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第三天,新娘回门,一大早罗真就陪着锦绣回到了关宅。
母女、姐妹相见。欢喜无比。田氏看到初嫁的女儿梳了妇人髻,衣饰鲜亮华丽,精神饱满气色极好,心里自是欣慰高兴;锦玉和锦云心情却不同。想到从此后姐姐就属于姐夫。姐妹三人再不能像从前那样同住一个家、亲亲热热挤睡一张炕床。那难受劲儿怎么也抑制不住,锦玉垂下眉眼,锦云抱住锦绣忍不住就抽抽答答哭泣起来。
众人都笑了。锦绣心里也不是滋味,好言安慰着妹妹,罗真站在一旁,很明智地闭着嘴什么都不说——总不能因为小姨子舍不得姐姐,就答应以后让妻子多陪陪她吧?那自己怎么办?
锦绣回门,可不只是一天半天就回转婆家,她在关宅住了两晚,然后还要回去东山村,在东山村再办一次回门宴,因此,她的回门足足用去七八天时间!
罗真陪着她,夫妻俩心照不宣:只要有罗真在,就不必担心罗宅的人挑理儿!更何况现在罗老夫人正是有所企图需要怀柔的时候,他们夫妻也不是无故住在东山村不回去,罗家人要来了,总得整理出住的地方不是么?
锦绣已出嫁,就不能再和两个妹妹混住在楼上闺房,本来楼下她还有一间卧室,但要安置罗家人,只得把正屋楼下姐妹三人的卧室让出来,给罗老夫人和郑氏以及那几个姑娘,反正就这几间空房,能挤就挤着,不能,可以走,没人拦着!
再把原先罗真住的西厢房间重新整理装修一番,算是他们在娘家的小窝了。
罗真对两人的小窝十分满意,他和锦绣婚后在东山村过的这几天,感觉无比幸福美满,恨不得就这样和锦绣相依相守,一辈子不走出东山村也愿意!
但这是不可能的,目前还没到他罗真解甲归田安享太平的时候!
锦绣频繁回东山村,猴头菇得到洞天泉水滋养,生长快速,加上罗老夫人依顺罗真的意愿为他作主提早娶了妻室,罗真高兴之下,很大方地每天给罗老夫人供应猴头菇,但罗老夫人可不满足于此,罗真和锦绣从东山村回到赤州城不到几天,她就提出去东山村居住。
既然应承过,迟早都要让她们去,罗真和锦绣没有反对,反正田宅里也已收拾好,想去就去呗!
只是动身之前,罗真和罗老夫人谈了一次,罗老夫人虽然不是很高兴,但为了能够尽早入住东山村,为儿子罗松占地盘,罗老夫人也只好点了头。
罗真因公事在身,不能陪罗老夫人去乡下,锦绣暂时也不会去,原因只有一个:他与锦绣成亲未满一个月,而他说不定哪天就要离家外出办差,一两个月回不来也未可知,趁着还在州城这些天,夫妻俩应该多聚聚!
于是在某个晴天,罗老夫人和郑氏、罗妍等收拾停当,在罗方陪同下,由陈良陆彪护送,朝方石镇东山村进发。
家里有关大伯和大伯娘余氏,事情也已经交待好,罗老夫人一行人精简来精简去,还是带了十几个婢仆,锦绣可不担心她们在乡下会缺吃少喝过得不好。
罗老夫人等一走,罗真也要告别锦绣,离开赤州城外出办事,找借口不让锦绣跟着罗老夫人,只是不愿她吃亏受累!
他对罗老夫人以及罗家人早已死心,因为姓了一个罗字,他脱离不了,自己也不过是保持明面上的牵系,为什么要让爱妻承受她们的搓磨!
才刚新婚就面临分离,夫妻俩难分难舍,罗真仍留下宝良等人在赤州城,辅助护卫少夫人,又答应锦绣,不管外头事务多繁杂,最多半个月就一定回来看她!
送走罗真,锦绣就回了关宅,罗宅曾被罗老夫人等占据,现在这宅子里大多数婢仆都是罗老夫人从京城带来的,她和罗真一样,对这个宅子实在没有归依感。
锦玉、锦云自然欢喜雀跃,十分欢迎姐姐回娘家来住,田氏却不纵容女儿这样子,她虽然不至于把嫁出去的女儿当成泼出去的水,可是出嫁女无故回娘家长住,说出去不好听,也会让在外头奔波的男人不能安心,因而田氏每次最多让锦绣住个一两晚上,就赶她回罗宅,要她踏踏实实操持家务,乖乖等候丈夫归来!想在娘家久住,得和夫婿一直回来才成!
锦绣无奈苦笑,也只好听当娘的训教。(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中秋
(是的,这几天更新实在不正常,在此道歉!明天开始,尽力补回来吧!)
