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村长最后一句话,引来身后围观人们哄堂大笑。
冯老爷子半句话说不得,屋里冯进更是没脸走出房门见人。
☆、第五十四章 救济
兴福县一带今年因蝗虫秋粮失收,这冬天里又闹雪灾,如今不同于三年前频繁有战事,边关镇宁,朝廷便能体恤民生,官府放文告示:在这场雪灾中受灾严重的人家,官府将施以救济,补给些米粮钱物,灾情较轻的,则由村长酌情安排,发动乡邻互惠互助,务必抚慰受灾民众,帮助大家度过严冬。
东山村共有六户人家在雪灾中房屋全塌了,没一间能住人的,村长具文禀报上去,都得到官府补助,这六户人家也都有近邻和亲友相助,各有安身之所,只等开春雪融天气晴和后再重新修造自家屋子。
冯家只塌了不住人的茅草屋和中间的堂屋,其它瓦屋都好好的,不够条件获得官府救济,更用不着另行安排住处。
但这次冯梁氏却给冻出病来了,被雪埋当天没觉得什么,两天后就卧床不起,一咳嗽都停不下来。
冯柳花和冯玉珍跑去关家院门前跪了几次,求田氏和锦绣给银钱买药,锦绣不予理睬,关家院门开都不让开,需要出入都改走后门了。
冯老爷子就又每天去求村长,村长被他们烦死了,只好去找锦绣姐妹,礼义孝道什么的劝说一通,锦绣、锦玉、锦云自顾编着手上的络子,一个都不吱声,田氏被村长磨得撑不住了,也从旁罗嗦几句,锦绣只得答应给冯家点好处,条件是冯家人必须认清冯、田两姓已经和离,锦绣三姐妹随母脱离冯家这个事实,不准动不动就跑来给她们娘几个添堵,要再这样,以后不仅不见面,一个铜子儿都不会给他们了!
最后在村长调停并陪同下,田氏拿了三十两银子去到冯家院子,交给了冯老爷子。
这三十两银子包括冯老爷子和冯梁氏被雪埋的伤痛汤药、重建供奉祖宗的那间堂屋以及过年的费用。
冯家人得了银子,又高兴又不高兴,他们的目标可是那间崭新敞亮的大屋子啊!
不过冯梁氏以及她几个女儿们很快就欢喜起来:三十两银子入手沉甸甸,太有质感了!除开修屋子、过个肥年,剩下的能制好几套新衣裳和一些小首饰,还能余下发嫁冯桃花的钱!
冯老爷子是非常地不高兴:他孙女这么能干,替田氏攒到的可不止三十两银子!
冯进内心懊悔,很不是滋味:他身为冯家长子,有秀才功名,家里出了事竟然毫无能力担当,得靠田氏这个下堂妇拿银子资助全家!
三十两银子啊,抵得他这个小家全部积蓄!小梁氏把那三十两银票抓得死紧,藏在哪儿他都不知道。而田氏却大大方方捧着现银过来,轻轻松松一放手,半点不可惜地转身就走,头都不回,好像她放下的不是白花花的银子,而是一块砖头!
家里常备几十至上百两现银,随时能拿得出来,通常只有家底丰裕的地主老财才能做得到!
冯进联想到小梁氏和冯柳花说的话,什么洗衣皂香澡皂以及那秋梨膏,都是能换钱的!冯柳花说常看见锦绣从镇上带了书本回家来,她应该是去书局买的书,按照小梁氏的猜测:冯进从小教会锦绣识字会算,锦绣爱看书,必定是从书中发现了什么秘密,所以,锦绣发财了!
小梁氏说锦绣能有今天,全靠冯进当年的教导,若没有冯进教会女儿识文断字,她能看得懂书本文章?而且这么多年来,冯进也不是不管她们母女,每个月往家里捎的银钱,都含有母女四个的份,她们要说没拿到,那也是冯梁氏从中克扣,这可怨不得做父亲的,锦绣光奉养田氏不管父亲,这绝不合理!
冯进深以为然,想当年田氏外出干农活,他在家边读书边看顾锦绣,诵读文章的当儿锦绣也跟着念,是他发现女儿记忆力极好,听读过一遍她就能背下来,这才开始教女儿读书的!
他既是锦绣父亲,又是她的启蒙先生,锦绣不看顾父亲,那可是有悖天理的!
但冯进现在还没脸去找她们母女几个——任何人他都能坦然相对,面对田氏他多少有点心虚!
田氏送银子过来的时候,冯进从旁仔细打量她:一身宝蓝碎花禳边儿细棉布袄裤,头上罩着缀黑色兔毛的风雪帽,衬得她脸儿圆润白晰细腻,脚下套一双厚底高帮黑牛皮靴,踩在雪上轻巧稳当,她穿得厚实,整个人看起来素雅温暖、端庄柔和,言语从容平淡、不疾不徐,有那么一瞬,冯进觉得眼前的田氏他根本不认识,她似乎生在富裕人家,养尊处优从不曾经受过农活的艰辛和贫病之苦。
又好像回到了十几年前,初嫁的田氏刚十六岁,少言但温柔,带点羞涩,她那时皮肤并不黑,腰身也不粗,只是进了他冯家的门就里里外外忙活,早出晚归不停不歇无怨无悔,家务活田地活全在她一人肩上,她才慢慢变得又黑又壮,腰粗膀圆俗不可耐……
贫穷的田氏容颜憔悴粗俗不堪,如今靠着女儿过上了好日子,竟也能有富太太的那份从容端庄和矜贵淡漠,可是她,正眼都不瞧他一瞧!
