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帝 (微云疏影)


  这些女子的生死操纵在主人手里,叫她陪谁就陪谁,主家若要她们作陪,那就更不能拒绝。过了三五年,更年轻美貌的新人顶上,她们就只能窝在府中,与马夫,小厮,管事等厮混。生下来的孩子,男的就继续做奴婢,牵马干活,连个家生子都算不上;女的呢,若袭了母亲的貌,过个十几年自然也就顶了她的职,若生得粗苯平庸,就只能去当个粗使丫鬟——侯妾的女儿,比从外面买来的丫鬟地位还低贱,想到主母、小娘和郎君们身边服侍,根本不可能。
  代王的母亲虽也只是个歌伎,却是湘王为笼络哥哥,特意花大力气栽培的。出于这种考虑,代王生母叶氏在官府的户籍上,记载得清清楚楚,她是个良民。哪怕大家都知道她是个歌伎,白纸黑字,依旧不容置喙。若非如此,这个幸运又不幸的女子怎能被追封为九嫔之一?
  圣人还是王爷的时候,弟弟送他贱籍出身的女人,自然没什么不对。左右是个玩物,服侍得主人开心了,赏赐点金银珠宝;让主人不高兴了,或打或杀或送人,转手发卖,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圣人不同。圣人乃是九五之尊,临幸过的女人少不得给个封号,一个贱婢出身,父不详的女人,就因为得了宠爱,便能身居高位,让大家行礼?
  光是想象那一幕,沈曼已气得不行,声音都有点打颤。她好容易维持住了镇定,问:“那女人……现在是什么位分?”
  “这个话题,旭之没怎么多谈。”秦恪皱了皱眉,有些苦恼地说,“他就提了提,说蓝氏是穆皇后过逝之后,有些权贵便要向圣人献美人,圣人起初不允,后来太子有一次触怒了圣人,圣人才同意诸美进宫,纳了些新人。这蓝氏不显山不漏水的,之前谁也没留意过她,但这两年来,她直接从一个没名没分,无孕也无出的掖庭女子,晋到了正四品的美人。”
  沈曼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当今圣上是一个极为理智的君王,他的后宫虽有些按自个儿的喜好来,但更多得则是酬生子有功者,抑或是家世出众者,再或者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人。就拿正一品的三夫人来举例——张淑妃出身名门,是圣人在王府时就跟着他的老人,生有二皇子梁王和五皇子卫王;白德妃出身江南第一世家,吴郡白氏,母亲是南宋公主,祖母是南梁公主,为安抚江南世家,也必须酬她以三夫人之位;宣贤妃出身略低了一点,只是个良民,曾为宫中女官,后被皇后赐给当时还是王爷的圣人,虽说颇得圣人宠爱,她也是生下了三皇子齐王和大公主当利,才能成为贤妃。
  若说三夫人之位太远太难,对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来说,太过高不可攀,那么从近处说:“襄城和新菜的生母,因生女有功才晋婕妤,这个蓝氏何德何能,年纪轻轻就做了美人?若她再熬几年,做了九嫔,我们岂不是要朝她行礼?”
  大夏后宫仿周制,除却加了从一品的四妃外,其余皆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和八十一御妻的规矩来。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各九位,皆是二十七世妇的一员。
  圣人于后宫上一贯谨慎理智,如此破格宠爱一个女子,几乎是从没有过的事情。至于穆皇后……人家是原配发妻,出身名门,大家顶多说两句她醋意大,谁都不会真正往心里去。
  秦恪知妻子极为烈性,但有些事情还是得说清楚,故他无奈道:“这还没完呢!蓝氏的生母虽已不在,却有个姐姐,也是侯妾。若无这个姐姐的照拂,蓝氏断不可能保存清白,活到平安进宫。正因为如此,蓝氏哭哭啼啼,说想给姐姐一个封号,圣人以国法不可违拒绝,谁料安富伯闻弦歌而知雅意,竟娶了这女人做填房!”
  
