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书之离题万里 (简梨)



墙壁都是都是千打垒的院墙,说来惭愧,周煄和莫愁两个人,居然连水泥都没发明出来,只是改进了一下黏土混合方式和铸砖的机器,勉强实现的机器化。周煄现在十分想念会数学的同事,数学才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啊,现在要是有个会理论的人,那么多能工巧匠,还把机器造不出来?

周煄现在就压迫这范骄,想让他能进化成这方面的人才。

“是不是太小了?”易云看了图纸道。结构、风格都挺好的,总感觉太小了,住不下一大家子。

“住五六口人不成问题啊。”周煄道。

“你呀,不是人人都和咱家一样人丁稀少,有些四世同堂的,一家至少二十口人,这还是普通人家,要是加上奴仆、雇工就更不得了。”易云笑道。

“这些房子都是给普通百姓住的,以户为单位,民间不是还有分家的习俗吗?最多三代同住,平民百姓,没那么多人。”周煄道,他这么设计有自己的用意,从地理位置上的藩篱隔断血缘的联系,选房子的时候也不会让一姓之人聚居,房屋一旦选定,十年内不允许调换。周煄要用这种方式,打破宗族的禁锢。

“百姓愿意吗?”易云对这个也不精通,她名义上是孤女,但也是生活在中上层的闺秀,爹死了马上就到了易北家中,物质条件从来都是最好的,也不了解最底层百姓的生活所需。

“自然愿意,这里返迁的都是活不下去的鳏寡孤独,有片瓦遮身已经念佛了,剩下的房屋我准备当成商品房卖,把郡守府、衙门、商会往那边一迁,再修一条商业街起来,自然就繁华了。”有了莫愁的大量财力支持,周煄可以把自己的想像都变成现实。

“商品房?又是个新鲜词,莫愁和你说的?”易云问道。

“是啊。”周煄甩锅道,“这些只是普通平民的房屋,还有针对富户设计的房屋,高门大户就不卖房子只卖地了,他们愿意怎么修怎么修。”

周煄把平民商品房收起来,把“别墅”图纸放在易云面前。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品级规制。什么品级的人住什么房子,像周煄这样的王爵,他想住小平房,别人还不敢给他住呢。

易云看了看图纸,放心道:“挺好的,看不出毛病。”

“既然你都说没问题了,那我就交给下面人论证修改了。”易云也曾督造过城墙,对建筑也是有了解的。当然,周煄给她看的目的倒不是靠她判断,只是在孕期找点事做,免得她产前抑郁。

等莫愁憋不出来图纸来求饶的时候,周煄已经把图纸修改完毕,准备动工了。

流水线作业就是快,那些士兵习惯服从命令,配合默契,一座三层小楼相互配合五天就能修完,都是早就浇筑好的模板像拼积木一样拼起来就是,房屋修好之后非常坚固,历经百年风雨不成问题。等到工匠们熟练了,一座房屋可以缩短到三天,许多小组同时动工,几乎是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月之内,整条街都修好了。

择吉日,周煄亲临揭匾,题名为“新街”的这一条街返迁的平民正式入住。这些人先前都是没有生活能力的流民、鳏寡孤独,现在能有新房子住,早就喜笑颜开的等着,发誓要给周煄立长生牌位。看着这些喜气洋洋的脸庞,周煄也是笑开了花。

旁人不断恭维周煄“慈悲”“爱民如子”“慷慨大方”,周煄看到的都是赋税啊、人口啊、钱啊!这些前期投资他不心疼,很快就会赚回来的。

在这轰隆得鞭炮声中,方溪出嫁的喜乐声淹没其中,没有激起半点儿波澜。周煄还是听易云说起,才知道方溪嫁人了。

“怎么没人通知我?”周煄诧异道,方尚志去前几天还在他跟前晃呢。

“估计是不好意思吧。”易云叹息一声,知道方溪存了不好的心思,夜宴过后第二天就送人回了方府,还派人敲打了几句,后续就没再过问,现在知道方溪嫁了,而且没找“王爷表哥”撑腰,易云又颇有些同情。夜宴之后方溪没有再上门方家人也没有上门致歉,好像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样,易云猜想这真的是方溪自作主张,方家人根本不知情。

“也不知道方家人是怎么想的,方姑娘何等品貌,居然嫁给金陵谢家皇商子弟。若是谢家子弟有莫愁一半的品貌,或者谢家有莫愁十分之一的身家也就算了,不过是这次跟在义弟背后喝汤的皇商,人才也不出众。方姑娘可是长女,她的婚事这样难看,底下的妹妹们怎么办?”易云皱眉道,其实方家人知情不知情都无所谓了,周煄肯定瞧不上他们。

