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之人皆知她跟锦绣阁那边的关系,其中一个容长脸的妇人便羡慕地说道:“长河家的,锦绣阁的宋老板真是个厚道人。”
当然也有看不惯的,只听周氏马上接口道:“同是一个姓,长河家的,你既然和锦绣阁老板交好,怎的也不帮忙让她收了咱们这些人做的针线?辛辛苦苦做好的帕子,卖给过路的货郎,能赚几个钱呢?要是锦绣阁能收,咱们也能多拿些钱。”
诸如此类的话其实年年都有人在说,只不过往年只是在私底下说的多,祭祖之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却是头一次。
徐书怡看了她一眼后道:“崔宽家的,你也别光耍嘴皮子。你要能拿得出好绣活,我二话不说,肯定领你去锦绣阁。交情归交情,我总不能坏了人家的口碑不是?”
周氏不服气地嘀咕道:“还不是你藏着掖着,你要是传授咱们几招,还怕入不了锦绣阁的眼吗?”
徐书怡气笑了:“我还没听说过谁家传授技艺居然有这么简单的,呵呵。想当年,我可是专门拜了师傅的,要不你也拜我为师如何?”
一句话瞬间点中了周氏的死穴,开玩笑,拜师,叫她一张老脸往哪儿放!
见周氏被自己得话堵住了,徐书怡又和颜悦色地对众人说道:“如果你们谁上门让我指点一下,我也不是不愿意。只是家中事务繁忙,我没那么多的工夫,到时只能看各人的领悟了。”
这话一出,很多妇人面上就流露出了高兴和感激,纷纷冲徐书怡点头微笑。
祭祖回来,徐书怡赶忙和女儿两人煮姜汤来喝,孕妇的两碗汤里她还加了一点红糖。
她最担心大儿媳妇的肚子,毕竟离生产的日子不远了。但祭祖是大事,她也不好让人不去,幸好祠堂离得不远,天气也可以,总算是平平安安回到了家。
一直到了晚上,徐书怡才蓦地发现,她放心的有些早了。
正睡得迷迷糊糊时,她和崔长河两人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音给吵醒了,外头响起了崔庆林嘶哑不安的声音:“爹,娘,你们快来看看,孩子他娘好像不大对!”
徐书怡心下一抖,推了把崔长河道:“快,快去请何嫂子,我估摸大郎媳妇有可能要生了!”
崔长河一个激灵,赶紧披上衣服,拖着鞋子走了出去。
门一打开,出现的是崔庆林慌张的面孔。崔长河绷着脸道:“你看看你,怎么这般沉不住气!你媳妇的肚子要生了不知道吗?还杵在这儿干嘛,快去请稳婆啊!”
徐书怡披着外套出来了,按着胸口道:“他爹,你要不把朱大夫也请来,我去烧水。”
外面动静如此之大,其他人也给吵醒了。
徐书怡回头间恰好看到女儿开门,遂赶紧道:“兰花,你快烧水去。”本来她也想去烧水的,可转念一想,大郎媳妇人还一个人在床上呢,她得去顾着一些。
走进东厢房,她看到了崔玉梅小小的身影,见她进来,小孩子嘴巴一扁,哭了出来:“奶......我娘是不是要生了?她......她不会有事吧......”这一世虽然同前世完全不一样了,但她还是怕......怕娘依旧生得艰难,怕弟弟依旧身体羸弱。
徐书怡上去抱住她道:“玉梅,听话,乖啊,你在这儿的话,你娘不是更加担心吗?又要顾着你,又要顾着肚子里的小弟弟,你说是不是?这样,你去厨房帮忙小姑烧火,好不好?对了,你让你小姑下碗红糖面,奶怕你娘生产没力气。”
崔玉梅抹了把泪水,说道:“好的,奶,我这就去。”
徐书怡这才将目光落到陈氏身上,只听陈氏感激地唤了声:“娘。”
老实说,陈氏现在的样子可真不好看,徐书怡拿出帕子一面替她擦额头上的汗珠,一面问道:“还有力气不?娘搀你起来,最好在房里再走动走动,等下生产说不准顺当一些。”
陈氏咬着牙点了点头。
两个人在房间里走了好几圈,终于崔庆林带着稳婆到了。
一进屋,稳婆便对徐书怡道:“长河家的,烦劳你给我帮个忙。”
徐书怡面色一变:“何嫂子,我......我晕血。你等会儿,我让大郎去叫四海家的来。”
生产这么恐怖的事情,她怎么吃得消哦!光是想想,她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许是老天保佑,陈氏这一胎生的相当顺利,等鸡叫了三遍过后,崔家的长孙终于出世了。
第47章正月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说的一点没错。
自打大儿媳妇生下了崔家长孙,崔长河连着两天出门走路都带着风。
与之相比,方氏就显得有点不是滋味了,比较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胃口一下子减了不少。
崔庆森起初不知她的心结,担忧地问她道:“这是怎么了,前些日子不是都好好的吗?你有没有特别想吃的,我和娘说去。”
丈夫既问起来了,方氏遂用一种酸溜溜的口气道:“你没看爹娘他们都高兴成什么样子了,不就生了个儿子吗?至于吗?”
