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天娇有毒 (水镜凌澜)


张氏颤抖着嘴唇,脸色苍白,无力再说出一句反驳的话。
“天家无父子,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秋儿成了皇家媳妇,难道就不会变吗?这有什么可想不通的?你以为她是你的女儿,其实她早就不仅仅是你的女儿了。”宋力刚的最后一句成了压垮张氏的最后一根稻草,张氏全身一抖,突然难以抵制的哭泣起来。
宋力刚没有出言安慰张氏,只是默默地陪伴着她,等待着她恢复平静。
有些事并不是想不明白,只是不愿意去看透,因为害怕伤心,所以宁愿自欺欺人的装袭作哑,继续粉饰太平。
张氏又何尝会看不透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呢?只是她不愿去想,她是个母亲,她只想要看到她的孩子们是和和睦睦的,是相互扶持的,所以母亲的天性蒙住了她的心,不让她去深思其中的关窍,不肯去怀疑孩子的品行,就算事情都已经摊开在了她的眼前,她也下意识地去希望,也许有一些事情是误会呢?也许她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坏呢?
可是宋力刚却残忍的把她仅有的一丝幻想给捅破了,让她清楚的明白,她的秋儿,真的不再是她的秋儿了。
“秋儿曾经是个多懂事多体贴的好孩子啊。”张氏回想着长女小时候的可爱懂事,少女时的纯真体贴,越想越是心如刀割,“为什么,为什么如今会变成这般模样?”
相较于张氏的心如刀割、肝肠寸断,宋力刚却显得分外地冷漠无情。
宋力刚并没有回应张氏的哭问,此时此刻,他收敛了所有的情绪,只余下冷静的思考。
既然知晓了长女的幕后动作和内里心思,再去想感情上的伤害已经是多余的了,此时应该去想的是,长女还有什么手段要出,她还有几个帮手,秦王知不知晓此事,有没有推波助澜?
他对长女和秦王的态度应该发生变化吗?
要对长女挑明他已知晓吗?
他是要如了长女的意,站到秦王一边,还是继续冷眼旁观,做一个纯臣?
若是要做一个纯臣,他是不是真的能舍弃长女,不管她在秦、王府会如何的举步维艰,不管他的两个外孙会如何的受人冷遇,他真的能做的到吗?
宋力刚沉浸在了深深的思考中。
张氏也没有计较宋力刚的沉默无回应,她是个聪慧女子,很多事只是不愿去想,并不表示她想不明白,她与宋力刚多年夫妻,一见他此刻的样子,便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想到秋儿如今的处境,秦王是个无情之人,若是秋儿没有了父亲的支持,只怕很难在秦、王府中立足,但要是帮了秋儿,只怕会把全家人都拉到万丈深渊,除了秋儿之外,家中还有阿毅和夏儿两人,她实在不能让他们同陷其中。
不忍心见秋儿艰难,也不忍心让阿毅和夏儿同陷其中,一想到这些,张氏又是万般锥心之痛,只能放空情绪,不再去想。
宋力刚心中所想之事,与情与理都太过艰难,不可能一时之间拿定个主意,宋力刚收回思绪,看向妻子。
“不管以后是帮是疏,你在秋儿面前,都多保留几分心思,不要让她知晓了你的心意,夏儿的事,更加不要让她插手,如今娘亲就在我们府中,你看好宅院,不要让秋儿再递进什么消息,乱了娘亲的心思,秋儿若是送了什么信或是礼物过来,都先经你的手,无误了再转给娘亲。”宋力刚最怕的是亲娘横□□来捣乱,“娘亲是个糊涂性子,很容易就被人挑扰了,若是娘亲不管不顾的闹将起来,我们身为儿子儿媳,实在不好太过强压,所以最好就是不让娘亲知道那些不该知道的事,好好的頣养天年便是了。”
张氏也是这么想的,她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会看好宅院的。”
宋力刚长叹了一声,把思绪又转到小女儿那边:“夏儿可有说何时回来?如今已进腊月,再过几日就连衙门都要封印过年了,她还不回来吗?”
张氏摇了摇头:“夏儿没有写信回来,不知她是回来过年,还是在安州过年,你说的也是,若是夏儿不回来过年,我们还得备一份年礼送过去,免得让夏儿尴尬。”
“这些事你拿主意吧,我就不操心了。”宋力刚很不耐烦这些人情往来,“今年若是夏儿不回来过年,那家中便只有你和娘亲两人过年了,会不会觉得冷清?”
宋力刚是驻边大将,军队逢年过节都是不放假的,他身为主将,遇到年节还得留在军中,主持军中大祭,根本不可能离开。
所以往年里,年节最重要的几天里,只有张氏和宋知夏两人在家过年,今年若是宋知夏不回来,家中便是张氏和老夫人两人,张氏和老夫人之间又不是很和睦,宋力刚便有些担心了。
说起这些家中琐事,张氏的情绪倒是舒缓了很多:“不要紧,每年都是这么过的,我这边倒是没什么。婆母往年过年也是过得冷清,秋儿出嫁后,便只有阿毅陪着她过年,去年阿毅回来,老宅那边更是只有婆母一人,想来也是孤单的很。今年我们俩一起过年,也许还能生出几分同病相怜的情谊来呢。”
张氏这话说的倒是讨巧,也有真情,宋力刚听后严肃的脸上也不由得浮出几分笑意。
说起衙门封印过年的事,张氏又问起与封州御吏的笔头官司来:“你和那人都递了几封折子给皇上了,皇上可有什么话发落下来?若是封印前能下来,心里也算有个着落,若是不能下来,我们还得提心吊胆一个月,这也太难熬了。”夏国的衙门封印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二或二十三,开印则在正月二十,只差两三天便是足足的一个月大假了。
宋力刚笑了,从怀中抽出了一本折子:“已经下来了,皇上是信我的,把那人给训斥了一顿,说他无事生非。”
张氏眉头一挑,眼中大亮,接过了折子细看起来:“总算有件喜事了,这年节可以好好过了。”
宋力刚也笑了笑,突然间他却冒出了一句:“今年与秦、王府的年礼还没送吧?今年先不送了,明年再说。”
张氏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她看向夫君,发现夫君并不是在说笑,而是认真的,她的心情再次乌云笼罩。
夫君这是在警告秋儿了。

