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书怡很给面子地重重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猜测着刘氏说话的用意,总不可能就是过来显摆的吧。
正想着,她的耳边再度响起了刘氏自得的声音:“现在村子里还不知道咱力儿要去镇上的事呢。要是知道了,那上门来提亲的怕是要踩断门槛了。不过我和力儿他爹商量过了,力儿还年轻,过上两年,家里的日子好了再娶妻也不迟。”
徐书怡不明其意,只敷衍地道:“说的是,说的是。”
刘氏抿嘴一笑,接着提了一个在徐书怡听来比较突兀的话题:“亲家母,你家兰花......我没记错的话,今年十三了吧。”
徐书怡眼中闪过一抹讶异,回答道:“是啊!”
刘氏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了倾,出口道:“不知你和亲家公有没有帮着兰花相看人家?十三岁的年纪,也该定亲了。”
这句话一出,徐书怡有些回过味来,难不成刘氏替她儿子相中了兰花?可崔家已经娶了刘氏的女儿了,她难道不担心被别人说换亲?
下一刻,刘氏说的话果然验证了徐书怡心中的猜测。
“力儿自打上回在玉芬的满月席上见了兰花一面后就有些念念不忘。这孩子跟他爹一样,是个长情的,认定了一个人就不大会变心了。你看,力儿有心,你家兰花呢,又到了年纪,是不是可以考虑两家再结亲?这亲上加亲,也是件好事不是?”
徐书怡低头沉思了会儿,照刘氏这么说,方力倒也算是个好人选。只是换亲的名声,还有崔兰花自己的意愿......她不能不考虑。
“亲家,结亲是大事,我一个人可做不了这个主。兰花他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很是看重呢。等他回来了,我再和他商议商议,过些日子再给你答复吧。”
“啊?”刘氏一听,多少有点失望,不是说崔家是由徐氏说了算吗?现在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你崔家还是看不上我方家?
一想到这儿,刘氏怒气陡生,沉下脸把心里所想说了出来:“亲家母,谁不知道这家里是你说了算?只要你同意了,亲家公还能说啥?”
见刘氏生气了,徐书怡也不高兴了,我又没拒绝你,不就说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吗?你拉着脸做什么?
“亲家,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谁告诉你家里我做主的?莫非是二郎媳妇?你们这不是要逼着我去死吗?咱们女人哪个不知道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若是今儿你的话传了出去,叫我今后怎么做人?就连我家兰花今后的名声也......亲家,你倒是跟我好好说说,你是哪儿听来的这种话?”
刘氏被徐书怡的话说得面色一白,糟糕,自己说错话了!她赶紧补救道:“亲家母,我随口乱说的,你别放到心里去。我只是替力儿着急,我......”
“亲家,我以后可不想听到这样的话了。”徐书怡此时已失了耐性,站起来道:“我去看看厨房的饭做好了没,亲家就留在这里陪陪孩子吧。”
第15章生隙
因这个小小的插曲,徐书怡后面愣是没给刘氏再次开口的机会。
一吃完饭,徐书怡便道:“亲家难得来一趟,多和二郎媳妇说说话。我们旁的人就不打扰你们了。”
然后又对崔兰花道:“兰花,娘今儿领了荷包回来做,锦绣阁那边催得急,等会儿我们就抓紧时间做。”
刘氏闻言,眼里划过了一丝失望。
等母女俩个坐一起时,刘氏面色黯淡地道:“妮儿,娘前面说错话了,你婆婆她怕是生我的气了。”
方氏心里“咯噔”一下,忙问道:“怎么回事?”
刘氏隐约意识到自己给女儿添了麻烦,心虚地说道:“不是你说家里由你婆婆说了算吗?可我一提你弟弟的事,你婆婆却说做不了主......我一生气就......就......”
“就怎么了?”方氏提着心问道。
“我就把你告诉我的话说了出来,那个......”刘氏不敢低头看女儿的眼睛。
“什么?”方氏惊得跳了起来:“娘,你怎么......怎么能......”终归是自己的母亲,方氏没有把指责的话说出口,但脸色难看是一定的了。
见女儿此刻面孔通红似要落泪,刘氏也跟着难受起来,说道:“妮儿,娘......不是故意的。说不定.......说不定你婆婆不会想到你身上去呢。”
“娘你不知道,我婆婆那人精明着呢。”方氏苦笑道:“娘一走,婆婆肯定要收拾我的。”
刘氏心疼地望着女儿,脑中忽然灵光一闪,说道:“要不我去同你婆婆说,就说这些话是从你大嫂那儿听来的,你看怎么样?”
