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女当家 (爱吃肉的小肉球)



以前那心气儿小,动不动就害怕担心,最后憋住的还不是自家人?

其实周围人倒也没说过什么难听话,一来最初陈木匠来店里都是要打器具的。二来周围不少人都听说李氏的闺女跟女婿是个不得了的,能挣钱还跟县衙有关系,再加上崔虎子那么个秀才的身份在那,外人自然不会想不开的去跟李氏结仇结怨。

说起来,想跟李氏打好关系的人家倒是不少,所以她的日子过得也算舒心。

对于李氏现在的生活,崔玉放心的很。当娘的受了半辈子苦难,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等吃了饭,陈木匠才说他们定下了腊月十六回村办酒。而且前几日,陈木匠还托人给虎子捎了信,听说那边也没反对。

陈木匠本来就是个嘴笨的,长辈似的问了赵二石几句话,就冷了场。最后还是李氏挥手让他跟赵二石在外头歇着,自个拉了闺女进里屋说些贴心话。

进了屋,崔玉先把五十两银票还了过去。李氏自然不肯收,现在她的铺子也挣钱,手头上也不困难,加上陈木匠早早就开始把攒的银子塞过来,所以她并不急着跟闺女要钱。

“娘,我跟二石这一年挣的也不少,现在还能余下一百多两呢。你就只管收了,别担心我们手头紧。”崔玉把钱塞过去说到,“虎子如今去了县学,不说每年五两银子的束脩,便是吃喝用度也少不了。再有就是笔墨书本,那可是大项,一年没有十两八两的下不来。”

李氏又问了几句,知道自家闺女是真不缺钱了,这才依着她的话把银票收起来。

俩人说着心里话,又说起小天天的顽皮劲儿,可都笑的停不下来。当娘的,来来回回说的可不就是孩子?只是现在孩子小,天儿又有些凉,所以他们这一回才没带了过来。

李氏虽然想外孙,可也知道小孩子最经不住颠簸,自然也理解。

崔玉见李氏这般喜欢孩子,不由打趣儿道:“娘,您可也要考虑下自个,毕竟你跟陈叔都还算年轻,再要一个孩子也不算难事儿......”

这话被闺女一说出来,李氏就羞红了脸,呸了一声才又沉下了声音。

“你叔不愿意动那个心思,说是怕虎子跟三妮儿以后心里不得劲儿。”对于这件事,李氏心里是又感动又失落。她是个妇人,改嫁给陈木匠除了想着能给他生个孩子延续香火,别的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可陈木匠的话也在理儿,崔虎子跟三妮儿都是她的孩子,哪个心里难受了她都念着。所以早在请了媒人提亲的时候,陈木匠就跟她商量定了,只要虎子跟三妮儿好好的,他们要不要孩子都无所谓。

这件事对陈木匠不公平,李氏不是不知道,可她也是没个法子。只想着以后了对人好一些,让虎子跟三妮儿多孝敬着他一些。

崔玉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让李氏想开点。

几个人又闲谈了一会儿,见日头靠西了,崔玉跟赵二石才张罗着要走了。知道他们惦记着家里,李氏也没有强留,只是拿了许多吃食零嘴让他们带回去给孩子们解馋。

在回家的路上,崔玉还感慨陈木匠人虽然木讷,但没想到心思还挺细致的。依她看,那也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

奔波了一天,俩人都有些累了,晚上随便吃了点饭,就洗了洗带着天天回屋休息了。

夜里,也不知道是做梦还是清醒着,崔玉突然想到她们鱼塘的生意为什么不按葫芦画瓢的学着麻鸭肉鸭的生意做起来呢?到时候寻了酒楼的主厨,白白教给他们一些做鱼的方法,就算是他们发明的新菜品。到时候他们得了东家的赏,自家也能打开卖鱼的销路,何乐而不为?

只不过这做鱼有许多细致的讲究,倒跟烤鸭炖麻辣鸭不同,一时半会的相比赵二石那憨子也学不透彻。

第98章

因为李氏的铺子越来越忙,加上她的心性并不像崔玉那般好强,觉得挣的钱够了就行了。所以今年冬季她倒是不准备继续回村里烧炭种菜了,跟自家闺女商量以后,就把去年剩下的炭木都拉到了赵家村。顺带着把菜种子也送了过去。

所以这几日崔玉一家还真顾不上卖鱼的事儿了,几个人几乎是连轴转的在河滩地小土坯房里忙活种菜的事儿。这菜房里控制温度的事儿,几个大老爷们总也弄不准当,虽说妨碍并不大,可到底要崔玉比以前更费心。

