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说的,李小柱都是信的,他当下便拍板,明日不这般了。
爹,明日咱们一块儿去京城各个卖得好的点心铺子买些吃食回来尝尝,吃多了便是能清楚京城这些人的口味了。
“你可不能出去折腾,你瞧瞧你的脸,那上头的伤口可是还没好,得在屋里好好静养,若是留了疤那就完了!”马氏听到冬至的话,插嘴道。
“对对对,冬至不能出去,孩子他爹,你自个儿去吧!”柳氏一想到那可能,毫不犹豫地站到了马氏那边儿。
这两人……真是让她哭笑不得。
“这样吧,明日让人去各个点心铺子买多些点心,咱们一块儿尝尝看。”既是不能出去,冬至便是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这事儿冬至插手了,李小柱这心是放下一半了。以往他还觉着自个儿这般丢人,一家之主担不起担子,还要让自个儿这般小的闺女担担子。可如今他却是为着自个儿有这么个有能耐的闺女而欢喜,自个儿有两个秀才儿子,已是被多少人羡慕了,这唯一的闺女又是如此有能耐,可是不比男儿差,这一家子她一人撑起来了一大半儿。三个孩子,哪个都是好的,个个儿都比自个儿强。自个儿还真是有福分哪,有这么三个好孩子!
“冬至这脸还是得找李大夫来瞧瞧呐,姑娘家的可是不能留疤啊!”马氏不关心铺子里那些事儿,倒是冬至的脸她很是忧心。原本冬至便是没人提亲,如今又是受了伤,若是留疤了怕是更嫁不出去了,往后要是与冬芬一般,那可就不得了了!这嫁不出去的闺女可是最可怜的了,若是冬至这丫头嫁不出去,那得趁早给她备下份家业,要不等二郎三郎娶媳妇儿了她就要遭罪了。
“沈公子那府上的大夫说了,我摸他的药便不会留疤的。”冬至不知晓马氏心里的想法,只是解释着这伤疤的事儿。
李小柱听到“沈公子”三个字,想起沈墨轩救冬至的事儿,若是当时沈家公子没出手,冬至怕是……
“这沈家公子咱们还真得好好儿谢谢他,若不是他,冬至怕是不能这般好好儿的坐这儿了。”李小柱感叹了句。
李小柱的话突地勾起了冬至心底的疑惑,之前她隐约觉着沈老夫人和沈墨轩对她一家子有些怪,可又说不上来,如今说到这儿了,她顺口便问了出来:“爹,咱家祖上是不是有大官儿啊,咋的那沈家公子要帮咱们家?”
“咱们祖上,就是你太爷爷,那可是个很大的官儿,多大爹就不清白了。你爷爷小时候可是个富家公子哥儿,之后不知为何,家道中落了,你太爷爷去了,皇上一道圣旨下来,你太爷爷就是连个全尸都没留下。原本这个李家村儿都是咱家的,你太爷爷去了之后,族里便是将咱家的地儿都收了,就留下了如今咱们几家那地儿给咱们,其余的全给村儿里人分了。之后你爷爷娶妻生子,咱们这支便是这般传下来了。”
李小柱将自个儿知晓的事儿告知了冬至,至于那些个细的,他也是不清白。
这么一番听下来,好似也与那沈墨轩无关呐?她太爷爷再时,就是沈墨轩他爹都没出生吧?还有沈老夫人,那时候应是宫中的一名妃子,更是与她太爷爷扯不上关系呐,为何这般反常?
“也因着这般,你爷爷才想供出一个读书人,能入朝为官,光宗耀祖,将自家被夺走的再夺回来,可到你爷爷闭眼,也是没瞧见屋里出个秀才!哎,若是他多活些年,瞧见咱家如今这三个秀才,怕是要高兴坏了!到底是他走得早啊,没那福分!”马氏在一旁接过话头,应了过去。
老头子一辈子就盼望着有个出息的,如今家里有三个秀才了,也算是给他圆了一个梦。
“还有这一茬儿?”这就难怪了,以往她想不通的如今有不少都是能想通了。
难怪这一家子就是在李家村儿,就是天天儿吃不饱饭,也要供李大柱和李大郎读书。李老爹怕是就是熬着这口气,等谁有出息了,他便是能去见地下见列祖列宗了。
☆、310.第310章 拖
第二日,李小柱吩咐两个小厮,去京城的各个点心铺子买吃食,等冬至起床后,一一将这些都尝了一遍后,心里还是没啥底儿。
这京城的人,味口倒是杂,那点心铺子啥样的吃食都有卖的,千奇百怪的,滋味也各有不同,她家这些个吃食与这些比起来,也不算差的,或是说,滋味是极其不错的,为何自家竟是卖得没那些个铺子好呢?
