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 (亓官199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亓官1997
- 入库:04.10
她不敢想象她的孩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她该怎么办。
一想到当时皇上看她的眼神,她就忍不住心悸。
她做了这么多事儿,明景帝还愿意给她好脸色,想来,不仅仅是因为局势的原因,还因为她为他生育了一子一女。
帝后二人带着四皇子纷纷离席,再蠢的人也该明白是四皇子出了什么事儿了。
再联想到四皇子一出生的时候,那病歪歪的模样,如果……
这么一想,大臣宗亲皆面带异色,低头不语,就怕遇上了后宫阴私,被殃及池鱼。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宗亲堆里的贤王李宗也微微垂首,嘴角牵起一抹苦笑,眼眸里尽是复杂。
原来,她是选了这么个日子动手。
真是……好时机。
真是个……聪明的姑娘。
外人能想到的弯弯绕绕,这些宫妃脑子转个弯,自然也能想到。
不由得纷纷看向端坐高台的端柔贵妃和太子殿下。
四皇子的身份也不低。
虽然母族不显,却也是名正言顺地嫡子,是后宫里四位皇子中,除了太子殿下以外,身份最高的皇子。
如果四皇子出了什么事儿……
得利的绝对是太子一党。
要无声无息地处理掉最大的敌人,趁他年纪小的时候,是最好不过了……
皇帝走后,在场就属太后地位最高,自然由她出面主持大局。
待安抚好有些人心惶惶的大臣宗亲之后,又说了几句场面话,这除夕夜宴便散了。
苏父苏正离开的时候,还特意担忧地看了高台上的端柔贵妃一眼。
苏之婉回以微笑,算是安抚了。
自从知道裴云若要对四皇子动手,她就已经料到了自己的嫌疑。
准确地说,是裴云若千方百计地想把这整件事推到她的头上,让端柔贵妃替她背黑锅。
反正作为苏家一脉,有这个动机和实力这么做,不是吗?
对此,苏之婉只想冷冷一笑,看来,这位女主大人的后宫生活果然是太过顺风顺水了!
胆子也变大!
随后,太后面露忧色地出了交泰殿。
虽然和皇后闹掰了,但是再怎么说,四皇子也是她的亲孙子,是曾经有过期待的亲孙子。
苏之婉暗自吩咐了侍书几句,又抬眼,正巧和良妃不约而同地对视,嘴角牵起同样的弧度,带领着身后大小妃嫔,一同去了承乾宫。
中宫嫡子有危,这些个妃嫔自然要表达关心,自然没有找借口离开。
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惹得皇上不快。
李承泽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直觉这事儿对阿婉不利,但是他的主要势力在前朝,后宫这些弯弯绕绕,他只知道一个大概而已。
无视了阿婉让他离开的眼神,打着关心皇弟的旗号,和宫妃一起去了承乾宫。
承乾宫里一片寂静。
还是同样的那群人,还是同样的焦急神色,只是耳边没有了女子生产时候的哭喊,只听到明景帝在一遍又一遍地责问太医。
“你们这些太医是干什么吃的?”明景帝怒砸茶杯道,茶水和瓷片溅在跪在地上的太医的身上,看着颇为狼狈。
“朕是养了一群闲人吗!”
这时候年老的院正走了出来,双膝跪地,苍老的面容皱纹横生,道,“皇上,四皇子现下因为昨夜着了凉,高烧不止,加上年龄幼小,臣,不敢开药……”
明景帝冷笑一声,看着龟缩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奶娘,“着了凉?呵。”
又盯着他,冷声道,“也就是说,没有办法了?”
院正浑身抖了一抖,生出冷汗,呐呐道,“臣,臣还有一个办法……”
“说。”
“让精通儿科的太医——针灸。”
明景帝叹了口气,“那就针灸吧。”
站在一旁神色呆滞的皇后一听,泪水就这么流了出来,立马扑上去,道,“皇上!皇儿还那么小!不能针灸啊!”
明景帝一把把她推倒在地,怒极反笑,“现在说不针灸,之前怎么不想着好好照顾着?”
一个锦衣玉食,众多宫婢伺候着的皇子,能因为着凉这个莫须有的理由,就高烧不止!
亏他之前还觉得皇后把四皇子养得好!
是了。
在四皇子还未出生的时候,便想着利用皇嗣来算计宫妃!
哪里是一个母亲会做出来的事?
真不该被她的表象给迷惑了!
