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瞧着这个丫鬟长得眉清目秀,很是面善,便问道:“闺女,你叫什么名字啊?多大了?”
“回夫人的话,奴婢叫烟翠,过了年就十八了。”烟翠轻声回道。
“过了年就十八了啊,年纪可不小了,许配人家了吗?”刘氏温声问道。
烟翠脸一红,却并不扭捏的说道:“夫人,做奴婢的,要到二十五才放出去嫁人呢。”
“原来是这样啊,那且得熬几年呢。”刘氏瞧着烟翠说话温温柔柔的,大大方方的,心里很是喜欢。
模样不错,比自己儿子大一岁也不打紧,说话温柔,人也勤快,还没许人家……
刘氏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121.第121章 各自的小算盘
“夫人快睡吧,奴婢就在外间伺候着,有什么事唤奴婢一声。”烟翠轻声细语的说着,放下纱帐,轻轻出去了。
看着房门无声无息的关上,刘氏躺在床上暗自琢磨。
过了年,儿子也十七了。
因为家里太穷,一直没给儿子说媳妇。
如今托女儿的福,过上了富贵日子,也该给儿子说亲了。
这个烟翠……
刘氏琢磨着琢磨着,便睡着了。
烟翠回了外间,躺在榻上转着眼珠子。
方才刘氏的问话,看她的眼神,无一不透漏着某种意思。
她可是知道,刘氏有个儿子,比她小一岁,是个读书人。
刘氏看她的眼神很是喜欢,难不成……
呿!瞎想什么!那是少爷!
就算夫人有什么打算,自己至多也就是个通房。
可是当个通房也比嫁个家丁强啊……
烟翠越想心思越飞扬,不禁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去前院伺候何言信。
被刘氏和烟翠惦记的何言信,此时正坐在靠窗的软榻上秉烛夜读。
晌午到了傲河山庄,他就一直躺着。
下午乔老头给他诊治过之后,喝了一碗汤药,便睡到了晚上。
如今睡不着了,自然要加紧读书,过了年就要去赶考了。
何言信虽然也惊讶于何言笑带来的富贵,但他更想自己能顶立起门户。
在他知道妹妹得了梦中仙的传承之后,就预感到会有这么一天。
所以对这突然到来的富贵,他倒也安之若素。
伺候何言信的丫鬟是一早就安排好的。
值夜的小丫鬟隔着门缝,偷偷瞧着何言信的侧脸。
她并不明白何言信这个突然出现的少爷,究竟是个什么身份。
可他毕竟是读书人,听说过了年就去赶考。
就算落榜,那也是读书人,凭着识文断字,日子也能过得不错。
何言信长得好,眉目清俊,说话温柔,举止有礼,虽然身子单薄些,也是讨人喜欢的。
小丫鬟越看何言信越是喜欢,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大概是因惦记的人太多了,何言信冷不丁打了两个喷嚏。
小丫鬟心里一喜,立马推门进屋道:“少爷可是着凉了,奴婢给您取件斗篷披上吧。”
何言信看也不看小丫鬟一眼,只嗯了一声。
对于伺候他的几个丫鬟,他是一个正眼都没给。
虽然他没亲眼见识过大户人家里的生活,可听到的却不少。
赵家村里的地主赵老爷家,就因为丫鬟出过不少腌臜事。
所以,他对丫鬟虽然心存怜悯,却也是敬而远之的。
小丫鬟喜滋滋的拿了件棉斗篷过来披在何言信身上。
何言信一手拿着书,一手摆了摆道:“下去吧。”
小丫鬟转转眼珠子,轻声说:“少爷,小厨房温着鸡汤呢,您喝点热的去去寒气吧。”
何言信微皱皱眉,嗯了一声。
小丫鬟心花怒放的去端鸡汤。
鸡汤里放了姜片和枸杞,并没有什么大补的药材。
这是乔老头安排的,何言信身子亏得很,一开始不能大补。
小丫鬟伺候何言信喝了鸡汤,还不想走,低着头偷看何言信。
何言信一皱眉,口气不大好的说道:“出去!”
小丫鬟撅撅嘴,不情不愿的出去了。
何言信摇摇头,继续读书写字。
难以入眠的人,还有一个,就是南菱君。
这是他来到傲河山庄过的第二个晚上。
他心里很是不安,因见着何言笑之后,何言笑并没有多看重他。
他明明唱曲弹琴都是那么好,模样也长得不错,怎么何姑娘就那么嫌弃自己呢?
让他跟着宋妈妈学管账,宋妈妈对他倒也有礼,可他难道就做这份差事了吗?
在府里管账,这能有什么出息?
哼!肯定是那个杨瑾煜看他不顺眼,说了他的坏话,让何姑娘远着他!
