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柔虽然暂时不会为了这件事主动去得罪雅娴那位太妃娘,但暗地里让她长长记性却不难。
两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大人说着无关紧要的趣事,三个孩子就在院子外面疯跑,虽然入了冬,天儿却不是很冷,被太阳晒的暖暖的,孩子在外面跑也不怕着凉。
跑到最后孩子们累了,回到他们住的偏殿里,把门一关,宫女太监和他们从王府带过来的丫鬟都被关在外面,兄妹三个跳到床上,头抵着头就说开了。
修谨虽然平时话不像那兄妹俩那么多,但做为大哥,他还是有一定威严,说一句话那兄妹俩都听,于是,还不到三岁的娃娃就你一言、我一语地算计起怎么整治雅娴公主。
也不是他们一定要把雅娴怎么样,只是一看雅娴今儿的表现,就算他们不去招惹她,她也不会放弃,还不如一次就把她整治怕了,免得像苍蝇一样烦人。
虽然雅娴公主比他们大上两岁,但比较之前的战斗力,三个娃娃一起上的话,她也占不到好,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雅娴公主会不会有帮手。
今儿见着时雅娴公主只带了一个宫女过来,不排除她有意没带人过来,毕竟是公主,就算明诚哥哥不喜欢她,身边该有的人总是要有,他们算计的时候可不能把这些算漏了。
按修谨的说法,既然雅娴公主能找上他们,想来往后还会总见着,他们也不用巴巴地去找她,只等着她送上门就好,这样更能显着不是他们要去招惹她的。
至于说把人整治之后会不会惹来麻烦?他们是完全不会去想,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开心就好了。
嘁嘁喳喳地说了半天,把外面侍候的人急够呛,可又不敢撞门,只能不住地哀求,等到兄妹三个商量好计策出来时,可是把外面的人都急坏了,大冷的天脑门上都是汗,兄妹三个却像没事人似的,打着小哈欠嚷着要睡觉,侍候的人赶紧过来侍候。
等他们睡醒就已经快到了晚饭时间,凌小柔过去照顾明诚和贺楼远以及老隐士,太皇太后就等着三个宝贝一起吃,这么长时间她都是自己吃饭,宫妃们虽然说要过来侍候,但她看她们就心烦,还不如自己吃着舒坦。
而有三个宝贝陪着吃饭,听他们童言童语的心情也大好,只恨这几个宝贝不是李旬的妃子生的,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么可爱的孙儿孙女呢?越发羡慕起远在渭城府的老太妃。
晚上凌小柔回来时,就跟太皇太后说起过几日要出宫给孩子们准备生辰的事,虽然不是周岁那样大办,但毕竟身份摆在那里,若是不办也该会被别人说闲话。
太皇太后倒能理解,虽然想说让孩子们留在宫里办这个生辰,却也知道不合规矩,但一想到三个宝贝要出宫,她心里好个不舍。
上次进京时孩子们小,还不会哄人,虽然也稀罕却不像这样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最多就是羡慕一下老太妃的好福气,可如今见着孩子们一个个都透着机灵劲,哪里舍得放他们离开啊。
好在凌小柔答应过了生辰就带孩子们进宫来看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才算是勉强答应下来,不过这几日更是要把孩子们留在身边好好稀罕稀罕。
知道明诚和贺楼远会好好吃饭了,凌小柔就没总去前殿盯着,虽然每日还是会熬了汤水送去,却也不会打扰他们处理政务。
明诚年幼登基,除了永远都处理不完的朝政外,还有不少欺他年幼的大臣也会找各种各样的事情来难为明诚。
好在有贺楼远在旁坐镇,这些人倒是没敢做得太明目张胆,但就是这样,也够师徒两个忙的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
凌小柔看着心疼也帮不上忙,只能变着花样给他们弄好吃的。
自从上次明诚意识到他吃不掉的菜很浪费后,就每天都会挑出一些菜赏给大臣,菜如何倒在其次,只皇上心里惦记着他们这一点,就让大臣们有些感动,倒是明里暗里对明诚也不那么苛刻了,明诚再表现的该威严时威严,该礼贤下士时礼贤下士,渐渐的倒是拉拢了一些人心。
凌小柔就想要不要把渭城府那一套拿来京城?也弄些买卖把大臣们的夫人都拉拢进来,枕头风很多时候都是相当管用。
可京城不比渭城府,渭城府是宁远王的封地,好了赖了关起门都是自家的事,京城就不然,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这点弹劾宁远王拉帮结派,图谋不轨,就是明诚再信任贺楼远,为免大臣心中不满,也不好再处处偏心宁远王府。
凌小柔便打消这个念头,但这件事宁远王府不好来做,明诚却是可以去做。
大臣们每天扯着脖子在金殿之上为难明诚,大部分为的还不就是一个利字?
