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王妃?”桃华也不禁皱眉,“她来做什么?”这时候人都死了,依着成亲王妃的脾气,这会儿应该怪她没能救活人,根本不想看见她才对啊。
然而不管怎样,人既然来了,还得去见。桃华只得把儿子交给弟弟:“陪着他玩一会儿,也不必那么早回去,吃了饭再走。自己家里人,无须这许多礼数。”其实她对带不带孝并不很在意,尤其是自己弟弟。一直都是蒋锡和蒋柏华守着礼数不肯久留。不过如今都一年多了,其实也可以适当放宽一点了。
看着蒋柏华点头答应,桃华才去了客厅。成亲王妃正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听见脚步声才有些迟钝地转了转头。
她现在已经完全不复当初那个端庄贤惠的模样,两颊瘦得深陷进去,脸上的纹路全是往下拉的,教人看着既可怜又可畏。一见桃华,那有些抠进去的双眼亮了一下,猛地站了起来:“弟妹!”
说实在的,她一叫弟妹,桃华就觉得没什么好事,但也只能客气地笑了一下:“二嫂坐。不知今天来有什么事?”
成亲王妃非但没有坐下,反而往前走了一步:“弟妹,我有件大事求你,你务必要帮我这一回。”
我凭什么又要帮你啊?桃华忍不住腹诽了一句,勉强扯一下嘴角:“二嫂,我不过一介女流,能做得了什么大事。二嫂不妨说说看,我能帮的就帮,帮不上的,也实在没有办法。”现在她宁愿自黑,也不想听成亲王妃的恭维了。
成亲王妃两眼发亮:“弟妹,这事你准能帮得上,也只有你能帮上了!”
“到底是什么事?”桃华有些头痛地问。
果然,成亲王妃的回答简直是石破天惊:“弟妹,你把旭哥儿过继给我吧!”
☆、第246章 谋划
成亲王妃这句话一说出来,整个客厅顿时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玉竹在后头情不自禁地张开了嘴巴,却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来——这说的是什么,要过继旭哥儿?这可是王爷和王妃的长子,到目前为止还是独子呢!
连桃华都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亲王妃说什么?”
“把旭哥儿过继给我们成亲王府!”成亲王妃却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激动地道,“弟妹,四弟不过是郡王,旭哥儿将来最多也就是承郡王爵。可我们王府却是亲王,若是他过继过来,将来承的就是亲王爵啊!”
桃华的脸唰地沉了下来:“我看亲王妃是急糊涂了。旭哥儿可是我和王爷唯一的儿子。”至少目前是唯一的。
成亲王妃急切地道:“弟妹,你还年轻,能生一个就能生第二个,旭哥儿过继给我,你可以再生啊!”
大哥儿死后,成亲王府就像被抽了脊梁骨似的,半点生气都没有了。
老实说,就是成亲王死,王府都没这么跟个坟墓似的死寂。因为那时候还有大哥儿,成亲王死了,他就是新的成亲王,王爵延续,亲王府的尊荣自然也就能延续,能保住所有的人富贵安享。
然而现在大哥儿也死了,且他死后成亲王再无子嗣,亲王府绝嗣了!如此一来,这爵位还有谁继承?等爵位没了,成亲王府还算个什么,王府里的人又算个什么呢?
成亲王妃第一次觉得有些后悔了——若是当时她留下胡侧妃腹中那个孩儿,至少现在还有一线希望,只要生下儿子,她握在手里,就等于握住了整个王府。可是现在……
如今想要保住成亲王府,就只能过继了。成亲王妃曾经想过上表过继自己的侄儿,但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若是什么没根基的人家,或许也就胡乱过继一个,只要坟上香火不断就是了。可这是皇家!皇家血脉岂容混淆?过继她的侄儿,皇帝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可若是过继成亲王的侄子,又让她过继谁呢?皇帝那里只有一个晖哥儿,别说皇子一般不会出继,就算能出继,皇帝年过三十才得这么一个独子,将来那是要登大宝的,谁会过继到一个亲王之家?算来算去,就只有安郡王府的旭哥儿是合适人选了。
成亲王妃知道旭哥儿如今也是安郡王府的宝贝,可毕竟沈数和桃华还年轻,将来有的是机会生儿子。再者她现在拿出来的筹码可是亲王!亲王品级尚高于郡王,桃华就算为了儿子的前途着想,也应该答应过继的不是吗?
须知爵位只有一个,就算是郡王府,长子能承王爵,次子以下就只能得个镇国将军了,之后就要代代降爵,直至降无可降,成为普通宗室。可若是旭哥儿过继出来,至少桃华的第二个儿子就能承了郡王爵啊。这一下子有利于两个儿子的事儿,桃华为什么不做?