方氏摇头道:“不行。若在从前,娘的这番打算定是有用,可如今嘛......婆婆不知怎的,待大哥一家好了许多,倒是我和芬儿他爹......唉!不说也罢!”
“怎么?”刘氏被勾起了好奇心,问道:“难道是你婆婆脑子糊涂了?自个儿的亲骨肉不亲近,反倒看上前头婆娘留下的孩子了?”
说起这些日子婆婆的突变,方氏是满腹牢骚,但偏又不能在丈夫跟前说,现下自己的母亲来了,她顿感找到了可以一吐苦水之人。
“可不是吗?不是我埋怨婆婆,她近些日子做的事情也太离谱了。先是教大嫂刺绣,后又带着玉梅识字......娘你说,我婆婆奇不奇怪?便是想搏个好听的名声,也不至于这样吧。”
刘氏听罢,不屑地撇嘴道:“你婆婆的名声......啧啧,不是我说,能好到哪里去?她也真是笨,崔庆林又不是从她肚子里蹦出来的,何必呢?”
方氏很是赞同母亲的话,凑近去压低声音道:“我怀疑我婆婆是中了邪了,不然哪会变得这么快?”
刘氏心头一震,问道:“你和女婿也说过了?”
方氏点头道:“说了,还被他教训了呢。”
刘氏不满道:“女婿怎么回事?你一心为他打算,他倒好,还怪起你来了。你不说我还忘了,娘做姑娘的时候,村子里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当年,老张家有一位姑娘,也不知怎么回事,生了一场大病醒来后,那性子就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后来啊,那家人请了贾神婆来,贾神婆说啊,那姑娘沾染了不干不净的东西。你听听,是不是同你婆婆的情况差不多?”
“真的吗?”方氏听得有点害怕了,拉着母亲的手道:“娘,要是我婆婆也是那样......”
母女俩不知道的是,门口这会儿正站着一个人。这个人越听脸涨得越红,到了后面,他青筋暴起,显然已是极度愤怒。随后,“啪”地一声,他手上一支木簪断了开来。
顾不得手掌上冒出来的鲜血,崔庆森看了眼半关的房门,转身恨恨离去。
眼看着日头渐渐西沉,刘氏站起来道:“天色不早了,娘还要赶回去呢。”
方氏眼里露出了不舍:“娘,您今后多来看看我啊!”
“娘知道。”刘氏爱怜地道:“娘只生了你和你弟弟,你们俩个啊,我一样疼。”
方氏面上绽放出一个笑容来:“娘你先等会儿,我去叫婆婆。”
她走到外面,刚刚迈了几步,脚下忽地踩到一样东西,低头一看,却是一根断裂了的木簪。咦,这儿怎么会有木簪,而且还是断掉了的?
跟着后面出来的刘氏疑惑地看着女儿的背影,问道:“妮儿,怎么了?”
“娘,你看看这个。”方氏摊开手,将木簪露了出来。
“啊呀,这么好看的簪子,怎么就断了?”刘氏惊呼道:“太可惜了!”
看着木簪,方氏隐隐的生出一丝说不清的担忧。
“娘,婆婆今日去了镇上,你说这根簪子会不会是她买来的?”
刘氏笑道:“怎么会......”但她的话才开了个头,脸上的笑容又突然一下子僵住了,怔怔地看着女儿道:“你是说......你是说你婆婆有可能听到我们说的话了?”
方氏白着脸道:“现在还不知道,我去叫婆婆出来。”
说着,她来到了崔兰花那间屋,朝里面喊道:“婆婆,我娘要走了。”
徐书怡放下手中的绣活,拉开门走了出来,直接对站在院子里的刘氏道:“亲家要走了,家里还有些鸡蛋,走的时候就带去吧。”
母女俩个听徐书怡这么一说,心顿时放了下来。
刘氏说道:“亲家母客气了。”
徐书怡笑了笑,也不多说,转身去了厨房。
“妮儿,你就是爱瞎想,把我吓得哟......”刘氏走过去轻声道。
方氏的心却仍旧没轻松起来,一双秀眉微微拧起,不是婆婆,那会是谁呢?总不会是什么人往家里投簪子吧。也怪自己粗心大意,光顾着和娘说话了,门也没关紧。和娘说的话要是被大房一家子听去了倒也没什么,但要是被家里别的人听去了呢?
第16章衣架
徐书怡觉得崔庆森夫妻突然变得有些奇怪,好像两个人一下子就沉默了许多。
她不知道夫妻俩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她觉得,有事情就要尽早说开来,也省的拖下去成为真正的麻烦。
晚饭过后,她把崔庆森叫到一边道:“那根木簪给你媳妇了吧?她可喜欢?若是不喜欢,娘这里还有一根没戴过的,你带去让你媳妇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