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燕七雪)


“所以小七儿你看……”村长大伯絮絮叨叨地解释着自己的目的,再次让方小福动容。
按常理说,村里出了位公主,作为村长就算想要更多福利都能理解,毕竟他也不是为自己在讨好处,他是为整个村子着想。
但是这位村长,却在为他的整个村子着想的同时,也没忽略老方家和她的感受。
他要的只是一个更长时间的基本保障,而不是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的虚荣感,也不想让整个村子理所当然去吃定了老方家。
“大伯想法长远,小七儿佩服。”方小福起身福了福,表示她的敬意。作为一村之长,村长大伯的品德和道义,她是一直很敬佩的。
这种人也值得全村人去信赖。
“其实在回程的路上,我就已经想了四个新款手袋,也已经教给了彩霞、小秋、梦芸和玉雪,让她们过几天教会大家。”
“虽然如今坊间也有仿货,竞争大导致如意斋生意没有当初那么容易,但商机依然还在,毕竟在款式上,依然是咱们夺得先机。”
“另外小马夹和宝宝棉衣虽然没什么赚头,但咱们常换款式,又是如意斋在卖,这市场价值还是有的。”
“至少三年内应该都有机会。”方小福微笑着说起自己的打算,其实她也是早有考虑的,毕竟以后她也不住方山村,总想先把村人的未来经济项目安顿好。
“不过现在入夏快了,可以先从薄款小马夹做起,入秋之后就加棉做厚款。就算是增加以前做过的旧款,也一样有市场。”
“这衣裳旧了、破了总要换新,换新换的是布料子,又不一定非得换款式。换款式只是挑动有钱人追求新式样而保障价值罢了。”
村长大伯没想到小七儿已经考虑了这么多,心里欢喜欣慰,哪里还接得上话来?
“芹香嫂子如今应该能抽些空闲出来吧?大伯不妨再挑五个年轻媳妇子出来,组成六个小管事,以后也需要她们自己去完成这方面的事情。”
“明天让袁婶子带着她们去祥记挑布料子和针线,回来就先学第一款,再教下去。这几天我们都还在村里,我会多琢磨几款出来教会她们。”
“不过我想,这些年大家都是依靠着我做出来的款式在做事,不知道平日有没有自己琢磨一些不同的样子呢?”
“针法、裁剪都是大家做熟的,又看了我这么多个布样子,不管是手袋也好,小马夹也好,宝宝棉衣也好,其实略作改变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如果大家能做出这方面的尝试,就算以后我不在村里,也不用担心没活儿。但要提醒的是,不要将新样子突然做出许多来。”
“要提前做好一个送给如意斋,如果如意斋同意,再做就稳妥一些。”毕竟这些妇人虽然勤劳,还是习惯代代相传,在创新上思路保守了一点。
村长大伯听得连连点头,喜道:“是这个理儿,是这个理儿。”
“就算手袋和小马夹、宝宝棉衣不好做了,不还有小玩偶那些呢。”方小福想了想又说道。
“我能琢磨着做出大小不同的小狗、小猪、小兔,大家做熟了也能做出小猫、小猴、小马、小驴。”
“就是小猪还能做出不同的形状和模样来,只要像,又有可爱有趣的特色。能哄孩子们和那些小闺女们喜欢,不就有价值了嘛。”
村长大伯突然在身上摸了摸,竟摸出一本小册子和一小截炭笔,当着方小福的面就开始认真地做起记录来。
方小福嘴角轻撇,想要笑却又忍住了。这样认真的村长大伯,她都不好意思笑他。
方小福端起小秋送过来的茶慢慢喝了两口,等村长大伯写得差不多了,这才又说起村里继续做反季菜的事情。
就算没有烧烤,光反季菜就很有市场了,尤其还有方家的食府、食楼是收货商呢,根本不愁没销路。
等村长大伯喜滋滋地离开,方子湛也找了过来。

