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国太后纪事 (peanut)


  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呵斥道:“胡说八道!这皇位岂能说让就让?能当个王爷就不错了。”
  那逆子再如何不孝,也总会顾忌名声,答应他几个要求吧。
  他也会让那个不孝子让出皇帝之位,只要他将他们应得的爵位和地位都给他,比如大宝封王爷,小菊封公主,至于他,就做个太上皇吧!
  他那好女婿说了,若是皇帝不同意,就让他去找读书人败坏他的名声,总能逼着他松口。
  就在秦屠夫一家正在做不切实际地美梦的时候,秦姝正跟欧氏说话。
  “这么说,顾姑娘好事将近了?”秦姝有些惊喜地说道。
  欧氏含笑点头:“正是呢!已经拖了好几年了,不能再拖了。”
  秦姝也挺为顾彩屏欢喜,只是想到刘思,她又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问道:“这是长兴伯的意思?”
  欧氏点头道:“要不是长兴伯执意要完婚,彩屏断不肯这时候嫁过去的。”毕竟那丁氏才刚死不久。
  只是那丁氏既然是被赐死,又不准人收尸,皇上也不允许刘思守孝,不然早让刘思丁忧了,既如此,丁氏的死自然也不影响婚嫁。
  刘思也是个狠的,竟真得不为丁氏守孝,只给她建了个衣冠冢便罢了,想必是已经想通了。
  秦姝闻言,沉默不语。
  半晌,才叹道:“刘思也不容易。”到底有些心疼这个自己看顾着长大的青年。
  任谁遇到这种情况,想必都会左右为难,不能太强求他了。
  欧氏听闻此言,心里松了口气,打心底为刘思感到开心。
  只要太后娘娘不计较了,皇上想必也不会一直看刘思不顺眼。
  何况她也知道,刘思心里最在意的太后娘娘的态度,怕她一直生自己的气。
  在刘思心里,太后娘娘真不比亲娘差多少了。
  这时候娶顾彩萍,大概也是想向太后和皇上证明他的态度。
  “如今,彩屏正在家里绣嫁妆呢,否则,她早就央求我进宫给娘娘请安了。”欧氏回过神来又道。
  秦姝含笑不语,倒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说道:“赵笙也不小了,他的婚事,你也要准备起来了。”
  欧式闻言笑得更开心了,说道:“娘娘放心,我这心里其实一直在着急呢,只是,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没什么人选,娘娘若是有人选的话,倒不如给他介绍一个?”这可是一般人求都求不到的福气呢!
  秦姝闻言一怔,她并不愿意再插手别人的婚事,只是欧氏这样说了,她也不好一点表示都没有,只好说道:“我也没什么好人选,恰好马上就是选秀了,你把对儿媳妇的要求跟我说说,我留心一下,给赵笙挑几个好的出来,你再从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做儿媳妇。若是还没有合适的,那我就真没办法了。”