金银财宝是利,荣华富贵是利,功名利禄也是利,若是把大臣们都弄到一根绳上,得到好处后,他们自然也就不太好意思一直为难这个小皇帝了。
而且,皇恩浩荡,提高了所有大臣们的生活水平,也能杜绝他们贪赃枉法,也算一件美事,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太过富足的生活水平会磨灭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棱角,都给养成一群不思进取的大老爷们。
至于有人会贪得无厌,得陇望蜀,凌小柔倒不担心,明诚这个皇上也不是摆设,在众人利益都系在一起时,真有那么一两个想要乍翅的,恐怕还没等翅膀展开,就得被人给掰折了。
将这个想法与贺楼远一说,贺楼远自然也是看好的,渭城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治理的上下一心,若是明诚也用这种方法想来效果应该也不会太差。
只是在做什么的事上,贺楼远与凌小柔有些分歧,凌小柔满脑子都是各种美食,当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开酒楼。
可如今京城里出名的酒楼多不胜数,虽然当初贺楼玉离京时带走一大部分厨子,可也有一些人留了下来,这些年过去,从凌小柔这里传出去的一些美食也不再是秘方,这些酒楼都开得很红火,再开酒楼利润也不大,更不要说能够满足那些大臣们的酒楼得开多少家?
贺楼远就拿黎安歌来说事,他的福寿膏生意虽说是损阴德,可用了一个生意就让江蒙国库充裕,又能让很多商人死心塌地,也不能不说是个很好的生意。
凌小柔只当贺楼远也是打起要做福寿膏生意的主意,当即把眼一瞪,“我可告诉你了,你若是敢碰那东西,就不要说认得我,我的孩子可不能有那么不择手段的爹!”
贺楼远挑眉,“我只是说事,哪里就是要做那些阴损的生意?你且瞧瞧那几本书,里面可有适合的生意?”
☆、580 一切为了孩子
凌小柔知道贺楼远说的是老隐士的先生留下的那几本书,当时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做福寿膏那种害人的生意她就放心了。
之前没事的时候她就把那些书都翻了个遍,除了一些用太生涩的英文写的地方她看不懂,又不敢乱猜,她大多都看懂了。
越看越觉得惊讶,好多前世就知道的东西,竟然是这样做出来的,单只看方子不知道是什么,完全无法相信竟然是那种东西。看到后来越看越入迷,若是前世有这劲头,还怕考不到个好点的大学?
当然,里面一些可以在这个时代被‘发明’出来的东西,凌小柔也给记了下来,就像渭城府的玻璃生意,可是让渭城府又繁华了一把,因为玻璃卖的虽然还是很贵,比起从外国运来的却不知便宜多少,而且有了玻璃不但可以建暖房,就是屋子安上玻璃也明亮许多,到了冬天也比窗纸窗纱保暖,尤其是宁远王府推拉似的窗户更受欢迎。
如今渭城府周边,只要有些闲钱的人家都换上玻璃窗子,玻璃的产量虽然还可以,还是很供不应求。
若是把这个玻璃的制法拿来京城这里,让大臣们都来参一股,倒是可以把人心都给拧成一条绳。只要拿捏得当,也不怕他们为了生意忘了朝政。
还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料,但凌小柔和贺楼远都不想做的太引人注目,好东西可以拿出来使用,但不是这样一口气都拿出来,只有动作好了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不但没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反而造成浪费。
像凌小柔手里那几本书,若是利用的好了,百年之内能开发完全就已经算是高效,更不要说若汐手上那几本也不比凌小柔手上的少。
之前若汐也拿出来给凌小柔看过,凌小柔却觉得既然是若汐的,不如就留给若汐的孩子们一直传下去,这样她们长房有了除了财富之外还可传承的东西,二房也有了相等的,就算往后过了几代,不如现在这般和睦,也不怕没有可以安身立命的本领。
凌小柔还帮着若汐把上在一些于民有利的内容给翻译过来,当然那些类似福寿膏的就干脆让它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湮灭了吧,哪怕它们被发明出来时的本意是造福百姓,但它们更强大的负面影响让凌小柔不敢冒险让它们问世,干脆就装着看不懂了。
就是这样,被她翻译出来的东西已经够让人震惊了,若汐从前只知道先生是天下第一的大能,看着这些东西,才真真正正感受到先生非凡的能力,只可惜先生故去了,不然还能尝到他心心念念着的美食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坑爹的以胖为美 (豌豆泡饭) 2016.9.4完结陆澜不过就上了个厕所Excuseme?满大街的女胖子?一百五十斤的女人哭诉自己太瘦嫁不出去?陆澜低头...
-
废柴学院记事簿 (亦狸) 2016.9.4完结“安陆大学灵学专业,培养捉鬼敢死队的最佳温床。”开学第一天,普通高考生李不言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