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我还偏心?”马大婶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我要是偏心还会让自己儿子一家三口没地方去?我要是偏心老二家也不会安安都没有人照顾!”
张氏对于自己婆婆的话没有丝毫的反应,“那不是应该的吗?你们跟我们大房住当然就要跟老二家撇清关系了,难不成还想着去帮老二家干活?”
天啊!张氏的逻辑有一次挑战了肖月的三观,在村子里分家不稀奇,谁家都会分家,可是还没有听谁说过分家了就要父母跟儿子都撇清关系,再说了血缘关系是可以撇清的吗?
就是他们家这样子,吴氏和杨老爷子以前是怎么对他们的,可是分家以后老屋那边要是有什么事他们还是会过去看看的,毕竟他们是一家人。
马大婶对于自己大儿媳妇的话真是瞠目结舌,“那怎么可以这么说话?”
张氏却是一脸不耐烦的看着马大婶,转头看向安安娘,“行了,弟妹,其他的话我也不多说了,家里确实没有地方了,你看你现在住在这里多好,青砖瓦房,而且谁不知道昌发哥家吃的跟镇上的员外家一样,你在这里可是享福了。”
张氏的话让安安娘满脸羞愧,她没有想到张氏看到自家这个样子居然不帮忙反而说了一堆的风凉话,刚才那番话不是很明显的再嘲讽自己家占小便宜。
他们家哪里是那个样子的,要不是遭灾了他们哪里会呆在别人家里,而且就是想着呆在别人家里不好,所以她才想着去老屋,不管怎么样,马全跟马天可是亲兄弟。
肖月看到这个样子,当时就表态了,“行了,马大婶,你也别劝了,就让安安家三口子呆在我们家吧!”
马大婶想说不用,太麻烦昌发家了,可是她如果不答应自己二儿子一家去哪里住呀!只能是含泪点点头,“昌发媳妇,婶子多谢你了!”
肖月摇摇头,“这有什么,昌发跟安安爹可是一起长大的,而且当初昌发受伤也是安安爹帮的忙,现在可不就是我们报答的时候。”
马大婶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满脸的悲伤和疲惫,自己的大儿子不争气,管不住媳妇,家里的事情都是媳妇说了算,自己两口子根本就不能做主,看着二儿子受苦他们老两口却不在身边,谁知道他们这心里的苦。
而且肖月的话她也是满心感激,她知道肖月不过是客气的话而已,也是不想让他们多想。
当初昌发受伤,他们家马全也就是帮着抬到炕上,这么点事哪里值得别人记挂的。
张氏听到肖月收留了安安家,她心里又不平衡了,她本来还想看他们一家子流落在雪地里呢,可是现在没想到他们居然过上了好日子。
村子里谁不知道肖月家的日子好过,吃的穿的他们根本就不能比,“呦,看吧!我说老二家在昌发哥这里享福了你们还不相信,你瞧瞧安安这穿的可是绸缎呀!还有二弟妹这也是细棉布吧!啧啧,瞧瞧咱们村子里谁家有这么好的条件,也就是昌发哥家。”
第一百九十八章 危机到来
听到张氏的话肖月满脸的厌恶,安安身上的衣服是杨小姑给他赶着做出来的,他们家里的料子多,可是小孩子穿绸缎的衣服比较好看而且舒服。
杨小姑也是一片好心,她也是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安安娘不用多心,好好养身体,而安安娘身上的衣服是肖月的,是件新衣服还没有穿过。
安安一家子从倒塌的屋子里被救出来,除了穿在身上的衣服再没有其他的了,而他们的衣服破了还脏了,当然穿不成了。
可是没想到这会儿张氏居然用这个来刺安安娘,肖月没有理会张氏只是对着安安娘说:“行了,别再多想了,就好好在这里住下吧!”
