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皇后,朕是你的真桃花 (硕鼠猛于虎)


只是卢膳起兵造反时是秋季,大批的粮食来不及收割,都烂在了田里,等铁狼军走后,这些百姓再回来,面对的却是颗粒无收的窘境。没有食物,没有官府管理,饥饿的贫民纷纷拿起锄头镰刀涌向大户,他们抢完粮食还不够,又将大户人家的女眷淫遍,男子杀光,甚至连幼童都不放过,所造成的伤害比铁狼军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邱敏和沐泽一路行来,到处都可以看到杀人越货的劫匪、纵火行凶的恶徒。幸而崔道远的士兵都是百战之士,倒是没有人敢打他们的主意。
马车从烧焦的残埂断壁间穿过,时不时能看见几具尸骨暴露于荒野中,被乌鸦啄食。沐泽偎依在邱敏怀里,不解地问道:“邱敏,铁狼军是胡人,所以他们残杀汉人。可是为什么汉人也要残杀汉人?难道这些汉人也跟胡人一样坏吗?”
邱敏来自后世,并没有这个时代民族对立的观念,她想了想,才道:“坏的不是胡人,也不是汉人,坏的是人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和贪婪,就会滋生黑暗。其实,胡人虽然文化跟我们不同,但他们当中还是普通的良善百姓居多。他们会跟着野心勃勃的卢膳造反,也许是因为受了汉人统治者不公正的对待。我听说,我朝开国名将阿史那度和契苾何力都是胡人,还有卢膳造反时,不少胡人将领不愿意跟他一起造反,结果都被卢膳杀了。所以胡人当中,还有很多是忠于大祈的,我想,只要朝廷能善待胡人百姓,相信他们也不愿意提着脑袋造反,日后自然能够胡汉一家……”
时间一天天过去,等进了巴蜀地界后,世道太平了许多。
巴蜀之地富庶,从秦起就是重要的粮食供给基地,且蜀地人口众多,占住此地可以聚集兵源,为将来反攻长安做好准备。加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依凭此地天险,易守难攻。有这种种好处,也难怪长安被攻破后,太昌帝要选择西逃。
他们逃离长安的时候,还是秋季,等进了蜀地,已经是冬季了。川蜀地区是盆地地形,四周都是山,阻挡了从北方西伯利亚地区刮来的寒风,即使入冬,也不似北地那般寒冷。
沐泽靠在邱敏的怀里,听她讲了一些蜀地的山川地理,气候物产以及历史文化,他看着邱敏比他大不了几岁的脸,有一些征愣。这一路走来,他从邱敏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但随着他懂得越多,他就越觉得吃惊,明明听栾安说,邱敏和他一样,从小在宫中长大,为何她就能懂得这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行人离成都越来越近,然而崔道远到了梓潼县后却停下不再前进。邱敏不解其意,但崔道远行事稳健,自有其道理,便也泰然处之,甚至拘着沐泽不让他去问崔道远。
凡有能力的人,心气都高,沐泽若要用此人,就要表现出对他的绝对信任,若事事过问反显得心有猜忌,这大事还未成,就在自己人内部先留下罅隙,自然不美。
入了城,崔道远买了一户院子让沐泽住进去。这院子外表看起来普通,但内部布置精巧,设施一应齐全,崔道远又采买了丫头婆子来伺候,对沐泽没有一丝一毫怠慢。
过了半个多月,成都方面传来消息:奸相林海升已被处斩。有趣的是,求皇帝下令处斩林海升的人,居然是林贵妃。邱敏一时好奇,辗转从别人口中打听到事情的始末:
至太昌帝入蜀后,大批难民也跟着皇帝逃入川蜀地区。一下子来了这么的难民,就算川蜀物产丰富,这么多难民一时也接济不过来,大多数难民过得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甚至这大批的难民还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难民们个个心有怨言,他们原本在自己的家乡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如今却要背井离乡吃不饱饭。当地百姓也心有怨言,他们原本也生活富足,现在却要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别人!两方人都是怨声载道,最后难民和当地百姓联手闹事。闹事总该有个由头吧?这个由头就是林海升。
谁都知道叛将卢膳乃林海升一手提拔的将军,甚至每年为卢膳向朝廷讨要大量军饷。他这么不遗余力养着铁狼军,不过是为林氏培养自己的武装,没想到狼养大了,反而开始咬主子。此外渭水河畔林海升鼓动皇帝烧桥,导致大批百姓不能及时逃脱,被铁狼军残杀。
林海升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恶行昭昭,天理难容!
愤怒的百姓在一群太学生的带领下,聚集到成都行宫门口,要求诛杀奸相林海升。太昌帝害怕民变,急召官员商量对策,结果以崔国公为首的近半数文武官员,皆要求皇帝杀林海升以平民怨。须知太昌帝入蜀时只带了五千御林军,未来想反扑长安,还得从川蜀百姓中征兵,此时万万不可失了民心。皇帝本来怕杀了林海升,林贵妃那不好交代,还想找个借口缓一缓,没想到林贵妃听说此事,竟然主动出面,下跪请皇帝诛杀自己的亲哥哥。
邱敏咋舌,这林贵妃真是够狠的。林贵妃知道卢膳叛变,追查起来林海升肯定脱不了关系,等林海升伏诛,大臣们就该拿她开刀了。可她主动请皇帝诛杀林海升,和林氏一族撇清关系,别人反倒不好再追究她,毕竟她身处后宫,并没有直接干预朝堂,又是皇次子的生母。
邱敏琢磨着,等这场风波平息后,沐泽就该前往成都了吧。

