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的一个东西,竟然值十八两银子!
“这么小的东西,一天能做那么多鞋?”李友峰持怀疑态度。他知道林雨把机器放在家里,可是他在这屋里里里外外都瞧过了,也没看见什么大的机器。他心里是很焦急的,却没想到,林雨说的竟然是这么小的东西,而且就放在柜子里。
“你不要小瞧这个小机器。这可是十足的铁器,一点别的东西没有。只这工艺,我都觉得十八两银子是便宜了。”说着,林雨用毡子铰了两个鞋垫,左手把鞋垫往钢针下一放,右手便摇了起来。随着手摇一圈一圈转动,林雨的左手也一点一点推进,当真是几息功夫,一个鞋底就纳完了。
“乖乖,这小东西竟然缝得这么好!”李母拿着鞋底感叹着。她在这些人中,是最有发言权的。“唉,我这做了几十年的针线,这么一看,还赶不上这么一个小东西啊!”
“大娘也别这么说,人做的东西和机器做的到底是不一样。人做的东西有很多心思在里面,这才是最宝贵的。”林雨想到了酸汤子的制作,手工攥汤子和压面器压出来的一定是两种感觉,不懂的人分辨不出,可懂的人,一眼就知道了。
说完,对李友峰道:“你来试试!”
李友峰坐过去,他手指粗,略微有点笨拙,但这东西简单,无非就是一摇、一推的事儿,没几下,也完成了一个鞋底。
“可真不得了,这竟然是我做的!”李友峰拿着鞋底,一脸的不敢置信。
众人也都惊呆了,这东西得有多神奇啊!什么都不会的人,竟然也能纳出针脚细密的鞋底!
“大姐,这东西太好了!”李友峰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一台小机器,顶上多少人力啊!
林雨笑了笑,李友峰对这东西感兴趣就好,只是没曾想,他竟然是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修鞋匠!
随后,林雨又把如何换线、怎么保养等东西教给了李友峰。都说完了,也是快戌时了。
这个时间,别人家肯定是都睡了,他们屋里,大人还好,小孩儿一个个都困得睁不开眼睛,有的已经睡着了。
“这样,今儿我把小菁和小清留在这儿,一会儿爹娘和小雪领他们回隔壁睡。我就跟着大哥他们回林家沟。明儿我从林家沟回家,给爹娘的东西都送来了,再接他们娘仨回去。”
林雨见实在是睡不开,就同意了李友峰说法,送别了大全、老三他们。
☆、第六十章 意外
第二日,天刚亮,林雨便起来做饭了,那边,林雪也早早的过来了,和她一起做。毕竟一下子多了七个人的伙食,林雨一个人一下子适应不了、也忙不过来。
简单的南瓜粥、苞米面干粮、酱炖大白菜和萝卜丝凉菜就是今日的早饭了。林雨他们吃完,又把其他几人的饭菜都在锅里热着,便出了门。
直到摆完摊,时间也才刚刚辰时。街上陆续开始有了行人,一天的生意也就开始了。
中午,李友峰把东西都送了过来,又接了林雪和孩子,拿了修鞋机,买了布匹,就回家去做鞋去了。
林雨这边通过几天的适应,逐步走向了正轨,一天生意再不好,也能卖个百八十碗,糕点也能卖一些。客人少的时候,几个人就围在一起扒苞米,时间也能合理利用。
就是天忒冷。忙起来的时候还好些,不忙的时候就冻得厉害。虽然大家都穿得不少,但一直站在外面,怎么注意也还是冷,所以林雨就把三个炉灶摆成了三角形,没事儿的时候大家就在中间呆着,被一圈的热炉灶烤着,总算是好了许多。
不过也有不顺心的,就是丁嗣几乎每天中午都来。他若是普通客人还好,可他每每来了之后,眼神儿总围着林雨转,让她很是不舒服,不能张口往外撵不说,还要和颜悦色的招呼着,心里难免有些膈应。
而她越是这样,丁嗣就越觉得林雨爱慕自己,来得愈发勤了。左右他在这旁边也有铺子,所以天天借着巡视的名头,中午来这里吃饭。
可到底丁嗣是娇生惯养的,偶尔吃顿粗粮,他觉得新鲜得很,可天天吃,他就受不了了。他来吃的越来越少,后来干脆就不吃了,每次都是打包回去,说是要给他祖父吃。林雨也不知道真假,他来买,她就卖,也不管那些。但是林雨忘了,纵然自己其身端正,也架不住一句“人言可畏”,就是她的放任,才造成了后来的一些麻烦。
而这厢,林雨意识到,丁嗣吃够了,也代表着大家伙儿对这两样吃食渐渐淡了下来,在厉云城里,酸汤子和片汤就不再是新鲜的东西。收入每天也就稳定在了六十碗左右。
片汤油水大,会顶饿些,可酸汤子就不同了,普通女人吃个两碗都不成问题的,渐渐地,酸汤子就卖得不如片汤好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雨又想了新招。
人们吃一碗酸汤子往往吃不饱,两碗又觉得贵了,那就不如给加点干粮。
可是干粮没有新意的话,人家也是不愿到这里消费的。试问,家家都吃苞米面的不发酵锅贴大饼,有几个会出来吃这个呢?
