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旺夫小农妇 (于隐)


  韦季秋以前在路上倒是碰到几回杨春儿,而且杨春儿身旁确实还站着一位姑娘,可他压根没留意,根本不记得杨梅儿的相貌,只是大概觉得杨春儿身旁的那位姑娘应该不丑,至于杨梅儿什么性情,他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现在他爹娘欢喜地说杨家同意了,只待韦家去正式提亲,他有些忐忑,但也不敢说不娶的话,毕竟娶上一门亲就算万幸了,他不能胡来。
  姜氏与韦老二着急,第二日就带着韦季秋去杨家正式提亲了,并且在月底就要订亲,得办订亲宴。但之前承诺的彩礼钱家里凑不齐,姜氏与韦老二到处借钱都没借上,离订亲也就几天的事,他们急得愁眉不展。
  这日晚上,金恬见公婆着急,就说待来年成亲时再给彩礼钱也行,等到了明年家里也能凑上那么些钱了。姜氏却急得团团转,说不能等到明年成亲,因为小妹的亲事是定在来年春末,一年之内不能办两件喜事,否则不吉利,这可是婚娶大忌。倘若等到后年就太长远了,怕这门亲事有变故,最好这个月底订亲,腊月底也就是年前成亲。
  金恬愣了,她和仲勤才成亲一个多月,要是年底给韦季秋和杨梅儿办喜事,那不也相冲么?她怕姜氏忘了这事,便小声提醒道:“娘,一年之内兄弟俩先后成亲能成么?”
  姜氏身子一僵,她还真忘了这一点,她看向韦老二,韦老二寻思了一阵,道:“如今家里由甜娘当家,这事就由她决定吧,是去算一卦卜凶吉还是来年再成亲或是等到后年都行。”
  姜氏瞪了韦老二一眼,心想这么大的事怎么能由金恬一人做主呢,要是金恬说等到后年怎么办,她可不能让小儿子的婚事就此耽搁了。
  金恬见姜氏那眼神那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金恬也明白,姜氏是一个当娘的,自然为儿子打算,她无论有什么想法都无可厚非。
  金恬知道这事要是自己没做好,以后与婆婆相处就难了,她与仲勤才刚找到夫妻恩爱的感觉,她不希望受家里的事情所影响。婆媳关系若处不好,她与仲勤也难以相处。
  金恬笑了笑,道:“爹、娘,依我看,咱也别算什么卦了,老天若真有眼,知道咱家是良善之家,也知道咱家如今正有难处,肯定会照拂的。咱们就依老黄历给三弟选几个双日子吧,腊月底以及来年春多写几个,然后送到杨家去,杨家选中哪个就哪个,不管怎样,尽量早些,以免夜长梦多。”
  姜氏听金恬这些话,顿时眉开眼笑,觉得这个儿媳还真明白长辈的心思,说:“甜娘这话说得可没错,很多人家办喜家不占卜凶吉,照样过得像模像样,季秋这婚事可不能等太久,咱们就看几个近些的日子给杨家送过去吧,顺便把彩礼钱带去。”
  说到这儿,姜氏又愁了起来,“这说来说去还不是钱没备齐乎么,彩礼钱没送去,杨家哪里肯选日子?”
  “娘,你别着急,彩礼钱的事……”金恬顿了顿,“应该没问题,我和仲勤会想办法的,不会耽误三弟成亲。”
  这时韦老二脸露难色,接话道:“甜娘,我知道你说的肯定是仲勤在烧炭,靠卖炭能挣些钱,可是卖炭是一整冬的事,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卖出所有的炭钱。”
  “爹,我知道,即便炭全卖了也不一定能凑够彩礼钱和咱家筹备婚事所有的花费,我说的是另外一桩买卖可以挣钱,你们放心好了,我和仲勤一定能凑上那笔钱,咱们还是先选几个好日子写下来明日送到杨家去吧。”
  姜氏和韦老二听金恬这话应该是很有把握,他们也不细问了,反正现在由二儿媳当家,她若心里没底是不会说得这般自信的,否则事到临头办不好岂不是被一家子埋怨。有这样有担当又能干的儿媳为家里分忧,姜氏心里踏实多了,当即找出黄历翻看。
  八日后,也就是韦季秋订亲的日子,韦仲勤下山一趟,弟弟订亲的日子他如何都要下来帮忙的。
  订亲仪式较简单,也就是接女方家的亲戚来家里吃饭,当然,自家的亲戚也得请,热热闹闹地办上了四桌。韦仲勤和金恬忙里忙外,买菜办喜宴,以及给女方准备什么礼都是他们俩操持的。
  姜氏和韦老二只是陪着客说说话,没怎么操心,看着二儿子和二儿媳把这些安排得挺好,他们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没想到杨家也挺着急嫁女,因为他们想来年为儿子成亲,怕两门亲事挤在一起不吉利,便选了一个腊月二十六的日子。