桃华听成亲王妃这一番滔滔不绝,只觉得又是可气又是可笑。成亲王妃这番生意经倒是没错,可惜,她只在算计利益了。这样的人,桃华怎么可能把旭哥儿交给她,那会教导出个什么来?
“亲王妃请回吧。别说如今我和王爷只得旭哥儿一个,就算后头再有子女,也断不会出继的。”桃华说罢,直接站起身来就走,一句话都不想再跟成亲王妃多说了。
“弟妹!”成亲王妃伸手想拦,被薄荷横眉竖眼地挡住了:“亲王妃请回吧,我们王妃今儿刚从种痘处回来,要歇息了。”
“弟妹,你再想想!”成亲王妃也知道现在是求人的事儿,并不敢硬闯,只好冲着桃华的背影又大声喊了一句,这才悻悻地走了。
桃华包着一肚子气回到自己院里,恨得又换了一身衣裳才去看旭哥儿:“把这套拿去洗!别沾了晦气!”
玉竹答应一声,抱着衣裳就跑了,桃华这才觉得气平了一点儿,等走到厢房门外,听见旭哥儿咯咯的笑声,剩下的那些气恼也就都消散了——成亲王妃痴人说梦,就让她做白日梦去吧,早晚要醒的。
这件事儿,桃华没跟沈数提,一则怕他生气,二则也是没顾得上,朝廷上这一番狗咬狗的混战还没结束,皇帝那边先提出了重开春闱。
虽然副主考至今还在大牢里关着没定下罪名,关于受贿舞弊一事究竟是否牵扯于阁老也没有定论,但皇帝提出重开春闱,让举子们另考,就等于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他是认为副主考有舞弊行为的,而且还不止是夹带几名考生的事儿,所以必须重考。
重考可不是件小事,尤其距离春闱发榜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有些落榜的考生已经黯然离京,现在还得再赶回来,可折腾着呢。
不过朝廷这边将重开春闱的时间定在了七月,让已经返乡的举子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回头。且朝廷这边也要重选主考,再拟考题,也需要时间呢。
只是这次再选主考,于党的人就骤然减少了,而太后在宫里也突然病倒,只得传于阁老夫人进宫探视。
寿仙宫里一股子浓重的药味,从今年正朔开始,太后的药就没有断过,不知是不是被药味熏得太久,整座寿仙宫都似乎被这苦味儿渗透了,连砖缝里都透着股子药味。
虽是盛夏,寿仙宫里却有两座大冰山散发着凉气,将暑气完全拒于门窗之外。无论是谁,若是从外头走进来,无不觉得沁凉入心,通体舒泰。
但寿仙宫里坐着的人,却丝毫感觉不到这份惬意,反而都觉得心里焦躁,仿佛揣了团火似的。
“皇上这是已经不信任阁老了。”于阁老夫人于夏日之中坐着马车过来,也是闷出一头汗来,一边说着话,一边忍不住就用帕子抹着额头,“阁老的意思,实在是不得不防了。娘娘无孕之事,阁老已经查明,八成是真的……”
“果然……”太后的眼睛微微眯起来,“十几年了,他是早就防着我们啊。”
于阁老夫人低声道:“怕是当年皇长子妃的事儿,皇上知道了……”
“若是知道,他不会还这般宠爱袁氏。”太后摇摇头,“当初那碗药,可是袁氏端给夏氏的。依我看,他也并不知实情,只是猜测是我们做的罢了。也罢,这也没什么两样了。阁老是什么打算?”
“阁老说,娘娘手里须有个皇子,还得是于家血脉。”
太后皱了皱眉:“这时候再送人进来,皇上也不会要。皇后那里,更是休想了。”现在皇帝初一十五去皇后处,那真是盖被纯睡觉,根本就不再碰皇后了。
于阁老夫人压低声音:“阁老说,只要外人都说是于家血脉就行了。”
“借腹生子?”太后听了这句话,眉毛也没动一下,显然心里也早就有这个打算了,“这也不易,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
若是皇帝跟皇后还行房,那这事当然好办。若是皇帝是个糊涂的,用点什么酒啊香的催一催,再换个人来,也能糊弄过去。无奈皇帝精明,而皇后偏偏办起事来根本不教人放心,说得难听点儿,她连撩拨皇帝都干不好,这事儿放在她这里,就更难办了。
于阁老夫人沉默良久,终于低声道:“阁老说,遗腹生子,也是一样……”
遗腹子,指的是丈夫死时还在妻子腹中尚未生出来的孩子,于阁老说这话,那等于是在说要皇帝死了。纵然于阁老夫人一路上都反复准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仍旧胆战心惊。
太后的眉梢也终于跳了一下:“竟至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