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家,就见着杨氏坐在门口与柳氏闲聊。
“娘,您和伯娘说啥呢?”冬至走进后,笑着问道。
她心里猜测,杨氏的到来与她之前送去的红薯饼有关系。不过她相信,就是杨氏真的问出口了,她没回来,柳氏是不会轻易说的。还有之前做萢脯时,她就提醒过柳氏,所以她并不担心柳氏说漏嘴。
“你这丫头,你伯娘来家里坐坐,你瞧见了也不和你伯娘问个好,这也是你伯娘不计较,要是别人,还不定心里咋想你呐!”柳氏见冬至回来了,笑着训斥道。
“伯娘,我这没脑子的,没跟您问好,您不会怪我吧?”冬至是个好孩子,最是受教了。柳氏一“训斥”她,她便从善如流地给杨氏赔礼。
“瞧你们娘俩儿说的这话,我是这般计较的人?”杨氏也是笑着应了这句,这话题也就这么过去了。
“你伯娘刚还说你立春儿姐绣的帕子卖了钱换了盐巴回来,你倒好,绣的那些个东西都拿不出来见人!你啊,好歹也学学你立春儿姐,啥时候你能学到你立春儿姐一半的本事,这辈子也够用了!”柳氏当着杨氏的面儿,对着冬一阵“数落”。
杨氏听柳氏这般讲,心里越发高兴。柳氏句句数落冬至来抬高她闺女立春,她心里也自得了。不过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弟妹,冬至这丫头绣花是差了些,可做的这饼子啊,那是真好吃!刚才她送了一碗去我那儿,大郎吃了可是连连咂嘴啊!这手艺倒是比我都强上不少。”
“她这丫头,才做了几天饭,哪能和大嫂你比?大嫂这能耐,整个李家村都知晓呐!”杨氏这般夸冬至,她直觉就是要不好了,所以赶紧插嘴。她可不想冬至传出啥名声,好的坏的都不成。这当姑娘的,就得有个当姑娘的模样,名声越大,就越发不好找婆家。
被柳氏插了嘴,杨氏还是将话头转了回来;“你别说,这做吃食我还真比不上冬至!大郎这孩子,过几日便要考秀才了,他心里急,就不爱吃。我每日都换着花样给他吃的,可他就是不爱吃。今日冬至送去的那饼子,他倒是和立春分着吃完了,还说想吃呐!冬至啊,你那饼子是咋做的,你教教伯娘,伯娘也学着做了,给你大郎哥做了吃,啊?”
果然,这事儿还是来了。以前刚开始制萢脯时,她就已经猜到往后她会被人问做法。不过萢脯都是在吃了晚饭后做的,没人瞧见。之后她去镇上卖,也是去学院那种村里人不去的地儿卖,所以这萢脯的事儿,一直没人知晓。今日送完红薯饼,杨氏就过来了,速度相当快呐!
冬至面露难色,无奈道:“伯娘,这饼子是我做的,可这法子,是李爷爷教的。他雇我帮他做了这饼子拿去卖,他让我按了手印不能将法子告诉别人的。伯娘,要是大郎哥实在爱吃,您拿些红薯过来,我每日里帮着做些给大郎哥吃就成了。”
“这还能换钱?冬至你在胡说呢吧?”杨氏一听说拿去卖,惊讶地开口说道。
感情自己说么多,她压根儿没听进去,只听到了拿去卖了换钱,这么一来,她一会儿还得解释一番了。
“能不能赚钱,我也不知晓,就是去试试罢了。能换钱就换,不能换,李爷爷也不会说啥的。”冬至解释了一番,就算自己不说,往后她们也迟早会知晓,既是如此,冬至也就不介意提早告知杨氏。
听到冬至这么一说,杨氏心里开始活泛起来了。这东西做起来应该不会累,还能赚钱贴补家用,这事儿,可是再好不过了。
“冬至啊,你就教教你伯娘我吧,我给你银钱!你大郎哥如今身子可不能垮了!”杨氏双眼发亮地盯着冬至,嘴里说出的话的语气,可就低声下气了不少。
“伯娘,咱们说话要算话,答应别人的事儿,自然是要做到了,我也说过了,大郎哥爱吃,我就做了给他送去。不过这饼子不能吃多了,吃多了会烧心。大郎哥这阵子得仔细,吃不了太多。”
听说到冬至这么说,杨氏心里升起一股失望的情绪。她最大的由头,就这么被冬至挡回来了。此时的她心里很是不舒坦,就像是一圈打在了棉花上,有力使不出。
带着这种情绪,无奈地回了她家新起的屋子。
等杨氏走后,柳氏才压低声音,小声地问冬至:“冬至呐,李大夫咋雇了你,我咋不知晓?这是啥时候的事儿,你咋不和娘说这事儿?”
