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女当家 (爱吃肉的小肉球)



到了晚上,赵二石一回屋,就看见自家媳妇眼神发亮的盯着他。左右看看,天天那臭小子并不在屋里,他就嘿嘿一笑的凑了上去。

虽然不知道今儿媳妇为啥要奖励他,但有甜头就好。

“二石,我听说莫家被下了大牢,还说县太爷给老百姓做了主......”崔玉窝在自家男人怀里,嘴唇碰了碰他有些硬的下巴笑着说到。

要说这事儿跟自家男人无关,打死她都不信。

赵二石的眼神随着媳妇的动作一暗,简直恨不得再让她多亲几下。所以听见媳妇的问话后,可不就一五一十的把事儿说了个明白,反正也不是啥见不得人的,说给自家媳妇听也不算啥。

知道自家男人竟然也会用手段了,崔玉神色不由有些复杂了,心里更是五味杂陈。都说生活磨练人,这话当真不假。早些时候,这个憨子是多忠厚老实的人啊,心思简单,单纯的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底。

可随着家里生意的兴起,他也学会了人情世故,也知道了耍心眼斗手段了。

脑子里纷纷杂杂的想法闪过,崔玉心疼的看着自家男人。以前的他,哪用的着费这番力气?幸亏他的心从来没有变过,不管在如何成长,在自己面前都依旧是那副憨厚耿直的心性。

对于这件事,崔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更加心疼自家男人了。至于说对赵二石这些变化起了担心,倒也没有。

经过了这件事,赵记的损失虽然不小,但也不至于伤了根本。加上有徐子钦的帮忙,莫家判罪的时候倒也赔了他们一些钱财。如此,倒又让村里人高看了赵记一眼。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个错觉的原因,赵二石总觉得自家媳妇最近对自己太好了一些,有时候还会用看小可怜的眼神偷瞄自个。不过虽然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也是欣喜于媳妇三天两头给的甜头的。

日子过得顺心如意,小山跟小虎那边又总能传来好消息,说是县学的大儒师傅很是看重俩人,现在他们都能帮着师傅抄书了。加上李氏跟陈木匠日子过得也很是温馨甜蜜,尤其是陈木匠也不知道是不是开了窍,三天两头的买了小礼物送给李氏。

等到了夏天,家家户户的蚕丝都开始养第二批了,如今哪个不感激赵记?有银子,还能赊账,当真是在哪都寻不到的好事儿啊。

而赵方昌老两口如今想学,却怎么也开不了那个口。之前有个不成事儿的闺女,后来自家儿子又为了银子给人家使绊子下套子,就更别说两家早些年就有人命的仇怨呢。

一来二去,春去秋来的,赵家村大多数人家都靠着赵记有了余项。也只有赵方昌家,还是穷困的很,甚至到现在还没给儿子娶到一房媳妇。

其实说起这日子富足来,不看别的,单看十里八乡有多少人家想把闺女嫁过来就能看出来了。现在还真是,赵家村的闺女百家求,小子们也不用为着说不起媳妇日日犯愁了。

因为早些时候有契约,所以崔玉也不担心赵家村嫁出去的闺女们泄密。就算是有疏漏,毕竟自家现在的养蚕缫丝已经成了成熟的产业,一时半会儿的外面人也掐不断自家的销路。

尤其是在赵记蚕丝的名声起来以后,别说县城州府,便是往京城走的邻县都有了他们的货。

也是因着这个,崔玉在九月里生产了以后,来看她跟她家二小子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就连这次老二做满月酒,都比当初老大的排场大了不少。

镇上跟县城里跟赵记有着生意往来的铺子,大多都派了活计来送贺礼。就连徐子钦也让人送了银锁来祝贺。

虽然赵二石对媳妇给自个添得老二也很喜欢,但到底是盼闺女盼久了,在带孩子的时候自然就会忍不住碎碎念起来。怎得又是个儿子啊,他想要闺女啊......