好在现在蚕房停工了,钱氏跟王秀和几个人能过来帮衬着,半个月的时间里倒也让崔玉腾出手来了。

看着菜屋里长了小菜苗,几个人都很是激动。再听说这是真的能长成的,她们的干劲儿可就更足了。

见钱氏、王秀和跟朱六嫂接手了菜屋子的活儿,而且还没出过什么差错,崔玉也就没有啥后顾之忧了。只管专心研究去卖鱼的事儿来,这附近没有养鱼大户,大多是零散的卖鱼郎,所以一般酒家很少有固定的鱼户供鱼。这般说起来,他们还是挺有优势的。

想来想去,最后也就趁着去给八宝楼送青菜的时候,崔玉跟着一块去了。虽然这次不是陈河沟来送货,但八宝楼的秦管事儿知道崔玉跟李氏的关系,所以也没细究。只说了几句话,就安排伙计去过秤结算了。

倒是崔玉从篓子里提出一条鲢鱼来,笑着问秦管事儿有没有采买的打算。

“弟妹,倒不是我推辞,只是咱们店用鱼用的少,就算要用也就是弄些小鱼烘一下或者油炸一下的。”秦管事儿面露难色,自打他们开始冬日里上青菜以后,生意可是红火了许多。而且把青菜倒手送到县城,那可也有不小的油水勒。可鱼用的却是很少的。

崔玉笑道:“自然不能让您做难的,只是我寻日里就好在灶台上忙活,还正巧寻了不少做鱼的法子。不若您借我灶房用一用,若是做得好了也给您店里添个稀罕菜品,若是做不好左右也不过是一把柴火的事儿。”

到底是熟人有熟路,加上秦管事儿跟赵二石的关系,倒也没说什么刁难的话。再者,秦管事儿在这店里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自认有几分眼力劲儿看人准当,早些时候就知道崔玉这小娘子不是一般人,后来的种种可不就应验了?

就算不看在赵二石的面子上,单单是崔玉背后愈发红火的赵记都不是他能轻易得罪的。

“弟妹说的是哪里话,就算做不好,你不也把一条大肥鱼给留下了么?”

有机灵的小伙计见管事儿点了头,赶紧前头带路。八宝楼怎么说也是镇子上数一数二的酒楼,虽说后院看着不大,但灶房里却生着一排灶火。

案板上勺子刀跟各种材料几乎不缺,崔玉粗略的看过以后,心里对做什么鱼就有了谱儿。

鱼在篓子里时候还是活的,这会儿虽然没什么精神了,但还是需要用刀背把它拍昏。利落的拾掇了鱼,然后把鱼头剁下来,又小心的去除了鱼腥线,这才开始正儿八经的忙活起来。

说起来,这鱼身上难除的腥味,根源就在鱼脊背上的这条不起眼的鱼腥线上面。后世的人在做鱼的时候,讲究一点的都会小心的剔除这根线,据说这样就能完全祛除鱼的腥味了。

崔玉在家的时候试过几次,还真的很有效。当时问过王秀和跟钱氏以后,才发现她们虽然做过不少吃食,但都不知晓鱼腥线的事儿。只当那根线是鱼经而已。

从中间把鱼豁开以后,崔玉就开始小心的切鱼肉了,随着她手上的动作,一片片鱼肉被斜刀切成了薄片。当然,这片鱼的技术,自然是不能跟厨师相比的,不过就是自家能看得过去罢了。

把鱼切好以后,她就赶忙的用酱油、盐跟一些淀粉把肉片腌起来,末了还稍稍加了一点点的菜籽油搅匀。见准备的差不多了,又瞧见案板上还有鱼头,索性她又用辣椒葱姜蒜把鱼头腌在了个小盆子里。

“闺女,你这么折腾,一会儿可还怎么炖汤啊?”边上一个刚刚炒完菜的师傅皱了皱眉,他是没瞧见崔玉怎么腌制的,只是看着那些油啊盐啊的,很是心疼。也不知秦管事儿的哪根筋没搭对,竟然让这么个女娃子进灶房来糟蹋东西。

崔玉烧上油锅,回身看了一眼身后的做饭师傅,笑道:“您老等会儿,这道菜可是咱的独家手艺。”

那老师傅见劝不住,啧啧两声就又开始忙活自个的事儿,不过他显然对崔玉所谓的手艺没啥兴趣。他当了大半辈子厨子,也不是没做过鱼,那鱼就算是用了辣椒,也很难盖住腥气味儿的。

没有人打扰了,崔玉手上的动作更加麻利起来。没一会儿葱姜蒜跟辣椒的香味就出来了,来之前,她还带了一些自家炸的辣椒酱,正好先当郫县豆瓣酱凑合着用了。

折腾了得有一刻钟,鲜红的麻辣鱼片就出锅了。而那会儿趁着收汁儿时候炖上的麻辣鱼头,这会儿可也飘出了香味。

香辣味儿带着鱼本身炖出来的鲜香气,瞬间弥漫在灶房里,引得进来端菜的伙计都停了脚抻着脖子瞧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