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只好客客气气的,将梅思远送回车上,再叮嘱手下看管得要更加严密一点。
众人为了梅思远的事,鸡飞狗跳的闹了好一会儿,耽误了不少时间,于是决定,由蒙越即刻带队,前往叶家村,而让林氏领着另外一队,留在相对安全的队伍里,主持大局。
林氏坐立难安的等到深夜子时,非但没有等到关于楚青澜的任何消息,反而等来了一群实弹,想要她命的平州正规军。
初时林氏还想为大家辩解两句,谎称梅长歌舟车劳顿,再加上水土不服,身体有些不适,准备在此休整一日,明天再继续上路。
不料对方似乎早有准备,根本不听她的解释,张口闭口,三句话不离楚青澜。
“你让五皇子出来见我。”梅鸣大义凛然的说道,“我现在怀疑你欲对五皇子图谋不轨,试图挟皇子以令李氏,否则你为什么不敢让五皇子出来见我。”
林氏听了这话,心中先是觉得一阵好笑,而后便感到阵阵荒凉清冷,她的夫君,她两个孩子的父亲,就是这样死在他们的手中,死了都得不到安宁的吗?
好死不死,梅思远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口不择言的想要打个圆场,“五皇子根本不在这里,我竟不知挟皇子以令李氏这话要从何说起。”
梅鸣此番前来,原本是带了些许试探之意。
虽然这些年,楚青澜在朝中一直势单力薄,也不受陛下恩**,但他毕竟是陛下亲生,和李恒的身份悬殊,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不能一击即中,留了活口出去,怕是要祸连九族的。
梅鸣肯定是怕死的,所以他其实并不赞同今夜针对楚青澜的行动,但放眼平州官场,数他犯的事最多。
犯的事情多了,被人捏住小辫子要挟恐吓的机会,自然也就要比旁人更多一些,横竖是个“死”字,梅鸣把心一横,暗道,去他娘的,黄泉路上,拉几个垫背的,总比孤身一人上路要强。
梅思远还想再说些什么,来挽回眼下剑拔**张的局势,但林氏脑子显然比梅思远要清醒的多。
林氏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了好一会儿,又联想到梅思远下午那会不同寻常的举动,心中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语调悠悠的问道,“梅大人,此处离平州尚有四日脚程,你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在我们身后的呢?”
------题外话------
二更时间在23:00,大家记得来刷哟~
第九十七章 孤军奋战(二更)
林氏这句话,简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梅思远在朝堂上混了这么些年,脑子里多少还是装了些干货的,并不全是浆糊。
“梅鸣,你……”梅思远结巴了半天,到底一个字也没说出口。
梅长歌临走前,三令五申,让他老老实实的呆在马车里,千万不要做任何决定,可他非是不听啊,就要说,就要说。
不仅要到处说,还要和本案头号嫌疑人说,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通风报信的是他梅思远,不是旁的什么人,他有何脸面,去为自己申辩。
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已然撕破脸了,剩下的,就真的没啥可聊的了。
谈判永远是基于,可以进行利益的情况下。
现在是有人要杀你,而你坚决不愿意被人杀,那还能说点啥不能?
显然是不能的!
即便梅长歌在现场,她所能做的,也只有一件事。
操刀子干吧,那还能咋滴?
“叔父……”动手前,梅鸣虚情假意的问道,“要不要到我这边来,我保你无事。”
“你给我滚犊子。”梅思远怒不可遏的说道,“我是你哪门子叔父。”
梅思远现在真可谓愤怒到了极点,我好心好意的想带你一起飞黄腾达,你却成天变着法子想要我的命,这换了谁,心里都不能平衡,更别说向来自视甚高的尚书令大人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无情了。”梅鸣端坐于马背之上,颐指气使的说道,“杀了他们,咱们才能有活路,才能有金子。”
“杀!杀!杀!”众人齐声高呼,声震如雷,乍看上去,颇有些气势。
平心而论,梅鸣此番带来诛杀梅思远的人,战力勉强还算可以,到底是为国守城的平州正规军,虽然比不上楚青澜亲手**出来的护卫,但也绝非是叶家村那等乌合之众可比。
他们胜就胜在人数众多,即便是蝼蚁,只要数量足够,亦可拖垮万里长城,更何况他们的力量,比蝼蚁要大得多。
无论情况如何危急,林氏始终想着,到底是要放手一搏的,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光等着束手就擒吧。
温热的血珠四处飞溅,一条条人命被上苍收割,不比硝烟弥漫的战场更加仁慈。
林氏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淡淡扫过梅鸣。
敌众我寡,擒贼先擒王,她想试一试。
梅鸣现在的心情,其实是很矛盾的,他不想杀当朝尚书令,更不想杀出身陇西李氏的五皇子。
倘若他当真能够成事,那么,泱泱江湖,浩浩朝堂,究竟哪一处,会成为他最后的葬身之地,梅鸣真的是不知道。
但如果他今夜这战输了呢?