  ☆、1474.第1474章 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

当天晚上,方小福就把这些日子慢慢积累起来的手袋和小马夹、宝宝棉衣的新款框架图拿了出来,看了看,又开始琢磨新的款式。
自从长篇的书稿《落日英雄梦》和画册《大脸猫和蓝皮鼠的江湖游记》完成后,她就没有再出过需要一直赶着连载的作品了。
“公子羽”如今是方子湛在用,画册她也只出过两部相对而言短了许多的《千家诗图本》和体育竞技类作品。
后来为了给长乐先生画画,也花了不少时间。毕竟给一代名儒画画,可不是由着自己想法来的,还要先学习人家的著作,理解了意思才能构图的。
再加上和哥哥合伙的生意,她一直很忙,什么蛋糕方子、衣饰设计图那些,反而靠边儿了许多。今年还没画几张呢。
这次回来的路上她和方子湛就商量过了,先把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几座村子的财路安排好,不说天下第一村,至少在未来能过得安稳一点。
村里出了个公主也不能白出不是?
第二天吃了早饭,方杨氏和方刘氏去河边洗衣裳,彩云在厨房里洗碗。
方小福就把媛儿和赵安瑶叫到隔壁屋里,也就是方子元和赵安瑶刚搬走的她原来的那间屋,开始教她们第二款小马夹。
第一款早就在路上教给袁三娘和林、祝两家妇人还有唐彩、唐雪了。她的打算就是小姐妹去教手袋,这些人教小马夹,两边可以同时开始。
今天袁三娘带着村长大伯挑选出来的六个管事媳妇子去镇上学习选布料子和针线,也算是让李掌柜认识一下新的管事吧。
毕竟以前都是方家的妯娌们负责的。
而大杂院里,林、祝两家的妇人和唐彩、唐雪已经开始分批教村里妇人新的款式了,这样也不耽搁。
毕竟今天教了自家村里,明天还要去大刘村呢。为了方便省事,方小福昨天就和季家、石家说好了,明天派出代表到五子丘集中学习。
方小福是觉得,做了这么久还不掌握些诀窍,让自己的人累个半死,是一件很失败的管事事件。
总要从未知领域摸索到最适合稳妥的有利办法,让事情更好更便捷完成的。
等方杨氏和方刘氏晾好衣裳,也过来学习。方小福教给她们的却是第三款,半上午时两个堂婶娘也过来了,方小福再教她们第四款。
这是目前为止她能拿出来的新款,后天就由大家过去教,选出来的六个媳妇子,每人在熟悉第一款的基础上,再各掌握一个新款,这样就有五个款。
但是第一款是六人都要找袁三娘学的,因此可以撇开不算,要让六人各掌握一款,就还差两款。
按一年做一到两个款,又分厚薄款来完成,这里总共七款足够满足三年稳稳的赚头了。再加上稍后她决定把宝宝棉衣教给杨家五个舅娘。
不与小马夹新款掌握者重复,一方面也是保障了品种的熟悉程度。
另外关于赚头归谁的问题,她还没有跟村长大伯说。按照惯例,方山村的归二爷家,石家坡的归姑婆家,大刘村的归外婆家,北季村的归季琛家。
但是不出意外的话,过完大端午节,他们就要离开青阳县了。
二爷家和姑婆家都不再需要这笔赚头,而且姑婆家如今在京城也开起了铺子,虽然不多,总有赚头。
二爷家如今是跟着老方家一起走的,方小福也早就把田地庄子的利益分配了过去,并且和方子湛商量过,准备在京城把五子丘作坊的分号开起来。
到时这些项目都是要人去管的,堂叔、舅舅、小姨父都有赚头保障,至于爹,也不怕没事情做,这些加工作坊项目多的是。
也不怪她想要把五子丘分号搬到京城去,除了二爷家必须搬,姑婆家肯定搬,就连刘家也决定跟着他们走。
其他人还好,就是小兄弟们吵着不想和方家、石家同窗分开,想要在京城里过年、看花灯,想要同湛表哥、小七儿姐四处游山玩水、增长见闻。
长辈大人们到是有些不舍得农家过惯的生活,熟悉的村子,但为了子孙有更好的发展,也愿意让他们去更大更好的地方生活,见见世面。
在农家,他们最熟悉的是庄稼、是田野、是牛是猪……但到了京城他们才知道,和人打交道不会比读书容易。
因此,作为长辈还是希望孩子们有个更好的出路。他们决定搬,王秋和爹王严明商量了一下,也决定搬。
他们本来就是外地搬来的,虽然在大刘村扎了根,但为了三个不舍得与方小福分开的闺女,也为了将来闺女有个好归宿,他们决定去京城。
到不是要三个闺女能嫁入大户人家,而是希望她们跟在方小福身边多学多见世面,将来哪怕是嫁入农家,也能多些见识,多些掌家的本事。
女子嫁入夫家即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若没有生儿子还要遭到婆婆嫌弃甚至伤害,刘云欢和王秋都深有同感,因此他们不想自己的闺女将来面临这样的境遇。
方小福在他们心目中先是因为少来往而印象不深,而她留给他们的印象就是聪明能干、伶俐强势、进退有度、处事明白。
难得的是,这样优秀的女子还懂得媳妇之道,孝顺懂事、知礼识趣,不论老少都喜欢她。小梅、小菊、小荷跟在她身边若能学得皮毛,也够她们受用一生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