“管他们呢。”周煄到现在都没查清楚方家是不是真的穷困到那个地步了,现在回想起来在方府遭遇的一切,周煄总觉得自己中计了,可惜没有证据。就算他们真的穷到那个地步,自己在这儿立着,他们要借钱救急自己难道会袖手旁观吗?宁愿用些旁门左道也不肯堂堂正正做人,周煄对这家人着实失望。靖安侯在世的时候,周煄一片尊崇之心,如今都被耗干净了。

“你就没点儿怜香惜玉的心,白跟你说了。”易云抱怨道。

我要真有这心,就该你跳脚了。周煄心里想着,嘴上没说,只喃喃附和道:

第112章 新生命诞生

封地两郡被惠王刮过一层,又让西蛮人洗劫过一次,基本是百废待兴的状态。现在想来当初太上皇这么慷慨把封地划给周煄,不一定受了徐子旭的“谗言”,原本这地方要赋税没赋税、要人口没人口,基本就等着周煄重建呢。

皇帝估计也清楚,想要重建,手段就那么几种,杀人立威、打散势力是最简单的。所以才那么痛快同意周煄在封地的措施,这么一想,周煄只觉得没人是傻子,别看自己好像威风八面,可一切仍在别人的预料之中。

周煄发觉无论什么时候,不管多么困难都是有贫有富,新街一出,小富之人开始准备买房入住,他们对带商铺的房子十分热衷,钱不够周煄也准备了配套措施,可以抵押拍卖老宅、田地借钱,纯王府信誉作保,利息低,不像高利贷那种利滚利。

当然,国人的储蓄习惯在那里,即便是利息再低,借钱的可没有几个,宁愿把房子、土地卖了,也不愿欠钱负债生活。

大富之人不会满足与那两楼一底的鸽子笼,消息灵通的知道纯王府还有后续一系列建设,他们吃不到大肉,跟在后面喝汤总不是问题吧,攒足了资金准备跟风投资。真正的大富大贵之人就更不必说了,流行很难动摇他们,这种人家最多拿点闲钱跟风做投资。对他们而言只能用计引导,让他们撤出藩地。可是西北也终究要改革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周煄还在思索之中。

这两个郡是周煄的封地,理论上封地上的一切都是他的。可惠王留下的烂摊子,土地好的被大族撰在手里,差的在贫民手里。周煄只能通过赎买、置换等办法,不着痕迹的把土地所有权都收归自己所有。

“王田制”三个字仿佛就是那天心腹密谈时的昙花一现,与会人都没有关注后续,不知道周煄锲而不舍,已经在实施了。

周煄在莫愁财力的支持下,近一年的时间封地基本上都在做基础设施建设,机器轰鸣和工匠的号子声响彻上空,藩地就是一个大工地。改变也是肉眼可见的,出门三个月回来,可能你家已经不是你家了。房屋都统一规划建设,富有西北特色的民居拔地而起,变相把农民更进一步集中,那些买过来的土地连成一大片,更容易实现机器化大生产。

西北是地广人稀的地界,不把人口集中了,就是收赋税都不好收。

在轰轰烈烈的大建设中,周煄的长子出生了。

人一有事做,时间就过得飞快,仿佛昨天才刚到封地,今天孩子就出生了一样。易云发动的时候周煄正在前面官署处理政务,得到消息一趟跑进内院。心里不停脑补难产啊、保大保小啊、治不好提头来见之类的古装剧生产常见配置,把自己下了个腿软。

没想到易云怀孕容易,生产更顺利,等到周煄手软脚软得到了产房外,刚巧听到新生儿发出第一声啼哭。

“王爷和小公子心有灵犀、父子缘深啊,王爷刚到小公子就迫不及待得出来拜见爹爹啦。”琉璃在门外调度,看周煄来了,奉承话不要钱似的张口就来。

“王妃怎么样,孩子怎么样?”周煄扒着门框大声问道,徒劳得从门缝里瞧,产房挂了帘子,捂得密不透风,什么也看不见。

“王爷,您等等,产婆马上抱小公子出来。王妃也好,只是脱力,现在睡过去了。”春妮在门内大声回禀,她和夏枝都是生产过的,配合着四个经验丰富的生产嬷嬷,照顾着易云,很快就开宫口生下孩子,母体孩子都没受大罪。

“好、好,你们都辛苦了,有功,有功,先别把孩子抱出来,天气冷,小心冻着,给王妃熬着小米粥和鸡汤,她醒来想吃什么就给她吃。”周煄拍着门大声喊道,说完又不放心,一个人在产房外转来转去,嘴里喃喃道:“还有什么,还有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