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外挂来篡位 完结+番外 (滚来滚去的团子)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滚来滚去的团子
- 入库:04.10
犹犹豫豫的县主大人,默默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设,终于决定相信易北,重新走了出去。
"殿下醒了?"
易北随意嗯了一声,继续转向孟陵。
"怎么会没有找到。"
孟陵大概是回来汇报时就已经跪过一次了,这回坐在凳子上岿然不动,只是口头告罪。
"属下无能,如那位陆先生所说,密室暗道都比较陈旧,不像是新上任的县令建的,但属下在里面的确没有见到任何账簿帐册,也没有任何银钱,里面积灰不多,想来也不是长久不用,但确实没有任何东西,大概是之前就已经被搬走了。"
江梨默默在易北身边坐了下来,决定当一个合格的耳朵,除开必要的求情,绝不多说。
"昨夜草寇来袭,县令大人大概今天一天都在陈府陪着侯夫人赔罪,一直没有在县衙,也没有回家,属下把县衙也翻了一遍,他家也翻了一遍,没有找到任何东西。"
易北皱起眉头。
他是重来过好多回,但这不意味着他能够全盘理清太子一系和易贤一派的所有关系,朝中大员他能知道,但底下这些离京千远万远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一来不会有那么多功夫去一一理顺,二来也不需要。
但很明显,单凭一个县令,在水灾还没过去一半的时间里,没有收到任何钦差什么时候会来的前提下,把自己的贪污受贿洗得干干净净,是绝对不可能的。
太子曾经说过他在平阳县里吃过大亏,大概县令身后站着的不会是太子,那么,会是易贤?还是什么其他的人?
毕竟朝中局势错综复杂,太子和易贤只不过是其中之一,派系之中互相踩着想上位的人简直是数不胜数。
大概就连太子和易贤,怕是也不能完全理顺这些最底层官员的关系网。
他现在只能确定一点,太子曾今想拿平阳县令开刀,但是没能成功,但是具体太子想要牵出来的是谁,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这些也不是他现在需要头疼的问题,他现在需要头疼的是,山里那群善良淳朴的草寇们啊,都在翘首以盼钦差大人下山之后立刻剑斩妖魔,把作威作福的县令大人一举拿下,为百姓各种伸冤出气。
而且以这种小地方的流言传播程度啊,只怕钦差大人来了平阳县,马上县令就要倒大霉的消息,大概是已经传遍了整个县了啊。
别的不说,就说刚刚店伙送晚饭的时候,脸上那个止不住的笑啊,而且掌柜的还特别大方,直接送了他们一道宵夜啊,说是开店十周年酬宾大庆……
骗鬼呢吧!
易北看着一无所获的孟陵,顿时觉得头有点大。
毕竟现在县令为了迎接宣德侯夫人所作的所有铺张浪费,都不能算作是他贪污受贿的铁证,最多也只能说他虚报灾情,欺上瞒下,别说杀头了,就连免官的标准都达不到。
但现在他手上得用的只有孟陵和许都,其余的人都在侯夫人身边充当侍卫随从,也不能一个人掰成八个人用,这两个人一夜之间就能把这一群人都一一查一遍啊。
而且最近城中进来的人不多,一旦县令听到钦差已到的流言,把近几天进城的所有人的路引都排查一遍,大概很快就会疑心到自己头上。
他原本想的是能够立刻抓到贪污证据,连审问都不用,直接就把人下狱,再从富户手里敲出粮食来赈灾,其余的一应安顿工作自然也能井井有条。
但是现在看来,他好像也踢到铁板了啊……
人证真的对簿公堂并不能算作铁证,只能算作旁证,除非是真的亲眼目睹杀人以及收受贿赂时就坐在旁边,能够指认双方并且数目与之后查出来的证据相符,否则都不能单纯以人证定罪。
毕竟官场上买通证词是最简单的事。
何况现在给他证词的人都是一些草寇,钦差大人不相信朝廷选任的县令,而因为流寇一面之词就罢免官员,传出去笑掉大牙不说,太子和易贤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大一个把柄。
江梨带着两只耳朵,坐在一边听了半天,终于理清楚事实,易北想通过陆鸠的消息直接拿到县令的把柄,好趁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举把人打懵。
但很明显,县令大人的警惕性还算比较高的,提早就把所有防范工作都做好了,易北没能抓住铁证。
"……殿下。"
易北拧着眉头在梳理派系关系,江梨举起一只爪子,默默拉了拉易北衣角。
"平阳县里有没有口碑名声都不错的镖局?或者是查一下最近被外派的衙役名单。"
完全沉浸在自己思维中的易北并没有理会江梨,只觉得她大概是觉得渴了或者饿了,顺手倒了杯茶推过去,又指了指一边的小茶桌,忙里偷闲赏了江梨一句话。
"你的饭给你留了,在那边,饿就自己吃。"
江梨锲而不舍,又拉了拉易北衣角。
"今晚不会有什么变故,你吃完安心回去睡觉,听到什么响动也不用出来。"
就算是要转移赃款,也必须要有人运送,那人一定要是信得过的心腹,或是靠得住的武师,毕竟现在世道乱,万一在路上被人劫了,这事儿可没法报官的。
江梨加大力度,由拉变扯,狠狠拽了拽易北衣角。
易北被闹得有些烦,皱着眉头腾出一只手来,摸了摸江梨脑袋。
"乖,别闹。"
江梨:"……"
谁特娘的闹了啊!