对于这些,崔玉从最初的无奈到最后的无语,干脆就不管他怎么抽风犯傻了。对了,忘了说,赵家老二大名赵天豪,小名嘟嘟。

嘟嘟这个名字也是有由来的,还是因为他能吃能睡,刚生下来俩月个头就比别人家四个月的不小了,加上浑身肉乎乎的,所以崔玉干脆就叫他小猪仔。

许是这个名字不好听,小嘟嘟有些不乐意,嘟着嘴使劲儿的弹腿闹腾,就是不歇着。没法子了,赵二石拍板干脆就叫嘟嘟得了。

不过小猪也好,嘟嘟也罢,怎么听怎么不像是爱称啊。

而周氏也乐的看一家人笑闹,除了偶尔笑着责备赵二石几句,倒也没说过什么。

话说回来了,赵二石还真是个合格的奶爸,尤其是有了照顾小天天的经验。所以对于带老二,还真是得心应手。这也就导致,嘟嘟现在每日里都喜欢缠着自家老爹。

而小天天得了个小弟弟,也是欢喜的不行,天天围着小弟弟转悠,有时候还伸着胖胖的手并不利索的要哄小弟弟睡觉。

日子一年年的过着,在赵记成立第四个年头的时候,因为李氏总念着在县城求学不能回家的虎子,陈木匠干脆决定关了镇上小食铺子全家搬去县城。

这几年,陈木匠开了个木匠铺子,虽然比较偏,但到底也攒下了不少钱。更别说李氏的小店了,薄利多销,倒也有许多余存。所以俩人虽然舍不得玉娘跟天天嘟嘟,可最后还是离开了。

生活到了这个时候,当真就像是掉进了蜜罐子里,甜的人再生不出什么别的心思来。

如今徐子钦去了州衙当官,加上朝廷如今提倡发展商业,重视农桑,所以就算离开了县里,他对赵记的关注也并没减少。说起来,这赵记的发展也算是他见证过的,从几亩地开始到最后形成完整的产业,让附近多少商户都无法替代,还真是不容易。

就在大伙以为能这么过一辈子的时候,徐子钦又去了一趟赵家村,这次并不是来询问农具改造的,而是带了一条难得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好想吐槽啊,现在的小偷太猖狂了,我刚取了钱还没暖热乎,就被人摸了去。

哎,好在打车回家是到家付钱的~~~~

啥也不说了,蠢球儿今儿不撒糖了,要找个旮旯角为逝去的一千多块钱去找静静!!!

第105章 一百零五

原来是朝廷有意要跟胡人通商,也允许中原这边的商队南北互通,于胡人跟蛮人经商交往。

这个消息如今还没正式散播开来,只是徐子钦觉得赵记能发展到如今这一步,指不定还能更兴盛一些,所以就来提说一句。

组建商队不是一句话的事儿,除了人员跟路上的风险,还要置办马匹车辆等等。便是最少的投入,也要四五百两银子呢。更何况他们还要承担路上遇到天灾人祸的风险,还要担心跟各地州府官员打交道会不会被责难,再有就是一路上给各地地头蛇的孝敬。

这些事儿零零总总的,还真不是一般百姓家能承担的起的。

崔玉对商队的组建并不看好,风险太大,跟自家如今的生意也搭不上多少边。而且现在他们跟外面已经成型的商队也有来往,家里的蚕丝也会让人送出去倒卖,虽然利润会被分去一部分,但到底稳妥的很。

送走徐子钦以后,崔玉跟赵二石商量了许久,还是觉得不冒这个险。但还没等俩人放下这件事,朱方六就听了消息来找了俩人。

跟着东家做生意久了,他自然也知道跑商队的好处跟利润,加上现在虽然自家手里有些银子了,但到底还不充沛。这几年,自家小板凳身子骨虽然好了许多,但还是要将养着,那花销可不是三五两银子的事儿。

而且以后小板凳要成亲,成亲以后养活一大家子又是问题,不若趁着他现在还有些本领,外出去闯一闯,也好给媳妇跟儿子创出一份家业来。

再者,小板凳有心学医,可学医的事儿在镇上可不行,若是送去县里或者州里,没有几百两熬着几个年头的学也下不来。

这些事儿对到一块,他自然不愿意放弃去走商的机会。

崔玉跟赵二石对视一眼,心里有些犹豫,可朱方六说的也对,现在的他到底还没发给小板凳娘俩一辈子的安稳。

对于朱方六的心情,赵二石不难理解,思索了一/夜,还是决定帮他一把。当然,也是按着他的要求,只从赵记借了银子,余下的事儿他自个安排。

毕竟是头一次出去,朱方六不仅寻了马夫,还专门请了走过商有过经验的人来坐镇。最后置办了马匹,招募了人手,又从赵记定了许多蚕丝、布匹跟茶叶就离开了。

这些东西,都是在赵记兴起后,崔玉让人在各地购置田地山坡种植的。就连茶叶,也炒制了一些送去镇上卖。

如今除了没有正式的店铺之外,赵记可以说但凡能挣钱的,都会插一手。

且说崔虎子跟赵小山这几年也算是被大儒看重,不仅悉心教导学识,更是教授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到底是官学出身,现在两个人都少了曾经的稚气跟最初的羞怯,倒是多了几分内敛稳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