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正是陛下心中郁郁寡欢的原因。
如何平衡朝堂和陛下的关系,几乎是一个无解的命题,楚青澜对此感到十分头疼。
案子发生的时候,恰巧是休息日当天,难得不用早起的学生们,大多还在睡觉,梅长歌也不例外。
说是案子,其实不太准确,因为它并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案情,只有一个大致模糊的概况。
贾华清是就读于户部院的学生,由于入学考试的成绩不是很好,生怕不能从国子监顺利结束学业,因此常常苦读到天亮,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案件的第一发现人。
能够有幸就读于国子监的,都是天之骄子,出了案子,刑部不敢怠慢,久未露面的京兆牧石安楠,居然亲自到场,可见其重视程度之深。
“我一整夜都没睡,眼看着快天亮了,学院食堂应该已经开门了,所以想着,干脆吃了早饭,再回屋睡一下好了。”贾华清一脸茫然的说道,“其实我也不是故意的,只是昨夜曾听见一声闷响,当时我有些犯困,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在做梦,故而没有出门查看。”
“早上走到这里的时候,我正好想起此事,于是过来随便看了一眼,就看到了地上的这滩血。”贾华清摸了摸脑袋,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我是今日的值班老师,听了贾华清的汇报,我立刻来到现场,敲响集合钟声,以便查看学生有无失踪情况。”齐飞在国子监执教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惊慌中仍是按着条款按部就班的走着流程,已是非常不易。
“经查,失踪的学生,名叫彭才英,是今年刚入学的学生。”齐飞仔细回想了一下,方道,“房间被褥整齐,没有挣扎的痕迹。”
“有同住的学生吗?”石安楠冷冷的问道。
“有一个。”齐飞点点头,接着说道,“他是京城人士,今天又是休息日,所以昨日下课以后,便回了位于城郊的家中。”
“我们已经派人去请了。”
“最后一次见到彭才英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石安楠年纪大了,站立的时间长了,明显有些体力不支,却仍是勉力坚持道。
“昨天下课点名时,还在的。”齐飞很肯定的说道。
“先定个失踪案吧。”石安楠为难的说道,“且不说地上的血,到底是不是人血,即便是,这些血,也没有达到致死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其真的已经死亡,所以只能当作失踪案来调查了。”
梅长歌站在一旁,将他们几人间的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绝大多数的罪犯,都有重返案发现场,以及积极参与案件调查的喜好,按理说这种草率的问讯方式,是不符合调查取证的一般行为准则的,但这是在大秦,没有案件保密的意识,也是可以理解的。
比起现代动辄二三十层的高层建筑,国子监的宿舍楼,简直是一股别样的清流。
它的层高,大约在四米左右,至多两层,最高处不足十米。
从理论上说,这样的高度,即便当真是不小心失足**,致死率肯定不是百分百的。
“小姐,你到底在看什么啊?”素衣颤巍巍的问道,“难道你不害怕吗?”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如果凶手可以悄无声息的将人带走,那么为何要用如此花哨的手段呢?”梅长歌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可是我听方才那位大人说了,他分明说,这很可能只是一场意外啊。”素衣疑惑不解的问道。
“不会,这事没有那么简单。”梅长歌轻轻的摇了摇头,叹息道,“希望别是连环杀人案就好。”
第一百四十七章 凭空出现的尸体
历来平静安宁的国子监校园,因了彭才英失踪一案的缘故,瞬间蒙上了一层阴霾。
陛下对这件事,表示了高度的关切,甚至不惜调用宫中禁军亲自驻扎,以保障学生们的人身安全。
当晚,叶缺得了消息,过来询问梅长歌,是否需要暗中护卫,被她一口给否了。
梅长歌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说道,“禁军是拱卫京师的最后一支有生力量,如果连他们都不能信任的话,我们还能信任谁呢。”
可惜就在梅长歌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彭才英的尸体,便凭空出现在校园中,给了她一记响亮而清脆的的耳光。
之所以说是凭空,乃是由于凶手抛尸的时机,掌握的实在是太精了。是的,没错,就是精,梅长歌私以为,光用巧二字,绝不足以形容凶手的机敏。