明景帝这样想着,怒火攻心,只觉心肺一阵阵地疼,喘不过气来。
☆、第43章 皇子早夭
太后忙奉上一杯温茶,给明景帝消消火气,道,“皇帝,现在最要紧的是四皇子的身体。你也得当心自己的身子。”
明景帝缓了口气,也不管瘫软在地上的皇后,冷声对太医道,“务必保住四皇子的性命。”
太医们听了,如蒙大赦,诚惶诚恐地退下了。
明景帝如此在乎四皇子自然是有原因的。
于情,四皇子是明景帝最小的孩子,才不过周岁,他的人生甚至没有开始。宠爱幺子也是每个父亲下意识的感情。
于理,四皇子是中宫嫡子,身份自然不同于别的孩子。
若是在除夕这么重大的日子里,中宫嫡子出了什么问题,难保民间不会有什么当今天子非受于天的传闻。
甚至会殃及如今本就进行得颇为艰难的科举制。
明景帝都能想象得出来,若是出了事,那些世家的折子上会以怎么样的理由“委婉”地劝他这个皇帝,放弃科举制!
可是,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明景帝绝对不会仅仅因为世家的阻拦而罢手的!
这次是推行科举制,再下次若是又有什么旨意,又触碰到了世家的利益,引得他们不满,恐怕他这个皇帝,随时都会被拉下马。
这样想着,明景帝心里更满意王家想出来的这个法子了。
简直就是瓦解现在朝堂上,势力纠葛的利器。
明景帝喝了口茶水,顺了气,一抬眼就看见站在一旁的端柔贵妃。
十六七岁的年纪,俏生生地站在那,既不谄媚,也不高傲。
嘴角常常牵着微笑,温温柔柔的样子,眉眼柔和,温良无害。
就是这么一个温良无害的女人,身后站着的,却是苏家这样的庞然大物。
此次科举制改革,之所以会这么艰难,一个原因是因为世家的竭力阻止,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苏家没有表态。
若是苏家公开支持他,想来这个政策执行地也不会太过艰难才是。
按理说,作为清流第一人的苏家,不可能对这种名留青史的大事无动于衷,甚至苏家人也没有任何高兴的样子。
王家一看苏家的反应,直觉是因为这事儿是他们王家上的折子,抢了苏家的风头,所以迟迟不肯表态。
越想越觉得这个理由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么一来,城里街巷都在传:苏家妄为清流第一人,竟然因为被抢了风头这种小事,把造福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压着,迟迟不肯表态。
王家一直都会玩这种“流言效应”。
当年,太后就是在王家的运作下,带着“皇城第一闺秀”的名头进的宫,一举封为高位。
太后当然不可能是第一闺秀,这都是王家人暗里操控得好。
那时候,宫外皇城里的人,哪一个不知道王家嫡女是身份高贵却又温柔可亲的姑娘?
同理,王家也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苏家。不过,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外人,自然有所不同。
这种流言一出,天底下的读书人,基本上都不怎么相信。
毕竟苏家一直是清流文人向往的世家。
历数自大明朝开国以来,苏家出了多少独领风骚的清流文人和清正廉洁的青天大老爷!
其风骨之正,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然而,这世间的流言,总是三人成虎,人云亦云。
这流言传得越久,听到的人,内心也就越将信将疑。
偏偏苏家从来不曾站出来表过态。
任由王家败坏他们的名声。
文人,总是重视风骨、名声的。
是什么原因,让苏家连名声都不顾了,而沉默至今呢?
就在王家以为自己的计策成功了的时候,苏家终于站出来了。
原来,苏家大事一般都是由苏老爷子作主的。
而今苏老爷子病入膏肓,已经没有那个精气神再去管朝堂上的事了。
苏家自然也沉浸在悲痛中。
甚至苏家家主苏正,还替父上了“乞骸骨”的折子。
那日,明景帝一看到这个折子,下了朝,便浩浩荡荡地带着医术最好的太医去了苏家。
苏老爷子是当年先帝留给明景帝的辅政大臣,是先帝年间的肱股之臣,哪怕现在苏老爷子现在已经老了,也是明景帝见到了也会礼让三分的人物。
能得两朝皇帝礼遇的苏老爷子,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在先帝朝的时候,他的才干不是最好的,却是最得帝心的臣子,本本分分,安分守己,先帝之言,无一不应。
这也是先帝最为看中他的一点。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明景帝对苏家无比厚爱,除了由明孝元皇后的原因,自然也有苏老爷子的原因。
相似小说推荐
-
阖家 (月雨流风) 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6-08-29完结摊上一对靠卖闺女发家的爹妈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苏杏叹了口气,得,还得她去...
-
废柴弃妃之涅槃重生 (墨日西下) 小说阅读网VIP2016-05-14完结一场意外竟带着单车穿越到不明王朝,架空!还是魂穿!还平白得了个南冀宰相府的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