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家 (爱吃肉的小肉球)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爱吃肉的小肉球
- 入库:04.10
“大娘,在家不?”
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陈婶子的闺女月梅就从屋里掀门帘出来了。陈月梅是地道的农家闺女,脸色黑里带着俏,说话也大大咧咧,是个敞亮人。早些时候,她跟原身因着年纪相仿住的又近,所以关系最是亲密了。
后来她出嫁时候,还跟原身约定过要嫁到一个村去,继续当邻居。只不过崔大郎受伤之后,原身再顾不上跟村里人走动了,关系倒是淡了一些。
“玉娘来了,赶紧进屋喝口水。”说着陈月梅就挽起了崔玉的胳膊,那自骨子里冒出来的喜悦一点不作假。
“玉娘咋来了?这是有事儿啊。”陈婶子听到声儿,也赶紧从灶房里擦着手出来。看样子似乎是刚起了火,准备做吃食呢。
原来是陈月梅有了身子,今儿一吃了早起饭,就跟自家男人来娘家报喜了。如今,陈二狗干脆也不去赶车了,倒是带了女婿去镇上买酒买吃食,准备一会儿好生庆祝一番。
添人口可是家里的大喜事儿,更何况,月梅是陈婶子唯一个闺女,哪能不看重啊。如今他家儿子儿媳妇在外面做工挣钱,家里男人赶车也能挣钱,有个孙子虽然淘气,可也是个皮实的。日子过得舒心了,当然就不抠唆那么一桌子酒菜钱了。
一听月梅有了,崔玉赶紧笑着恭喜,顺带着跟人一起坐到了炕沿上。她瞧着月梅似乎是在炕桌上对着花样子绣枕套呢,就笑着问了两句。这才知道,原来除了李氏抽空缝制的那种简单荷包之外,村子里人也会绣花形。只不过绣衣裳跟枕套背面的花样子,都是要买的,最便宜也的也得三五文钱,那还不是顶好的嘞。
崔玉囧囧的看着月梅舍不得下针,再想起李氏在家时候,恨不得把花样子包起来藏在柜子里的模样,不由心里有些发酸。念起之前自个给李氏花的荷包样子,她索性就笑着说,赶一会儿找点窗户纸用灶膛里面的炭火棍给她描一个好看的样子。也算是她这当姨儿的,给侄子送的礼物。再过几个月,陈婶子可就能抱着白白胖胖的大外甥了。
不管陈家娘俩信不信崔玉能描出好看的花样子,反正那句大外甥,算是说进了俩人心坎了。陈婶子更是连连说借了她的好话,回头准生个大胖小子。
三人说了半晌家常话,这才转到了正事儿上。好在崔玉也不是要求什么难事儿,只说让陈婶子帮着打听下谁家的老母鸡落窝了,帮着买上二十来个小鸡仔,若是有可能再帮着打问一下谁家鸭子种小崽了也一起帮买几个回来。
“这个好说,秋冬两季里小鸡仔跟鸭崽子也不贵,母鸡跟母鸭崽三文钱一只,公的三文钱两只。你要是不急,回头我去村里问问,看谁家不养了,也便宜着找点。”陈婶子对这事儿没什么想法,崔玉挣了钱,也该拾掇一下家了。遍着村里,除了那些没婆娘的人家,哪户不养鸡鸭牲口的?不说吃肉不吃肉,就算是下的蛋,那也是能换钱过日子的。
“婶子也不用着急,您也知道我家的情况,近日里怕是拿不出那么多钱,估计得等到下个集市回来才能给人钱。”想了想,崔玉就从腰袋里数出十个铜板,这还是付了陈家跟王家柴胡钱后剩下的一点。
因着之前过了里正的口,说日后她收药材倒是可以先收买了以后再给钱,所以她现在的压力并不大。
“这是个铜板,先给人家当定金,也免得让人心里总挂念着。”
陈婶子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也不接钱,只说都是一个村的,没那个必要。回头真捉回了物件,再给钱也不迟。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算计的太过了,倒显得没了人情。
心头的事儿了了,崔玉又就跟人要了些窗户纸的边角,然后去厨房寻了个烧过的细小的荆条柴禾棍。在地上打磨了一会儿,就当是现代用的铅笔小心描画起来。
虽说她不是专业学美术的,但那点功底儿在这里也算是能拿得出手。果然,没一会儿一个还算清晰的小老虎花样子。想了想,她索性又描出一个鱼儿戏水的样子。
说是鱼儿戏水,其实不过是两条鱼儿围着一支简单的荷花罢了,那荷花甚至还略显粗糙。
东西在崔玉眼里算不得好,却不想边上的陈婶子却满足的紧,连带着月梅都忍不住连声道谢。虽说那花样子并不出众,可放在庄稼户里也算得上是不错的了。等回头去了剪子沿着花边剪下来,那可就能直接的比着绣背面了。而且那个小老虎,可不就正合适给肚子里的孩子缝肚兜跟小枕头用?
