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酸辣粉,真是好吃!”李大夫率先吃完,感叹道。
三郎打了个饱嗝,小手摸着自己鼓鼓的小肚子,奶声奶气道:“好吃!猪肉炖粉条也好吃!姐,咱们明日也吃这个吧?”
“原本我还想着,那猪肉炖粉条就够好吃的了,没成想,这酸辣粉,竟是更好吃。酸酸辣辣的,倒是开胃,我今晚都吃了三碗。”柳氏也是笑呵呵地感叹道。
李小柱也打了个饱嗝,放下吃得干净的碗筷,感叹道:“这不数还不知晓,我竟是吃了七碗,味道真是好,我可是从没吃过这般好吃的东西呐!”
“爹,你吃太多了,我都只吃了六碗!”一听自己老爹吃得比自己多,二郎开口叫唤道。
冬至无语地瞧着那一群吃撑了的人,在瞧瞧空空如也的锅,默默地放下了自己的空碗。她不会说,她只吃了一碗,这才第一次来添,没成想,那群人竟是这般快就将一整锅的粉条都吃完了,她想说她还没吃饱呐!
“你们都不知晓啥叫尊老?就欺辱我这老头子速度慢是不?我这才吃了四碗,还能再吃呐,你们就将这些都吃完了,我吃啥?”李大夫瞧见冬至往锅里添水,就知晓锅里没有了。一想到自己还没吃过瘾,他心里就暗恨这群吃得快的。
“李爷爷,你吃的挺多啦,您可是大夫,自是知晓老人晚上不能吃撑了,我们这是怕您止不住,就帮您都吃完了,这般你就是想吃都吃不了了,这是为您好!”二郎打了个饱嗝后,应道。
☆、135.第135章 粉条5
“你这混小子,自己个儿吃了这多,还说这些个混账话!”李大夫佯怒地训斥了二郎几句,转过头,笑呵呵地对冬至说道:“冬至丫头啊,这锅里没了,你就再下一锅吧,我这还没吃好呐!”
李大夫这话一说完,大家都紧紧地盯着冬至。冬至被他们那期盼的眼神盯着很是无语,这些人,吃了这么多,肚子都鼓起来了,还想吃?二郎和三郎也就算了,毕竟年岁小,可李小柱和柳氏是怎么回事?平日里对吃的最不讲究的他们,如今竟也这般想吃?
“李爷爷,我不是送了一碗给你吗,你明日再热着吃就成了,今日你们吃得够多的了,不能再吃了。”他们吃上瘾了,冬至可还清醒着。这要是再让他们吃下去,那他们晚上就甭想睡着了。这吃东西,还是得适当,特别是在晚上。
冬至都这么说了,几人虽说还没吃好,却也知晓自己吃撑了,也就不再坚持了。反正红薯家里有,啥时候都能吃到。
不止是酸辣粉,这猪肉炖粉条也是吃得干干净净。
吃饱后,大家在一块儿坐着,消食,还聊聊家常。柳氏和冬至两个人,将碗筷都收拾好了,洗干净后,也坐下来,和他们一块儿说了会儿话。
眼瞧着天色暗下来了,李小柱将李大夫送回家,柳氏则烧了水给大家洗了,就回屋子里了。
晚上,李小柱一回来,脸上全是喜色。他一屁股坐到炕上,摇醒了刚睡着的冬至,“冬至冬至,你那酸辣粉味道好,咱们能着手准备,拿去卖了吧?还有四日就到赶集日了,明日我和你娘就帮你做那粉条!”