那会怎样?
会马上就死,还是会成为阶下囚,梅鸣甚至连想都不敢去想。
生死存亡关头,梅思远脑中灵光一现,他现在脑海中只有一个坚定而决绝的念头,他要活下去,他一定要!
他那么不容易才当上尚书令,一呼百应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呢,如何舍得去投胎?
“等……等一等……”梅思远抱着头,一蹦一跳的窜到前面,高声叫道,“我有个好办法。”
“不……需要……杀人……”梅思远抱着头,望着悬停在头顶的那柄长剑,大口大口的喘息道,“不要……杀我……我投降……我投降……”
那长剑血色深重,由于浸染了无数人的鲜血,因而变得不那么的光彩熠熠,只剑锋处一抹寒光闪过,晃得梅思远两眼生疼。
林氏这会挂了彩,鲜血顺着剑柄慢慢往下滑落,最终滴在身前的地面上,泅染开一树赤色梅花。
听到梅思远声嘶力竭的求饶声,林氏不免有些心神恍惚,她以手拄剑,后背靠在树上,心中略略有些绝望。
看来今天是要折在此地了,只是可惜孩子们尚未成年,便要失去双亲,好在公婆牢靠,父母仍然健在,也算无悔吧。
“什么办法?”梅鸣高举左手,示意众人停手,自己则俯下身子,饶有兴致的望着梅思远。
“说白了,你并不想杀人。”梅思远闻言,心中一喜,便要说话,怎奈岁数大了,腿脚本就不利索,如今又受了惊吓,一口气憋得满脸通红,许久方道,“你们只是想要解决问题。”
“我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梅思远双手扶住膝盖,仰着头,艰难的说道。
“怎么解决?”诚然,梅思远的话,很好的戳中了梅鸣的内心,他身体越伏越低,做出一副随时准备倾听的表情。
“我们跟你走,做你的人质。”梅思远站起身,直视着梅鸣的眼眸,沉声说道。
“那有什么用?”梅鸣面露不悦,脸上渐生狠戾之色,显然觉得,梅思远是在拖延时间,妄想等待救援。
“楚青澜去了叶家村,蒙越也去了。”梅思远急促的说道,“你能保证,你一定能抓住他们吗?”
“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个后手呢?”梅思远挺直了身子,想表现的尽量有底气一点,“我是梅长歌的亲生父亲,她是李恒的发妻,于情于理,楚青澜都不可能坐视不理,眼睁睁看着我们去死。”
梅鸣眯着眼,仔细琢磨了一会,神色渐缓,却仍是滴水不漏的说道,“那又如何?”
“我与她有杀夫之仇。”梅鸣遥遥举鞭,指向林氏的方向,“叔父,你竟觉得,她能站在我这边?”
“你不需要说服她。”眼下,梅思远已经一只脚踩在鬼门关上,脑子突然就那么毫无征兆的变得清明了。
“你需要说服的,只有楚青澜一人。”
“此话怎讲?”梅鸣兴致勃勃的问道。
“我是当朝尚书令,楚青澜是陛下亲生,我们来此,是奉陛下之命,调查平州刺史被杀案。”梅思远义正言辞的说道,“我们当中,只要有任何一人,不能如约回到京城,陛下无论如何,都会派人彻查此案。”
“到时候,大批人马蜂拥而至,叶家村的秘密,你同样守不住。”梅思远说了两句,越说越顺溜,身为大秦宰辅的自信心,又重新回来了。
“梅鸣,你有信心,或者说,你的部下们有信心,再诛杀一次陛下亲派的调查组吗?”梅思远眸色渐深,厉声斥道,“梅鸣,你想做什么?”
“你是想效仿当年五王,犯上作乱吗?”
“你也不想想,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你有没有这个手段?”
“不,梅鸣,你甚至连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竟也敢行,如此悖逆之事吗?”
梅思远说这些话的时候,语调稍稍提高,故意让周围的兵士们听见他的这番话。
一迭声的质疑和反问,步步逼近的脚步,无一不在拷问梅鸣本就飘摇不定的内心,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的,向着梅思远的话,慢慢靠拢。
“可是……楚……五皇子,怎么会……”梅鸣犹疑的说道。
“你拿我们,去证据。”梅思远清了清嗓子,缓缓的说道,“人证,物证,只要你们想要的,一切有可能会威胁到你们的证据,都可以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