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村子,先得经过冬至大舅家。此时,大舅娘正在院子里陪她孙子,瞧见柳氏他们了,脸上也没啥表情,嘴里随意地打了声招呼:“妹子回来了?咋不多坐会儿?”
“家里还有事儿,就不坐了,大嫂如今是在养二宝的儿子呐?这娃长得真好!”柳氏笑着应了句。
说完这些,也就没啥可再说的了。
走过他家院子之后,柳氏低声问曹氏:“娘,大哥今年的五斤油给你没呢?”
“哪儿给啊,我找他们要了好几回了,都没要来,赶明儿再找他们要去!这都到年尾了,五斤油还不给我,我都要没油吃了!”说起这事儿,曹氏就是一肚子火气。她三个儿子,每家一年给五斤油她,五十斤粮食她。可这几个儿子,拿陈粮食给她不说,里面还全是石子儿,这都不说了,就是这般粮食,几个儿子也不给她,从年头拖到年尾,她得要个十几次的,他们才会给。
一听还没给,柳氏这心里不舒坦了。她只有这么一个老娘,年轻时吃了多少苦,才将他们养大?如今这三个哥哥,娶了嫂子之后,竟是这般不孝,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都不怕,她这个当妹妹的,都为他们臊得慌!
“二哥三哥家也都没给?”柳氏紧接着问道。
“你二哥的油倒是给了,就是粮食还没给我,你三哥家还啥都没给。你还不知晓你三嫂?她出去了,就将粮食全锁在她那个屋子里,也不管三个孩子是不是有饭吃。这不,她一出去,三个孩子到我这儿来吃,我这粮食也不多,只得催着你几个哥哥嫂子将粮食快给我。”
这些人,一年到头就这么点儿东西都不给,冬至也是气笑了。好歹是自己老娘,咋就能这般心狠?在二十一世纪,这种事儿她还能去法院告他们,可在这儿,大家就只得嚼嚼舌根子。那在意的人,这是比进大牢都难受,不在意的人,当没听见,又能咋样?
“娘,往后您粮食不够吃了,也别问他们几家要了,你让人带个信儿给我,我立马给你扛过去!”听说曹氏没有粮食吃了,李小柱也是气愤,当下里就说了这话。
这话一说,往后曹氏的吃喝李小柱就包了。虽说李小柱不情愿曹氏去他家养老,那毕竟是那个习俗,那是有说法的,可这不代表他不管曹氏的死活。柳氏咋说也是曹氏的闺女,这么多年,曹氏一有啥好吃的,就都送个几个孩子吃,他李小柱也不是个狼心狗肺的,在这种时候,还不表态,难不成继续让曹氏吃不饱饭吗?
“我知晓你们都是孝顺的,可咋说也轮不着你们来养我呐!哪儿有外嫁女和女婿养丈母娘的?天下间可没这个理儿!”曹氏听到李小柱的话,心底是欢喜的。可到底是女婿,于情于理她都不能让李小柱养她。
见她坚持,李小柱也就不说什么了。
曹氏一直送他们,直到出了村口,她还跟着送。柳氏见她还往前送,停了下来,硬要她回去。曹氏答应她不再往前送了,可却一直站在那儿没走。
李小柱带着柳氏和冬至一块儿,往家里赶。走了好远,再回头,曹氏依旧站在那儿,瞧见他们回头了,抬起手摇了摇。
他们再往前走了好一会儿后,再回头时,还能瞧见曹氏站那儿,只是这次,只能瞧见一个人站那儿,不能瞧见那人的脸了。
这样的场景,莫名地让冬至觉得心酸。曹氏,便如同她二十一世纪的外婆。每次她去瞧她外婆,她外婆也是将她送上车,等车走后才回去,这就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如今她来到这个世界了,也不知晓自己的外婆知晓自己个儿没了,得多伤心。
犹记得小时候,外婆会掏出一毛钱,去小铺子里买一根冰棍,或者冰袋给她吃。有时候她走累了,不情愿走了,外婆会蹲下她佝偻的身子,让她趴在她背上,背着她回家。有时,她馋嘴了,外婆就会拿出个五毛钱出来,给她买面包吃。那时候的面包,是老面面包,与现在各种口味的面包不能比,但却吃得格外满足。
如今,她来到这个世界了,没有了那个世界的外婆,却有这个世界的曹氏。从第一眼,她就对曹氏有种亲切感,这种感觉,便如同见到了自己的外婆。往后自己是瞧不见外婆了,那她只能双倍对曹氏好,把她对外婆那份,和对曹氏那份一块儿给曹氏。
回到家后,他们马不停蹄,开始折腾他们的粉条。
☆、148.第148章 立春定亲
三人正折腾,村外头一群敲锣打鼓的人往村子里涌,后头跟着不少抬着红箱子的人。这些人吹吹打打,很是热闹,再加上如此多的红布盖着的担子,一瞧,便知晓是来定亲的。这十里八村的,没那家定亲有这排场,冬至瞧着这阵仗,也不知晓是哪家子。
“哎呀小柱家的,你们咋还站那儿不动弹呐?这定亲的队伍都来了,赶紧着来迎迎!”队伍旁边一个大红唇,头上戴了朵大红花,一笑起来满脸褶子的中年女人,瞧见李小柱后,举起手帕子就朝这边摇。
这人,就是以前连口水都不倒给马氏喝的媒婆,如今李冬芬都嫁出去了,她就热情了这多。还有她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似是来他们家定亲的,可他家只有冬至一个闺女,又还小,咋会定亲?