她有话要说啊!
"县主想说什么?"
孟陵实在是觉得有点看不下去,终于出声,帮江梨开了腔。
姑娘嘛,脸嫩,不好意思开口,能够理解。
江梨特别感激。
"殿下,最近世道乱,未必县令就敢把钱放心运出去,银庄肯定也不敢存,只要存了,查起来保单就是证据。"
易北只觉得江梨在说废话。
世道乱是肯定的,所以他才发愁啊,不知道县令身后直接站着的是哪一层的人,居然能够在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出手帮他销赃款。
现在贸然出手,万一惊动京中,太子和易贤一旦发觉插手,他的处境就很艰难了。
毕竟天高皇帝远,两位兄长一旦起了杀心,光靠孟陵和许都,再添上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江梨,肯定是要全军覆没的。
当然,一门心思想要给皇子殿下排忧解难的江小梨,并不知道易北内心真正的想法,见他不说话,还当他在认真考虑自己的提议。
"所以我在想,会不会账簿和赃款其实都还在城里,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藏?"
易北听到藏字,终于起了点兴趣,看向江梨。
"继续说。"
江梨得到鼓励,越发胆子壮。
"我看陈府老爷就和县令关系挺熟,而且陈老爷招待侯夫人,东西用的都是上好的,一个乡绅而已,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和好东西……"
就好像一道光劈开迷雾,易北看着江梨,猛的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继而大喜,站起来重重拍了拍江梨肩膀。
"你说的对,应该去查一查陈府!"
许都顿时对江梨刮目相看。
原来这姑娘也不是真蠢啊。
第84章 求救
大概是在京城里待得太久,长期以来易北都在借助各方势力中的平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就是出京之后容易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
但江梨不同,几辈子下来她都没搞清楚谁是谁的关系网,一门心思就是自己努力闯出来。
所以于县令贪污一事上,易北满心里想的是自上而下,在不惊动人的前提下,借着县令挖出大鱼,继而下一路搞定,而江梨则只是单纯的想把这件事情解决。
先入为主的十一皇子殿下,很明显是低估了底层人民的小智慧。
于是当下许都去查衙役出城记录和城中镖局接镖留存,孟陵则去陈府继续翻翻翻事业。
江梨一口气把心中所想说得干干净净,只觉得自己已经用尽全身力气办成一件大事,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虚脱感,慢吞吞吃完易北给她留的晚饭,又磨磨蹭蹭喝完三杯茶后,终于没有了留在易北房中的借口。
"你是怎么想起来,县令很有可能把东西放去陈府的?"
当然,江梨没有借口,不代表易北没有啊。
身边武力值最靠得住的两个人现在都一块儿跑了,别说江梨潜意识里觉得有些发慌,就是易北也觉得自己果然是太过于兵行险招。
毕竟现在人人都在风传钦差大人已经驾临,以县太爷这个地头蛇的消息灵通程度,没有理由他还被蒙在鼓里。
一旦县令猜出自己身份,又或者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趁着钦差还没有揭露身份之前,先下手为强,以鬼鬼祟祟大概是贼寇踩点为名,直接派人过来灭了口都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山高皇帝远,谁知道这些刁民胆子有多大。
毁尸灭迹之后说一句从来没有见过钦差的影子,谁还会去上心追查?
江梨挠挠头,不打算说实话。
"底下的人么,哪有那么大的力量去通天,天灾面前人人都是一样,贪官比百姓更恐慌,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那点钱,冲走了都没法往外说,而且朝廷肯定会派钦差下来赈灾,这消息人人都知道,说不好就有贼寇半路上打这个的主意,干的就是黑吃黑的买卖,何况平阳县令是连贼寇都不敢去剿,想来衙役的能力也就只有这么大,县令大人肯定不敢卡在这个时候让钱离开自己视线,多半是还在县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