  姜氏担心钱的事,便偷偷问仲勤近来是不是有什么能挣大钱的买卖,否则金恬没理由说能凑上钱啊。韦仲勤笑眯眯地说这是秘密,到时候爹娘只需数钱就行了,还叫他们不必担心,他和金恬胸有成竹,一定会在腊月二十六之前凑出钱来。
  姜氏和韦老二现在更不担心了,因为二儿子从小到大办事都稳当,绝不会夸大或吹嘘的。
  *
  腊月初八这一日,韦仲勤和金恬一早从小矮棚里起来了,因为要回家吃腊八粥。寻思着手拉车已经做出六辆了,能卖不少钱,他们俩便一人拉着一辆手拉车,车上还绑着两篓炭,高高兴兴地下山去。
  他们将这些拉到山下便被一些村民们撞见,他们好奇地问手拉车是怎么做成的,韦仲勤说这是一门绝技,可不能随便传给他人。
  当他们拉到自家门口,围上来的村民越来越多。不仅村民们觉得稀奇,就连姜氏、韦老二乃至韦小妹和韦季秋都觉得不可思议。
  韦季秋和韦小妹各自端着一碗腊八粥都没心思吃,赶紧放下碗上前来摸手拉车,他们俩一个兴奋地坐了上去,另一个拉着手拉车跑来跑去,兄妹俩欢喜得禁不住一阵哈哈大笑。
  韦仲勤和金恬吃着腊八粥,时不时相视而笑。姜氏和韦老二忙着应付围上来的村民,说不知道二儿子啥时候琢磨出这种破玩意来。当有些村民们提出想跟仲勤学这门手艺时,姜氏苦着脸说:“这种手拉车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以后我家会留一辆自家用,你们想用的话就来借,用不着费功夫学的。”
  因为这一日过腊八,村民们都端着腊八粥吃,也不急着砍柴或烧炭、卖炭这些活,便都围在这里边吃边聊边说笑。
  韦老二进屋盛粥吃时,正好韦仲勤也进来盛粥,他便小声问道:“仲勤,你和甜娘说能挣钱的不会就是这两辆手拉车吧,有人买么,一辆能卖多少钱?”
  韦仲勤嘿嘿笑道:“不只两辆,这些日子我不仅烧了好些炭,还做出六辆这种手拉车呢,等会儿我在上面盖上油纸,它就能遮风挡雨了。爹你想啊,这种能拉人又能拉货还轻便得很,且能躲避风雨的好车,无论是卖还是赁都能挣钱的。到时候那些镇上和城里的有钱人哪里还需骑驴骑骡子或是坐大轿,只需让家丁拉着跑就行了,多快呀。另外,穷人家要是赁或买了这车,就能上街拉客挣钱哩!”
  韦老二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啊,他端着粥就出去吆喝了,说哪家要买要赁赶紧着,货不多只有五辆,得留一辆自家用,下手晚可就没有了。他还把韦仲勤说的这车各种好处全都一五一十说给大家听,唯恐没人要。
  村民们刚才还只是闲扯着这车挺好,现在听韦老二说出这车的这么些好处,大家都有些蠢蠢欲动了,就问韦仲勤到底是怎么就做出这种车子来。韦仲勤憨厚地笑着说,这是菩萨给金恬托梦的,金恬把梦中的车子画出来后,他只照着上面做便是了,至于自己是怎么花心思琢磨的事他一个字也没多说。
  韦季秋向来会看场面,这会子更是添油加醋说菩萨托梦这事多神奇,接着把村民们平时拉扯闲话时说的殷家、大地主田家、煤窑东家的发家史都搬了出来,反正就是这种手拉车是菩萨托梦才得出的神奇之物,只属于韦家,既金贵又不能外传。
  金恬听三弟这般渲染,心里乐得不行,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她自己不好意思将这些说出口,没想到三弟全帮她说了。
  接着就有人问,既然这是菩萨托梦,那这种车到底叫什么车呀,总得有个名字吧。韦季秋愣了愣,正准备说就是手拉车时,金恬笑着说,这叫黄包车。
  金恬话音刚落,韦仲勤便从家里找出暗黄色油纸,叠成双层,裁出圆弧,然后缝合好,再拿细绳穿过油纸和手拉车上的十个细孔,很快便固定好了。因为他早想到要弄油纸盖顶,所以已经在手拉车上凿出了十个细孔。
  更绝的是,他还在宽松的油纸底下缝上几条竹篾,他当着大家的面示范如何将油纸顶收放自如,天热或只拉货的时候将顶往里推,想遮风挡雨就将顶往外拉。当然,这种方法是金恬之前教他的,金恬在前半世见过婴儿车,自然懂这个。
  村民们见这种叫黄包车的东西还有这功能,就更想买了,很多人耐不住性子问多少钱一辆。韦仲勤寻思了一阵,然后望着金恬,他怕自己说不准价。
  金恬早就想好了价钱,说:“你们知道我家的那顶大花轿多少钱一顶么,足足花了我三两多,大花轿那么沉还需四人抬且不说,速度还慢,只适合迎亲用,上回一位大娘为了看病雇我大花轿来回各一趟就花了两百多文钱。我寻思着这黄包车更适用,且家家都用得上,还能拉街上揽客,只需费一人之力,车虽好但我也不会要价太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