“冬至啊,你莫吃这多了,一会儿午饭吃不下了。”柳氏瞧着冬至抱着食盒,慢慢往嘴里塞着吃的,她不禁提醒道。
这吃食又多,买回来都堆在桌子上,冬至坐在桌前的板凳上,抱着这些个食盒便是吃,这一坐,都快一个时辰了。
“娘,我午饭不吃了。”吃了这般久的东西,早就饱了,如今她不过是多尝尝这些个吃食,找找症结。
“行了行了,你莫再吃了,先收起来,明日再吃这些也就是了!这生意啊,也不是说好便是能好的,咱们还是顾好自个儿的身子。下个月便是你大郎哥成亲的日子了,到时候咱们得赶回去,你得养好自个儿的伤,莫要让人瞧见你如今这德行了。”柳氏伸手接下冬至手里的食盒,劝说道。
李立春在一年前便已是嫁给了彭秀才,之后生了个大胖小子,日子过得也是顺顺利利的,如今李大郎竟是也要成亲了,她怎的不知晓?
“大郎哥要成亲了?怎的这般突然?”一想起李大郎那书呆子的模样,如今竟是要成亲了,冬至便极是惊奇。哪家姑娘这般能耐,竟是能让李大郎放下书本,与她成亲?
马氏此时正纳鞋底,听到柳氏说道大郎的婚事儿了,她笑呵呵地插嘴道:“是个猎户家的姑娘,虽说不是知书达理的,可大郎那孩子硬是要娶人家,既是他想成亲了,我们哪儿能拦着?眼瞧着他都这般大岁数了,想成亲,我们便由着他了。家里前些日子才送信来的,你正巧不在,自是不知晓这事儿了。”
猎户家的姑娘?以李大柱和杨氏的性子,竟是会应了这门亲事?
“说起来,咱们还得赶紧着收拾收拾呐,这日子可是近了,左右铺子里没啥生意,咱们关了门,等再来时再开门吧?”柳氏边将桌子上的食盒规整着,边说道。
这提议,还真是……心胸豁达啊!
不过铺子里的生意也是不能急,想要做起来,还是得好生合计合计。
“大郎那孩子,是年岁大了些,好歹如今也是要成亲了,我也就不忧心他了。二郎也是不小了,咱们也得给他物色物色了。”说完大郎,杨氏便是想到了二郎。
二郎如今也是十七了,是个大伙子了,是该成家了,在李家村儿,像二郎这般年岁的,连娃都有了,二郎因着科举,也就没急这事儿。他没那精力,那她这做奶的,和柳氏这做娘的该忧心这事儿了。
“娘说的有理,可我瞧着二郎那孩子好似还没开悟呐,这一点儿想法儿都没,咱们也不知晓他喜欢啥样儿的,若是挑了个他不欢喜的,那他还得怨咱们呐!”柳氏应声道。
二郎那孩子,以往除了去学堂读书,其余的功夫都出去会同窗了,她还没与他说过成亲的事儿,如今到京城了,他和三郎去学院,一个月才回来两日,自上回冬至伤着了他们回来了之后,到如今是一回都没回来。这面儿都见不着了,还如何能说起这事儿?
“自古这婚嫁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们瞧着好的便成了,哪儿轮得到他开口说不的?他如今是一门心思放在读书上,咱们更得给他找个知心人,照料他!”马氏可不同意柳氏的说法儿,这当父母的若是连这点儿主都做不了,那还哪儿有做父母的模样?
大年岁?二郎才十七啊!哪儿年岁大了?
“奶、娘,今年哥可是要考举人的,还有两个月便是要考了,这时候你们要提他成亲的事儿,那不是分他的心?”冬至赶紧找了个由头,拦住这二人。
如今正是一心一意考科举,哪儿能想这些个事儿?就是要想,那也得科举完了再说啊!
马氏和柳氏听了冬至的话,连连点头,觉着有理。这科举的事儿最大,成亲的事儿往后挪挪,倒是没啥。
不考虑二郎了,那就得考虑冬至了。马氏转头便是将目光转移到冬至身上,“既是二郎那孩子不能分心,那咱们得想想冬至了。再过几个月,冬至可就十五了,及笄了,该嫁人了。咱们也该找找媒婆了,这姑娘啊,就是这几年好开亲,再过两年,年岁大了,那可就嫁不出去了!冬芬那孩子便是这般,当年要多少好伙子来提亲,我都舍不得,就想着多留两年,之后就嫁不出去了,如今嫁了那么个没用的男人,哎!都是我这当娘的害了她啊!”
“冬芬如今也挺好的,儿子有了,小刘又是听她话的,若是嫁了别个,不定有如今好呐!不过冬至这丫头是该开亲了,我也是想将她多留两年,可这姑娘到底是留不住的,不若先开了亲,明年再将她嫁了。”柳氏劝说了马氏两句后,便是将话题扯到了冬至身上。
冬至每回听到她们说这些事儿都是头皮发麻,她还不到十五岁,若是这时候让她嫁人,还是嫁给个毛头小子,她实在是接受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