  ☆、第14章

林海升伏诛后,崔国公上奏太昌帝,流落在外的皇长子已找到,请皇帝准许皇长子回宫。
太昌帝大为意外,他还以为这个被忘记带上的儿子已经死在叛军手中。林贵妃怒火中烧,她本以为沐泽已死,现在她的儿子是明正言顺的皇长子,没想到沐泽还活着!
崔国公一封奏折将不问政事的钱太后“惊动”。皇室血脉何等重要,太后亲口:崔国公找到的皇长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特命自己身边的总管太监海宁公公前往鉴别,还望陛下也派个大臣一同前往。太昌帝不好驳自个亲娘面子,只好亲点了礼部尚书殷士杰一同前往。钱太后又以安全为由,逼着皇帝加了三百余随行护卫,浩浩荡荡前往梓潼县接沐泽。
林贵妃恨得要死,看崔国公那笃定的样子,他找到的皇长子十有八玖是真的,而太后和崔国公两个也不知道是不是事先商量好了,一唱一和,搞得文武百官都开始注意起这位皇长子,要知道沐泽从前是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存在!现在太后却让皇帝派大臣和亲信太监,大张旗鼓地去接流落民间的皇长子回宫,这不等于在提醒所有人,大祈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是谁吗?
她这个婆婆本来是个不管事的,林贵妃以为只要不去招惹她就没事。她和皇后斗了十来年,从来没落过下风,结果闷声不响的钱太后一出手就戳她的心窝子,偏偏还合情合理让人反驳不得,林贵妃一口气堵在胸口,几乎快气晕过去。
太阳还没升起,寒风在料峭的枝头纠缠,枯叶凋零,苍凉了大地。
一道接着一道的铜锣声,将梓潼县的百姓从睡梦中惊醒。这铜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敲的,只有官老爷出门时,才会鸣锣开道。县老爷出门,鸣七下。知府大老爷出门,鸣九下。有心的百姓细数那锣声,呵,整整十一下!这可是朝廷派来的大官呐!
好奇之下,百姓们纷纷爬出温暖的被窝,走出家门查看。并不宽阔的长街尽头走来两列队伍,似有几百人之多,那些护卫个个盔甲鲜明,就连他们胯/下的骏马,那马饰看着都不像凡品。
这些百姓何曾见过这样大的阵势,一个个兴奋地站在道路两边观看,却见那长长的队伍进入一条小巷,把那本就不宽的巷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接着,一个穿着大红官袍的人同一位面白无须的男人一起走进巷子尽头的民居。围观的梓潼县百姓们还注意到一点:他们的县太爷此刻正恭恭敬敬地守在那间民居外面。
连县太爷都只能站在外面看大门,那户人家里住的该是多大的人物啊?
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殷士杰随同海宁公公刚刚步入院门,迎面走来一个年约十五、六岁,样貌普通的少年,虽然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那春风得意的劲头,却比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包承恩还更甚。殷士杰和海宁公公都是见多识广的人,一见这少年的面,就是知道对方是个小太监。
栾安走到那两人面前,先对着海宁公公行了一个平级间的礼:“这不是海公公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他从前在皇宫中干得是往各宫送水的活计,虽然宫里的贵人大多没见过,但贵人身边的大太监倒是都认得。
殷士杰见他先给海宁公公问安,而将他这个朝廷二品大员晾在一边,心中微有不快。
海宁公公似笑非笑地看着栾安,这个小太监刚才对他行的是平级间的礼,可他完全不记得宫里哪位主子身边有过这么一位总管太监。不过栾安自以为救过皇长子,等沐泽回宫后,他必然是皇长子身边的总管太监,所以才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跟海宁公公是同级。
海宁是钱太后身边的老人,皇宫里的起起落落见得多了,一眼就看出这小太监刚刚得志,正是猖狂的时候。若是以前,这些刚刚抱上大腿就开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东西,他必然要给他们些苦头吃,不过这些年他随着太后礼佛,凡事都看淡许多,如今倒也懒得跟栾安计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