崔庆森方才醒悟过来,好言好语地安慰道:“儿子嘛,总是和女儿不一样。你信不信,等你生下儿子,爹他们说不定更加开心呢。”
怎么可能?方氏心中暗暗腹诽,脸上却摆出已经被安慰的差不多的模样,强笑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对了,你说了没有,咱们明日去我娘家的事?”
崔庆森笑道:“明日是初二,爹娘他们知道的。”
方氏要听的不是这个,她其实是想知道初二回娘家的礼物准备如何了。无奈丈夫没有听出她话里的意思,所以她只得把话说得更加明白:“昨儿大哥好像提了不少东西去岳家吧?要我说,爹娘就不该给,你看看大嫂娘家人,催生礼不来送,大哥去报喜,又不见他们一个人来!”
崔庆森也觉得大嫂的娘家人不大实在,一年到头的,从未见人上过门来。不过他觉得这事和他关系并不大,因而他回道:“腊月二十九嘛,家家户户都忙,他们家兴许真没工夫。大嫂刚生产完,初二初三不能回娘家,爹娘让大哥带着礼物跑一趟也属应该。”
听丈夫一说完,方氏真想往他头上敲上一棒,你什么榆木脑袋啊,怎么听不明白人话呢?家里拢共一点子东西,拿到了大嫂娘家去,那他们这一房呢,岂不是大大的吃亏了?
方氏只觉得越说越来气,胸口急促地起伏了几下,才道:“跟你说话怎么那么没劲呢。你还是去跟娘说一声,省的娘准备礼物来不及。”
崔庆森颔首道:“好。那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方氏有气无力地挥挥手:“没有,没有。你快去吧。”
依照大越国的风俗,正月初二初三两天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崔庆森说起来的时候,徐书怡马上同意了,还好心地道:“你媳妇怀着身子,玉芬丫头又还小,我怕你照顾不过来,要不你们把玉芬留在家里?”
“这......”崔庆森不敢贸然答应,说道:“娘,我再问问芬儿娘的意思。”
徐书怡笑笑:“应该的。”
方氏没想过要将女儿留在家里,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孩子的姥爷就见过一次,她打定了主意要抱回去给她爹好好瞧一瞧的。
儿媳妇没同意,徐书怡也乐得轻松,再说初三那天她自己也要回娘家。
上次小妹来,两个人就约好了,说初三一起回。她心中也挺记挂小妹一家子的,也不知道妹夫的身体情况如何了,她后天去了,得好好问一问。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正月初三一大早,徐书怡夫妻带着一双儿女坐在了牛车上。
临走前,徐书怡叮嘱了崔庆林一番:“娘和你爹吃过午饭就回来了,你好好照顾你媳妇和两个孩子。厨房里的肉啊,鱼啊,你尽管做了,你媳妇的身体最要紧。”
崔庆林自是听得连连点头,说道:“爹,娘,你们慢走。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送走了爹娘弟妹,崔庆林马上回了房间,对靠在床上的陈氏道:“爹娘他们都走了。娘出门时特意吩咐了,叫我好好照顾你。你身子感觉怎么样?腰还酸不酸,下面......还痛吗?”
陈氏摇摇头道:“这三天多亏了娘细心照看,我也不知上辈子积了多少德,这辈子才能遇到娘这么好的婆婆。”
她的话引起了崔庆林的共鸣,他一脸感慨地道:“从前我还埋怨过娘呢,想想实在太不对了!其实娘待我们兄弟三个是一样好的,是我小心眼了。”
趴在摇篮边看弟弟看得起劲的崔玉梅,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爹娘的头脑还真简单,要不是依靠她的重生,能让一个好鬼魂附到了奶奶身上吗?如今的奶奶可不是过去那一个喽,幸好家里人都没怎么怀疑。不过,鬼魂附体毕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即便说出来了,她想,家里人也不会相信的吧。
说老实话,崔玉梅真的很佩服现在这个奶奶,光凭她对家里人这种真心的态度,谁又会怀疑呢?毕竟一个人如果中邪或者是鬼上身的话,行为上一定会变得很奇怪,甚至还会做出伤害家里人的事情。
崔玉梅这么想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其实家里人是起过怀疑的,不单她的二婶,就连她爷爷也曾经有过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