南菱君心里,就把杨瑾煜给恨上了。
其实杨瑾煜也是很不放心何言笑的,他总觉得那个南菱君对自己媳妇心怀不轨。
吃罢晚饭,老太太杨张氏便将杨瑾煜和大儿子杨德祖留在屋里问话。
先问了何言笑是怎么赚的银子,又问宋小姐到底怎么看上的何言笑。
杨瑾煜将自己知道的说了一遍,自然也提到了一见面就跟他打架的东方尹之。
“东方尹之……那是东方家主最得意的嫡子啊。”杨张氏神色悠远的说道,“过了年,东方尹之便弱冠了,不知会娶哪家的千金呢。”
“奶奶认得东方家的人?”杨瑾煜问道。
“何止是认识呢,想当年,东方家主也求娶过你母亲的。”杨张氏露出悲沧之色,“可惜,你母亲却迷了心一样,一心只想嫁给当时的大涴国五皇子。若是她能听我的劝,嫁给东方家主,也不会年纪轻轻就丧了命。”
杨瑾煜心中一痛,轻声道:“奶奶,跟我说说母亲的事吧。”
杨张氏满面悲色的点点头,低声说:“你也不小了,是该告诉你当年的事了。只是你还年轻,羽翼未丰,做事切不可冲动才好。”
“奶奶放心,孙儿心里都明白的。”杨瑾煜一脸严肃的说道。
“我与你母亲相遇时,她才十四岁年纪……”杨张氏强忍着心中悲痛,开始讲述杨瑾煜亲生母亲的经历。
因为下雪天冷,屋里都烧上了热炕,倒是很暖和。
如今杨家日子越过越好,手头宽裕了,也就不用省着点油灯。
杨孟氏在炕上给夫君赶制棉衣,因过两天杨德祖就得去镖局,赶着年前再挣点银子置办年货。
何言笑被接去傲河山庄享福,杨孟氏心里是一百个不高兴。
自从杨瑾煜回了家,这个曾经懦弱好欺的童养媳,就再也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了。
如今何言笑又狗使运的攀上了宋小姐,三天两头的往庄子上跑,好东西一车车的往家里拉。
虽然她自己也拿了不少好东西,可心里就是别扭,就是不好受!
然而如今何言笑在杨家成了宝贝,她连个脸色都不能给,真真是憋屈!
趴在桌上写字的小颖见自己娘亲脸色很不好看,奇怪的问道:“娘,您怎了么?脸色这么差。”
杨孟氏瞥了自家女儿一眼,没好气的说:“写你的字吧!”
自己这个没心眼没眼色的丫头,总黏着何言笑,和她这个当娘的一点也不一心,她打心眼里嫌弃这个没良心的丫头!
不就是读了几本书吗?
教你认识几个字,你就跟人家这么亲,人家有没有把你当回事呢!
小颖撇撇嘴,心想自家娘不知又在想什么心思了,整日里就会胡思乱想的。
☆、122.第122章 各房的心思
杨孟氏心里对何言笑憋着气,二房的一家子对何言笑也颇有怨言。
就因为何言笑没有带着小慧去傲河山庄,老二杨永福和二丫头小慧都是满心不爽。
就算何言笑买回来的东西一件不少的分给他们,他们心里也觉得那是应该的,一点也不念何言笑的好处。
炕桌上点着油灯,大丫头小玉坐在烧的热乎乎的炕上绣荷包。
小慧一脸气闷的陪着三丫头小盼,嘟嘟囔囔的说:“大堂嫂也忒偏心了!只给小志买了把木剑,都没给我们买东西!”
低着头的小玉一愣,抬起脸道:“大堂嫂不是给我们分了布料和棉花吗?还给了零嘴呢,怎么就没给我们买东西?”
“那是都有的东西!她给小颖那死丫头买了文房四宝呢!咱们有什么!”小慧气呼呼的说。
“咱们又不识字。”小玉不以为然的说,继续低头绣荷包。
“那她怎么只教小颖读书写字啊,怎么不教我们呢?大姐,你难道不想读书吗?”小慧不忿的说。
小玉撅撅嘴,没话说了。
她本不是个能说会道的,虽然心里觉得小慧说的不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二姐,别生气。”小盼扒着小慧的腿软糯糯的说。
小盼虽然年纪小,不大懂事,但整个杨家,只有二姐小慧对她最好,她是最亲近小慧的。
“我也不想生气,可是你看看家里,谁肯对咱们好呢?”小慧摸着小盼的头发说。
“大堂嫂对咱们挺好的呀,给买东西,给买衣服,给买零嘴。”小盼高兴的说。
“你懂个屁!”小慧一瞪眼,打了一下小盼的屁股。
就给你买了件棉衣,你就觉得她好了?
小盼撅起嘴,喃喃道:“大堂嫂对咱们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