  第二十五章 变局
  
  沈曼一听,简直被气晕过去,她嘴唇不住打着哆嗦,怒道:“天下竟有如此无耻之人!侯妾哪怕放了良,出身依旧摆在哪儿,娶这样一个女人,就算是做填房,也是被人耻笑的命!咱们大夏可不是大汉,侯妾之女也能坐上皇后之位;穆皇后也不是那个没儿子,兄弟也不成器的陈皇后;伯清亦没说过,朝中出了什么功勋卓著的大将军,还是一个低贱侯妾的儿子!”
  秦琬有些疑惑地看着母亲,又看了看父亲,不懂那个蓝氏的出身和地位匹配与否,和他们一家又有什么关系,母亲为何如此生气。
  “曼娘——”秦恪无奈地喊着妻子的名字,眼中满满都是痛惜,“若非我这般无能,又怎会让你担惊受怕?”
  这两夫妻心中都明白,沈曼之所以又急又气,并不是因为蓝氏能以卑贱之身得晋美人位,安富伯鲜廉寡耻,投机取巧的缘故,而是这一事件传递出来的信息——皇帝有了新宠,并为她打破了许多规矩。
  打破规矩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若不是皇帝的态度让人以为寻到了可乘之机,安富伯纵是再远离权贵圈子,家族濒临没落,也不会愿意冒被人耻笑的危险娶蓝氏的姐姐,一个阅人无数的侯妾为妻。
  太子的上头,尚有五个成年的兄长,各有后台,或多或少有些势力。太子的风评也算不得很好——骄纵,奢侈,目下无尘,不为群臣和世家所看好。他的位置之所以还算稳当,一赖祖宗家法,二赖皇帝的偏爱,后者又是重中之重。倘若圣人对穆皇后的爱重和对太子的纵容不再,太子的地位,危矣。
  嫡长子继承制,顾名思义,便是八个字——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代王身为皇长子,纵无心皇位,也免不得被这个身份所连累。若继位的不是太子,而是别的皇子,他的存在无疑都会是对方心中的一根刺。
  太子的处境越是稳妥,代王就越安全。现如今,太子的处境不稳,代王的住所……便遭了歹人。
  想到自身的安危堪忧,秦恪和沈曼面面相觑,神情都有些发苦。
  “对了,还有一桩事。”秦恪沉默了许久,方涩然道,“武成郡公,病逝了。”
  听见这个消息,就连秦琬也忍不住惊讶起来。
  沈曼微微眯起眼睛,有些感慨地说:“看样子,穆家真是元气大伤。”
  同样出身将门的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武成郡公病逝,究竟意味着什么。
  穆家虽有五六个三品以上的爵位,子弟遍布朝中,却多半都是任个闲职,凭祖宗的余荫和帝王的偏爱过活。哪怕他们在军中做了中层将领,对军队的掌控力也不是很高,事实上,真正对穆家的兴衰有着决定作用的人,只有三位——郑国公,武成郡公,穆皇后。
  “郑国公在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待了八年,后为太子太师,虽是加官进爵,实则没了实权;穆皇后前些年不在了,如今圣人正宠爱着蓝氏。”沈曼一字一句,慢慢地说,“武成郡公这个安西大都护,是穆家在军队的依仗。他这么一死,纵有些人能看在他昔日照拂的份上,偶尔帮衬穆家一二,也会慎重地考虑自己的立场。”
  朝堂、军队、后宫,穆家的三位核心人物,原本互为犄角,确保家族的昌盛和太子地位的稳定,谁料短短几年,先是穆皇后病逝,再是武成郡公病逝。郑国公作为这两人的兄长,年纪也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
  她每说一句话,秦恪的表情就黯然一分,似乎觉得太子已然无望,自个儿也注定是死于流放之地的命。沈曼见状,轻轻摇了摇头,叹道:“不过,如此武断地认为穆家会从此一蹶不振,也不够准确。”
  “哦?此话怎讲?”
  沈曼沉默片刻,方道:“穆家与我沈家一般,祖祖辈辈都投到了军中,伤亡无数。这样的家族,在军中总是有些威望的,若非伯清乃是我沈家最后一根独苗,长辈们也不会将他看得那般重,宁愿他当个闲散的勋贵,都不让他去北衙效力。若是他去了……”像他们这样的将门世家,子弟想要掌控军队,总比旁人要容易些。
  秦恪闻言,不由笑道:“穆家与沈家并不相同。”
  沈曼叹了一声,有些惋惜地说,“不错,穆家一直深受皇恩,又出了两代皇后,富贵荣华至极,便有些迷失了方向。”
  在沈曼看来,家族的兴盛并不是靠出了几个皇后,皇帝有多信赖宠爱,而是靠子孙是否成器来决定。他们沈家固然有点走极端,导致了自身的没落,但穆家……也罢,穆家并非没有聪明人,只是如今的局势,当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自打太子出生之后,这个家族就陷入两难之地,进也不得,退也不得。
  夫妻俩想到这里,又是一阵沉默,过了好半天,秦恪才极为勉强地说:“圣人念旧情,你莫要多想,旭之已准备将昨夜之事上奏,八百里加急赶赴京城。”
  “阿耶,阿娘。”秦琬忍不住,插了一句,“昨夜那些歹人……”
  昨夜的担心、害怕、忐忑、紧张……那种一颗心始终高高悬起并纠紧的感觉,是她从未体验过,也不想体验第二次的。
  沈曼长叹一声,秦恪则歉疚地望着女儿,无法向她保证,昨夜的事情,不会有第二次。
  诸皇子想将太子拉下马,少不得抹黑太子,打击穆家。远在流放之地的代王,可不就是最好的棋子?只要诸皇子假惺惺地那么一上奏,要求放代王回来,太子甚至不用明着拒绝,只需露出一两分犹疑之色,都足以让圣人将这份奏折驳回,同时对太子……心生不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