☆、第十五章 逆鳞

  欧氏闻言大喜,立即千恩万谢地拜谢秦姝。
  她只有赵笙这一个儿子,自然希望能给她找一个最好的女子为妻,而这些秀女都是从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选拔采选出来的,必定都是百里挑一的,她岂能不愿意?
  “老奴的要求也不多,只要人长得端正,温柔贤惠又孝顺,最重要的是要对笙儿好,老奴就心满意足了。”欧氏笑着说道。
  欧氏之前从不自称奴婢,如今当了诰命夫人,倒是常常将“老奴”挂在嘴边了,似乎不这么说,不足以表示跟太后的亲近一般。
  秦姝说了她几次,她也不改,便由她了。何况,这也只是欧氏的一点小心机而已,倒也不用拆穿。
  秦姝闻言,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实际上,欧氏对儿媳妇要求,可不止这么一点,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罢了。她倒是知道,欧氏还是很希望给赵笙娶个高门女的,最近打听的人家,可都是那些世家女子。
  只是,那样的人,未必就是适合赵笙。
  不过,她并不打算插手赵笙的婚事,顶多就是像现在这样,多给他留意几个好女子罢了,最终还是要欧氏确定人选的。
  欧氏走了之后,秦姝叹了口气。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就是欧氏,也跟以前不同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佑安就遣人来说,中午会来颐和宫吃,秦姝特意让小厨房多加了几道佑安爱吃的菜,到了饭点,佑安果然那过来了。
  他今天下朝晚,没来得及给秦姝请安,便直接过来跟秦姝一起用饭了。
  天下初定,事情太多,秦佑安作为皇帝,实在是不得闲,好在,他早就有过一次经验了,因此,一切倒也很顺利,没遇到什么太棘手的问题。
  秦佑安上朝早,吃饭更早,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就消化完了,一上菜就猛吃起来。
  秦姝一边给他夹菜,一边说道:“慢点吃,又没人给你抢。”
  秦佑安和秦姝都崇尚节俭,银子要用在刀刃上,因此,后宫用度也并不奢靡,更不会铺张浪费,一顿饭吃几十道菜或者上百道菜的情况,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秦姝平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是三菜一汤罢了,秦佑安来了,才多加了几道菜。
  秦佑安饭量大,等他吃饱了,基本就不剩下什么。
  撤下残羹,母子二人移步东次间的起居室。
  室内陈设有紫檀顶竖柜、紫檀点翠花鸟插屏、紫檀雕花条案、香几等家具,母子二人在紫檀罗汉榻上坐定,宫女奉上瓜果和茶,恭敬地退了出去。
  秦佑安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喝茶,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显得既惬意又放松。
  秦佑安很忙,这段时间还有一件大事,便是开科取士,为朝廷选拔人才,为此,他还建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国子监,专门给自己培养人才。
  尽管他手底下的文人不少,但新朝初建,哪里都缺人。
  军队,他是不缺的,名将,他更是不缺,唯独却的只是这些文人。
  想要国家安定,军队不可少,文官也不可少。
  为此,他甚至不惜启用前朝名声比较好的旧官僚,甚至前朝读书人的功名,也是承认的,就是民间那些有才华的读书人,或者被举荐上来的贤才,也可以直接授官,以解他的燃眉之急。
  秦佑安有前世的记忆,也知道一些不出名的人才,还特意派人去请他们出仕,不想来,就用各种方法逼他们答应。
  因为这一世情况跟前世不同,秦佑安更是比前世早登基了好几年,也出现了不少前世没有出现过的人才,每当遇到这样的人,秦佑安总像是捡漏一般高兴,秦姝也很替他开心。
  当然了,对于那些不听话,不归顺,只会掉书袋子,多事又会搬弄文字的文人,他也是毫不留情地杀、杀、杀。
  他是惜才,但他只会爱惜那种为自己所用,老老实实为自己干活的人才。
  不过,秦姝也提出了一个建议。秦佑安不是建立了国子监吗?除了《四书五经》,儒家的那一套,还可以开设一些其他有针对性的学科,这只要一、两年,便能速成,培育出一批能干的人才,以解目前人手不足的窘境。
  秦佑安认真思索了一番后,果然答应了。但是《四书五经》、《律令》、《大诰》等这些东西还是必须要学的。《御制大诰》是秦佑安前世自己写的,就是要让人守本分,老实替自己干活,这世便直接拿了出来。
  秦佑安虽然用读书人,但对于读书人一向防备很深,管制极严,前世就经常动用刑法,杖责充军等,清除那些不服从自己的读书人,这一世,虽然好一点,但也差不了多少。
  既然佑安这么缺人,秦姝其实更想向秦佑安推荐一下自己的红莲军将士们,但是,想了想,又作罢。以秦佑安这种多疑又惟我独尊性格,能容忍下红莲军,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再得寸进尺,恐怕就要触犯到佑安的底线了。
  她倒不是担心佑安对自己如何,就怕他会针对红莲军,让红莲军名存实亡,再也办不下去。
  佑安喜欢人都安安分分的,对于女子,更是希望她们,老老实实相夫教子,而不是挑战男人的权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从四德那一套,才是他喜欢的,更有利于他的统治,他非常不愿意看到女人有自己的个性。这跟秦姝想要做的事情,恰恰相反。
  若非红莲军是她一手创建的,佑安绝对无法容忍红莲军的存在。
  所以,秦姝也不能做得太过头了。
  秦姝完全不想挑战佑安的底线,和对她的容忍度。再好的母子感情,也禁不起这般消磨。
  说到底,她只是想要尽可能地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却不想为这件事,跟儿子闹翻,挑战这个时代的规则。否则,她就是太后,也没什么好下场。她还没那么高的觉悟。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了。
  再自私一点,她只要顾自己就好了,何必去管天下的女人如何?如果她因为这事而跟佑安彻底闹翻,恐怕还有人说她傻,将她当成笑话来看呢!根本不会有人感激她。
  想清楚这些,秦姝幽幽一叹,彻底绝了这个心。
  她做到自己能做的,就足够了。总不能因为这个,将自己也赔进去。
  那就太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