不过这也不难,材料都是现成的,她只要稍一变通就好。
所以,第二天,林雨的摊位上就出现了水晶蒸饺。
这水晶蒸饺仍是用苞米面做的,只不过筛得特别细致,又加了淀粉。这样发酵出来的苞米面不仅绵软、筋道,看起来还特别漂亮。
菜饺分素馅儿和荤馅儿两种。素馅儿就是白菜馅儿,两文钱一个、三文钱两个;荤馅儿就是萝卜丝加油梭子馅儿的,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两个。这比别人家的纯苞米面的蒸饺都贵了一文钱,但是口感却好了许多。而且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本来可能只打算吃一个的,但见两个能省下一文钱,就觉得吃两个像是赚到了,一个像是赔了。于是,林雨的摊位又火了起来。
钱虽然是一个一个铜板赚得,但好在积少成多。半月下来,各种东西加一起,也赚到了两吊钱。
其间,十月二十三的时候,李友峰来了一趟城里。他很能干,也善于琢磨。几天的功夫就做了一百多双,还都是价格相对较高的千层底。
往常李母要是做千层底,怎么也得两天能做出来一个,可李友峰,用了六天时间,就做出来一百多双!而且每几层就用厚实的白布锁了边儿,看起来十分规整。
李友峰把这东西拿来,就是想跟林雨商量一下价钱和销售渠道,毕竟这是两家的生意。
林雨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次拿她毡子的店铺,而李友峰想到的则是林雪以前一直卖鞋底的店铺。
鞋子大家不是不能做,只是有钱甚至是权贵的人家往往要在鞋面绣花、镶珠,而材料上又会要求锦、锻之类的,他们若做出了鞋面,反而不好卖了。
如此,林雨就把摊位先交给了李母她们。李母现在汤子攥得很熟练,林珊也可以做片汤了,只是忙的时候,两人干起来略微吃力。
林雨决定把这两个店铺都考察一下,而出于尊重,她要先去看李友峰说的那家。
两人拿着鞋样儿,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到了一家布匹行。这家店铺正在闹市,不大不小的门面,门上悬着牌匾,写着“布匹行”三字,林雨还正纳闷儿这店怎么没个名字,就随着李友峰进去了。她没看见,门边伸出的幌子上写着“丁记”二字。
进了店铺,李友峰十分客气地问道:“小哥儿,不知你们掌柜的可在?”
来买布料、卖鞋底的人很多,伙计是不会对李友峰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的,只是李友峰穿着上只是个老农打扮,后头林雨因为正在摆摊儿做东西,所以穿的也并不好。伙计便抬着眼睨了一下二人,道:“有什么事儿和我说便好,我们掌柜的正忙呢。”
这个时代可不流行什么“顾客是上帝”的说法,物资短缺着,你爱买不买,所以伙计脾气都大得很。
但是明白不代表接受。林雨立刻就对这个店铺的印象打了折扣。
李友峰却是陪着笑脸,道:“那咱们这收鞋底是多少钱一对?”
“你东西拿来了吗?要是拿来了,就给我瞧瞧,我看过了才能给你价。”伙计的态度很是高傲。
李友峰从包袱里拿出一个千层底,递给了伙计。
这伙计就如鉴定什么古董一样,翻来覆去,仔细瞧了起来,半晌才道:“还成吧!十文钱一双!”
☆、第六十一章 冤家
惯常人家做鞋底,用的都是穿坏的补到不能再补的衣服,边边角角都不舍得扔,一块块逢到一起,放在桌子上抹平了,然后一层接一层得往上粘,粘到几层之后,晾干。然后用鞋楦铰出鞋底的形状,锁了边儿,把一层层再摞到一起。普通的鞋子就是三层布锁一个边儿,再把两个锁过边儿的缝在一起。这样的鞋底是五文钱一对。而如果全是用结实的好布做的,那价格就是十文钱一对了。价格上差得多,皆因布料的好坏、新旧都有差别。
千层底的工艺和普通鞋底是一样的,但是在摞锁过边儿的鞋底时,则要五层布锁一个边儿,六个锁边儿的往一起缝。厚度与难易程度可想而知,不说普通人纳千层底耗费时日,就是用修鞋机,也是很不轻松的。一般旧布做的千层底可以卖到七文钱,好布做的就要卖到十四五文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极品师兄追妻忙 (单心秋) 潇湘VIP2016-12-01完结她只是迫切地希望满足爱人的愿望,有个属于他们的孩子而已。谁知,老天爷偏偏不满足她,让...
-
[穿书]盛世华年 完结+番外 (沧海明月光) 2016-11-11完结林静姝穿到了一本书里……小时候林静姝紧张兮兮:“姐姐,继母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