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着头,心里却是起了波澜。她不是真的只是个十五岁左右的女孩,而已经两世为人。此时此刻,她突然发现,自己似乎、似乎是动了心。她知道她和穆景瑜的身份天差地别。作为一个现代人,她并不觉得自己是个丫鬟就低人一等了。但是现实就是现实,一个丫鬟是不可能和世子共结连理的。
林幼瑶是个爱惜自己的人,这份情愫任他发展下去,只会伤害自己。她不敢这样,也舍不得让自己受情伤,她要灭了这萌芽的感情,掐灭这尚未燎原的火苗。
不能动心、不能动心。
林幼瑶正自顾自的低头碎碎年,突然听到了陌生的声音。
“连煜,景瑜,你们也在这里。”
林幼瑶抬眼一看,翠云山顶又出现了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二十青年男子。
“二哥。”穆连煜桃花眼眼眸动了动懒懒散散的说了一句。
“二哥。”穆景瑜风轻云淡的说道。
林幼瑶俏然站在一旁,她听几人一打招呼,明白眼前之人就是楚国的二皇子穆连烁。
穆连烁看上去有二十五、六,长的跟穆连煜和穆景瑜都有几分相似,生了一双狭长的凤目。
穆家的男人眼睛都是狭长形的,像穆景瑜和穆连烁都是一双凤目。只有穆连煜,眼睛虽然也是狭长形的,但是眼尾细弯上翘,生生长成了一对桃花眼。
穆连烁就双眼而言,更像堂弟穆景瑜,而不像亲弟穆连煜。
不过就气质而言,穆连烁英姿勃发,双眸之中满是壮志凌云的豪情和穆景瑜的清冷高贵有很大不同的。
他所站的位置离林幼瑶不远,不怒自威的那种上位者的威严散发开来,王者风范、霸气侧漏。
“景瑜、连煜,你们也在啊。”穆连烁同穆景瑜和穆连煜打了个招呼。
这三人互相之间都没有行礼。
穆连烁是楚国的二皇子,在多年前,他被封为睿英王,在太子薨了以后,他还是楚国皇帝的长子,身份尊贵,自然不用行礼。
穆连煜因为尚未弱冠,所以还没有封号,但是他毕竟也是皇子,跟穆连烁是亲兄弟,更何况他本就是个不拒礼节,行为不羁的人。看到兄长,打声招呼也就是了,行礼什么的,穆连煜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的,从来不向这个二哥正式形礼的。
至于穆景瑜,他是端王世子,穆连烁是睿英王。端王是一字王,而瑞英王却是两字王。按照楚国的规矩,一字王是亲王,而两字王却是郡王。亲王是比郡王高一级的。端王要比瑞英王高一级的。所以端王世子,论起身份来,倒是跟睿英王不相上下的。
而且,根据楚国的规矩,亲王只有两个,一个是端王,一个是靖王,其他的统统都是两个字的郡王。端王世子以后是要做端王的,掌握辅政大权和禁军军权的,而作为皇子的郡王,除非将来能登上大宝之位,不然一个无实权的郡王,身份地位是无论如何不能跟端王相比的。
所以,穆景瑜是没有必要向穆连烁行礼的,按照长幼有序的规则,叫一声二哥,也就可以了。
“在看楚河吗?”穆连烁,走到山顶,眺望远处的楚河。
“是,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多了许多。河水水位也比往年高了。”穆景瑜道。
“今天的水位,比昨天又涨了一些,京城这一段的河堤……”穆连烁道,“筑高工事,也开工了好几日了。”
“恩。”穆景瑜道。
“我一大早去了宫中,见了父皇,父皇的意思,要派人代表皇家巡视楚堤。”穆连烁侧过身看了一眼穆景瑜,接着道,“听父皇的意思会派你去,说不定旨意已经出了宫,很快就会到你府上,等你回去应该已经到你府上了。”
“多谢二哥相告,”穆景瑜淡淡的说道,“景瑜自当尽力。”
穆连烁,穆连煜,穆景瑜,三个楚国最尊贵的青年男子,在翠云山,翠云峰峰顶,并肩而立,眺望滔滔楚河东流,依依山色连绵,朦胧中京城屋檐飞翘,街市纵横。
山袭来,迎风而立的三人,衣角朔朔,长发飘扬。
只是,谁又能想到,几年之后,这几人兵戎相见的场面。
此是后话不提。
☆、第34章 狐假虎威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这天夜里又是下了一夜的雨,雨点打在屋外园子里乔木的树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响声。雨持续不断的下了一晚,到了第二天清晨,这夜雨才收了势。早上辰时,林幼瑶接到通知,世子殿下已经还朝,马上要去楚堤巡视,让她做好准备,一会儿跟着穆景瑜一块儿去。