锦绣心知某些方面自己和便宜娘有点难勾通,不想罗嗦就只好听她的。
老老实实在罗宅住了两天,听身边丫头们念叨说中秋节快到了,管事的韩妈妈、王妈妈也来问中秋节礼一事,这些锦绣不太懂,叫了前院的宝良来,主仆们商量一通,便都交由他们去办。
又了解到州城点心铺子里卖的月饼品种不多,而且都只有甜馅的,锦绣就花两个时辰画了几个工具图样,交给宝良去办来,再写了清单让韩妈妈采买各样食材,准备自己做月饼吃。
宝良本是罗真长随,韩妈妈也是锦绣的人,都是信得过的。
罗老夫人她们从京城带来三四十个婢仆,十二个跟去东山村,大部分都留在州城罗宅,郑氏指派她的亲信王大用夫妇打理罗宅内外事务,外院有宝良在,王大用倒是不能够独揽大权,王妈妈在内院却很受婢仆们拥戴,锦绣才嫁进来不久,没有太多要求,但手下丫头们在厨房和采买那里仍是碰了几次软钉子,长辈还在时锦绣不好动作,等她们一离开州城,她就把自己身边的韩妈妈放出来,和王妈妈一起管理内院事务。
虽然是仓促成亲,锦绣也有八个陪嫁丫头三户陪房,香桃是在东山村就跟着她的,原本锦玉和锦云要把香杏香梅也都给锦绣,后谢小玉来了,把自家买得训教了一两个月的十个丫头先让给关宅,便从中挑选得香菱、香枝、香茶,与香桃一起做为贴身及打理屋里的大丫头。其余四个小丫头都放在屋外听使唤,另有谢父买下的、原主人迁徙他乡被就地发卖的拖家带口三户人也一起给了关宅,做为锦绣的陪房跟来罗家,其中韩宝福夫妻在原主人家中做过管事,锦绣便任用起来,韩宝福在外院,两个半大小子进陪嫁铺子做事。韩妈妈任内院管事。还有一位赵妈妈和一位冯妈妈,赵妈妈针线做得好,冯妈妈管起自个儿院子里的小厨房以及其它粗细活儿。罗老夫人给锦绣的两个婢女两个婆子,罗真已先做了恶人,没让她们进屋,只留在院子里做些洒扫或传话的。
宝良拿了锦绣画的图样出去找工匠。第二天就把那几样工具拿了回来,韩妈妈的食材却买得不够齐全。倒不是她不用心,有些东西就没有得卖。
锦绣也无所谓,其实采买单子只是个幌子,需要的食材洞天里都现成有的。
带着丫头们忙活几天。锦绣的月饼在中秋节前一天新鲜出炉。
赤州城点心铺子里的点心多是煮、蒸、烘、煎、炸制成,因不舍得用油,煎、炸还是极少的。即便有的点心果子也做得口感极好味道不错,外观却是不怎么出彩。所以当锦绣用简易烤箱制作出的月饼一亮相,那种鲜香诱人的气味和烤得金黄油亮、花纹精致活像个小月亮的漂亮外形,立刻博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准备时间不够充足,只能做出三五种口味的月饼,也已经让品尝到月饼的丫头们无比欣喜了,其中两种鲜咸微带甜味的月饼更是引起惊叹,大受欢迎!
月饼做得不多,罗宅所有婢仆每人发两个,再装好二十个食盒送礼。
罗宅是保定侯在赤州城的住宅,又有成国公府的女眷刚来到不久,临近佳节,各方各路送过来的中秋节礼很多,回礼回帖的事自有宝良和管事们去张罗,如有需要主人特别关注的人家,他们会详细禀明,并列好还礼清单让少夫人过目,锦绣看那些送来的礼单上不是百年人参就是海岛极品血燕、鹿茸、冬虫夏草,不由得暗自咋舌:这真是寻常节礼吗?怎么看着好像贿赂贪官似的?
再看看自家还礼的礼单倒也大方像样,又有宝良在旁指点,说这些都是有人在京常往来的人家,锦绣便不再说什么,吩咐给这些“常往来”的人家礼单上添一盒自家做的月饼,这种月饼在外头可是买不到的,吃了保准你还想吃!
罗宅月饼做为今年礼单上的新鲜元素,送了二十家,每盒十六个,光兴福县方石镇那一路过去就送了八盒,罗老夫人郑氏她们只能算一家,罗方带着的五十个护卫应该是住在方石镇上,月饼数量太少,就没他们的份了。
当天谢小玉就拉着锦玉锦云跑来,问锦绣这月饼怎么做的?三个小姑娘以为可以现和面现做,非要拉着锦绣教她们,再做它几百个,锦玉锦云是喜欢吃,谢小玉自己爱吃,还想拿去送人挣面子。
锦绣笑着告诉她们:想吃好吃的月饼,只好等明年中秋节,现做虽然也可以,但是绝对不好吃,因为光是准备那些馅料,就需要不短的时间!
快马送月饼去东山村的陈六夜间回到州城,第二天也就是中秋节,一大早上就急忙请韩妈妈向少夫人禀告:老太太说赤州月饼实在好吃,姑娘们个个喜欢!又说是不是弄错了?贾家二老爷只是一个人就送一盒,老太太和大太太还有姑娘们这么多人,一盒月饼怎么够?赶紧地再送几盒来!还有大太太捎话给少夫人:郑府老太爷不爱吃甜点心,那个咸味月饼定是十分合他的意,请少夫人往郑府多送几盒!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汉之广川王 (郭天城) 2015-09-04完结女主费劲千辛万苦,千里迢迢的好不容易才找到对自己有一饭之恩的心上人时,却突然迷糊了;他是西汉...
-
穿越之傻女春福 (容黎) 2016-10-20完结自诩聪明机灵的乔然居然穿越成了东坡村出名的傻女春福,嫂子嫌她能吃能睡像头猪养着浪费口粮,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