安安娘还是一脸的纠结,她知道这是杨小姑的屋子,也知道肖月家里并没有多余的房子给他们住,对于肖月救了他们家她很感激,更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了。
肖月也看出了安安娘的不自在,当然她也知道自家没有空房子,而安安娘他们是要长住的,毕竟明年的房子还不知道什么才能盖起来。
她想了想对着安安娘说:“你不用太担心了,要是在家里住的不习惯,你们等身体好一点儿了去酱料厂住不就行了,那边还有空房子,你们一家三口一间屋子也就够了。”
听到肖月的话安安娘的眼镜亮了,没错,他们可以去那里,她在酱料厂干活可是知道那里面的地方大,而且还是青砖房,虽然是一间屋子,可是酱料厂的屋子可是比他们家的屋子大,一间就足够他们三口了。
最重要的是那里面就只有吴叔吴婶还有周家一家子,没有沈公子柳神医他们,住在那里面他们也能自在一点儿。
安安娘对着肖月说:“嫂子,多谢你了,你们的恩情我们一定不忘,等我身体好一点儿了我们就搬到酱料厂去。”
看到安安娘做出了决定肖月也就同意了,她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可是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看别人是怎么决定的。
看到自己小儿子家的问题解决了,马大婶的心也就放下来了,她对于肖月和杨昌发两口子是真的很感谢,对于他们能够伸把手帮马全他们她是满怀感激的,很希望可以报答他们。
张氏对于屋子里的人则是满眼的看不过去,真是的,原本以为老二他们会很惨,谁知道这会儿人家还去住好房子了,她觉得自己被气的心口疼,转身重重的掀开门帘走了。
看到张氏的样子马大婶气的是直摇头,“唉,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呀?居然遇到这么个儿媳妇,这哪里是儿媳妇,简直就是祖宗。”
肖月对此没有说话,她毕竟是个外人,人家家里的事情她怎么好意思随便开口,只能是在一旁装哑巴。
安安娘也不是说人是非的人,她对于自己的大嫂看不过去,可是自己的婆婆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如果婆婆跟他们的关系弄僵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老人。
她只能是劝着说:“娘,你别想这么多了,我们这不都没事了吗?你赶紧回去吧,不然一会儿大嫂又要给你找事了。”
马大婶听到她的话,点点头,“行,那娘先回去了,有空再来看你们。”
马全是在昏迷了五天以后才醒过来的,安安娘看着醒来的马全哭的跟个泪人一样,她也是被吓坏了。
这几天看着没有丝毫反应的马全她真是有种绝望的感觉,经常用手在他鼻子下面试探,就怕在她不知道的时候,马全就离开了,就丢下他们娘两了。
现在终于看到马全醒了,她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柳溪寒也知道马全醒了,他过来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对着安安娘说:“没事了,人已经醒了就可以了,以后只要再好好的养一个冬天的伤,明年开春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安安娘听到这话心里的大石头才算是彻底的放了下来,她连忙对着柳溪寒道谢,“多谢柳神医了,多谢了,您的大恩大德我们不会忘记的。”
柳溪寒并没有回答她的话,他是大夫,见过了太多的这样子的人,也受过很多人的感谢,不过他从来都不会放在心上。
因为他的性子比较冷,而且他救人也是看心情的,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救治不认识的人的。
安安娘看着柳溪寒冷漠的样子,她顿时就有点儿手足无措了,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了,看着肖月说:“嫂子,柳神医怎么呢?我哪里惹他生气了吗?”
肖月走过去安慰她,“没事的,柳溪寒的性子比较冷,他就是那样知道不爱说话的,你不用放在心上。”
安安娘这才放下心来,她对着肖月说:“嫂子,我已经跟安安爹商量好了,明天我们就搬到酱料厂去,在你们家也住了七八天了,不能再住了,这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虽然没什么东西了,可是我想早点儿过去帮着干些活。”
肖月也点点头,“那也行,你们把东西收拾好了吧?”
肖月把自家的布还有棉花给了安安娘一些,足够他们做棉衣棉裤棉鞋,还剩下的可以坐褥子和被子,杨小姑和肖月也过来给安安娘帮忙,合力将安安家的东西给准备齐全。
其他的东西有的是马大婶送过来的,有的是村子里的其他人送过来的,剩下的就是肖月给的,所以安安家现在生活的基本用具是齐全的。
第二天马大叔和马天还有杨昌发一起将马全给用车子搬到了酱料厂,马大婶杨小姑和肖月则是帮着一起收拾了其余的东西,就这样安安家就搬到了酱料厂去。
杨小姑将自己的屋子收拾了一遍就搬回去住了,杨昌发也就不用去跟沈俊凌挤了。
等到安安家搬走之后就已经是腊月的二十七了,二十八那天杨小姑和肖月准备蒸馒头,今年他们准备的面粉多,蒸的馒头和包子也比去年多,肖月给亲近的几家都送了,然后又给酱料厂的周家人和安安家还有吴叔吴婶他们也送了一点儿过去。
这是一种习俗,在自家蒸馒头的这天会给亲近的人家送几个尝尝,以前吴氏是直接忽视的,她才舍不得将自家的东西白送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