“爹,知晓了。”冬至打了个哈欠,应道。
乡下地方,晚上没啥娱乐,家里为了省油,也不点灯,所以大家都是一早就睡了。冬至来到这里之后,刚开始不习惯,如今,她也早睡惯了,一到天黑,她就睁不开眼。
得了冬至的同意,李小柱更是欢喜。
“他爹,灶台上的小坛子里有热水,你快去洗吧,这大晚上的,别把大家都吵醒了。”柳氏瞧着李小柱那精神模样,开口劝说道。
李小柱连连称是,拿了木盆出去了。第二日,天还没亮,全家被李小柱喊醒了。
睁着朦胧的双眼,将自己收拾妥当后,吃了早饭,一家五口开始折腾红薯。
人多,速度就快。不一会儿功夫,几十斤红薯就洗完了。接下来就是削皮了,家里只有一把菜刀,不够用,只得捡了瓦片来刮皮。为了节省时间,柳氏和三个孩子一块儿刮皮,而李小柱则给红薯切块。
等红薯都切完了,天色也已经大亮了,二郎和三郎,拿了自己装书的布袋子,去村学了,冬至和柳氏还有李小柱一块儿,继续加工红薯。
等他们忙完,已经是下午了。
“爹,咱们这做酸辣粉买,要是在镇上支个摊子,得要个炉子,还要案板、桌椅板凳,这些咱们都没有啊,这要咋卖?”等事儿都忙完了,冬至歇下后,将自己心里的问题问了出来。之前她想的是再准备几日,去镇上的打铁铺子里做个炉子,再做些桌椅板凳,之后再去摆摊子的。可她爹打算过几日就去摆摊子,那炉子就来不及做了,桌椅板凳也没。
“这个没事儿,咱家不是买了个铁桶能吗,我在上面砸个大洞,能塞柴去烧,这炉子就算成了。你李爷爷家有好几张桌子,我昨晚和他说过了,借他两张方桌,再借几条板凳,咱自己的凳子再端过去,也就差不多了。”李小柱早就想好这些事儿了,冬至一问,他立马就说出来了。
李小柱说的铁桶,是他家用来提水的,之前他们置办行当时,一块儿置办的,如今正好拿来当炉子。
这事儿就这么解决了,接下来的几日,一家三口继续忙碌着。
他们家灶台在外面,做事难免被人打量。杨氏离他家近,经常进进出出的,自是瞧见了。她时不时地站下来打量一番,瞧瞧李小柱他们到底在做啥。每次瞧见杨氏,冬至一家三口都会用身子挡住杨氏的视线,不让她瞧见。
杨氏心里虽好奇,到底是拉不下面子来问。最后,她觉着没啥意思,也就不再往他们这边瞧了。
等粉条做好,冬至和柳氏一块儿抽了空去镇上买了调料回来。
转眼,赶集的日子就到了。这条早上,第一遍鸡叫,李小柱他们三人就起床了。起来后,冬至和柳氏二人动手熬骨头汤,和准备配料,李小柱将东西全搬了出来。这桌椅板凳,昨日就去李大夫家借来了,今日就要正式派上用场了。
等骨头汤熬好了,李小柱就去李大牛家了。昨日,李小柱就已经和李大牛说好了,今日的牛车他包了。这牛车包起来可不便宜,要四十个铜板。平日里他是舍不得做牛车的,今日不同,除了炉子、桌椅板凳外,还有碗筷和柴火,这些他们背不到镇上,所以才想起李大牛家的牛车。
将东西都搬上牛车,她们一块儿出发去镇上时,天还没亮。等到了镇上,天都是蒙蒙亮。这么早,镇上的人少,他们选了个位置,将摊位摆好。
这个摊位旁边,是码头,码头上是有不少挑夫在这儿帮着给靠岸的船卸货的,也有给船装货的。岸边,一整条街有面铺子,也有客栈,来来往往的商人,能在这儿住宿,也能在这儿吃饭。
选择这里,一是人流量大,二是吃饭的人多,三嘛,自然就是这儿有不少走南闯北的商人,对新奇的玩意儿接受力强,愿意尝试新鲜的吃食。
将桌椅板凳都支好后,他们将炉子点了火,将锅架上去,烧着一满锅的水。而旁边的三个木桶里,则用温水泡着粉条。
这个点,挑夫们已经在码头边上等着了,不过这大早上的,大家都是吃饱了来的,自是不会有人过来问冬至他们的摊子是卖啥吃食的。
☆、136.第136章 粉条6
等了一刻多钟,都没有人过来,此时锅里的水已经开了。码头上人来人往的,就是没人过来问问,这下子,李小柱和柳氏着急了。
“咱们是不是吆喝吆喝,要不别人咋知晓咱们这儿正卖好吃的额酸辣粉呢?”柳氏坐在搬来的板凳上,双手搓着围裙,着急地问道。
“那就吆喝几嗓子,总比坐这儿强。”原本以为这酸辣粉好卖的,结果来这儿这么久了,都没人过来瞧瞧,李小柱心里越发没底了,柳氏一提议,他立马附和道。
冬至瞧见两人那坐立不安的模样,便安慰道:“爹、娘,这些人家里都不是太宽裕,早上都吃过了的,你们再喊也是没啥用的。咱这生意啊,一开始卖的人不是他们,而是船上的富商。这会儿,你们好好歇着,一会儿船靠岸了,你们就能吆喝了,到时候可就有得忙了。”
冬至一向是个有主见的,既是这般说了,自是有道理的。在这方面,李小柱和柳氏还是很信任冬至的。
得了冬至的话,两人又做了下来,慢慢等着。
不久,一条大船靠岸了。冬至瞧见船上走下来好几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富态中年男子,原本坐在一旁唠嗑的挑夫们全忙起来了,纷纷拿了扁担去船上卸货。
想来这几人就是这条船的货的主子了,也就是她今天的目标。
“爹、娘,咱们的客人下船了,要开始吆喝了。爹,你去那张桌子上坐着,我立马下一碗酸辣粉给你吃,你就照着昨晚那摸样吃就成了。娘,你在一旁吆喝,就说祖传酸辣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吃就错过了。”冬至手指了一张桌子,示意李小柱过去坐着,又吩咐了柳氏之后,就开始忙起来了。
李小柱和柳氏听从冬至的吩咐,纷纷开始做自己个儿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