这大阵仗,将李家村儿的在家的人全引出来瞧热闹了。这吹吹打打的,着实热闹。
“哎呀,你们快些快些,不然赶不上吉时了!”媒婆对李小柱摇完帕子,又转过头,对身旁吹唢呐的人喊道。
那些人被她催着,只得加快了步伐。
一转眼,这些人就到了李大柱家门口。媒婆吩咐那些吹唢呐的人别吹了,她则在门口大声地说着吉祥话。
等她说了一长串之后,李大柱和杨氏才出了屋子,笑着迎向外头的队伍。
“各位辛苦了,都到里边儿喝杯茶,歇歇脚,啊!”李大柱满脸堆笑,走上前,将大家迎了进去,身后,媒婆拉着杨氏,边说着好话,边往屋里走去。
杨氏听着媒婆那些话,心里不禁飘飘然。
这唢呐的声响,没进村儿杨氏就听到了。就是听到,她也不会先出来迎,咋说她如今也是秀才娘了,出来迎这些人,那不是自个儿给自个儿掉面儿呢吗?
不止杨氏,李大柱的想法儿也一样,所以他们二人直到队伍到屋子外头等着了,他们才出来。
等他们进去了,村子里的人也瞧不见热闹了,只得转身走了。
边走,他们便互相探听着有用的消息。
“大柱家这回不是要娶亲了吧?这大郎一考上秀才,就要成亲了?也不知晓是哪家的姑娘,有这福气,能嫁给大郎,当秀才娘子啊!”其中一人感叹道。
“你啥都不知晓,还净跟这儿胡扯!这哪儿是大郎定亲呐,这是立春定亲!你们还不知晓呢吧,镇上的彭秀才与大郎走得近,又总听大郎说他妹子,这不,动心了,这不,来定亲了。”
“呀,那个彭秀才,也是有不少家产呐,这立春丫头往后嫁过去,不就等着享福了?”
“那是啊,人家姑娘不是有个秀才哥呢嘛,咱们啊,就别想了,还是老老实实伺候自己个儿的庄稼,往后多给自己闺女儿攒些嫁妆,给她找个实在人吧。”说完,那人瞧见李小柱站旁边,又对他说道:“哎,小柱啊,你大哥家的闺女儿可是找了个好婆家呐!你家这闺女,过几年就能找婆家了,到时候可得让大郎帮着你找啊1”
这话一说完,旁边的人都不开口了。上次李大柱和李小柱决裂,闹得沸沸扬扬的,整个李家村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立春找了这么个好婆家,他们没往来了,也不能去找李大柱帮他闺女介绍好婆家了。
“哎呀,瞧我说的这是啥,小柱啊,你莫往心里去啊!”那人自知说错了,赶紧改口,向李小柱赔礼。
人家都赔礼了,他们自是不能计较了。
“没事儿。”李小柱笑着应道。
李小柱这表情,在外人眼里,那就是苦笑了,于是不出一日,整个李家村儿的人都知晓,李小柱如今后悔与李大柱决裂了,跑去找李大柱赔礼,指望两家再来往,可李大柱没答应。于是小柱心里抑郁,就是笑起来,那也是苦的。
当冬至听到这个留言时,都惊呆了。这话是咋传出来的,为啥她都不知晓有这么回事儿?只能说,流言真是太可怕了!
“咋能没事儿呢?自己个儿侄女找了个好人家,往后就是秀才娘子,整日里吃香的和辣的,可你闺女这往后还不得找个庄稼人嫁了,往后一辈子伺候田地。哎,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呐!”旁边一人接话道。
“各位叔叔伯伯,冬至与你们亲近,与你们家的各位姐姐也亲近。就是往后嫁个庄稼人,一辈子伺候田地也没啥,各位叔叔伯伯的不都这般过来的吗?再说了,我不是还有各位姐姐陪着的吗,到时候割麦子时,不定还能一块儿聊聊家常呢!”冬至笑眯眯地说完这句话,周围的人又都不说话了。
这些人原本便是眼红李大柱一家子。如今他家小闺女找到了这么一个好归宿,他们再一想想自家的闺女,心里更是酸溜溜的。趁着这个机会,他们就想说些风凉话,来找李小柱的不痛快,这般他们就痛快了。可惜,冬至直接一句话,将他们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