面对柳氏一连串的发问,冬至只得将与李大夫的约定讲给柳氏听,并嘱托她往后别穿帮了。
既然只是个交易,况且是为了不让那亲戚来百般请求。柳氏自然是不会多说啥,只是教育冬至往后要叫人,要与到他家来串门的人问好。
这事儿就这么着解决了,冬至心情甚好,所以柳氏说啥,她都点头应是。
ps:今天赶火车回家,更新晚了,抱歉
☆、109.第109章 卖红薯饼1
晚上大家都回来之后,尝了红薯饼,一致喜欢。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冬至是斗志昂扬,她当场就决定,第二天就去镇上卖着试试。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冬至就抹黑起来了。
“冬至,你起这早干啥呢,天儿还黑着呢,再睡会儿吧。”柳氏抬起头,侧着身子,对正穿衣裳的冬至说道。
“娘,我打算起来做些红薯饼,今日拿去卖着试试,瞧瞧好卖不。要是卖得好,我得做些别的口味的。”冬至将衣服穿好后,爬下床。
柳氏也跟着起身,去帮冬至。知晓她要起来做红薯饼,李小柱怕他们没水用,起身后挑了家里的空桶,去村口挑水去。
天色晚,瞧不见,柳氏摸黑将火烧起来后,才有了光亮。等火点起来了,她和冬至一起搬了些红薯出来,堆在灶边。
冬至在一旁将红薯洗好削了皮,在锅里加了水,拿了十几个红薯放在蒸笼里,开始蒸红薯。李小柱将水缸挑满水后,帮着冬至洗红薯削皮。柳氏,则添柴烧火,蒸红薯。
李小柱手脚快,不一会儿就将冬至柳氏搬出来的红薯全洗干净削完皮了。
做好这些,没一会儿,锅里蒸的红薯就蒸好了。李小柱在这儿,自是不会让冬至动手的。他将红薯拿出来放在碗里,在冬至的指挥下,将红薯全压了泥,而柳氏,则继续蒸下一锅。
三人,在清晨,一起将红薯全压成泥,冬至拿了糯米粉和面粉,刚要糅,柳氏将她推到一边,她手脚麻利地将面粉和糯米粉倒出来,加了水就开始糅面团。糅面团需要手劲儿,在这方面,冬至可比不上柳氏。柳氏糅出来的面团,可是比冬至糅出来的有弹性。
这个早上,冬至就站在一旁,指导着柳氏和李小柱怎么做。刚开始冬至还想着插手,可柳氏和李小柱舍不得她受累,到最后,她也没插上手。
这个早上,在黑暗中,三个人将红薯饼做好装盒后,装在三个背篓里,打算去镇上。原本冬至是想自己去卖的,可上次她病了那一场后,李小柱和柳氏就担心她,不情愿她一人去,所以就变成了三人一块儿去。
将二郎和三郎叫起来吃了早饭后,二郎和三郎背了李小柱帮他们做的书篓子,去村学了,而李小柱和柳氏冬至三人一块儿去镇上。
这次,冬至没在去华岳学院,而是往另外一边走。李小柱见状,叫住她:“冬至华岳学院在这边儿呢,你咋往那面儿走呐?”
“爹,咱们今日不去华岳学院,那华岳学院买不了咱们这么多红薯饼,我打算去品味点心铺子试试,咱们今日要是能全卖出去,那可是能挣不少银钱呐!”冬至对李小柱和柳氏解释了一番,做买卖,李小柱和柳氏不在行,所以冬至这么说了,他们也没多想,二话不说就跟着冬至往品味点心铺子走去。
这品味点心铺子在团山镇,那名气可与华岳学院的名气有的一拼。品味点心铺子里的点心,有两个特点:一是好吃,而是贵。
一般人家,基本是吃不起的,能进店里的,家里都是有些家底的。所以当李小柱、柳氏和冬至穿着破旧的衣服走进点心铺子时,收到了不少异样的目光。
“三位客人有何事啊?”刚走进去,一名伙计见着他们了,愣了下,还是堆了笑走过来,问道。
冬至见这伙计虽说有一瞬的愣神,却也是大大方方,没见着有何瞧不起他们的声色,这倒是不一般。
“小哥,你们品味点心铺子要收外边儿的点心不?我们这儿带了些味道好的红薯饼过来,你要不给瞧瞧?”李小柱走上前,笑着问那位伙计。
伙计点了点头,热情答道:“收的,这位大哥,你们先在这儿等会儿,这事儿我得去将掌柜的找来,这得他拿主意。”
“好勒,小哥您忙,我们就在外边儿等会儿。”李小柱应了,伙计转身往里屋去了找掌柜的。
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柳氏很是拘束,冬至瞧着她不自在,便拉了她,要往椅子上做。
“少爷我都被老头子关了这般久了,今日得好好逛逛!你们几个可别扫了我的兴,要是今个儿我没尽兴,这个月你们的月钱就别想要了!”
人还没进来,一个人从外头走进来,不是别人,正是那被王家当家的关了好长时间,刚放出来的王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