凶手抛尸的时间,只有两班禁军交接的短短五分钟。
不得不说,凶手将抛尸地选在教学楼通往食堂的必经之路上,是一个极端冒险的行为。
彼时中午散学的钟声刚刚敲过,饥肠辘辘的学生们,顾不得其他,几乎是以饿狼扑食一般的速度,奔向食堂。
学生们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而凶手要做的,却有很多。
他必须冒着随时可能被人发现的风险,将一具沉重的尸体运至青石道上,然后再悄无声息的离开。
最重要的是,凶手必须将完成这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
这在梅长歌看来,其难度还是蛮大的。
尸体被学生发现后不久,石安楠便赶到了现场,只见他愁云惨淡的站了好一会儿,又和一旁陪同的萧良弼耳语了两句,然后莫名其的向着梅长歌所在的方向走来。
从石安楠的动作上看,原先的问话,应该只是想确定梅长歌所在的位置和长相,以免找错了人。
“梅小姐,我想找你借个人。”石安楠语意深重的说道。
“石大人是想问我要叶缺?”梅长歌几乎是立刻,便领悟了石安楠话中的意思。
“叶缺如今是梅小姐的家奴,我们自然不能越俎代庖。”石安楠点点头,异常客气的说道。
“素衣,去梅府请叶缺过来。”梅长歌配合的说道。
“石大人,方便让我过去看看情况吗?”梅长歌礼貌的询问道。
“可以。”
不得不说,身份地位这种东西,在有些时候,还是很有用的。
比如现在,即便石安楠并不是很乐意梅长歌参与到案件的调查中来,因为这会让他和他的手下们,显得很无能,但石安楠终究也只是皱了皱眉头,无奈的表示同意。
其实和绝大多数热衷于追逐破案过程的狂热分子不同,梅长歌对侦破案件,没有什么过分的热情。她既不认为死者的死是对她的某种挑战,也不觉得乖张古怪的凶手,对她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
如果可能,梅长歌其实更希望,她的余生,可以不必参与这些事情,而能够作为一个普通人,简简单单的活着。
毫无疑问,青石道是一种很糟糕的记录载体,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很难留下凶手的活动轨迹。再加上京中这些天干燥无雨,连泥土都已经裂出了一道道的沟壑,恐怕纵使凶手有意为之,也不见得能在短时间内,在上面留下痕迹,更别提凶手不是傻子了。
------题外话------
我发现这人呐,就是不能反思过去,一反思吧,就容易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哎,心情突然就变得沉重起来~
第一百四十八章 是嫌疑人吗?
死者彭才英,以下三学入读国子监,家庭条件应该不是很好,梅长歌认为,基本可以排除掉谋财害命的可能性。
毕竟,上三学的宿舍,与彭才英所在的宿舍楼,仅有一墙之隔,那里随便抓一个学生出来,所能得到的金钱和关注度,都会远超死者。
“这是……”
为了保护死者最后的尊严,衙役们初到现场,便以白色麻布覆盖尸体表面,如今裸露在外的,只有彭才英的右胳膊。
让梅长歌感到惊诧的,除了过于苍白晦暗的肤色外,还有一条极深极长的割痕。
根据对尸体僵硬程度的直观判断,彭才英的实际死亡时间,据此至少相隔五个时辰以上。当然,准确的死亡时间判定,还要根据叶缺的验尸结果,重新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整个抛尸现场,干净的如同一张白纸。
没有足迹,没有血迹,没有毛发,甚至,连一片不小心飘落的枯黄树叶,都是不复存在的。
从石安楠脸上焦灼不安以及翘首以盼的表情来看,梅长歌敢拍着胸脯打包票,他一定是将叶缺视为那个能将他救出火海的超人英雄。
然而叶缺并不是万能的,他的出现,并不能挽救石安楠在案发现场,痕迹检验方面的一无所获。
现在,梅长歌只希望,在叶缺完成常规尸检后,能够获得哪怕一点,关于案情的蛛丝马迹,也好过如今一筹莫展的局面。
尸体被暂且安置在京兆尹府,时隔多日,梅长歌再次见到京兆尹姚木,心中不免有些异样的感觉。
其实梅长歌本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说到底,那件事也不是姚木一个人的错。可他不是低着头,直勾勾的望着地面,就是左看右看,一幅心虚的不得了的样子,倒让梅长歌也不由自主的别扭了起来。
趁着叶缺验尸的当口,几个和此案有关联的大人们,连同梅长歌一起,坐到了京兆尹平日为接待访客而设的待客厅。
此时正值饭点,姚木为这几位准备了尚算精致可口的餐食,可惜无人领情,只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案情。唯独梅长歌,画风格外清奇,独自盛了碗饭,又扒了些蔬菜排骨,一个人默默的躲在角落里,吃得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