而与此同时,凝珞悄悄的出了观世院,去了王妃所在的潇云院。
“凝珞,你来了。”王妃歪坐在贵妃踏上,手臂靠着一边儿的玉枕。看向恭恭敬敬垂首站在一边的凝珞。
“是,王妃。”凝珞道,语气依旧是温婉柔顺。
“世子准备走了吗?”王妃道。
“是的,已经去了内院换衣服了,换好衣服用了饭就该出门了,按照往日的情况,还有一个时辰,世子就会出府。”凝珞道。
“好,凝珞。”王妃道,“做的,不错,继续盯着世子,以后有什么要交办你做的,我还会差紫慧来支会你的。”
“是。”凝珞道。她语调柔顺,手却紧紧拽着自己的衣角。
“你退下吧。”端王妃轻轻挥一挥手。
“王妃,之前您答应过,这次我向您通报世子的行动之后,让我见一见弟弟的。”
凝珞不肯退下,忽的跪在地上。
“你弟弟,只要你乖乖听话,我自然你弟弟自然安好。”王妃悠悠的说道,“哎,我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也不好食言,那就让你见一见吧。”
说罢,端王妃向身边等我一个婆子使了个眼色。那婆子会意转身,走向里间的屋子。
端王妃端起茶杯,轻轻的吹了吹浮起的茶末,小口的啜了啜。
少时,便听到里间传来一阵动静,那婆子推着一个小童,推推搡搡等我出来了。
“阿弟,你怎么样了?”见到小童,凝珞连忙跪走了几步,双手把住了小童的手臂。
这小童只得六岁的样子,长的也算眉清目秀,眉宇间跟凝珞有这七八分的相似。
“大姐,我没事。你放心吧,不用担心我。”那小童十分乖巧懂事,摸了摸姐姐的肩膀,轻声安慰起来。
“嗯。”凝珞对着弟弟,眼中不再是平日里对这旁人温和的模样,而是溢满了关切,“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好了。”端王妃道,“带下去吧。”
凝珞紧紧把着弟弟的肩膀,不想松开。终究被那婆子掰开了手指。
“好啦,别在拉拉扯扯了,你弟弟在我这里,安生的很。你再拉拉扯扯的,我就不保证你弟弟是否安全了。”端王妃似乎有些不耐烦。
“是。”凝珞跪在地上,脸色在一片阴影之中。
“你去退下去把。”端王妃挥一挥手。
“是。”凝珞退了下去。
带凝珞走后,端王妃一改刚才慵懒的模样,倏地一下站了起来。
她走到里间取出一张纸,蘸上墨汁,飞快的书写起来。很快,她就写完了。
这信纸上只有四个字:“巳时出府。”
她把纸叠成四方,放入信封内。
端王妃急急招来一边的婆子到:“去把阿丁叫来。”
几息之间,这个名唤阿丁的仆从就进来了。
“阿丁,立即把这封信送到二殿下那里。一定要送亲手送到他手里,要快。”
~~~
一个时辰之后,林幼瑶随着马车跟着穆景瑜去楚河。一同跟着穆景瑜去楚河巡视的,还有阿思和泽盛。
林幼瑶和泽盛因为藏书阁一事是生了嫌隙的。那时泽盛提出要将林幼瑶杀了灭口,把林幼瑶吓得是魂飞魄散,这件事情林幼瑶至今还记得。是以林幼瑶看到泽盛,心里还是很不痛快。不过泽盛倒是没有再煞气腾腾的样子对着林幼瑶,而是非常尽忠职守的守护在穆景瑜的身边。
林幼瑶摸摸小鼻子,你是殿下的侍卫,我是殿下的丫鬟,暂时是一国的,看在你那么衷心的份上,本丫鬟先不跟你计较了。
不过,穆景瑜命令泽盛去了马车头,马车里是穆景瑜、林幼瑶和阿思三人。不用对着着泽盛,林幼瑶还是觉得舒服多了。
马车一路疾驰到了楚河河畔,已有十几名穿了官袍的官员和几十名随从前来接迎。
穆景瑜提起四爪暗纹袍子,踏下马车,挺拔的身影,稳稳站着,楚河河畔的疾风将他锦袍下摆吹得朔朔。
几十名大小官员带着随从一起弯下了腰,已一种恭敬而敬仰的姿态行了礼。
“请殿下大安。”
林幼瑶站在穆景瑜身后,一股狐假虎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起吧。”穆景瑜道,神情严肃,无喜无怒。
“殿下,下官周子明是负责这楚河水利和堤加高事务的。”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眉目清朗,说话不卑不亢,身上的官袍沾了泥水,看着像是个善于实干而不是夸夸其谈的人。
“周大人,这两日辛苦了,现在堤坝加固事务如何了。”穆景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