冯进心里不甘:一日夫妻百日恩,十几年的夫妻,共同生养了三个女儿,她就不顾念一点夫妻情份么?
田氏现在的心境,跟和离前已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她早把冯进彻底放下,冯家那拔人,她恨不得从来不曾认识!
若是知道和离两个多月,冯进居然回头来惦记夫妻情份,她非得学着冯梁氏往地上狠啐一口,说声:倒霉、晦气!
给冯家送银子回来,田氏便和余氏一起做些吃食,再带上锦绣托请关木从镇集买回来的御寒衣物送往村里其它六户遭受雪灾的人家,表示一下村邻之间的安抚慰问,接着还要开始准备进新屋请酒事宜,吉日吉时大姨已经找人算好并定下来,就在腊月二十,只差小半个月就到了!
田氏这日子忙活得,那叫一个快乐充实。
新居即将入火,从此就有了自己的家,锦绣姐妹三个欢喜之余,也不闲着,都要帮忙做事,全家包括田姥爷小舅子、大姨大姨夫以及要帮忙的关家人一起开了个会,针对酒席操办做了具体的安排分工,一样样准备起来,等好日子到来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第五十五章 客来
酒席菜式由田氏和大姨商定,锦绣从旁给点建议,所有采购事宜有大姨夫把管,关杰两年前杀猪卖过猪肉认得镇上屠夫,猪羊肉由他负责,而关木则负责找好专门做村庄酒席的厨子,新房入火,来客多是村邻乡亲,图的是热闹喜庆,要的是实惠满足,有大碗酒大块肉就是最好的,不像城里那样要求精致浮华,所以厨师水平没必要太高超,只需要凭主人家提供的食材摆出相应的菜式,让客人们吃得满足高兴就成。
锦绣虽然会做几道好菜,这些日子也时不时地以学做菜为由露两手,直吃得大伙儿朝她竖大拇指,但她还不至于勇敢到揽下酒席厨房差事,开玩笑,东山村二百户人家,要是每家来一人,只来一半就满满十桌了,何况农村请客多半大人会带一两个小孩,这样就得多开好些桌席,加上田姥爷那边来的亲戚肯定不下六七桌,跟着田大姨来的方家亲戚说好了得有三四桌,可能还会有些冒出来了才知道的亲戚,预计三四十桌酒席肯定是跑不脱的,菜式又要求量多、丰盛,锦绣再能干也搞不掂,所以,她老老实实地一声不吭,由着大人们去安排。
这寒冬腊月里冰雪覆盖大地,绿叶青菜是找不到的,关家原先窖藏的一些菘菜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都蔫不拉叽,估计到腊月二十那天连蔫菜叶都没了,大姨家倒是可以提供几大篓菜干、瓜干、萝卜干,提前带了过来,锦绣趁人不备一古脑全放进洞天,干菜保存的当儿可吸取洞天灵气,以还原蔬菜的营养、增加鲜味。
她在洞天里也制作了许多菜干、泡菜,菜园子里眼下又有一批蔬菜等待收割,洞天气候,瓜果成熟了不摘取,它也好好儿地保存在枝头,就算摘下来,也能长时间保持新鲜,但锦绣想着多收一茬是一茬,就算大冬天的不敢轻易拿出来,也可以做成清香甜脆的泡菜,至少还能保留些绿叶蔬菜的新鲜味儿,到时候去一趟县城,把这些泡菜全部“买”回来,供应酒席之用,让客人们吃个痛快!
今年是来不及了,等明年冬天再想法子弄出个暖棚来,那时候,在白雪飘飘的天气里吃鲜嫩的绿叶蔬菜,就不算怪事了!
姐妹三个要负责准备参加酒席的客人回礼,就是把事先做好的点心用干荷叶或芭蕉叶包捆起来,客人吃完酒席回家时人手一份,分发给他们带走。
这些点心可以用洞天出产的粮食,研磨成粉拿出来制作,省得又花钱购买材料,另外这天寒地冻的,让大伙儿吃些蕴含灵气的洞天食品,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时病,也是一桩好事。
其它的不必多管,到时村里会有很多媳妇婶子们过来帮忙,摆桌子端盘子收拾碗筷洗洗刷刷这些活儿,都用不着小姑娘,锦绣她们估计也就是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从旁递递话,充当小丫头为老人小孩们送杯水添个碗而已。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汉之广川王 (郭天城) 2015-09-04完结女主费劲千辛万苦,千里迢迢的好不容易才找到对自己有一饭之恩的心上人时,却突然迷糊了;他是西汉...
-
穿越之傻女春福 (容黎) 2016-10-20完结自诩聪明机灵的乔然居然穿越成了东坡村出名的傻女春福,嫂子嫌她能吃能睡像头猪养着浪费口粮,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