不管怎么说,最后月梅是心满意足的捧了花样子进屋子去寻剪子了。而崔玉推辞了陈婶子挽留着让她吃饭的好意,也离开了。
陈婶子也清楚,崔家如今一家子全指望着崔玉呢,所以又嘱咐了几句就把她送出门了。
回了家,村里又有两个婶子来送柴胡,过了秤,在窗户纸上记了名字,俩人就乐呵呵的离开了。
不过这个时候,谁都没瞧见村里有了名的泼妇方英鬼鬼祟祟的瞧了瞧崔玉家,然后遮掩着自己的篮子回了家。
第20章 憨子的心意
到家之后,她才把篮子里的柴胡连根带叶的倒进了自己攒了好几日的大篮子里,然后用筐子盖上。
旁边王英的男人刘大壮皱着眉瞪了一眼自家婆娘,随后磕了磕手里的烟锅子出了屋。说起来,他老实巴交了大半辈子,谁知道娶了个媳妇却是个惹祸精,村里没人说一句好不算,还闹得儿子女儿一年到头不愿意回来一趟。
如今,只怕她是瞧上了人家崔家玉娘挣钱的法子,想要效仿呢。只是,刘大壮却不看好她的打算,先不说她不懂药材,再者就算她制成了难不成还有本事,能去抢了人家崔玉娘的生意?
院里的菜地晾晒了两日了,虽然还有些臭味,却也不再那么明显。最初的时候三妮那个臭丫头还嫌弃的很,还是虎子哄了她说以后可以吃到肉,这才让小丫头乐呵起来。
害怕李氏再有什么闪失,所以崔玉最近总管束着她,不让她再去干活。也因着闲下来了,她倒是每日里帮着崔玉晒柴胡,顺便绣荷包打络子。虎子每日里除了帮着大姐挖草药,就是带着三妮出去玩,肩膀上的担子撤了,就算再懂事儿也会羡慕别人家胡跑着玩闹的皮孩子......
“娘,我去坡上割些茅草回来,回头咱们试试编些席子。”崔玉背了篓子,随手把镰刀丢进去扭头跟李氏打了声招呼。
自从前日发生了三妮丢了的事儿后,崔玉跟李氏深谈了一次,她不否认李氏善良。可所谓善良,并不是懦弱包子。李氏不能靠着她过一辈子,她也不会无时无刻都守在家人身边。
好在李氏只是少了心眼,也并不是圣母。这不,连着两日有人趁着她生病来探望,顺带着打听崔玉炮制草药的法子。李氏倒是谁来都笑眯眯的,可说到正事儿,她也就适时打岔,推说自个也不清楚,现在家里可都指望着大闺女呢。只听闺女说过,老大夫教她时候说了是看家底的法子,不能给传出去。
虽说大伙儿都羡慕也想要打探更多,可话说道底,她们还真不好逼着人问。李氏身子骨不好,万一有个差池,她们可就说不清了。再者,到底这本事是人家玉娘学回来的,只怕李氏是真没跟着学会呢。
而崔玉在家时候,不管是谁来串门,也都客客气气的迎进屋,又是叫人又是倒水的,让人挑不出错儿来。后来也不知道谁说的,说要是想学了人家吃饭的本事,就得把自己的手艺也拿出去做交换,这么着,还没三天呢,就没人琢磨她炮制药材的法子了。
因着这个到如今她才敢让李氏一个人在家,最起码不担心有人趁着她不在,在李氏这里豁开个口子。
割茅草没什么难的,甚至也算不上什么体力活儿,就连正带着孩子们玩的虎子,都叫了人帮着拽了几把丢进自家大姐的筐子里。孩子们真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这会儿又得了崔玉的许诺说下个集上给大家分麦芽糖,所以哪个也不偷懒。嘻嘻哈哈的,一篓子可就结结实实的满了。
茅草轻也蓬,压实一篓子,说起来是似乎不值当的提,但回去稍微晒晒,可也有不少呢。加上村里之前送来的一些苞米皮跟麦秸,编起来,想必也就够院子里的两小片地儿了。
原本,她是想着在自己屋里种一小片,回头熏上木炭,保证屋里的温度,蔬菜的长势会更好。现代她们常说,大汉时宫廷里就用昼夜燃火的方式冬日种植蔬菜,唐朝唐太宗也曾为了反季蔬菜被斥谄媚反丢官的事儿。
可见,她的想法是有可行性的。只不过别说是三妮了,只怕她自个都受不了那个味道。
翻来覆去的想了许久,她最终决定先用茅草保温。山间的黄泥不要钱,混上麦秸秆四下里围起来,上边概一层茅草,所谓冬暖夏凉,能截风雪,想必也是可以的。
这还是前世时候跟山里的老人学来的,他们冬日里养鸡的鸡舍几乎都是用黄土混着麦秸秆垒起来的,干燥保温性还好。便是数九寒天,小鸡仔都不会冻死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