  ☆、第129章 救人

余州,秦、王府。
宋知秋这几日都过得提心吊胆、坐立不安,她派去祈州送信的人回来后,她才知道原来祖母已经被父亲接去封州安养了,她的信也被转送去了封州。
送去了封州!这件事令宋知秋大惊失色,差点当场失态,好不容易才克制住了情绪,掩下了心中的慌张和不安,没在下人面前失了仪态。
信被送去了封州,送去了武宁伯府,武宁伯府是母亲当家,信会不会落在了母亲手中?母亲是会转交给祖母,还是会直接拆开了看?
母亲,母亲会不会想通内里的关窍?看穿她的心思?
宋知秋越想越心虚,越想越害怕,可是心中的心虚害怕在沉淀了几日后,又渐渐转变成了自我安慰。
不怕,就算母亲看穿了我的心思,也不能拿我怎么办,我如今已经是秦王妃了,不是以前的宋家大小姐了,身份已经不同了,母亲就算看穿了又如何,反正明面上也不能对我如何。
对,我不能先慌了自己的阵脚,我一定要稳住,先看看母亲有何反应,再做应对也不迟。
宋知秋自我安慰了几日,但是眼见着年关一日日的近了,各个妾侍的娘家都陆续送了年礼过来,唯独没有她这个正妃的娘家武宁伯府的年礼,她又坐不住了。
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才算得上有礼,才算得上是有交情,妾侍们的娘家都送了年礼过来,偏偏正妃的娘家却毫无动静,这不得不说是极不寻常的。
宋知秋觉得自己的脸都快没地方放了,每日里侍妾们的例行请安都令她心浮气躁,后来宋知秋干脆省了她们的请安,眼不见心不烦,只是没有年礼这事,她到底不可能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只能暗地里悄悄地派了个人去娘家武宁伯府打探情况。
“娘娘您看,这几颗珠子可还能入得了您的眼?若是您喜欢,妾便送予娘娘您当作是年礼了。”秦王的二如夫人语带炫耀的捧着香檀盒,香檀盒里正静静地躺着五颗圆润的粉色珍珠,一见便知其价值不菲。
自大晋朝起,王爷的后院规制便是只有妃位,除了正妃可以入皇家玉牒外,其她的女人都只是妾和侍,除非正妃已故,且无嫡子袭爵,待庶子袭爵后,庶子的生母方能请授次妃位,夏朝承继晋朝文统,在王爷的后院规制上也是如此。
但是人都有所喜爱,对于偏爱的妾侍,王爷们又自创了一个称谓,便是如夫人,如夫人是王府后宅中,便是次妃的存在,正在宋知秋面前炫耀的这位如夫人,正是秦王所偏爱的一位如夫人,在后宅中,排行只在宋知秋之后,所以称呼为二如夫人。
这位二如夫人的家世并不比宋知秋差,她得秦王宠爱,又育有一子一女,是威胁宋知秋正妃地位的最有力人选。
宋知秋心中暗怒,紧绷着脸说道:“珠子的颜色倒是不错,只是小了点,不过正好合衬你的年轻,你自个好好带着吧。”
二如夫人掩唇轻笑,“顺从”地把香檀盒合上,收了回去:“娘娘见的用的自然都是极好的,这几颗珠子确实是小了点,放在王府里的确不显眼,只是这几颗珠子胜在是妾的娘家千里迢迢送来的,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妾自个觉得这几颗珠子是极好的,便巴巴地送来给娘娘,倒是让娘娘见笑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