,肚子别在有什么闪失。”苏鸿良忙附和:“正是太太说的这样,让厨房给曹姨娘端些饭菜过去,明天多睡一会儿。”
  怀孕的这个当成金蛋捧着,剩下三个可就是平常的如同泥球了。芳姨娘夹了一筷子七夕果,放在冯氏的盘子里,笑道:“太太和老爷和和美美,吃个巧果来年更顺。”芳姨娘嘴甜,冯氏夹了一块放嘴里,回道:“就数你会说。”
  韩姨娘也不甘落后,舀了一碗汤递到冯氏的手边,万姨娘一动不动,她旁边的丫鬟捅捅她:“姨娘别置气,姨娘们伺候太太用饭是常理,那两个都是会阿谀奉承的,姨娘好歹做个样子。”
  万姨娘自然晓得,但就是看不上芳姨娘和韩姨娘的谄媚劲儿,有功夫巴结太太,怎么不想法子留住老爷?自己没本事罢了。
  她虽然这么想,也夹了两次菜放在冯氏的碗里,结果到晚饭结束,她夹的菜冯氏一口没动。
  其他人看不见,芳姨娘和韩姨娘可是看的真切,瞧瞧,整日吆五喝六的,到太太这就是不吃你这套,另外两人的菜冯氏悉数吃了,你万姨娘的,我就不动筷子,韩芳两个姨娘看着畅快,动作更殷勤了。
  湘雪一直注意着姨娘这的动静,见姨娘受了委屈,她心里也发酸,可哥哥常说,不让自己掺和姨娘的事儿,她是小姐,得矜持着,不能瞎参与。
  她说哥哥心狠,可二哥根本不理她,还让她好自为之,别意气用事。她嘴上虽不服,可心里是惧怕二哥的,此刻看着姨娘奉承巴结太太,难受的转过头去。

  ☆、第41章 逛夜市

  吃过了饭,冯氏说带孩子们上街转悠,苏鸿良也极有兴致,言道一家人一起去,算起来主子十来个人,老爷太太全家出动。
  衣服也不必回去换了,都是穿好新衣服过来用饭,冯氏走前说姨娘丫鬟们不必拘束,三五成群的围坐欢聚也可,随意一些。
  冯氏让赵妈妈拿出五彩绫线结成的樱桃、角黍饰品,给女孩戴樱桃,男孩戴角黍,一家人浩浩荡荡出了门。
  等主子们都走了,剩下的人也撒了欢,都是苏府的下人,最大的就是半个主子的姨娘们,除了跟着去街市的,关系好的都凑在一起,搬个方桌,嗑瓜子喝香茶,摇着折扇谈天说地。
  芳姨娘和韩姨娘都去了曹姨娘那里,陪着曹姨娘说了一会子话,怕她身累,没多久就散了。
  湘玉他们坐着马车去街市,马车到街口,前面都是人潮,大伙都下了马车,步行往前走,苏鸿良和两个儿子走在前面,冯氏和女儿们走在中间,家里的奴仆走在最后。
  和往年不同,今年街上的小贩尤为多,猜灯谜、捏糖人、掷飞镖,应有尽有。湘玉跟在大人后头,一步不敢走散,不是她胆小,每年节日,街上都有小孩走失,人潮汹涌,挤几下就散开了,暗处若有人贩子,湘玉这个年纪的很容易成为目标。
  湘莲挽着湘玉的胳膊,姐妹俩并排走着,湘雪跟在二哥后面叽叽喳喳。蔓草第一次跟着出来逛,她躲在采薇旁边,怯声问:“我听说街上有拍麻花的,我不会被掳走吧。”采薇没听真切:“拍麻花?”
  蔓草解释道:“我们老家的叫法,就是偷小孩的。”
  采薇掩嘴笑:“你放心,你这身量没人偷你。”蔓草生的圆润,皮肤黝黑,让蔓草跟着出来也是看中了她的一把子力气,不像其他丫鬟娇弱,街上人多,她走在湘玉身边也能护着她一些。
  湘玉在前面听到二人的对话,转身和蔓草道:“有没有拍麻花的我不知道,前面倒是有喊糖葫芦的,等我买给你们吃。”湘玉拿出银子,给丫鬟们每人买了一串糖葫芦,丫鬟大多十多岁的年纪,皆爱吃甜食,笑盈盈的接过来,吃了一口甜在嘴里,谢着七小姐。
  苏家父子停在了猜灯谜的摊位,这几个都是附庸风雅之人,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怎么肯放过?
  湘玉也有兴趣,猜灯谜嘛,就是猜谜语,摊主看到小孩子要猜,挥挥手:“去去,小孩子凑什么热闹?”湘玉不服气,人小怎么了?人小还志气高呢,她指了指莲花的花灯,我要猜这个。摊主拿出题目,上面只写了一个字:武,打一字。
  武……湘玉想了想,有了答案,她抬头和摊主说:“我知道答案了。”这个题目并不难,不过因为面前是七八岁的小姑娘,摊主没放在心上,拿了个简单题目出来,可也没想到小姑娘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也不知是真是假:“你说出来我听听,和谜底的卡片对照一下。”
  湘玉说道:“斐字。”湘玉说了这个字,哪里还需要验证,武,可不就是非文吗?
  苏老爹笑着抚须道:“这个字我都没猜出来,把武字联想了太多,而忽略了字面本身的意思,有趣有趣。”
  湘玉心满意足地拿了花灯。
  冯氏扭着绣帕,含笑和苏鸿良说想要那个棱角灯,夫人这样简单的要求苏鸿良自然不会推诿,摊主拿出字谜的谜面,上面写着:“牛之头,虎之尾,猜不着,别多嘴。”
  苏鸿良看了谜面,言道有意思。少顷,苏鸿良猜到了谜底:“先”。这可不就是牛的头,虎的尾嘛!冯氏羞赧的看了苏鸿良一眼,媚态横生,七夕本就是情意绵绵、祈求花好月圆的日子,在节日的烘托下,夫妻二人间也流露着别样的情愫。
  湘雪也磨刀霍霍向灯谜,一行人换了一个摊位接着猜,湘雪猜中了两个,有一个没猜到,湘玉明白了谜底,也没告诉湘雪,不然按照湘雪敏感的性子,不但不会感激她,反而会觉得她是出风头,湘玉才懒得多管闲事呢。
  苏重秉和苏重明每人猜了一个,都是当即便说出了谜底,每个主子至少拎了一个宫灯,好在带的下人不少,每人手里提上两个,还有富余的人手。
  前面有珠钗卖,材质肯定不如首饰铺子的精致,但花样都是以牛郎织女为主,过节嘛,图个样式好看,冯氏带着苏鸿良过去选,湘雪追着重明去看杂耍。
  湘玉听见前面有人吵闹,就和湘莲挤过去看了看,原来是一对兄妹在玩掷飞镖,十个铜板买十个飞镖,最少中三个十环,才能有奖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